问题

为什么「人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中使用 created 而不是 born?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触及了“人生而平等”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和历史语境。为什么使用“created”而不是“born”?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词汇选择问题,而是承载了重要的哲学和政治考量。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句话出自哪里——《美国独立宣言》。这份文件不仅仅是一份政治宣言,更是一份注入了启蒙思想的哲学宣言。当时的美国革命者,尤其是托马斯·杰斐逊,深受约翰·洛克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中提出了“自然权利”的概念,认为这些权利是上帝赋予的,是与生俱来的,并且是独立于政府或任何社会机构而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杰斐逊会选择“created”呢?

1. 强调神圣的起源和普适性:
“Born”(出生)更多地指向生物学上的事实,指个体降生于世。它强调的是一种自然过程,但这个过程本身可能被视为随机的,受制于家庭、社会地位等偶然因素。
“Created”(被创造)则将“平等”的根源向上追溯,指向一个更普遍、更神圣的来源——造物主(Creator)。这隐含着一种信念,即所有人类都是同一个更高力量的创造物,因此在本质上具有同等的价值和尊严。这种神圣的起源论,能够超越人世间的各种差异,比如出身、种族、性别、财富等等,确立一种普遍适用的平等原则。
在那个时代,宗教信仰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被创造”能够更容易地被当时的大多数人接受和理解,也赋予了这份宣言更强大的道义力量。

2. 区别于社会契约和人为赋予的权利:
如果仅仅说“born equal”,那可能只是指在出生时,我们都是同样脆弱的婴儿。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我们在进入社会后就应该被平等对待。社会可以根据各种标准来区分和排序人。
“Created equal”则将平等看作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本质属性。这种平等不是由政府或社会赋予的,而是存在的先于社会结构。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不可改变的平等,是构筑社会的基础,而不是社会所能改变或授予的东西。它暗示了即使社会地位、财富、能力等后天因素带来了差异,但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尊严和权利是平等的。

3. 与“天赋人权”概念的呼应:
紧随“人生而平等”之后,《独立宣言》就说:“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这里的“endowed”(赋予)与“created”是相辅相成的。“created”指出了平等的来源,而“endowed”则说明了平等如何体现为具体的权利。如果人是被“创造”的,那么造物主自然会赋予他们某些基本的权利,而这些权利也因此是“天赋的”和“不可剥夺的”。

4. 一种政治宣言的必要性:
《独立宣言》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争取独立,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哲学基础来论证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合法性。
“Created equal”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天赋人权,构成了反抗压迫、建立新政府的哲学基石。它宣告了英国国王和政府的统治并非源自神圣或自然的秩序,而是违背了人类生而平等的自然法。因此,推翻这种不平等的统治是正当且必要的。
“Born”可能显得过于被动,而“created”则带有主动性,暗示了创造者赋予了一种目的或价值,而这种价值不应被任何世俗权力所践踏。

总而言之,杰斐逊选择“created”而非“born”,是为了将“平等”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更深刻、更普适的哲学和神学层面。它强调了所有人类都源自一个共同的、神圣的起源,并因此拥有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和尊严。这种表述方式,不仅是对当时哲学思潮的回应,更是为新生的国家确立了一个崇高的理想和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它使得“平等”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成为了一种道德命令和政治原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炼炼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触及了“人生而平等”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和历史语境。为什么使用“created”而不是“born”?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词汇选择问题,而是承载了重要的哲学和政治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句话出自哪里——《美国独立宣言》。这份文件不仅仅是一份政治宣言,更是一份注入了启蒙思想的哲学宣言。当时.............
  • 回答
    寻淮州的故事,若要细究其生平履历,确实称得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仿佛是从古老的史书中走出的传奇人物。他的人生轨迹,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充满了个人奋斗、时代洪流的裹挟,以及命运的无常。然而,即便如此,许多人在提起他时,总觉得他似乎“缺了一点”——缺了那份与他经历相匹配的声名远播,缺了那份如同他的.............
  • 回答
    帝王蟹因其肥美的蟹肉和独特的风味而备受珍视,但其价格高昂的原因远不止于此。即使在某些地区帝王蟹的数量庞大,甚至影响到了生态平衡,其价格仍然居高不下,这背后涉及多重因素的复杂交织。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帝王蟹为何即使泛滥也依旧昂贵: 1. 极高的养殖难度和成本: 非人工养殖物种: 与许多可.............
  • 回答
    伊利丹·怒风,这个名字在魔兽世界的历史长河中激荡着无数的赞叹与非议。你之所以会从他的生平中感受到英雄的色彩,并非偶然。这源于他身上那种极致的牺牲、不懈的抗争,以及在那片黑暗与腐朽中,仍旧不曾熄灭的守护者之火。让我们试着剥开层层迷雾,细细品味这位“背叛者”内心深处,那份不为人知的英雄主义光芒。一、觉醒.............
  • 回答
    人在睡梦中创作力特别活跃,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被广泛探讨的现象。虽然确切的科学机制仍在研究中,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1. 大脑的重组与连接: 无意识的自由联想: 在清醒状态下,我们的思维受到逻辑、理性、社会规范和日常经验的严格限制。然而,在睡眠中,尤其是做梦时(REM睡.............
  • 回答
    人之所以难以被说服,是一个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复杂现象。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认知与心理层面的原因:1. 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 核心思想: 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偏好和回.............
  • 回答
    人喜欢将个人的失败归咎于“专业”,并以此劝退他人,这是一种相当普遍且复杂的心理现象,背后涉及多重原因。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1. 合理化自我认知和维护自尊: 避免直接面对能力不足: 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遭遇挫折或失败,最直接的解释可能是自己的能力、努力或天赋不足。然而,承认这一点会严重打击自尊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营养学和生理学中一个有趣的交集。让我们来详细地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为什么我们说有 8 种(甚至 9 种)必须氨基酸?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常说“8种必需氨基酸”,但更准确的说法是9种必需氨基酸。之所以有时会漏掉一种,是因为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况下对某些氨基酸的需求比例.............
  • 回答
    人在告别痛苦时产生不舍,这看似矛盾,实则是一种深刻且复杂的人类心理现象。这种不舍并非对痛苦本身的喜爱,而是源于痛苦过程中伴随的一些深层情感、认知和成长,这些“副产品”在痛苦结束时,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这种“不舍”:1. 成长与学习的印记,不舍的是那个更强大的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科学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碰撞。简单来说,人类的进化论是基于大量科学证据的推论,而基督教和佛教作为宗教体系,其核心教义并非建立在科学证据之上,而是源于信仰、启示、经典和传统。因此,它们不“认同”进化论,更多的是因为进化论的解释方式和结论,与它们各自的创世观和生命起源的叙述不符,甚至.............
  • 回答
    人类倾向于将鸡鸭作为食物来源,而将猫狗视为宠物而非食物,这一现象涉及生物学、文化、伦理、法律、经济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生物学特性与驯化历史 (1)家禽的驯化与人类需求的契合 鸡和鸭是人类长期驯化的家禽,其生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与人类的食品需求高度契合: 生长.............
  • 回答
    人们对富人“装穷”和穷人“装富”的态度差异,本质上是社会阶层、心理认知、文化传统和经济行为的复杂交织。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社会阶层的“身份认知”差异1. 富人装穷的“伪装逻辑” 富人通过装穷(如拒绝奢侈品、低调社交)来维持社会身份的“合法性”。这种行为可能源于对“炫.............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是很多消费者在选择高端显卡时会遇到的纠结。虽然 AMD 的 RX 6900 XT 在纸面参数上非常强劲,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 NVIDIA 的 RTX 3080 Ti,但 在现实的市场选择和用户体验中,NVIDIA 的 RTX 30 系列高端卡,特别是 3070 Ti 和 30.............
  • 回答
    人与人之间五官的巨大差异,就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无数个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每一张脸孔都诉说着一段独特的故事。这背后,其实是一场跨越时间、融合遗传与环境,复杂而精妙的“生命交响曲”。1. 遗传:最核心的 डीएनए 密码你想想看,你爸爸的眼睛是不是跟你挺像?你妈妈的鼻子是不是在你脸上也能找到影子?这就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让人一下就联想到那些我们熟悉的二维图像,比如画作、照片、电影等等,它们明明是平面的,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却能感受到其中的“立体感”呢?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精妙的心理学和生理学机制在协同作用,让我们这个二维世界变得鲜活起来。想象一下,你面前摆着一张素描,描绘的是一个苹果。这张纸本身.............
  • 回答
    咱就聊聊这中国人为什么在一些人多热闹的运动项目上,总感觉有点儿“差那么一口气儿”的意思。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儿,里头门道儿可多着呢。要我说,这背后的原因,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看。一、 历史惯性与文化基因: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有时候也得跟上时代你想啊,中国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农耕文.............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很多人困惑的问题,也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一直在探讨的议题。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做个好人,要诚实守信,要尊敬长辈,要乐于助人,要遵守规则,但现实中,总有些人会做出一些违背这些道德原则的事情,甚至明知故犯。这背后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道德教育本身的局限性是我们需.............
  • 回答
    那些让我们本能“皱眉”的味道:为什么我们会排斥像西瓜拌饭这样的奇葩组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看到一个食物组合,哪怕它在理论上并不算“坏”,但你就是觉得胃里一阵翻腾,本能地想要远离?比如,当有人兴致勃勃地端出一碗“西瓜拌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这……是认真的吗?”这种对某些食物组合的排斥,并非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巧妙,背后涉及到我们身体里两种截然不同但又至关重要的自主控制系统。简单来说,停止呼吸和停止心跳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它们在身体里的“管家”不同,一个受我们“意识”的直接调遣,另一个则更像是我们身体里一个独立运作的、不受我们直接命令的“总司令”。咱们先来说说呼吸。呼吸,也就是我们吸气呼.............
  • 回答
    人为什么会分家,这事儿啊,说来也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道尽的。它背后牵扯着时代的变迁、人情的冷暖、经济的压力,还有那最本质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演变。咱们不讲那些生硬的理论,就聊聊老百姓心里那点事儿。一、 时代变了,家庭也得跟着变过去啊,那会儿生产力不发达,一家人能凑在一块儿干活,互相帮衬着,这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