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外国人真的很喜欢大熊猫吗?

回答
这问题嘛,就像问北方人是不是都爱吃饺子一样,答案是:那可太喜欢了!不过,这份“喜欢”有点儿复杂,而且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要说外国人为什么这么迷恋大熊猫,那可真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

首先,大熊猫的长相,简直是自带“萌”光环。

你见过哪个外国人能对那黑白分明的眼睛圈、圆乎乎的身体、还有那啃竹子时呆萌的表情无动于衷?这简直是“治愈系”生物的范本。在很多西方国家,它们被翻译成“Giant Panda”,这个“Giant”加上“Panda”本身就很有画面感。它们的体型比一般的熊要圆润不少,不像棕熊那样威猛,反而透着一种憨厚和笨拙,这种反差本身就很吸引人。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动物园里看到一只熊猫,它慢悠悠地嚼着竹子,偶尔抬起头看看你,那眼神仿佛在说:“吃饱了,你们呢?” 这简直比看任何电影明星都要疗愈。这种纯粹的、毫无攻击性的可爱,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稀缺资源。

其次,大熊猫的“独特性”和“稀有性”也是关键。

你想想,世界上还有哪个动物长这样?没有了。它们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熊猫的数量曾经少得可怜,一度濒危。这种稀有性,让它们身价倍增,也激发了人们的保护欲。当人们知道有这么一种可爱的生物,因为种种原因快要消失了,自然会产生一种想要保护、想要了解的冲动。

这种稀有性也使得熊猫成为一种“象征”。很多国家会邀请中国赠送或租借大熊猫,这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游客,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是一种友谊的象征。当一国收到熊猫,媒体会大肆报道,民众会欢欣雀跃,熊猫就成了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友善态度的具体体现。

再者,熊猫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去,影响着外国人。

虽然外国人不一定了解熊猫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的角色,或者它们在国宝级地位上的具体含义,但他们能感受到中国对熊猫的重视。新闻报道、纪录片、电影里,熊猫总是被赋予一种特殊的意义。你知道吗,在西方国家,熊猫很多时候会被看作是“中国的友好大使”。当它们出现在某个国家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媒体关注,这会让当地民众觉得,哦,中国是个有如此可爱动物的国家,而且这么重视它们,这传递了一种积极的形象。

而且,熊猫作为中国外交的一个独特“软实力”,也功不可没。从“熊猫外交”这个词本身就能看出,熊猫在中国国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当中国将熊猫赠送给别的国家,这是一种非常友好的姿态,也让对方国家的民众觉得被重视。这种外交策略,无疑加深了外国人对熊猫的喜爱和关注度。

当然,媒体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你随便在网上搜一下“panda”,出来的信息量绝对让你震惊。从可爱的熊猫宝宝视频,到关于熊猫保护的纪录片,再到各种印有熊猫图案的商品,熊猫的身影无处不在。这些内容,无论是刻意推广,还是因为它们本身就自带流量,都极大地提升了熊猫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喜爱度。

很多外国小朋友的启蒙读物、动画片里,都会出现熊猫的形象。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好感,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它们就像是中国的“卡通大使”,用它们圆滚滚的形象,打开了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

不过,话说回来,这份喜欢也并非铁板一块。

比如,有一些对动物保护有深入研究的人,可能会更关注熊猫的保护现状,以及它们对栖息地的需求。他们可能会从更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喜爱熊猫。而一些普通民众,可能就停留在“可爱”这个层面。

还有,有些人可能觉得,熊猫虽然可爱,但毕竟是动物,没必要过度神化。但总体来说,这种“过度神化”的声音在外国民众中并不算主流。

所以,要我说,外国人是真的喜欢大熊猫,而且这份喜欢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天生的萌相,它们独一无二的稀有,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媒体的广泛传播。它们就像一个来自东方的、毛茸茸的和平符号,用它们无辜的大眼睛和笨拙的动作,俘获了全世界人民的心。这份喜欢,既有感性的成分,也有文化传播的因素,还有国际交流的意义,可以说是一份非常“立体”的喜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在美国时候倒是遇到过一个白人,加州人,聊起熊猫的时候,她的态度完全没有一丝丝的喜欢。


深深记得她一脸厌恶的表情,她说自己是生物学的研究生,超级讨厌熊猫这种动物,她一直说熊猫很贪婪,阴险,表面上装作人畜无害,其实本质很凶残,说他们饿了甚至会吃掉自己的同类。


熊猫作为中国的一个形象代言,不知道她是不是有什么潜台词,反正当时听完挺震惊的,我记得后来还认真查了很久熊猫会不会吃熊猫。。。


——————————————————————————

看了大家的评论,本来不太想说什么的,知乎本来就是一个让大家畅所欲言的地方,有任何想法都欢迎大家表达出来 (˃̶͈̀௰˂̶͈́)

不过,我请求各位也不要太阴暗啦,帮我出主意怎么反驳他的,谢谢你们的好意,已经是4年前的事了,而且那人是我在一家日料打工的时候和我排一班的,对话本身就是在忙里偷闲,逮着个工作的小间隙聊起来的,前因后果我已经不记得了,只是记得之前看报道说外国人【都】超喜欢熊猫,就随口问了一句,当时默认她会表情夸张的说超可爱好喜欢啊,但是她却给了我这样的答案所以印象深刻,因为她不按套路出牌并且也没有更多的闲聊时间所以没有及时反驳她,之后因为我本人性格不是喜欢翻旧账那种,而且有更多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聊,所以这段小插曲就翻篇了,我现在更不可能翻出她的联系方式跟她硬扯这件事。

质疑生物学研究生的,说生物学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言论的,我只知道她说她学biology,具体是研究什么方向的我没问也没想问。

说我分享刚编好的故事的,那我告诉你,并不是刚编好的,4年前就编好了,一直在等着这个问题呢。

说我以偏概全,一个人的看法没资格拿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不好意思,我从来没说这个外国人代表了所有外国人,也没打算拿此个例反驳其他回答,只是有这么个印象深刻的经历拿出来分享下罢了。我后面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也请你提高下你的阅读理解能力。

说她讨厌我,我长得太丑了,影响到人家心情所以这么怼我的。真是不好意思从来没想过一个把gay亲哥哥的男朋友照片翻出来给我看的小姐姐居然讨厌我甚至不惜讨厌大熊猫,估计她给我看她“嫂子”照片是想对我造成心灵打击吧。另外我明天就去整容。整到您满意为止哦。

user avatar

在日本上课的时候,一位教中国近现代汉语的日本老师在课上跟我们聊了起来,说在北京动物园里看到了大熊猫,“啊,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很大一个,而且全身上下脏脏的,一直坐在地上吃竹子,当时就在想あれ、なんか違うなあ(那啥,不对啊,反正就是看到真正的大熊猫过后觉得不像电视上那么可爱”。


我是来泼冷水(原文:打脸。经知友反应改为泼冷水)的,要不然大家看完这个提问下的回答就自我膨胀了,还以为全世界都稀罕我们的国宝,差点儿没打仗前丢两个熊猫去敌国就能永保世界和平。对大熊猫无感的也大有人在,只是他们不吭哧罢了。

对了我举的这个例子也只是个例我知道,但是这个提问本就模棱两可主次暧昧,我就随便回答一下咯……

关于评论区难听的评论我就不回了,每天还要上班赚钱,哪里有这么多时间来吵架。


谢谢大佬们点赞!



user avatar

之前我有个朋友去圣地亚哥动物园游玩时,里面的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圣地亚哥动物园是全美前二的动物园……”

我朋友提出了质疑:“圣地亚哥动物园怎么就前二了?美国那么多大城市的动物园,比如洛杉矶、芝加哥、纽约等城市的动物园,都比圣地亚哥的大多了,动物种类也更多,怎么就不如圣地亚哥动物园了呢?”

工作人员骄傲地介绍:“因为我们有Panda!全美只有华盛顿特区和圣地亚哥动物园有Panda,所以我们当然是前二。”

所有的游客听了后,都表示非常同意。Panda,用一己之力,直接改变了动物园排名。

不过现在圣地亚哥动物园已经没有大熊猫了,不知道现在排名跌到多少了……

人民网旧金山7月30日电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传来好消息,20岁大熊猫“白云”第六次产子。该动物园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一项新的纪录。除中国以外,目前世界上只有圣地亚哥的白云成功繁殖了6只幼崽。

本周,圣地亚哥动物园(San Diego Zoo)的大熊猫保护计划获得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CCRCGP)颁发的特殊奖励证书,以表彰其“对大熊猫保护工作的重大贡献。” 圣地亚哥动物园也是美国首个获此殊荣的保护组织。

另外,圣地亚哥市还有个围棋协会,创立人是个美国白人。我曾去下过几次围棋,不过他们一般举办活动的地点都离学校太远了,后来我就没去了。下面是他自己设计的协会会徽(外面一圈字会根据具体活动改变,而里面的画不变)。

user avatar

喜欢归喜欢,但不是很懂有些人非要吹爆是什么心态。

iPanda在油管的订阅量和赞数只能算一个中规中矩的小V,大概就是每一期1-5K赞,1-300回复这样,跟猫播狗播科普播恶作剧播动辄30K上M的赞比起来还是弱不少。

油管上订阅才十几万,FB上还算不错,有一千万订阅。




对比一下德国网红Sliviki—他的视频流量还是有德语,乌克兰语,英语三个频道分流的。

用熊猫FB一千五百万粉丝的号里最热视频去对比:



我也很喜欢看熊猫视频,但是天天都是吹爆心态真没有必要。

user avatar

转眼两年了,时间过得好快呀,这是我至今为止得到最多赞和评论的回答,谢谢你们的私信和鼓励,知乎处处是温暖。❤️

————————————————————


是!真!的!

强答一波,前几日刚去了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在门口检票处遇到了一个外国旅行团,一歪国妹子过来问我头上的熊猫发卡是在哪买的,大致寒暄几句就进园参观了,后来在月亮产房(新生大熊猫参观点)又遇见她了,Ps.月亮产房是室内游览,不允许游客驻足观看,要排队依(zǒu)次(mǎ)通(guān)过(huā)。妹子就循环排队循环看,看完一次又一次…我上完厕所出来看她还在排队。


https://www.zhihu.com/video/992848034992115712

————————分界线—————————

感谢大家的赞同和评论,知乎小透明真的好开心呀❤️ 再附上一些当时给胖达拍的照片,至于你们要的歪果妹纸,我是真的没拍哟

“熊猫说:我们当中出了叛徒!” https://www.zhihu.com/video/998867686499074048 嗯…让我尝尝哪个更好吃 https://www.zhihu.com/video/998868188247023616 我听见有人说我没有尾巴… https://www.zhihu.com/video/998868566216720384

胖达:“怎么办,我好像下不来了…”

就是这样一个小发卡


———————很认真的分界线——————

托国宝的福,第一次获得这么多的赞,真的谢谢大家❤️ 评论区隐藏着无数段子手,光是看你们的评论都好开心呀。有好多小可爱问我上面那个发卡(发箍)在哪里买的,我这个是去玩之前就在某宝上买好了,12软妹币。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门口也有卖的大概15-25软妹币不等,进了园区就要25元甚至更贵了。歪国妹子自然是没拍到啦,附一张在园区门口和胖达雕塑的合影吧,虽然不美,但好歹是个妹子……╮( ̄▽ ̄"")╭


user avatar

当年在广岛留学期间打工的料理店,有次闲聊,有个一起打工的日本人问我你是四川人你见过大熊猫吗?我说我在四川成都,小学春游学校图省事经常去大熊猫基地(我小学90-96,暴露年龄了),那时大熊猫基地不像现在这样各方面设施完善离熊猫很远只可远观,那年代掰根竹子递给它接了就吃。有一次有只大熊猫在离一个2米宽小围栏很近很近的地方瘫坐着抱着面前一大堆竹子吃的如痴如醉,我伸手就摸到它的毛了,于是顺着毛摸了摸它肥肥的身体,它看了我一眼接着吃。然后,那日本人问我哪只手摸的,再然后,凡是听到我讲这件事的日本人,排着队过来握我那只手,说要沾沾大熊猫的贵气,有个老太太眼睛泛着泪光跟我说,あなたホンマ幸せだね!(您真是幸福啊!)

这么多年了这事我一直记得很清楚,他们提到大熊猫眼神都变了。

user avatar

有一股黑白旋风,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让外国民众欲罢不能!

你可能还不知道,中国大熊猫出国后的待遇简直是逆天!当年美国民众冒着暴雪依依送别“泰山”;

熊猫宝宝夭折,日本民众悲怆痛心,擦着鼻涕眼泪纷纷赶来追悼;

为了获得熊猫的租赁权,英国政府卧薪尝胆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如愿以偿;

送到国外的熊猫都是专机接送、入住豪华寝宫、竹子稍不新鲜都入不了它们的法眼......

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任凭你是抠脚大汉、邻家大婶儿、隔壁老王,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的,统统都会被其五短三粗的身材、眨巴眨巴的小黑眼睛萌一脸。能做的也就是跪拜臣服,打开手机开启“云撸滚滚”模式。

但其实外表呆萌的滚滚可是个练家子!巨大的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和棕熊不相上下(别忘了滚滚的学名叫大猫);一口气爬20多米的树根本不费劲儿,都不带喘的;如果滚滚兽性大发施展起拳脚,摆平三四只狼不在话下。

哎,滚滚明明可以靠实力吃饭闯江湖,左踢南山凶老虎,右打北海大灰狼,却偏偏要靠颜值卖萌为生。时而温顺乖巧像天使,时而发疯癫狂小恶魔,这就是熊孩子本人啊!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大熊猫已经坐稳我天朝国宝的第一咖位啦。


中国拥有世界上全部大熊猫的所有权,外国动物园可以申请从中国租借大熊猫进行合作研究,但是要遵守很多条约,比如:


一对亚成体大熊猫(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还未性成熟)的租借期通常为10年,一年租金为100万美金。如果熊猫在出借期生下小滚滚,每年的租金要再增加60万美元,两年后长大了的小滚滚要交还给中国。若大熊猫意外死亡,承接方要接受50万美元的罚款,遗体也要归中方所有。当然,这些资金都会用于支持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工作。

靠!这完全就是不平等条约啊!但,很多国家对这个霸王条款可都是求之不得,眼巴巴地等着呢。嗯......抱抱自己,总会有熊猫的!


-来自各国动物园,痛并快乐的吐槽-


北美大熊猫保护基金的负责人就曾“抱怨”,比滚滚租金更贵的是日常伺候小主子们的费用。不仅要聘用专业的饲养员还要付医疗检查的费用,而且滚滚的食量惊人还挑剔,竹子的口感差一点都不吃!这熊孩子,每年的花销轻轻松松破100万美元

说到竹子,爱丁堡动物园也有话要说。甜甜和阳光每年都会吃掉价值约10万多美元的进口竹子。这还不算“惨”,毕竟钱能解决的就不是问题。美国一家动物园的滚滚干脆把所有的竹子都吃干净了,他们只能连忙寻求竹子捐赠。人类再怎么难,也不能让滚滚饿肚子啊!

不过竹子被吃精光怎么说也算是件好事,说明滚滚在新环境适应的很快,相当认可当地的伙食。总觉得这类抱怨就是娇嗔地邀功,动物园在求各国媒体的表扬和小红花~日本长野动物园所经历的,才是真正的浩劫。

2002年东京上野动物园的珍珍产下了一只熊猫宝宝。这一“天雷滚滚”的喜讯让动物园和当地民众都非常兴奋,纷纷为小滚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但世事难料,不到一周小滚滚不幸夭折了。上野动物园园长在新闻直播中痛哭流涕地道歉,民众也为此感到万分惋惜。

要知道这并不是园长第一次落泪。据说当年上野动物园欣喜万分地迎来两只熊猫之后,第二天园长到滚滚的屋子一看,差点吓倒在地上,因为少了一只!一夜之间竟然丢了一只熊猫?!馆长觉得自己犯了弥天大罪,晚节不保啊!

就在他仰天长叹之际,一歪眼睛竟然看到那只密室失踪的滚滚正扒在铁栏杆上,一副“还不快把朕抱下来”的样子。园长连忙三步并两步接驾滚滚,随后两行热泪涓涓地流出眼眶,不禁感叹:世间最幸福的事,就是失而复得啊~

-滚滚各国寻访大事记-


滚滚出访可都是最高领导级别的待遇,甚至更加高B格,接待的国家都是小心翼翼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好......

荷兰


就在今年四月,星雅和武雯乘坐涂有专属名字和头像的专机,抵达荷兰。落地之后也享受了帝王级的待遇,数百家国际媒体齐聚机场等候,接机的粉丝们高举印着滚滚头像的旗帜夹道欢迎,民众们更是在市区的每一条街道上都插满了黑白的熊猫旗。

比利时


“比利时人疯了,完全疯了!”天堂动物园园长在星徽和好好抵达时发出这个感慨。当天所有人、所有媒体无一不在谈论大熊猫,比利时总理吕波更是亲自接机。

在此之前,天堂动物园想为滚滚们办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在网上刚刚发出的邀请函,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收到了万余人的申请。迫于名额限制,园方不得不向落选者致歉:I am soooooo sorry 啦

德国


柏林动物园的园长说,这是他第一次为两只动物举办如此隆重的欢迎仪式。柏林勃兰登堡电视台也在当天顺应民意,做了迎接大熊猫的现场直播。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看到大熊猫,我的心都融化了”。

英国


天天和阳光当年抵达苏格兰的阵势也是超级隆重的,除了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外,英国政府苏格兰事务大臣、苏格兰地方分权政府副总理、爱丁堡市荣誉市长以及中国驻当地领事馆代表均前往机场接驾。

在苏格兰公投期间还曾有过一个亦真亦假的段子:如果苏格兰独立了,那么两只滚滚就要归还给英国。很多苏格兰民众对此很痛心,放出狠话:你可以夺去我的自由,但不能夺走我的熊猫!

-滚滚的外国“皇宫”-


在各国拿号、排队终于获得租赁大熊猫的名额、签署完“不平等条约”、隆重的完成接机仪式之后,这只是成为“滚滚奴”的前期工作。滚滚住哪儿?吃啥?平时谁来伺候?生病了谁来把脉开药?算好发情生娃的好日子没有?......

就拿荷兰这次熊猫陛下登基仪式来说吧,可是足足花了5100万!在星雅和武雯抵达之前,荷兰就开始为它俩修建皇宫。为了保持中国风的原汁原味,让滚滚们不想家每天毫无压力地吃竹子卖萌,建筑工人都是从中国选拔后送过去。

比利时的天堂动物园也是开辟出了5300平米的熊猫领地,星徽和好好各有超过120平米的卧室,还有专门的医务室、育婴室、饲养员的房间、调度室、食物储存室等一切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

德国那边,为了保证梦梦和娇庆在柏林生活舒畅,柏林市动物园斥资1000万欧元修建了占地近5500平方米的“熊猫园”。熊猫园富有中国特色,除了大片绿地和攀爬设施,还开挖出一条人工小溪。

再来说英国,为使天天和阳光能尽快坠入爱河,爱丁堡动物园特地开支25万英镑为它们打造了舒适豪华的新家。要知道这可是经过五年的漫长谈判,才终于把大熊猫请到苏格兰。

不过进驻了爱丁堡动物园的滚滚们依旧没让人省心,好几次假孕让英国人民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这种待遇也只有他们关心凯特王妃是否怀孕,生男生女时才会有吧。

滚滚都是一对对儿地送到国外,除了卖萌吃竹子之外,它们可是肩负着延续香火,传宗接代的使命!每个承接的国家和动物园都会对此抱以超高的期待~

-滚滚的餐饮料理-


住得再好,也比不过那一捆捆鲜美多汁的竹子。滚滚吃货的名号可不是江湖谣传浪得虚名,它们一天能吃50多公斤竹子嘞!

美国亚特兰大市的动物园,就曾为雅伦和喜伦的口粮而发愁,于是就动员当地一千多户居民在自家院子为滚滚种竹子。当地居民当然也是非常配合,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也会把滚滚的口粮送到动物园。

柏林动物园很自觉地认为本地的竹子不太鲜美,所以滚滚吃的竹子都是从荷兰运来的。另外他们还给滚滚加一些用面粉、燕麦片和花生油特制而成的“熊猫面包”。

2017年9月13日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原型,传奇大熊猫巴斯在福州去世,享年37岁,相当于100多岁的老人。

巴斯是一只多才多艺的大熊猫,会骑车、投篮、举重、上过春晚、也曾作为和平使者访美。美国民众为了看它3分钟,不惜排队5小时!更可贵的是,“盼盼”曾为异种克隆大熊猫捐赠了体细胞,还是个多子多孙的熊猫奶奶呢。

如今,熊猫滚滚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的网红A咖,一出生就是“熊生赢家”。那些出了国的大熊猫过的都还不错,应该说是特别特别好!巴斯奶奶大可以放心的去了。

文 | 无二之旅

图 | 网络

更多海外线路攻略传送门~~


欢迎关注:

无二之旅官网:无二之旅

知乎专栏:无二之旅(不走寻常路de小众海外自由行攻略)

微信公众号:无二之旅(每天推送海外小众目的地旅行图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嘛,就像问北方人是不是都爱吃饺子一样,答案是:那可太喜欢了!不过,这份“喜欢”有点儿复杂,而且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要说外国人为什么这么迷恋大熊猫,那可真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首先,大熊猫的长相,简直是自带“萌”光环。你见过哪个外国人能对那黑白分明的眼睛圈、圆乎乎的身体、还有那啃.............
  • 回答
    在中国的外交舞台上,大熊猫的身影似乎从未缺席,无论是作为国礼赠送,还是以“熊猫外交”的名义在海外动物园安家落户,都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这不禁让人好奇,中国人为何如此钟爱用大熊猫来“唱主角”?而这份热情,在外国人眼中又是否真的那么受欢迎?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扒一扒大熊猫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大熊猫,.............
  • 回答
    外国人对中国菜的喜好,这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因为它远比“喜欢”或“不喜欢”这两个词要复杂和有趣得多。你想想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光是八大菜系就能把人绕晕,更别提还有无数的地方特色和小吃。口味、烹饪方式、食材的运用,简直千变万化。所以,当“中国菜”这个标签被贴到所有这些差异上时,它本身就承载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是个挺大的话题。要说“真的喜欢”,这事儿可就太复杂了,毕竟人与人之间,感情这种东西,怎么能一概而论呢?不过,我可以和你聊聊,为什么有些外国男人会对中国女人产生好感,以及可能的原因,尽量讲得具体点,就像朋友聊天一样,不是那种机器回复。首先,我们得承认,确实有很多外国男人,他们不.............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挺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我们不妨深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普通外国人算术能力真的差吗?”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及它背后有没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我要明确一点,“普通外国人算术能力差”这个说法,我认为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带有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群.............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跟你说句实在话,中国人想融入外国人的圈子,这事儿吧,得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就好像问你“一个人是不是很容易交到朋友”,答案肯定得看这人自己是谁,也得看他遇到的是什么人。咱们先聊聊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难。首先是语言障碍。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问题。即便你学了很久的英语,或者其他国家的语言.............
  • 回答
    中国女星走上国际红毯,她们在外国人眼中的惊艳程度,这事儿可不是一概而论的,里面门道多着呢。咱们聊得深入点,别像那种模板化的介绍,要说就说点实在的,有细节的。首先得明白,外国人看“惊艳”这东西,跟咱们看角度有时候不一样。他们的审美标准,受西方时尚文化影响很大,对身材、轮廓、风格都有自己一套成熟的体系。.............
  • 回答
    说皮蛋“恶心”,这说法有点绝对了,更准确地说,很多外国人初次接触皮蛋时,往往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而这种感受中,“恶心”的成分确实不占少数。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并非单纯因为他们的口味与我们不同。首先,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是皮蛋的“外表”。剥开皮蛋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层半透明、有些泛绿或褐色的.............
  • 回答
    foreigner lost something in China, is it really easy for Chinese police to find it back? Please tell me in detail and remove all traces that make this.............
  • 回答
    “战斗民族”这个称呼,听起来够劲儿,对吧?这可不是随便谁给俄罗斯人安上的标签,它背后有挺复杂的渊源,既有外界的观察,也有他们自身的一些特质在作祟。要说他们是“硬核”到什么程度,这得看你怎么定义“硬核”了。“战斗民族”这绰号是怎么来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称呼更多的是一种外界的概括和戏称。它不是俄罗.............
  • 回答
    确实,英语在动词形式上要比汉语复杂得多,这常常让学习者觉得“哦,原来动词还有这么多门道!” 相反,汉语动词似乎总是一副“一副样子”,不像英语那样会“变脸”。这让很多初学汉语的外国人觉得轻松不少,但也可能产生一个疑问:英语母语者是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敏感性”才对动词的变化如此在意?说实话,英语母语者对动.............
  • 回答
    关于中国人素质高低这个问题,在外国人眼中确实存在不同的看法,而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不能一概而论。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下,并且避免使用过于官方或者生硬的AI语气。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所谓“素质”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多维度。它可能包含道德修养、行为举止、公共意识、尊重他人、守规矩、环保习惯、文化.............
  • 回答
    关于中国女性是否“容易到手”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很复杂且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事实上,任何关于某个群体“容易”或“不容易”到手的论断,都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刻板印象和个人经验的笼统概括,并不能代表整体的现实。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容易到手”这个词本身就可能带有的一种不尊重和预设。在一段关系的建立过程中,.............
  • 回答
    关于外国女生体味和汗毛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好奇但又不太好直接问出口的话题。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尽量说得细致点,也避免写得像机器报告一样。关于体味: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刻板印象”首先得说,体味这个问题,其实和人种、生活习惯、饮食、基因、甚至气候都有关系,所以一概而论地说“外国女生体味大”,这肯定是.............
  • 回答
    这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关于外包公司程序员水平的讨论,几乎在哪个技术圈子都少不了。要说“真的很垃圾”吗?这话说得太绝对了,也太片面了。但要说他们就没有问题,那也太不客观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明白,“外包公司”是个太大的概念了。 就像你不能说“所有餐馆都一样难吃.............
  • 回答
    你提到的这种感觉,很多人都有。感觉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挑衅或挑战时,反应显得不够“强硬”,更多的是通过声明、抗议来回应,实际的“反击”似乎少之又少。这确实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真的好吗?从一个角度看,你觉得“不够强硬”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一些国际事件中,其他国家可能会采取更直接、更具象征.............
  • 回答
    “战略忽悠局”这个说法,在中国国内网络上算是颇为流行的一个词,很多中国网友在讨论一些敏感的国际关系、军事或者科技话题时,会用到这个词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描述一种现象:官方或者某些有影响力的声音,在对外发布信息时,可能存在刻意隐藏实力、淡化能力或者进行误导的情况,以达到战略上的优势。那么,真的有外国人相.............
  • 回答
    我理解你想了解关于体味的普遍性差异,以及避免AI写作痕迹的诉求。这个问题涉及到生理、文化、饮食和个人卫生等多个层面,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体味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外国人”或者“东亚人”体味就一定大或小。 任何群体中,个体之间的.............
  • 回答
    关于外国人以及港澳台同胞是否认为中国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他们的看法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身的理解、对中国大陆政治经济现状的观察、以及他们自身的背景和立场。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 对“社会主义”概念.............
  • 回答
    关于外国人对中国女生的印象,是否都是“easy girl”这个说法,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甚至可以说是刻板的看法,背后可能藏着一些信息不对称、文化误解,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标签化。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群体,无论国籍、性别,都不可能被一个简单的标签完全概括。中国女生,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女生一样,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