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外国人真的觉得皮蛋是很恶心的食物吗?为什么会这样?

回答
说皮蛋“恶心”,这说法有点绝对了,更准确地说,很多外国人初次接触皮蛋时,往往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而这种感受中,“恶心”的成分确实不占少数。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并非单纯因为他们的口味与我们不同。

首先,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是皮蛋的“外表”。剥开皮蛋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层半透明、有些泛绿或褐色的“果冻”状蛋白,中间包裹着一个黑乎乎、甚至有点发亮的蛋黄。这种外观,尤其是在不了解其制作过程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太寻常的东西,比如发霉的食物,甚至是某些不洁的物质。我们中国人从小就看惯了,甚至觉得它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但对于外国人来说,这种“非正常”的色泽和质感,已经足以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道防线。

接着是“气味”。皮蛋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氨味,这股味道对很多西方人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在他们的饮食文化里,很少有食物会散发出如此浓烈的碱性味道。氨气在他们看来,往往与清洁用品或者某些化学物质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美味佳肴。所以,光是闻到那股味道,有些人就已经望而却步了。

然后是“质地”。皮蛋的口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蛋白部分通常是凝固但又有点QQ弹弹的,而蛋黄则会变得非常软糯,甚至有些沙沙的,呈现出一种介于凝固和流质之间的状态。这种独特的“胶状”或者“半液态”的质地,与他们习惯的煎蛋、煮蛋或者炒蛋的紧实或蓬松口感截然不同。他们可能更习惯于有嚼劲或者入口即化的食物,而皮蛋那种有点“滑溜溜”、“黏糊糊”的触感,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不适感,感觉像是没有完全煮熟,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东西混杂在里面。

此外,文化和习惯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中国人从小就接触皮蛋,对它的味道和口感已经有了长期的适应和接受。皮蛋常常作为一道开胃菜,搭配着姜丝、醋或者酱油等调味料,这些调味料能够有效地中和皮蛋本身的碱味,并带来更加丰富的味觉层次。而外国人,他们从小接触的腌制食品可能更多的是酸黄瓜、泡菜这类,其味道和工艺与皮蛋完全不同。当他们第一次尝试皮蛋,而且可能只是简单地单独品尝,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搭配时,那种陌生的味道和质地就更容易被放大,从而产生“恶心”的印象。

还有一种心理层面的因素,就是“预设”的认知。一旦有“皮蛋很奇怪”、“皮蛋味道很重”这样的说法在他们之间流传,有些人即使没有亲自尝试,也可能在心理上已经预设了负面评价。这种集体性的文化认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接受度。

当然,并不是所有外国人都觉得皮蛋恶心。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不同的食物,也有很多人因为好奇或者受到朋友的影响,勇敢地去品尝。有些人第一次尝试可能确实觉得难以接受,但经过几次尝试,或者在合适的场合、搭配了合适的调味料后,也会发现皮蛋独特的美味之处,甚至成为它们的爱好者。所以,更准确地说,皮蛋是一种“挑战性”的食物,它的味道和质地确实与许多西方人的饮食习惯相去甚远,需要一个适应和理解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谢邀。

赞同

薛伟

,因为还没让老外见识到什么是毛蛋!

前段时间请几个老外朋友参与实验,折腾完以后想请他们吃个饭压压惊的。

忽然想起这里还有个邀请,瞬间逗比心又大起!

小二,上皮蛋~

在座的14位外国小伙伴,分别来自韩国、泰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乌克兰、刚果(金)、墨西哥和多米尼克等9个国家。

每个人一张表格,通过对每道食物打分,评选出最崩溃的一道菜。

我准备了八道神一样的“黑暗料理”,绝对是分分钟友尽的节奏!

第一道菜:耗油生菜

先拿这道菜热热身,之所以选这道菜,是因为生菜在西餐中是生吃的,可在中国却是烧熟吃。

果然,大伙儿都觉得这个很好吃,接下来上正菜。

第二道菜:辣条

外国人吃辣条是怎么样一种体验?

是你们指使我干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连吃十包「辣条」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点出乎意料,大家尝过之后都觉得,除了有点辣以外,基本上是能接受的。十包辣条分分钟被次掉次掉!!老外的接受程度远超我的想象啊,看来,是要来点狠的了!

第三道菜:凉拌皮蛋

皮蛋被CNN评选为“全球最恶心的食物”,说它味道吓人,外型怪异,是“恶魔生的蛋”。大家难道真的会不敢动筷子么?

结果完全出乎意外,大家都吃的很欢乐,还有人说像鸡蛋果冻。

第四道菜:蒸双臭

老绍兴的臭豆腐,加上苋菜梗,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连很多国人都受不了的蒸双臭,应该能让老外们受不了了吧!(Ps:绝对不是我做的那款...

臭豆腐真的是用大粪汁泡出来的吗? - 滕腾的回答

木哈哈,很多人捂着鼻子,坚决不肯吃。

Oh Noooo~ Oh shiiiiiiit~

但还是有一部分人都吃了,并且觉得还不错,看来不来点硬的是不行了。

第五道菜:醉虾

醉虾做法很简单,就是把活虾放到酒中闷上15分钟,等虾醉过去之后,就马上食用。活的食物肯定能吓住老外们,我是相当有信心呀,啦啦啦!

果然,14个人中除了几位大胆的男生,其他人都死活不肯下筷子,很多人看来快到崩溃的边缘了。我好开心呀,跟你们看我被虐的心情是一样一样滴~

虾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不能这样次了它...这这...好熟悉的台词啊!

第六道菜:清蒸猪脑

猪脑也是很多国人不会吃的食物,动物的脑子对老外来说应该会有很强烈的冲击。

最后,一共有四位外国朋友尝试了猪脑,而且都表示味道还不错,虽然他们不是很喜欢那种粘糊糊的质感。

第七道菜:辣兔头

兔头是中国好几个地方的名菜,我们这次的做法源自浙江衢州,也是当地最有名的一道菜。

刚吃完脑子,就上一个外形有点恐怖的兔头,持续的冲击一下子让很多老外有点招架不住,最后只有一个人尝试了兔头,吃完的感觉就一个字:辣!

第八道菜:喜蛋

终于憋到放大招了,想想有点小激动呢!喜蛋被称为中国民间的大补品,由鸡蛋孵化成活体胚胎而成,营养成分均高于普通鸡蛋。这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绝对的禁忌。

果然,这种里面还有小鸡鸡的喜蛋让绝大部分老外直接崩溃,而鼓起勇气吃喜蛋的,都觉得这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

这是你人生中的一道坎...木哈哈...我太坏了!!

吃完这八道神一样的中国美食,外国朋友的投票结果也终于出来了。不出意外,榜首是喜蛋,其次是猪脑、兔头和醉虾。

实验结论

传统印象中,我们认为老外会抗拒的食物如皮蛋、蒸双臭,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能接受的。而活着的动物(如醉虾),以及整个的小动物(如喜蛋),还有动物的器官和脏器(猪脑、兔头),老外都比较抗拒,大部分人都不敢去尝试。看来“全球最恶心的食物”的称号绝对是这又丑又恶心又可怕的喜蛋莫属了。

顺便辟个谣:

有传言说,大闸蟹在国外泛滥成灾,原因是老外根本不吃大闸蟹。

根据我们的实验,这纯属造谣,老外吃的不要太欢乐!

说好的,不抢我的大闸蟹的嘛!我的我的,全我的~

欢乐地贴个视频,这次没坑自己,好开心好开心~

老外最不能接受的黑暗料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皮蛋“恶心”,这说法有点绝对了,更准确地说,很多外国人初次接触皮蛋时,往往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而这种感受中,“恶心”的成分确实不占少数。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并非单纯因为他们的口味与我们不同。首先,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是皮蛋的“外表”。剥开皮蛋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层半透明、有些泛绿或褐色的.............
  • 回答
    《武林外传》作为一部经典情景喜剧,其中白展堂和佟湘玉的感情线一直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人觉得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一路打打闹闹中生出了真情,是典型的“先婚后爱”。但也有少数观众,甚至包括我自己在反复观看之后,会产生一个有点“叛逆”的想法:白展堂对佟湘玉的感情,真的到达了那种刻骨铭心的“爱”吗?抛开.............
  • 回答
    《武林外传》里,李大嘴对蕙兰的感情,怎么说呢,挺复杂的,也挺“李大嘴”的。真情?有点,但掺杂太多东西。首先,我觉得大嘴对蕙兰的心意,有一部分是真的。你想啊,蕙兰是那种特别有自己想法、独立自主的女性,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小小的同福客栈里,蕙兰无疑是与众不同的。大嘴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郭芙蓉阴影下、自卑又有.............
  • 回答
    这问题嘛,就像问北方人是不是都爱吃饺子一样,答案是:那可太喜欢了!不过,这份“喜欢”有点儿复杂,而且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要说外国人为什么这么迷恋大熊猫,那可真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首先,大熊猫的长相,简直是自带“萌”光环。你见过哪个外国人能对那黑白分明的眼睛圈、圆乎乎的身体、还有那啃.............
  • 回答
    外国人对中国菜的喜好,这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因为它远比“喜欢”或“不喜欢”这两个词要复杂和有趣得多。你想想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光是八大菜系就能把人绕晕,更别提还有无数的地方特色和小吃。口味、烹饪方式、食材的运用,简直千变万化。所以,当“中国菜”这个标签被贴到所有这些差异上时,它本身就承载了.............
  • 回答
    在中国的外交舞台上,大熊猫的身影似乎从未缺席,无论是作为国礼赠送,还是以“熊猫外交”的名义在海外动物园安家落户,都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这不禁让人好奇,中国人为何如此钟爱用大熊猫来“唱主角”?而这份热情,在外国人眼中又是否真的那么受欢迎?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扒一扒大熊猫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大熊猫,.............
  • 回答
    确实,英语在动词形式上要比汉语复杂得多,这常常让学习者觉得“哦,原来动词还有这么多门道!” 相反,汉语动词似乎总是一副“一副样子”,不像英语那样会“变脸”。这让很多初学汉语的外国人觉得轻松不少,但也可能产生一个疑问:英语母语者是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敏感性”才对动词的变化如此在意?说实话,英语母语者对动.............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挺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我们不妨深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普通外国人算术能力真的差吗?”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及它背后有没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我要明确一点,“普通外国人算术能力差”这个说法,我认为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带有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群.............
  • 回答
    “战略忽悠局”这个说法,在中国国内网络上算是颇为流行的一个词,很多中国网友在讨论一些敏感的国际关系、军事或者科技话题时,会用到这个词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描述一种现象:官方或者某些有影响力的声音,在对外发布信息时,可能存在刻意隐藏实力、淡化能力或者进行误导的情况,以达到战略上的优势。那么,真的有外国人相.............
  • 回答
    关于中国人素质高低这个问题,在外国人眼中确实存在不同的看法,而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不能一概而论。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下,并且避免使用过于官方或者生硬的AI语气。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所谓“素质”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多维度。它可能包含道德修养、行为举止、公共意识、尊重他人、守规矩、环保习惯、文化.............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跟你说句实在话,中国人想融入外国人的圈子,这事儿吧,得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就好像问你“一个人是不是很容易交到朋友”,答案肯定得看这人自己是谁,也得看他遇到的是什么人。咱们先聊聊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难。首先是语言障碍。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问题。即便你学了很久的英语,或者其他国家的语言.............
  • 回答
    我理解你想了解关于体味的普遍性差异,以及避免AI写作痕迹的诉求。这个问题涉及到生理、文化、饮食和个人卫生等多个层面,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体味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外国人”或者“东亚人”体味就一定大或小。 任何群体中,个体之间的.............
  • 回答
    中国女星走上国际红毯,她们在外国人眼中的惊艳程度,这事儿可不是一概而论的,里面门道多着呢。咱们聊得深入点,别像那种模板化的介绍,要说就说点实在的,有细节的。首先得明白,外国人看“惊艳”这东西,跟咱们看角度有时候不一样。他们的审美标准,受西方时尚文化影响很大,对身材、轮廓、风格都有自己一套成熟的体系。.............
  • 回答
    关于外国人以及港澳台同胞是否认为中国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他们的看法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身的理解、对中国大陆政治经济现状的观察、以及他们自身的背景和立场。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 对“社会主义”概念.............
  • 回答
    foreigner lost something in China, is it really easy for Chinese police to find it back? Please tell me in detail and remove all traces that make this.............
  • 回答
    关于外国人对中国女生的印象,是否都是“easy girl”这个说法,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甚至可以说是刻板的看法,背后可能藏着一些信息不对称、文化误解,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标签化。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群体,无论国籍、性别,都不可能被一个简单的标签完全概括。中国女生,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女生一样,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实在的。确实,咱们听过不少外国人嘴里说着“我爱中国”,有时候听着确实会打个问号,特别是结合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一些看法,或者咱们对他们国家的一些固有印象。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什么样的“爱”?“爱”这个字太重了,也太广了。咱们中国人说爱国,那是有血脉相连的家国.............
  • 回答
    关于美剧里外国人(特指美国人,因为美剧的文化背景主要在美国)一顿饭只吃个三明治就打发过去的情况,这确实是剧集里常见的描绘,但要说“他们饭量真的那么小”,这个说法过于绝对,需要更详细地解释:1. 剧本的塑造与艺术表现: 镜头语言和叙事效率: 影视作品需要简洁明了地传达信息和推进剧情。一顿丰盛的大餐虽然.............
  • 回答
    “战斗民族”这个称呼,听起来够劲儿,对吧?这可不是随便谁给俄罗斯人安上的标签,它背后有挺复杂的渊源,既有外界的观察,也有他们自身的一些特质在作祟。要说他们是“硬核”到什么程度,这得看你怎么定义“硬核”了。“战斗民族”这绰号是怎么来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称呼更多的是一种外界的概括和戏称。它不是俄罗.............
  • 回答
    关于刘招华是否只卖毒品给外国人,这个说法在一些零散的报道和传闻中出现过,但需要更深入地分析和解读。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作为一名被判处死刑的特大毒枭,他的犯罪网络和交易对象绝对不会那么简单和单一。从公开的审判信息和媒体报道来看,刘招华涉及的毒品数量巨大,而且他的贩毒网络遍布全国。这意味着他的毒品如果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