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文是不是比其他语种的信息摄取速度快很多?

回答
关于中文信息摄取速度是否比其他语种快很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力求更全面地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信息摄取速度”指的是什么。它可能包含几个层面:

单字/词的识别速度: 即眼睛看到一个字或词,大脑能多快地将其解码并理解其含义。
句子/段落的理解速度: 即整体阅读和理解一段文字所花费的时间。
信息密度: 即单位时间内能通过阅读获得的有效信息量。

我们从这些角度来逐一分析。

从“形”的层面看:汉字的视觉信息

中文是表意文字(或称语素文字),一个汉字通常代表一个音节和一个意义单元。这意味着:

字形的信息量: 一个汉字,尤其是那些笔画较多、结构复杂的汉字,包含了丰富的视觉信息。要识别它,大脑需要处理其偏旁部首、结构关系等。这与拼音文字(如英语、法语)形成鲜明对比。拼音文字通过字母组合来表音,理论上,一旦掌握了字母和发音规则,识别新词的门槛相对较低。
“一字多义”与“词”的构成: 汉字本身可以承载意义,但现代汉语的意义传递更多依赖于“词”,即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的组合。例如,“桌子”是一个词,包含“桌”和“子”两个汉字。而英语中的“table”是一个单词。从字形上看,一个汉字的信息量可能比一个字母大,但一个词的构成和理解则需要考虑字与字之间的组合关系。

从“音”的层面看:拼音与声调

拼音文字的优势: 英语等拼音文字的字母与发音有较强的对应关系。一旦掌握了字母的发音和一些拼读规则,就可以相对容易地读出新词,即使不认识其含义,也能发出声音。这在早期学习阶段尤其明显。
中文的声调: 中文的一大特点是声调。声调能够区分同音字,大大增加了信息量,但也增加了学习难度。对于母语者来说,声调是自然而然的,但对于学习者而言,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然而,声调也意味着在口语交流中,有时可以通过声调的细微差别来传递更多信息。

从“义”的层面看:信息密度与学习成本

信息密度假说: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文在单位字数上的信息密度可能更高。例如,用中文说“我很高兴”,可能比用英语说“I am very happy”所用的字数少一些,但传递的意义是相同的。这可能是因为中文很多词语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并且词语之间组合紧密。例如,“高兴”本身就是一个词,而“happy”就是一个词。
但这是双刃剑: 更高的信息密度可能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中文阅读时需要的“输入”量(即看到的字数)可能比同等意思的拼音文字要少。然而,这并不直接等同于“摄取速度快”。一个汉字的识别本身需要大脑调用更多的视觉和联想信息。正如前面提到的,学习汉字本身就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记忆大量的字形和意义。
学习曲线: 对于非母语者而言,中文的学习曲线通常比学习拼音文字要陡峭得多。掌握汉字的数量是学习中文的巨大挑战,而这直接影响了信息摄取的效率。一个不熟悉汉字的人,即使知道其中的含义,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识别它们。

语速与阅读速度的对比

口语语速: 有研究表明,在口头交流时,说汉语的人平均语速(每秒发出的音节数)可能比说英语的人要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文的音节结构相对简单,且很多音节是单音节的。
阅读速度: 然而,当涉及到阅读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认为,汉语母语者的阅读速度可能略快于某些拼音文字母语者,这可能与中文更高的信息密度有关。但其他研究则认为,由于汉字识别的复杂性,中文的阅读速度并没有显著优势,甚至可能更慢。
关键在于“理解”: 最终的“信息摄取速度”是理解的速度。即使能快速识别字词,如果理解过程慢,那么整体速度也无法提升。不同语言有不同的句子结构、语法习惯和表达方式,这些都会影响理解的效率。

文化与习惯的影响

长期训练: 母语者在长期接触和使用某种语言时,已经形成了高效的识别和理解模式。这种“熟能生巧”的程度,对于任何语言的学习者来说都是最关键的因素。母语者可能无意识地利用了字形、结构、上下文等多种信息源来加速理解,而这是非母语者需要后天习得的。
信息呈现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也影响着信息的摄取。例如,在互联网上,信息呈现形式多样,标题、摘要、图片、视频等都可以加速信息的传递。在中文互联网环境中,用户习惯了特定的信息组织方式,也可能影响了他们对信息摄取速度的感知。

总结来说:

中文在某些方面可能展现出更高的信息密度,尤其是在词语的构成和表达上,理论上可能在单位字数上承载更多信息。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文在信息摄取方面具有潜在优势的说法。

但是,“快很多”这个结论是需要谨慎对待的。 汉字的复杂性、声调的学习成本,以及非母语者需要克服的巨大学习障碍,都极大地制约了中文在绝对信息摄取速度上的优势。对于母语者来说,长期训练和习惯养成了高效的识别和理解模式,这才是信息摄取速度的关键。

与其说中文“比其他语种的信息摄取速度快很多”,不如说中文在信息传递上有着独特的结构和优势,但同时也伴随着学习成本的挑战。 最终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语言熟练程度、阅读习惯以及所接触信息的具体形式。这是一个动态且多维度的比较,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可以概括所有情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5.7.2019 更新:评论提出了一些对这篇研究的质疑,我觉得都非常有道理。主要的两个问题一个是音节表达意思的效率和题主所说的信息摄取速度并不是一回事儿,另外正如原答案中提到,论文中的不同语言段落并不能完美体现这种语言最原生态的表达方式。而众所周知,文科学科的量化研究总是很难的,有点数学内容的研究总是比凭空胡诌靠谱一点点。文章比较有趣的结论其实在于即便统计误差不小,各种语言的信息效率却没有很大的差别,大概表现了人类语言进化中的某种相似性。

这个11年的文章引用在200左右,虽然我不是很清楚一个语言学的文章引用大概是什么水平,也不清楚这个Language杂志风评如何。但至少表明这结论在学术界还是有点专业人士信的。大家能批判的看待就好。

——————————————————

原文:

简单来说,我们能看中文一目十行是因为我们对中文足够熟悉。如果你问问周围的外国人会发现他们对于非专业性的英文文章一样是一目十行。(然而读大家都不熟悉的东西的时候,比如新的论文,该读不懂的句子给谁都读不懂)反过来说,我读曾谨言的量子力学也无法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一些研究认为英语的语言效率高于世上大多部分语言。以下数据来自:Pellegrino, François, Christophe Coupé, and Egidio Marsico. "Across-language perspective on speech information rate."Language87.3 (2011): 539-558.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人员把几段意思相同的话翻译成不同的语言,首先数这段话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音节数,再用这段话能传达的意思除以这段话的音节数来比较不同语言的阅读效率。比如说syllable(原答案拼错,已改正……)有三个音节,“音节”则有两个音节,他们的效率就分别是1/3和1/2. 除了书写,这篇文章还研究了交流效率。就是考虑了说不同语言时候的速度,通过这种语言每秒钟能传达的信息来判定这种语言的交流效率。

结论大概是这样的:(出于某种奇怪的原因,越南语被当做了1个标准单位)

表格中,左边的imformation density信息密度是每个音节能传达多少意思,表达书写效率。syllabic rate音节速率是说这种语言的时候每秒钟能传达多少个音节,information rate信息速率是对应每秒钟能传达多少“个”意思。

可以看到除开作为标准的越南语不谈,在书写效率上,汉语普通话和英语不相上下是稳定的第一梯队,日语则显著低于其他语言。如果我们认为说话的速度几乎等同于阅读速度的话,日语和西班牙语则显然快过其他语言(这也很合理,日语是一种好学不好用的语言,不少人会觉得日本人说话快的惊人)。最终的结论中,交流中的信息速率除了日语和德语以外,其他语言几乎没什么区别。所以语言学上中文并没有显著的高信息传递效率,甚至在速度单一因素上还算是比较慢的。

就最后的结论来看,英语好像是略微不显著的强了一点,不过这可能来自研究本身的偏差。文中给出的样本信息大概是这个样子:


就看中文和英文,可以明显感觉到中文有翻译体的感觉,不够自然,也可以有更简洁的表达方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文信息摄取速度是否比其他语种快很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力求更全面地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信息摄取速度”指的是什么。它可能包含几个层面: 单字/词的识别速度: 即眼睛看到一个字或词,大脑能多快地将其解码并理解其含义.............
  • 回答
    中国是否比其他国家更早地认识到“民族”的概念?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如何定义“民族”以及如何去考量历史上的早期认知。如果我们将“民族”理解为一种基于共同文化、语言、历史叙事、以及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这种认同感能够组织起政治实体,那么我认为中国的确很早就开始孕育和展现出类似“民.............
  • 回答
    关于中国人是否“更好吃”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但又容易陷入刻板印象的讨论。与其说“更好吃”,不如说中国人对于“吃”这件事,有着更深刻、更复杂、更广泛的理解和投入。这体现在很多方面,让我们细细道来:1. 饮食的文化根基与历史传承:首先,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农耕文明的起源,.............
  • 回答
    关于“中国人是否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喜欢开挂”这个问题,以及它与“内卷”现象的关系,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任何一个国家或文化群体中都存在着寻求优势、规避规则的行为,将“开挂”行为简单地归咎于某个民族的特征是不准确的,也容易陷入刻板印象。然而,我们确实可以从社会.............
  • 回答
    要在中国准确回答“白色家用汽车总数是否比其他颜色总和更多”这个问题,并且做到详细且不显露出AI痕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而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实际情况是动态的,数据统计也并非绝对透明。首先,从普遍观察和消费者偏好来看,白色家用汽车在中国无疑占据着非常大的市场份额.............
  • 回答
    中国铁路设计标准中,“线间距”这个指标,跟其他一些关键指标比起来,确实显得相对宽松一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弄清楚线间距是个什么概念,以及它在铁路设计里扮演的角色。什么是线间距?简单来说,线间距就是两条相邻铁路线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这个数值不是随便定的,而是要考虑很多因素: 行车安全: 这是.............
  • 回答
    .......
  • 回答
    中国高铁系统相对于许多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成本更低廉,这确实是一个普遍的观察。这种成本优势并非单一因素造就,而是多种策略、政策、以及独特的国情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将详细阐述其背后的原因和支撑要素:一、 规模经济与批量生产 (Economies of Scale and Mass Pr.............
  • 回答
    在日本麻将中,关于“立直宣言牌的周边牌(即打出的牌的下一张、上一张,也就是同巡打出的牌)是铳牌的概率比其他牌大”的说法,我不能说它是完全“科学”的,但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并且在实战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咱们来详细聊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日本麻将是一个概率游戏,但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博弈游戏。.............
  • 回答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步兵和骑兵在战场上的主导地位使得长柄武器成为了绝对的主角。而在众多长柄武器中,长枪和长矛无疑是最为普及和流行的一类。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其自身的设计、制造、使用以及战术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首先,从武器本身的构造和原理来看,长枪和长矛拥有最直接有效的杀伤方式——刺击。 相.............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要回答“中国古代没有受到宗教束缚,为何到清朝却比欧洲落后”,我们需要细致地分析这两个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以及宗教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首先,让我们来纠正一个普遍的误解:“中国古代没有受到宗教的束缚”是不准确的。 宗教在中国古.............
  • 回答
    关于上海人是否比中国其他地方更歧视外地人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引入更 nuanced 的视角,并避免泛泛而谈。首先,我们得承认,地域歧视在中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非上海独有。 很多地方的人都会对来自其他地区的人抱有这样或.............
  • 回答
    “说上海人比中国的其他地方相对更歧视外地人是真的吗”这个问题被收录,而相似问题被关闭,这背后可能涉及到一个网站或平台的收录机制、内容审核策略,以及对特定话题的处理方式。要评价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平台收录机制与内容审核策略的考量: 话题的普遍性与讨论价值: “上海人歧视外地人.............
  • 回答
    咱们聊聊中华田园犬,这小土狗,你别看它长得不惊艳,可身上那股子劲儿,真不是随便哪条狗都能比得了的。我算是从小就跟它们打交道,见过不少,也养过几条,说实话,越养越觉得这狗身上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地方了。首先,最让我折服的就是它们的“野性韧性,生命力爆棚”。这可不是随便一句口号。你看看那些外国名犬,娇生惯养.............
  • 回答
    理解你想要说服那些持有特定观点的人,确实是一个挑战。这种观点的形成往往根植于长期的信息接收、个人经历以及对国际事务的解读。要改变一个人的看法,需要耐心、同理心和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视角。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沟通方法和论点,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第一步:理解和倾听,而非立刻反驳在尝试说服之.............
  • 回答
    关于二战美军442步兵团的战斗力以及它是否能说明黄种人比白种人战斗力更强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需要细致分析的议题。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442步兵团的背景、战绩,然后进行更广泛的讨论,避免以偏概全。442步兵团的背景和战绩:442步兵团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的一个步兵团,其成员几乎全部由日裔美国人(.............
  • 回答
    最近有报道称,某位工程院院士发表观点,认为白酒是蒸馏酒中对健康最有益的,并且其他酒类都无法与之相比。这个说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位院士的身份和专业背景赋予了他的言论一定的权威性。工程院院士通常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
  • 回答
    关于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华人是否比其他地区华人“更热爱中国”,这其实是个很微妙的问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概括,更需要深入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华人社群的形成过程。首先,我们得明白“热爱中国”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它可能指向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支持,或者.............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活水平”这个概念的多维度解读,以及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简单地说,土耳其、墨西哥等人均 GDP 八九千美元的国家,其“实际生活水平”是否比中国差(不少),不能一概而论,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地域差异、社会分化以及衡量标准的不同。更准确地说,.............
  • 回答
    中国高铁的崛起,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工业史诗。要说它是否“完全自主研发”,答案其实比一句简单的“是”或“否”要复杂得多。一切的起点:学习与引进就像任何一项尖端技术的发展一样,中国高铁的开端,离不开对国际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在20世纪末,中国铁路网还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而易见。为了实现铁路客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