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7 年 6 月 14 日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央行会如何应对?

回答
2017年6月14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00%1.25%。这次加息是美联储在2017年的第二次加息,也延续了其在2015年底开启的加息周期。

这次加息的背景和原因:

当时美国经济正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复苏态势。就业市场表现强劲,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薪资增长也出现温和回升。通货膨胀率虽然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但整体趋势是向上走的。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认为有必要通过加息来为经济“降温”,防止经济过热,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下行留出政策空间。此外,美联储也希望通过加息来使货币政策正常化,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时期采取的超宽松货币政策。

对中国的影响: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外流和人民币汇率压力:
资本外流: 美联储加息通常会提高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风险较低、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美国国债等投资品。对于中国这样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的国家,资本更倾向于流向回报更高的美元资产,从而导致中国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
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资本外流和美元走强通常会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当更多人民币需要兑换成美元流出时,人民币的供求关系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其相对美元贬值。虽然人民币汇率机制已经更加市场化,但大幅度的贬值可能会对国内物价、企业成本和国际收支带来负面影响。

2. 货币政策空间受到制约:
“缺口效应”: 为了应对资本外流和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可能需要收紧国内货币政策,例如提高利率或者增加公开市场操作的成本。然而,中国经济当时正处于一个需要稳定增长的阶段,过度的货币紧缩可能会抑制国内投资和消费,影响经济增长。这种“缺口效应”使得中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面临两难:要么跟随加息以稳定资本流动,但可能牺牲国内经济增长;要么保持相对宽松的政策以支持经济,但可能面临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的风险。
降息空间减小: 通常,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央行会选择降息来刺激经济。但如果美联储在加息,中国央行降息的空间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因为降息会进一步拉大与美国的利差,加剧资本外流。

3. 国际贸易和投资:
出口成本上升: 如果人民币贬值,对于中国出口商来说,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收入会增加,但如果以美元计价的成本(例如原材料进口)上升,或者如果海外需求因此受到美元走强和全球经济潜在放缓的影响,整体出口情况可能会变得复杂。
外债负担加重: 对于那些有以外币(主要是美元)计价债务的企业和政府而言,人民币贬值会增加其偿还外债本息所需的人民币金额,加重偿债负担。
吸引外资的吸引力减弱: 美联储加息可能使得中国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方面面临更大的竞争,因为投资者的资金流向会受到全球利率水平的影响。

4. 金融市场波动:
股市和债市: 资本外流和流动性收紧的预期可能会导致国内股市和债市出现一定的波动。投资者可能会因为预期收益率下降或风险上升而进行调整。

中国央行如何应对?

面对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潜在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的应对策略通常是综合性的,旨在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在2017年6月这次加息背景下,央行可能的应对措施包括:

1. “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审慎观察,而非机械跟随: 中国央行会密切关注美国加息的节奏和力度,以及其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具体影响。但政策的制定并不会完全跟随美联储的步伐。中国央行会更多地考虑国内的经济基本面,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胀水平以及金融稳定等因素。
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预见性: 央行会提前研判市场可能出现的反应,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政策沟通等方式,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剧烈波动。

2. 汇率管理与稳定:
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会运用多种工具来管理人民币汇率,以防止其过度贬值或大幅波动。这可能包括:
外汇市场干预: 在必要时,央行可以通过在市场上买入人民币、卖出美元等方式来支撑人民币汇率。
逆周期因子: 在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以抵消单边升值或贬值的预期。
加强资本账户管理: 对资本跨境流动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测,防止大规模、无序的资本外流。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增强其弹性,但也需要在市场预期不稳时进行必要的引导。

3. 公开市场操作与流动性管理:
调节市场利率: 为了应对资本外流压力或稳定汇率,央行可能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如逆回购、正回购、央票等)来影响银行间的流动性,从而引导市场利率在合理区间内波动。
保持适度的流动性: 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央行也会努力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避免因为过度收紧导致信贷成本上升过快,影响经济增长。这可能意味着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更加注重结构性和定向的流动性供给。
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例如定向降准、再贷款等工具,可以在定向支持特定行业或中小企业的同时,管理整体的流动性水平。

4. 审慎金融监管:
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 提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防范金融风险的传导。
关注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 确保国内金融机构能够抵御外部冲击。

总而言之,2017年6月美联储的加息对中国而言,既带来了挑战,也促使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更加精细化和审慎。央行的应对并非简单地跟随加息,而是基于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力求在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资本外流和支持国内经济增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背后体现了中国央行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自身宏观经济稳定的能力和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帝这次加息是在预期内的,美帝这次经济复苏的状态不稳定,所以加息窗口十分短暂。一定会一鼓作气加息到位的,不出意外九月份还要再加次,然后十二月不加息但开始缩表。

国内从年初就开始应对了,央行已经喊了很多次了,货币宽松的时代过去了。可有些人听不见啊……

国内同步加息的时候,不要惊讶……

user avatar

喊了很久狼来了,人们买好了猎枪,圈好了羊,然后狼真来了。

怎么看待?来都来了……

-------------------------------段子开头,下面是正经回答-----------------------------

首先要说,中国对此次加息早有心理、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上的准备。

从2017年美国第一次加息起,大部分中国货币和金融圈内人,都认为年内美国肯定会再进行1-2次加息。因此,针对此次加息的预防性措施也早就实施了。

汇率政策方面,一方面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一方面公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加入中间价逆周期调节因子,提前减少了美元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 在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显著回暖,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却非常有限。具体来看,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平均升值3.6%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却仅仅升值0.96%。在4月份之后人民币汇率走势更是波动收窄,基本保持“横盘”

货币政策方面,2017年3月份起,央行就开始紧缩货币了,紧缩量已经全面领先于美联储。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这几个大佬轮流出手加强金融监管,强行去杠杆、人民币市场流动性已大大收紧,市场资金利率已经得到了明显提升,中国完全没有加息压力。

其次,在中国这种半封闭的货币环境下,汇率和货币走向都要看经济基本面。

经济基本面是什么样的呢?

一是国内经济开局良好。第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GDP同比增长6.9%。投资增长有所回升,结构有所优化,民间投资增速上升。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结构改善。第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21.8%,其中,出口增长14.8%,进口增长31.1%,进出口顺差4549亿元人民币。 二是资本外流压力有所减缓。无论从国际收支还是外汇收支看,资本外流压力均有所减缓。2016年国际收支仍保持“一顺一逆”:经常账户顺差1964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417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2017年2、3月份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出现回升,3月末,外汇储备为30091亿美元。从外汇收支看,银行代客结售汇和代客收付汇差额有所减少。第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409亿美元,同比下降67%;银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长2%,支出同比下降9%,涉外收付款逆差252亿美元,同比下降78%。 三是年初以来货币政策明显收紧。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强化对金融机构加杠杆行为的监管,第一季度广义货币M2逐月降低。3月末,M2同比增长10.6%,增速比2016年同期低2.8个百分点;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22万亿元,同比少增3856亿元。同时,人民银行收紧银根回笼资金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总投放量逐月减少,2、3月份净投放量均为负值,且绝对值远超1月份的净投放量。此外,年初以来,人民银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继2月份上调了逆回购利率后,3月16日再度调整了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金融市场的利率操作,缩小了人民币与美元基准利率的息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也就是说,这次加息比2016年前那几次加息对中国影响要小很多。

第三、本次加息对中国房价的影响。

影响就是没影响。

货币流出被控制住了,汇率也稳。也就是说,原来在房地产盘子的外资规模没什么变化,加上楼市严厉调控,炒房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房价还是根据城市不同延续加息前的走势,涨的还慢慢涨,不涨的还会维持,阴跌的继续跌,不会出现楼市崩盘的风险。


以上。

-----------------------------------------------------------------------------------

补充一点,美国这次加息周期能不能完整走完,目前还有很大不确定性。虽然美国经济增长率还不错,但就业形势不乐观,加息也不利于制造业回归美国这个特朗普的口号,耶伦还能继续执掌美联储多久?新主席会不会延续耶伦的政策,这都是很大的变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年6月14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00%1.25%。这次加息是美联储在2017年的第二次加息,也延续了其在2015年底开启的加息周期。这次加息的背景和原因:当时美国经济正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复苏态势。就业市场表现强劲,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薪资增长也出现温和回升.............
  • 回答
    要详细地解读雷军在2017年6月14日转评的那条“唉……”,我们需要把时间线拉回到那个节点,并且理解当时小米所处的境遇,以及“唉……”这简短的两个字背后可能蕴含的多重信息。背景回顾:小米在2017年上半年的处境2017年是小米从高速增长转向调整和蓄力的关键时期。在经历了20142016年手机销量的高.............
  • 回答
    2017年6月9日,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失踪,这一事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章莹颖失踪案的细节、搜寻过程、司法审判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值得我们详细回顾和审视。案件背景与章莹颖的身份:章莹颖,1990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是一名优秀的.............
  • 回答
    2017年6月11日,波多黎各举行了一场关于其政治地位的公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投票者赞成该领土成为美国第51个州。然而,这场公投的结果在国内外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历史背景:波多黎各自1898年以来一直是美国的属地。这意味着波多黎各人民是美国公民,但他们不能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投票,也没有在美国国会.............
  • 回答
    2017年6月8日,英国举行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提前大选。这场选举,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是前首相特蕾莎·梅为了巩固她在脱欧谈判中的地位而发起的一场赌博。然而,结果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也深刻地影响了英国接下来的政治走向。选举的背景与起因:2016年6月,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这给英国政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时.............
  • 回答
    2017年6月3日上午,B站(哔哩哔哩)正式启动了“注册用户必须绑定手机号才可评论”的新规,这个举动在当时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用户社区和外界的热烈讨论,甚至可以说是对B站过往“自由”社区氛围的一次重大调整。背景与原因猜想:首先,咱们得琢磨琢磨B站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点做出这个决定。在2017年.............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6月19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的那次事件。那天,本应是一次例行的商业卫星发射,然而,随着一声轰鸣,火箭升空后不久,出现了异常。事后官方公布的消息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异常,导致中星9A通信广播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一个非常简洁的声明,但背.............
  • 回答
    2017年6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一则通知,要求关停ACFUN(弹幕视频网站)、新浪微博、凤凰网等网站的视听节目服务。这则通知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当时的互联网舆论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背景与原因的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广电总局出台这项政策的大背景。2017年,中国互联网内.............
  • 回答
    西安在2017年6月28日出台的限售、限购升级政策,是当时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大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了更详细地分析这一政策,我们需要从当时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17年上半年,中.............
  • 回答
    要说清楚2017年6月6日央行投放4980亿MLF(中期借贷便利)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背后藏着不少央行的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是MLF。MLF啊,你可以理解成央行给银行们“发工资”或者“发贷款”的一种方式。不过这个“工资”可不是白给的,银行得拿点“硬货”来抵押,通常是国.............
  • 回答
    2017年6月10日晚,西北工业大学一名博士生坠楼身亡的消息,无疑给平静的校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悲痛。这起事件不仅让遇难者家属承受了撕心裂肺的痛苦,也让整个教育界,尤其是高校,陷入了深刻的反思。事件经过与已知信息:根据当时的一些零散报道和校方后续的回应,我们可以拼凑出一些事情的轮廓。那是一个普通的夏.............
  • 回答
    关于 2017 年 6 月发生在印度与中国边界锡金段洞朗地区的越界事件,这是一场在军事和外交层面都引发了高度关注和紧张的对峙。要理解这次事件,我们得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它。事件的起因与经过:简单来说,事件的核心是中国边防部队试图在洞朗高原修建一条公路。这条公路的修建,被印度方面视为对其国家安全构成了.............
  • 回答
    2017年6月19日,中国宣布放开对美国牛肉的进口限制,这一消息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重磅新闻。这标志着中美两国在贸易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预示着中国消费者将有机会品尝到来自美国的高品质牛肉。事情的背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它之前的背景。中国自2003年起就因疯牛病风险禁止了美国牛肉的进.............
  • 回答
    2017年11月5日(美国时间),美国德克萨斯州萨瑟兰斯普林斯第一浸信会教堂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枪击案,造成26人死亡(包括袭击者本人),另有20人受伤。这起事件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再次将美国国内枪支暴力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事件的发生经过:当天上午,阳光明媚,教堂里挤满了正在进行礼拜的教友。袭击者凯.............
  • 回答
    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GDP增速重回6.9%,总量突破80万亿元大关。这标志着在经历连续6年的增速放缓后,中国经济首次实现了回升,无疑是当年中国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亮点。增速回升的意义:首先,这份6.9%的增速,对于一个体量已经相当庞大的经济体来说,是来之不易的。它不仅仅是一.............
  • 回答
    2017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6.9%,这个数字在当时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尤其是在经历了几年的中速增长后,再次显现出经济的韧性和活力。要全面理解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从宏观经济背景来看,6.9%的增速是超预期的。2016年底,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但市场对2017.............
  • 回答
    2017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并实现了6.9%的同比增长,这一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下的韧性和活力。要深入理解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里程碑的意义:总量突破与发展阶段 总量意义: 80万亿元人民币,意味着中国经济的“.............
  • 回答
    顺丰与阿里“封神之战”:为何民间舆论一边倒地倾向顺丰?2017年6月初,中国物流界发生了一件轰动性的事件,那就是顺丰控股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菜鸟网络之间的一场短暂而激烈的“封锁战”。这场对抗,虽然时间不长,但其影响深远,也彻底点燃了公众对于互联网巨头垄断、数据权力以及用户隐私的讨论。在那场风波中,网.............
  • 回答
    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GDP同比增长6.9%。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背后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展现出的韧性与活力。从宏观层面看,6.9%的增速意味着什么?首先,这个数字超出了许多市场分析师的预期。在经历了2016年全年6.7%的增速后,许多人预测2.............
  • 回答
    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的1786万人减少了63万人,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中国人口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复杂变化。要全面看待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策层面:全面二孩政策的初步影响与挑战 政策目标与初步成效: 2016年是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因此2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