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国盎撒时期的“丹麦法区”具体有哪些丹麦的影响?

回答
谈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丹麦法区”(Danelaw),那段历史充满了北欧海盗勇猛的足迹,也为英格兰带来了深刻的改变。与其说“丹麦法区”是一个地理上清晰界定的行政区域,不如说它代表了一个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丹麦人(主要是维京人)的统治和文化影响所形成的特殊混合体。

“丹麦法区”的形成背景:

首先,得明白“丹麦法区”的出现是维京人入侵和定居的直接结果。从公元8世纪末开始,丹麦维京人(有时也被笼统地称为北欧人)就频繁袭击英格兰的海岸线。最初是掠夺,但很快就发展到大规模的军事征服和定居。到了9世纪中叶,维京人已经占领了英格兰的大部分地区,并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其中最关键的是在东盎格利亚、默西亚和诺森布里亚的部分地区。

阿尔弗雷德大帝(King Alfred the Great)是抵挡维京人势头的重要人物。他在878年温彻斯特附近的埃恩顿(Edington)战役中击败了丹麦大异教军(Great Heathen Army)的首领古斯伦(Guthrum)。这次胜利并非终结,而是标志着一个转折点。阿尔弗雷德与古斯伦签订了《温切斯特条约》(Treaty of Winchester),确立了双方的势力范围。阿尔弗雷德保留了西部和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而古斯伦则获得了东部和北部的大片领土,这片土地后来就被称为“丹麦法区”。

丹麦法区中的具体丹麦影响:

1. 法律和行政体系的改变:

“律法”(Laws)的并存与融合: 丹麦法区最显著的影响体现在法律层面。这里的法律不再是纯粹的盎格鲁撒克逊体系,而是吸收了丹麦的法律原则和实践。例如,在一些地区,丹麦的“希灵”(husthings)——即地方性的集会或法庭——的运作方式被引入。
“君主令”(Ordinances)和“约法”(Treaties): 像阿尔弗雷德与古斯伦之间的条约,就明确规定了双方的边界、臣属关系以及法律管辖权。这种法律上的界定,使得丹麦人能够在自己的地盘内按照自己的规矩行事。
“领主制”(Lordship)的强化: 丹麦人带来了他们自己的一套领主和臣民的社会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格兰原有的贵族体系。丹麦的“男爵”(thegns)和盎格鲁撒克逊的“男爵”(thegns)虽然概念相似,但在具体权力和义务上可能存在差异,并且丹麦的领主体系也带来了新的权力分配格局。

2. 语言上的印记:

词汇的吸收: 这是最容易察觉的丹麦影响之一。许多现代英语中的常用词汇都源自古丹麦语(Old Norse),尤其是在“丹麦法区”地区。例如:
“Sky”(天空)
“Skin”(皮肤)
“Leg”(腿)
“Egg”(蛋)
“Skull”(头骨)
“They”(他们), “Them”(他们), “Their”(他们的)——这些代词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表达,并取代了原有的盎格鲁撒克逊同义词。
“Law”(法律) 本身就来自古丹麦语。
“Bargain”(交易), “Birth”(出生), “Call”(呼唤), “Die”(死亡), “Give”(给予), “Want”(想要) 等等,不胜枚举。
语法和发音: 虽然不如词汇影响那么直观,但古丹麦语对英语语法的某些发展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简化一些复杂的语法结构。发音上,古丹麦语的卷舌音(如“k”在“king”中的发音)也对某些英格兰方言产生了影响。

3. 社会结构和习俗的变化:

“丹麦五港”(The Cinque Ports)的起源: 虽然“丹麦五港”这个概念在后来的诺曼征服后才正式确立,但这些港口(如海斯廷斯、拉姆斯盖特、多佛等)在丹麦法区时期就已经是重要的贸易和军事枢纽,丹麦人的到来无疑增强了它们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
“行会”(Guilds)和“商业组织”: 维京人本身就是杰出的商人,他们带来了更成熟的商业组织和贸易网络。在“丹麦法区”,城市和城镇的商业活动更为活跃,商业习俗也可能受到北欧的影响。
“土地所有权”和“继承法”: 丹麦人的土地分配和继承方式可能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丹麦法区”内的土地流转和财富分配。

4. 地名(Place Names)的遗产:

“by”和“thorpe”结尾的地名: 这是最具辨识度的丹麦地名标记。“by”在古丹麦语中意为“村庄”或“农场”,例如“Grimsby”、“Derby”(原名 Deoraby,意为“鹿农场”)。“thorpe”意为“小村庄”或“附属农场”,例如“Scunthorpe”、“Hapthorpe”。
“Godnames”和“Ownernames”: 许多地名以丹麦神祇的名字开头,如“Thorpe”可能源自“Thor”(雷神)。更有趣的是,很多地名直接以丹麦人的名字命名,例如“Grimsby”意为“Grim的村庄”,“Alfredston”可能意为“Alfred的定居点”(虽然这是一个盎格鲁撒克逊与丹麦融合的例子)。
“wich”和“ham”的相对减少: 相比于盎格鲁撒克逊语中常见的“wich”(城镇)或“ham”(村庄),在“丹麦法区”内,带有北欧词根的地名更为普遍。

5. 军事和行政的组织:

“郡”(Shires)的划分与“百人庭”(Hundreds)的改变: 虽然盎格鲁撒克逊人有自己的郡和百人庭制度,但丹麦人来后,可能对这些行政划分和运作方式进行了调整,以适应他们的统治需求。例如,一些郡的边界可能因此发生变化,或者在丹麦法区内,某些盎格鲁撒克逊的行政单位被丹麦的对应单位所取代或融合。
“斯克雷夫”(Sheriff)制度的演变: “斯克雷夫”(Sheriff)这个职位本身就源自盎格鲁撒克逊的“scirgerefa”(郡长),但丹麦统治者的到来,可能在斯克雷夫的任命、权力和职责上带来一些变化,尤其是在那些丹麦人直接统治的地区。

总而言之, 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丹麦法区”,并非一个简单地被外族占领的区域,而是一个文化、法律、语言和习俗深度融合的交汇点。丹麦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日常词汇,到地名中承载的历史记忆,再到法律制度的细微变化,都清晰地诉说着那段北欧勇士们在英格兰留下的深深烙印。它不仅仅是征服,更是文明的碰撞与重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丹麦法区的知识了解的属实不多。 斗胆抛个砖吧


丹麦法区是指再英格兰,适用丹麦法律和由丹麦人控制的地区。

丹麦法区有几个主要城镇,约克,诺丁汉,林肯,斯坦福,莱斯特和德比,在丹麦法区,城镇化迅速提高。尤其是约克成为一座重要的维京式城市。丹麦人定居下来,也逐渐不再烧杀掠夺。丹麦法区还发行了自己的货币。

1.丹麦法规定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生命价值低于丹麦人,虽然阿尔弗雷德和古思伦签订的条约规定两者平等(从没施行过),但是在丹麦法区实际上 后者比前者地位更为高等。

2.不知道有多少丹麦人在丹麦法区定居。很多丹麦士兵商人娶了盎格鲁撒克逊妻子,但是具体有多少丹麦士兵与商人来到英格兰定居,根据现有资料无法知道。丹麦人早期是多神教徒,他们破坏了大量的丹麦法区教堂,有两个主教区彻底完蛋了(所以丹麦法区历史记载较少)。但是在信基督教盎格鲁妻子们的影响下,他们的后代逐渐基督教化了。


3.丹麦法区形成了独特的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文化。 因为某种意义上古挪威语和古英语是互通的,所以两者语言障碍并不大。很多古挪威单词被吸收进英语

古挪威语的单词后来被吸收进了英语:像是“法律”和“谋杀”的法学术语,以及they,them,their的发音,均源自挪威语。“臂”(Arm)是盎格鲁-撒克逊语,但“腿”(leg)是古挪威语;“妻”(Wife)是盎格鲁-撒克逊语,但“夫”(Husband)是古挪威语。


另外《维京时代与英格兰 北欧勇士征服英格兰的传奇和历史》没具体谈丹麦法区,但提到过一首叫做《哈夫洛克》的诗歌,但我没看过那首诗。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user avatar

@张清蕴 邀。

先占个坑,到寒假的时候把手头的资料整理一下回复给大家,据我所知还是有不少可聊的东西。

另外先简答一下题干: 1、存在; 2、部分地区有,程度不一样; 3、是的。

PS: 窝一月四号放寒假。


提前填坑。

对于第一点法律这块我了解的比较少,但丹法的法律与盎萨英格兰的习惯法存在很大差异。威塞克斯王室的埃德加国王(Ēadgār Engla Cyning)分别针对他的王国的两个部分制定法律,其中Ordinance of the Hundred[1](此处的“Hundred”指的是盎萨时代的一种原始议会)主要针对盎萨人占主导的地区;而Wihtbordesstan Code[2](中文译名是:边区法典)针对丹法区;法律文本见注释。

Niels Lund在他的King Edgar and the Danelaw[3]一书中指出埃德加国王向英格兰北方、东部的盎格鲁-丹麦贵族表示尊重地方习惯法,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由于北方的斯堪的纳维亚血统的贵族为这位国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上位支持,但另外一部分认为这只是由于埃德加生长于法律体系与北方的丹法区相似的东安格利亚故此登基后尊重地方习俗的表现。但是,这两者都足以证明丹法区习惯法的存在及其与盎萨地区的差异,且哪怕是针对丹法区制定的Wihtbordesstan Code 也破坏了当地习惯法。

喂鸡百科上有关法律影响的引文 Sokemen and freemen in late anglo-saxon east anglia in comparative context[4]则专门针对了埃德加生长的东安格利亚地区的所谓“丹麦法”,根据该地区萨福克等两郡(shire)完善的统计资料,东安格利亚存在比之威塞克斯更加自由的农村制度——威塞克斯的农民更接近农奴。该文作者Emma Day认为这一制度是受到定居下来的丹麦自由民士兵的影响,但是也有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东安格利亚地区的天然条件有利于自由农民阶层的形成。(我猜是无处不在的森林沼泽、洼地海湾和较低的人口密度赋予了农民极强的自主性)

有关血统方面,如果要从分子人类学角度来论述的话简直难于登天,因为五世纪和七世纪渡海迁入不列颠的两波日耳曼人的始发地几乎是一致的。尤其是作为第一步主力的盎格鲁人和作为第二波主力的丹人,原聚居地几乎重合。2015年3月发布在nature 上的The fine-scale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British population[5]就犯了这个错误,该文作者认为当代英国人体内平均含有30%的盎萨基因,据此认为英国人与德国人共享30%的基因。这一论文既没有区分北海日耳曼人与当代德国人,也没有或者无法区分丹麦人和盎格鲁人,因此迅速招致了批评[6]

好在虽然分子人类学家没法帮我们区分丹麦人和盎格鲁人,但我们还有考古和语言学证据。有关考古学证据的方面我已经在之前的回答[7]中提及,摘录信息如下:

Peter Sawyer在他的著作The Age of the Vikings[8]中指出丹法区可能只是维京人的军事贵族殖民地,仅有少量年轻的男性士兵来到此处。R. Bailey在他对英格兰东部和北部考古发现的总结性著作Viking Age Sculpture in Northern England[9]中指出了大量挪威人和诺斯-盖尔人[10]在英格兰北部“以约克郡和坎布里亚为中心”的地区定居的证据——此处的屋脊(Hogback)出现了明显的诺斯-盎格鲁文化融合的表征。而J. Kershaw在其论文Culture and Gender in the Danelaw: Scandinavian and Anglo- Scandinavian Brooches中指出的在东盎格利亚发现的大量具有北欧风格、但却使用了盎格鲁-撒克逊风格的配件的女性胸针[11]更是斯堪的纳维亚人(丹麦人)大规模、全方位移民的证据。

附图,斯堪的纳维亚-盎格鲁融合风格的雕塑在英格兰出土地区的分布图:

a,

b,

c,

d,

e,

有关语言方面的影响,在地名方面尤其显著。Morris在他的论文[12]中指出自公元867年到954年,约克郡被斯堪的纳维亚人殖民统治了近一个世纪。根据11世纪末的Domesday Book(末日审判书)中约克郡地名的记载,在约克郡西部,69%的地名起源于盎格鲁语言,其他的地名起源于北日耳曼语;在约克郡东部,有近50%的地名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言;而在约克郡北部,46%的地名来自北欧语言。

在约克郡以北的诺森伯兰地区,斯堪的纳维亚语言对地名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泰河(?我不确定这里是否应该翻译成泰河,Tee river)以南,泰河以北则是幸存、破碎的诺森伯兰王国的残余。泰河以北的地区也缺乏吸引力,这里相对于约克郡来说可以直白地成为“山区”。

在丹法区地其他地区,斯堪的纳维亚语言对地名的影响也随处可见,下图标明了这些曾经的斯堪的纳维亚定居点:

综上,由宏观层面上的地名、微观层面上的雕塑和深入到生活层面的胸针等考古发现中,我们已经可以基本勾勒出斯堪的纳维亚移民在英格兰大规模定居的图景(这个我们在下一部分说);相比之下,Peter Sawyer的军事贵族殖民论就相对缺乏说服力了。

为了写得简短一点,下面我以Q&A的方式点出斯堪的纳维亚移民在英格兰定居的过程。

Q:定居行为发生在什么时期?

A:Loyn在他的Anglo-Saxon England and the Norman Conquest[13]中指出:丹麦人从九世纪末开始进入,挪威人从十世纪初开始涌入。

Q:定居者来自何方?

A: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一般主观印象认为定居者直接从斯堪的纳维亚而来,但事实截然相反。丹麦人主要从本土横渡北海从英格兰东北海岸进入约克和东安格利亚,挪威人从本土出发分别横渡北海进入约克郡或越过不列颠岛北端进入爱尔兰海沿岸各地,他们首先定居赫布里底群岛、奥克尼群岛、马恩岛、设德兰群岛、苏格兰西北部沿海和爱尔兰岛各地(这里借用 @曾志豪 的一张精美的地图),而后在定居点陷入战乱后才大规模渡过爱尔兰海进入坎布里亚和兰开夏(以及诺曼底)。此外Barber在他的The English language: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14]指出这个阶段中弗里斯兰人也参与了对英格兰的殖民活动。

Q:定居点的分布有什么特征?

A:自然属性的考虑被放在第一位,由于北欧人在英格兰享有行动自由北欧定居点一般都分布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平原和丘陵上。从民族上来看,丹麦人的主要定居点是东安格利亚、约克郡东部和林肯郡,而挪威人的定居点在坎布里亚、兰开夏和约克郡西部。其中位于东海岸中段的林肯郡是斯堪的纳维亚定居者最多的地区。

Q:定居活动是和平的吗?

A:早期定居活动是带有征服性质的,而晚期的定居活动则殖民性质更加深厚。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在语言方面是否存在影响?

我可以给出肯定的回复,但还是不在 @路易·罗莎@Seussischfolk 面前班门弄斧了( )

参考

  1. ^ https://avalon.law.yale.edu/medieval/saxlaw.asp
  2. ^ https://earlyenglishlaws.ac.uk/laws/texts/iv-eg/#print-editions
  3. ^ 这本书我没找到pdf
  4. ^ https://www.repository.cam.ac.uk/bitstream/handle/1810/239350/Emma_Day_Thesis.pdf;sequence=1
  5.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4230
  6. ^ https://sciencenordic.com/ancient-dna-denmark-videnskabdk/new-study-reignites-debate-over-viking-settlements-in-england/1442782
  7.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7131948/answer/2089941335
  8. ^ P. Sawyer, 维京时代,The Age of the Vikings (London. 1962; 2nd edn 1971).
  9. ^ R. Bailey,英格兰北部维京时代雕塑, Viking Age Sculpture in Northern England (London, 1980), pp. 85–100.
  10.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rse%E2%80%93Gaels
  11. ^ 丹法区的文化与性别:斯堪的纳维亚和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胸针,J. Kershaw, ‘Culture and Gender in the Danelaw: Scandinavian and Anglo- Scandinavian Brooches’, Viking and Medieval Scandinavia 5 (2009), 295–325; Kershaw, Viking Identities, pp. 222, 229–36.
  12. ^ Yorkshire through Place Names
  13. ^ Loyn, H. R. (1962) Anglo-Saxon England and the Norman Conquest,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Ltd.
  14. ^ Barber, C. (1993) The English language: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丹麦法区”(Danelaw),那段历史充满了北欧海盗勇猛的足迹,也为英格兰带来了深刻的改变。与其说“丹麦法区”是一个地理上清晰界定的行政区域,不如说它代表了一个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丹麦人(主要是维京人)的统治和文化影响所形成的特殊混合体。“丹麦法区”的形成背景:首先,得明白.............
  • 回答
    英国菜是否“难吃”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问题,不同人对英国菜肴的评价差异极大,这通常与个人的饮食习惯、文化背景、对食材的接受度以及对烹饪风格的偏好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英国菜的特点、争议点以及可能的“难吃”原因: 一、英国菜的多样性与文化背景英国菜并非单一的烹饪体系,而是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其.............
  • 回答
    英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包括5家银行和3名个人)将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涉及金融体系、能源出口、外汇储备、经济结构、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金融体系的冲击1. 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上升 被制裁的5家银行可能涉及国际金融交易、外汇结算、跨境资本流动等关键环节。.............
  • 回答
    英国防大臣的这一发言涉及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背景,其含义需结合当前俄乌冲突、英国对俄政策及历史教训进行多角度分析。以下从背景、意图、历史关联、国际影响及潜在后果等方面展开详细解读: 一、发言背景:俄乌冲突与英国对俄立场1. 俄乌冲突的持续性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英.............
  • 回答
    英国从一个岛国王国发展为横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这一过程涉及复杂的地理扩张、军事征服、经济利益驱动以及政治制度的演变。以下是其上升为帝国的关键历史阶段和机制分析: 一、早期国家统一与殖民探索(1617世纪) 1. 英格兰的统一与王权强化 在中世纪,不列颠岛由多个王国组成(如威塞克斯、麦西.............
  • 回答
    英国媒体将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形容为“恶龙归来的咆哮有多么丑陋”,这一表述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文化隐喻,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批判性解读: 一、"恶龙"比喻的象征意义与西方叙事逻辑1. 神话意象的双重性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恶龙"往往象征贪婪、破坏和不可控的力量。这种形象源于《圣经》中.............
  • 回答
    关于“英国专家发现马航MH370位于海平面4000米以下”的说法,需要非常谨慎地看待,目前并没有被官方或广泛认可的权威机构证实。这类声称时有出现,但很多最终被证明是误读、推测或者未经证实的报道。马航MH370的失踪是航空史上最复杂的谜团之一,搜寻工作极其困难。要判断这次说法是否“真的”,需要关注以下.............
  • 回答
    英国政府在2022年2月22日宣布了针对俄罗斯的首轮制裁措施,包括制裁五家银行和三名与克里姆林宫关系密切的高净值人士。这三位高净值人士是:1. 根纳季·季姆琴科 (Gennady Timchenko)2. 伊戈尔·谢钦 (Igor Sechin)3. 阿列克谢·莫尔达绍夫 (Alexei Mo.............
  • 回答
    英国和美国在住宅形式的称呼上确实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这主要源于两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不同。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这些差异: 英国的住宅形式称呼英国的住宅形式称谓相对来说更加多样化,并且常常带有历史的痕迹和地域特色。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类型:1. 独立住宅 (Detached House) 描述:.............
  • 回答
    英国的“衰落”是一个复杂且持续了数十年的议题,没有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因,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帝国解体及其后果: 殖民地独立导致经济基础动摇: 大英帝国在二战后迅速瓦解,几乎所有殖民地都获得了独立。帝国曾是英国经济的支柱,提供了原材料、市场和廉价劳动力。.............
  • 回答
    截至我最后一次更新(2023年初),英国的COVID19疫情状况大致如下,并且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整体趋势与疫情阶段:英国已经度过了疫情最严峻的几个阶段,包括大规模封锁、疫苗推广的早期冲刺以及奥密克戎变种带来的高峰期。目前,COVID19已经被英国政府定位为一种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这意味.............
  • 回答
    英国人对中国人是否友好,这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差异、文化交流的程度、政治环境、媒体报道以及历史遗留等。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普遍印象与个体差异: 总体来说,大多数英国人对中国人没有根深蒂固的敌意。 许多英国人对中国文.............
  • 回答
    英国政府计划取消所有新冠疫情限制的举措,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它标志着英国从疫情应对模式转向与病毒共存的新常态。这一举措背后有复杂的考量,其影响也将是多层面、多维度的,涵盖公共卫生、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下面将从不同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举措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公共卫生方面的影响: .............
  • 回答
    英国博主利用社保卡进行“钓鱼”并吸引反华账号上钩的事件,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案例,它深刻地反映了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的多种复杂问题:一、 反华账号的“信息茧房”与认知偏差: 固化的负面刻板印象: 这些反华账号往往已经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负面认知,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负面的、可疑的、甚至是邪恶的。这种固.............
  • 回答
    英国威廉王子关于“由于人口增长,非洲野生动物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的言论,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以及人口问题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他的言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一、威廉王子言论的背景与潜在意图威廉王子作为英国王室成员和重要的环保倡导者,其言论往往受到广泛.............
  • 回答
    英国埃塞克斯郡集装箱惨案,39名越南籍遇难者的事件,无疑是近年来最令人震惊和心痛的悲剧之一。这起事件不仅震惊了英国,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背后牵扯出的非法移民、人口贩运、人道主义危机以及跨国犯罪等复杂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件的发生与初步调查:2019年10月23日凌晨,英国埃塞克斯郡一家.............
  • 回答
    英国宣布在 5G 建设中全面禁止华为设备,并要求在 2027 年前删除所有华为 5G 套件,这一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影响涉及技术、经济、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以及全球供应链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其具体含义:一、 对英国 5G 建设和电信行业的影响: 成本增加和部署延迟: 替换.............
  • 回答
    英国人身上确实有一些令人敬佩和令人望而生畏的细节,这些特质往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印记。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令人敬佩的细节: 坚韧不拔的“Keep Calm and Carry On”精神: 历史根源: 这句口号源自二战时期,政府为鼓舞民心而制作的宣传海报。尽管最终并.............
  • 回答
    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无疑是近年来全球格局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们共同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格局是否正在经历剧烈变化的广泛讨论。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英国脱欧的影响: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和全球贸易秩序的冲击 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冲击: “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担忧: 英.............
  • 回答
    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既有潜在的机遇,也伴随着显著的挑战。由于中国与英国和欧盟之间贸易、投资、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复杂性,脱欧的影响并非简单直接的。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一、 经济和贸易方面: 对英中贸易的影响: 短期不确定性与波动: 脱欧初期,英镑汇率的波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