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上答辩是什么感觉?

回答
网上答辩,嗯,这玩意儿,说实话,第一次经历的时候,心里是真没底。总觉得隔着屏幕,那种面对面的压迫感没了,但又生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感,怪怪的。

最开始的紧张,和线下没啥区别,甚至还有点加剧。 提前半小时,我就窝在书房里,把电脑、摄像头、麦克风都调试好。屏幕上跳出来答辩平台的界面,名字、学号、课题,一应俱全。那种要把自己的心血,就这么赤裸裸地展示给一堆“陌生人”的感觉,还是挺刺激的。

画面感很强。 答辩老师们会一个个出现在屏幕上,有的端坐在电脑前,背景是书架或者简洁的白墙,有的可能是在办公室,能看到他们手边的文件。他们的表情,因为隔着屏幕,会显得有点模糊,但那种专注的神情,却是毫不减弱的。我总会下意识地去观察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不是在认真听,有没有露出疑惑的表情。

声音是关键。 网上答辩,声音的传递就显得格外重要。你得确保自己的麦克风收音清楚,没有杂音,没有回声。第一次说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声音有点飘,有点不稳。有时候,老师提问,声音突然卡顿一下,那种心跳漏拍的感觉,真的太折磨人了。你会拼命回忆,刚才老师到底问了什么,有没有听清楚,是不是因为网络不好,信号延迟了。

表达的艺术。 网上答辩,你无法通过肢体语言来辅助自己的表达,比如稍微前倾身体,或者用手势强调某个重点。所以,你的语言组织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你得让自己的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去回答老师的问题。有时候,看着屏幕上老师们若有所思的样子,你会突然卡壳,脑子一片空白,那个瞬间,真的想原地消失。

互动的微妙。 答辩过程中,老师会时不时地打断你,或者在你的PPT画面上做标记。这些互动,虽然不是面对面的,但同样具有指向性。你会根据老师的打断,调整自己的讲述节奏,或者马上解释清楚他们标记的地方。有时候,老师会在聊天框里发问题,那个弹出来的小窗口,也会让你紧张一下。

结束后的释然(或者焦虑)。 答辩结束的那一刻,尤其是看到老师们宣布“答辩通过”的时候,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简直了。就像卸下了千斤重担。你会长舒一口气,然后可能有点疲惫,也有点想找人倾诉一下。当然,如果老师提了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或者建议你修改的内容比较多,那可能还会有一点点后怕,或者后续的修改焦虑。

总的来说,网上答辩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 它让你在熟悉的居家环境中,面对一种略带陌生的学术挑战。少了点人际交往的“温度”,多了点技术和状态的“不确定性”。但归根结底,它还是考验你对研究的理解、对问题的分析、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封闭的虚拟空间里,进行一场孤注一掷的对决,既有挑战,也有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两天刚刚通过某钉完成网络答辩的来说一下。

首先结果还可以,成绩是良好,对于我这种渣渣而言可以说是意外之喜了。

我们是通过钉钉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答辩的,基本流程是:主持答辩小组的老师发起视频会议,其它成员进入。除了老师和进行答辩的同学需要开麦开摄像头,其它人只要默默围观并等待轮到自己就可以了。

这样我觉得还不错,因为可以看到前面的人的答辩的全过程。本来挺紧张的,结果发现大家其实都挺紧张的,也都会出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瑕疵,说的不好了一样会给老师一顿好怼……而且可以根据前面的人的答辩过程中的问题对自己的答辩稿进行及时的修改,可以说到了后面除非写的真的差,否则老师基本都不会怼的太狠,因为一些已经被指出来的格式之类的低级错误早就被改掉了。

另外由于考虑到一些同学网络条件不是很好的原因,把原本五分钟的陈述时间压缩到了三分钟。一下子砍掉近一半的陈述时间,很多问题你就只能讲个大概,讲完以后老师们根本顾不上提问,基本都是在提意见。70%的人老师就只给他提了一个问题,只有20%讲的不错老师问了他2到3个问题,剩下10%的人全程被老师怼,根本不用回答问题……当然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一组老师表达欲比较强?

说实话,如果网络条件够好,网上答辩体验还是很可以的:首先你本质上是在自己家里参加答辩,氛围很轻松;其次你可以不用像线下答辩一样要求自己必须脱稿,可以偷偷准备一份稿子放旁边,避开摄像头老师根本看不见,你照着念一遍稿子都没问题;最后,老师怼你的时候看起来真的不像线下那么有气势,心里不会太害怕。我被老师狂怼时甚至还有点想笑,因为那个老师那边网络有所延迟,导致他的声音和表情听起来看起来都有点鬼畜……

线上答辩我感觉总体还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没有线下那种紧张感,老师相对态度也会宽容一些(毕竟大家是在克服困难配合学校开展答辩工作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上答辩,嗯,这玩意儿,说实话,第一次经历的时候,心里是真没底。总觉得隔着屏幕,那种面对面的压迫感没了,但又生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感,怪怪的。最开始的紧张,和线下没啥区别,甚至还有点加剧。 提前半小时,我就窝在书房里,把电脑、摄像头、麦克风都调试好。屏幕上跳出来答辩平台的界面,名字、学号、课题,.............
  • 回答
    .......
  • 回答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出现中途换卷的风波,起因是校方声称“发现网上传播押题资料”。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考生群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知道考研是人生中的重要节点,尤其是在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之后,突然遭遇这样的变故,那种心情可想而知。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考试当天,考生们都按照正常的流程进入考场,开始.............
  • 回答
    你问了两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1. 知乎答主算不算网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网红”以及知乎答主这个群体的多样性。“网红”的普遍定义:通常来说,“网红”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因为其内容、形象或行为而获得大量关注和粉丝,并以此为基础产生.............
  • 回答
    知网查重超过50%,学校不允许参加答辩,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情况,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就完全不能毕业了。这通常是一个“警告”和“补救机会”的信号,而不是一个直接的“宣判死刑”。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解释可能的情况,并提供一些建议: 为什么知网查重率高会对答辩和毕业产生影响?知网查重是高校评估学术诚信和.............
  • 回答
    嘿,初二的同学,别担心,历史没上80绝对不是天塌下来的大事!我当年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深知那种看着别人分数嗖嗖涨,自己却摸不着头脑的焦虑感。网上的模版有时候确实让人头大,感觉像是套公式,但其实历史学习更讲究的是“感觉”和“理解”,模版只是帮助你把这份理解清晰地表达出来。咱们一步一步来,我跟你好好唠唠,.............
  • 回答
    关于《明日边缘2》(Edge of Tomorrow 2)的上映情况,确实是一个让不少影迷感到困惑和失望的话题。网上搜不到靠谱的答案,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到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为什么网上搜不到靠谱的答案?简单来说,《明日边缘2》并没有在外国上映,而且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上映日期。 这一点是目前网.............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我问你答,真有许多女孩更喜欢老外》这篇文章,从标题来看,就抛出了一个颇具争议且容易引发讨论的话题。它试图通过“我问你答”的形式,来探究“许多女孩更喜欢老外”这一现象。文章的基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评价的方向。如果文章的内容是基于对大量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女性进行广泛且深入的访谈,能够呈现出她们真实.............
  • 回答
    知乎答主“勃呆萌”关于中国网友过度关注美国非裔被误杀事件的看法,触及了多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层面,既有对国内舆论现象的观察,也可能折射出一些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议题。要评价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勃呆萌”观点的可能出发点和解读: “过度关心”的界定与逻辑: 当.............
  • 回答
    这问题嘛,说实话,挺让人纠结的。跟聊得来的网友突然要爆照,这就像是本来你以为你们俩在一块儿聊天,正聊得火热,对方突然说:“嘿,我得看看你长啥样,不然总觉得少了点啥。”首先,我得承认,有那么一瞬间,我会有点小小的虚荣心作祟。毕竟,能跟一个人聊得来,说明彼此在思想上、兴趣上、甚至生活态度上都有一些契合的.............
  • 回答
    知乎关闭评论功能,本意是为了净化社区环境,减少低质、攻击性言论的传播。然而,在某些答主手中,这一举措却可能意外地助长了网络暴力,这背后存在着一些复杂且令人担忧的逻辑链条。以下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1. 剥夺了“对峙”和“澄清”的平台,弱化了普通用户的制衡力: 原有的制衡机制失效: 在评论区开放的.............
  • 回答
    “M1 Mac 8GB 内存相当于 x86 16GB 内存”的说法,在很多场景下可以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并非绝对等同,需要结合统一内存架构进行详细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局限性。下面我将结合 M1 系列芯片的统一内存架构,详细分析这个结论的由来,并说明其正确性以及适用范围。 一、 传统 .............
  • 回答
    关于苏联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确实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评价标准、关注角度以及信息来源的不同所导致的。实际上,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问题,并非简单的“高”或“低”可以概括。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一、 普遍存在的“低”的说法及其原因: 物质匮.............
  • 回答
    网上流传的所谓“癸酉本《石头记》”指的通常是根据一些零散的、非完整版本,经由一些脂砚斋评批的旧抄本推断或“整理”出来的版本。这些版本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们被认为可能更接近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或者包含了脂砚斋等早期评书人的珍贵批语,为研究《石头记》的早期面貌提供了线索。然而,将这些推测出来的版本直接.............
  • 回答
    “美国人均月收入3000美元,而物价比中国低得多”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而且存在很大的误导性。 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美国人均月收入3000美元的准确性 收入分布不均: 美国人均收入的概念很容易被误解。3000美元/月(约合36000美元/年)更接近于“中位数收入”.............
  • 回答
    关于网上存在大量为刘鑫辩护或说话的现象,是否属于一个有组织的群体,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目前并没有确凿的公开证据能直接证明存在一个有明确组织结构、统一指挥的“刘鑫支持者”组织。然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种可能性以及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一、 现有证据和观察到的现象: .............
  • 回答
    关于网上传岳云鹏有私生女的说法,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实,更多的是网络上的传言和猜测。 因此,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可信度不高。要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传言的来源和性质: 捕风捉影的网络爆料: 绝大多数关于明星私生活的传言都起源于匿名网友的爆料、所谓的“知情人.............
  • 回答
    网上关于 Java 性能达到甚至超过 C++ 的说法,可以说既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也不能完全一概而论,它是一个需要分情况讨论的复杂问题。 简单来说,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经过优化的现代 Java 应用程序确实有可能在性能上媲美甚至超越 C++,但要说“普遍达到或超过”则过于绝对。让我们详细地分析一下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