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影《关云长》为什么评价不高,作为三国爱好者你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回答
作为一名三国爱好者,我曾经满怀期待地走进影院,希望能在大银幕上看到那个义薄云天、勇冠三军的关二爷。然而,《关云长》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形,而无神。” 为什么评价不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而我作为三国迷,在观看过程中,也正是这些地方让我感到遗憾和失望。

一、 人设崩塌,过于“现代化”的改编,削弱了关羽的核心魅力:

《关云长》试图给关羽一个“现代化”的解读,赋予他许多在当时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的纠结和软弱。电影里,关羽不再是那个“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近乎神话般的英雄,而变成了一个被个人情感和道德困境所束缚的凡人。

“曹操附体”的设定: 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电影将关羽描绘成一个受到了曹操影响极深,甚至可以说被“曹操附体”的人物。电影里反复强调关羽对曹操的欣赏、对曹操智慧的认可,甚至在某些情节中,关羽的思考方式和行动逻辑都仿佛是曹操的翻版。作为一个熟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人,我深知关羽虽然对曹操有知遇之恩,但他更大的忠诚是刘备和汉室。这种过度解读,把关羽塑造成了一个徘徊在“义”和“情”之间的摇摆不定者,完全失去了他身上那种坚定不移、义薄云天的核心特质。关羽最宝贵的,恰恰是他在乱世中守住的忠义二字,电影却让他在这两个概念上纠结不清,显得既不符合人物本性,也让观众失去了对英雄的敬畏感。

“爱美人”的狗血剧情: 电影强行插入了关羽与林嘉欣饰演的子夜之间的感情线。这种为了戏剧冲突而强行塞入的“儿女情长”,与关羽刚毅勇猛的英雄形象严重不符。在演义中,关羽对嫂嫂尚且能保持君子之风,对嫂嫂的尊重甚至达到了“嫂嫂,何事?”这样简单的问候都显得庄重,更别说他对爱情的克制了。电影中,关羽对子夜的保护和关心,被放大到了爱情的层面,甚至一度让观众以为他会为了子夜放弃任务。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俗套,更让关羽的形象变得“接地气”得过分,失去了他身上那种超凡脱俗的魅力。这种狗血的感情戏,不仅没有让人物更丰满,反而显得廉价和突兀。

内心戏的“现代化”解读: 电影花了很多篇幅去描绘关羽内心的挣扎和矛盾,试图用现代人的视角去理解他。比如他对于杀戮的犹豫,对于战争的厌倦。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导演想赋予角色更深层次的探讨,但三国时代的背景下,关羽的杀伐果断本就是他能力和时代需求的一部分。过度的内心挣扎,让他显得不像那个率领军队横扫千军的战神,而像一个在现代职场中纠结项目取舍的普通人。这种“过度挖掘”反而剥离了他身上最鲜明的英雄标签。

二、 剧情逻辑混乱,为了煽情而牺牲合理性:

电影的剧情可以说是硬伤重重,许多情节的设置都显得牵强和不合逻辑,为了服务于某些刻意的煽情段落而破坏了整体的连贯性。

“千里走单骑”的弱化: 电影对“千里走单骑”这一经典桥段的处理非常敷衍。关羽护送两位嫂嫂,本是一件义不容辞、充满了“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色彩的事件,在电影里却被拆解得七零八落。他遇到的那些阻碍,很多都显得是为了制造冲突而强行安排,缺乏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行动的必然性。比如,电影里将“古城相会”设计成一个复杂的阴谋,关羽甚至差点因为误会而杀掉张飞,这与原著中张飞听到关羽声音就冲出来相认的兄弟情深形成了巨大反差,显得非常莫名其妙。

对历史事件的改编过于随意: 电影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改编也让人匪夷所思。比如,将曹操与刘备的对峙设计成了一场关于“仁义”的辩论,这本可以是一种艺术加工,但电影的呈现方式显得过于说教,而且忽略了那个时代战争和政治的残酷性。还有,电影中将曹操身边的人物和情节设计得过于简单和脸谱化,特别是对汉献帝的处理,完全沦为了一个被操纵的傀儡,缺少了作为帝王的复杂性和悲剧性。

动作场面的“炫技”感: 尽管电影邀请了洪金宝来担任动作指导,但很多动作场面显得有些“花哨”和不实用。例如,关羽用箭射杀敌人的方式,或者在一些近身肉搏中出现的过于夸张的招式,都让人感觉是为了营造视觉冲击而牺牲了真实感。虽然电影想展现关羽的武勇,但很多时候这种武勇的呈现方式,反而显得不够霸气,甚至有些“花拳绣腿”。

三、 演员表演的割裂感:

虽然甄子丹饰演的关羽在体型和武打方面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他整体的表演却显得有些用力过猛,或者说,他试图去演绎一个被导演强行赋予的“复杂”关羽,结果反而让这个人物显得不真实。

甄子丹的“现代功夫”与古代关羽的融合问题: 甄子丹的动作设计无可挑剔,但他的表演风格更偏向现代武打片,那种眼神中的坚定和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在《叶问》系列中非常成功,但放在《关云长》里,却与电影试图塑造的那个“纠结”的关羽产生了割裂感。你可以在他身上看到甄子丹的动作硬汉形象,但很难真正感受到那个历史上或演义中那个顶天立地的关公。

其他演员的“陪衬”作用: 孙俪饰演的子夜,虽然尽力去演绎,但整个角色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关羽的“情义”,显得比较单薄。而姜文饰演的曹操,虽然有个人魅力,但电影的剧本并没有为他提供太多发挥的空间,最终只是一个概念化的反派符号,缺乏历史上曹操的奸雄本色和复杂性。

总结一下,作为一名三国爱好者,我对《关云长》的评价是:

这是一部试图在“忠义”和“人性”之间寻找突破的电影,但最终却因为改编的过度和对人物核心特质的忽视,而变成了一部“四不像”的作品。它试图用现代人的情感逻辑去解读一个古代英雄,结果却失去了英雄应有的光环,也未能成功塑造一个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全新形象。

它就像一件精心雕琢却用错了材料的工艺品,虽然有技术,但缺乏灵魂。它更像是在消费“三国”和“关羽”这两个金字招牌,而不是真正去理解和致敬。如果说电影《赤壁》在某些方面犯了“群像式”的错误,那么《关云长》则犯了“人物中心式”的过度解读错误。

我想要的关羽,是那个“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的战神,是一个即使在绝境中,也能凭借自身信念和力量,创造奇迹的英雄。而这部电影里的关羽,更多的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挣扎的凡人,而且是那个被强行赋予了太多不属于他的“现代情怀”的凡人。这,就是我作为三国爱好者感到最失望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长文多图预警)

几个月前就重新仔细地看完这个电影了,一直想写个回答,鸽到现在才动手。

OK,那我们先来理一下主要角色。

这位身长一米七,歪嘴长须的大汉就是我们的主角叶....关云长了,鉴于甄子丹先生的形象实在和关羽相差甚远,所以下文我们将称呼他叶问。

这位姜文先生,就是本剧的真男主曹操,曹孟德,我们下文将称呼他为张麻子。

韩世忠,呸........郭啸天,呸........邵兵扮演的角色就是我们伟大的张800(误),张辽张文远,我们下文就称呼他为哨兵吧。

由董勇饰演的这个角色,就是魏国谋主荀攸了,因为他饰演的卫青年代过于久远,所以我们下文将称呼他为彭.....可达鸭!

这位就是我们的汉献帝。

好了,以上就是该电影的主角团了,什么,你说我忘了谁?女主角?

这位就是我们的女主角,爱慕关羽但却嫁给刘备的...她叫啥来着?绮兰 。方便起见,我们后面叫她甄嬛。

现在我们过一遍电影剧情。

电影一开始就是曹操命人制作关羽的身体,我们都知道,这是关羽已经死了,后面绝对要进入回忆。

于是电影开始回忆二十年前,我们都知道,关羽是220年去世的,那么20年前刚好是官渡之战。所以本剧的第一个事件是斩颜良。

于是张麻子开始和叶问聊天,这里带出了全片的核心思路--止杀。张麻子告诉叶问,你杀了颜良,战斗就不用打下去了。

然后,叶问就玩了一把热饭斩颜良(不是)

好了,《关云长》结束,想看关羽装逼的可以关电影走了,不用往下看了。这是全片唯一一次关羽用青龙偃月刀秒杀带名字的人。

杀了颜良,叶问领了汉献帝的奖励,大家一起开始种地(我也不知道这会儿袁绍在干什么)。张麻子开始给叶问吹牛。

吹了半天自己如何如何牛逼后,张麻子开始嘲讽。

叶问表示你别说了,你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张麻子开始辩解,同时嘲讽信这句话的都是蠢蛋和坏蛋。

其实他说的没错,两千年后,甄子丹还在信这句话(滑稽)。

叶问大怒,抓起镰刀砍向张麻子,张麻子秒怂。

请注意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叶问用的镰刀,二是张麻子和叶问可以组CP出道。

两人的对话结束,叶问去找汉献帝聊天。叶问问汉献帝想不想离开张麻子,汉献帝回忆起当时张麻子给了他的各种好东西,尤其是暖暖的床。(张麻子先生,你原来是狗叠纸的人!还敢把我女儿暖暖的床给别人睡!)

两人的聊天结束后,电影开始回忆,甄嬛开始回忆自己是怎么认识叶问的,结果她却被许给了刘备。

而张麻子也知道这件事,于是他灌醉了叶问,把叶问送到了甄嬛的房中。而我们都知道,叶问大师是不可能做什么事情的,所以一夜无事发生。

随后,叶问知道了刘备的去向,决定离开张麻子,而其他几个嫂嫂已经被曹操单独派人护送走,叶问只要保护甄嬛就行了。

于是叶问来到了东岭关,面对第一个小boss孔秀。

我们即便不读《三国演义》也都知道,这个孔秀就是个杂鱼,关羽一刀秒的事。

《三国演义》:关公大怒,举刀就杀孔秀。秀退入关去,鸣鼓聚军,披挂上马,杀下关来,大喝曰:“汝敢过去么!”关公约退车仗,纵马提刀,竟不打话,直取孔秀。秀挺枪来迎。两马相交,只一合,钢刀起处,孔秀尸横马下。

但是呢,我们这个电影,是甄子丹扮演的叶问cos关羽,所以实际上是甄子丹大战孔秀。因此,孔秀打断了青龙偃月刀也就不奇怪了。

叶问和孔秀大战了几百回合,方才艰难取胜,打得叶问的胡子上都沾满尘土。

这一场战斗的转折点正是孔秀打坏了青龙偃月刀,看起来叶问老师还是擅长使用咏春拳解决问题。

因为胡子脏了,所以叶问为了干净,剃掉了胡子。

黑甄子丹的胡子一会儿长一会儿短的朋友们可能是没仔细看电影。

于是接下来要开始第二战了,熟悉三国的我们都知道,下一个对手是洛阳太守韩福。

嗯?????似李!赵云!导演,这剧本不对啊,赵云怎么出现在洛阳了,后续难道是赵云帮忙一起打架?

你看,真是赵云啊,这么亲。

于是叶问开始和赵云叙旧。

聊着聊着就又提到了本片核心问题,止杀。

二人自然说不过去,准备开始打架。根据原著来看,这一仗叶问会受点伤,但是对面依旧都是杂鱼。

韩福曰:“谁人与我擒之?”孟坦出马,轮双刀来取关公。关公约退车仗,拍马来迎。孟坦战不三合,拨回马便走。关公赶来。孟坦只指望引诱关公,不想关公马快,早已赶上,只一刀,砍为两段。关公勒马回来,韩福闪在门首,尽力放了一箭,正射中关公左臂。公用口拔出箭,血流不住,飞马径奔韩福,冲散众军,韩福急走不迭,关公手起刀落,带头连肩,斩于马下;杀散众军,保护车仗。

什么?孟坦竟然制服了叶问?

什么?甄嬛击杀了孟坦?exm??????

随后叶问就晕过去了。

叶问再次醒来已经是在一个寺里。甄嬛照顾着他直到痊愈。这个寺里有个僧人,大概是普净。

于是叶问调整了行动方案,自己引走追兵,让普净护送甄嬛去刘备那。

随后叶问来到了汜水关。

导演,你又欺负我没读过原著.jpg

汜水关和镇国寺明明是一起发生的,算了,这毕竟是叶问,不是关云长,不要在意那么多。

这次叶问可能是练了下刀法,轻松愉快的秒了卞喜等。

那么我们都知道,下一个小boss是王植。

这个时候,张麻子终于发现叶问怎么一路边走边砍自己的部下。

可达鸭急忙出来背锅,张麻子大怒,准备一剑砍了可达鸭,但是被哨兵拦住了。

视角切回荥阳。在本片的设定中,王植是一个好官,叶问不准备杀他,但是王植执意送死,所以二人只能开战。

《三国演义》:关公行不到数里,背后火把照耀,人马赶来。当先王植大叫:“关某休走!”关公勒马,大骂:“匹夫!我与你无仇,如何令人放火烧我?”王植拍马挺枪,径奔关公,被关公拦腰一刀,砍为两段。人马都赶散。

俩人玩了很久,最后王植发现自己奈何不了叶问,只得自杀。但是王植自杀前却告诉叶问,他已经把甄嬛藏起来了,叶问如果想救甄嬛,就得去找张麻子。

叶问离开现场,却被百姓围起来,百姓们要杀叶问为王植报仇。

此时,哨兵赶到,帮叶问解了围。

张麻子要杀现场的百姓,从而保住叶问的清白,但叶问拒绝,此事只能作罢。

事后,叶问和张麻子聊天,叶问问杀多少人才能结束乱世,张麻子说两万,叶问觉得杀两万人太多,不如杀袁绍,张麻子赞成,于是叶问准备踏上杀袁绍的征程,甄嬛去送他。

甄嬛首先向叶问表白,就在我以为这个电影真要往关羽的帽子发展时,机智的我看了一眼进度条,就知道这婚事要凉凉了。

甄嬛转而开始指责叶问,他不能为张麻子办事,因为只有刘备才能救天下,等等。

忽然,一队弓箭手忽然出现,甄嬛就真的凉了。

叶问大怒,捡起地上的弩,开始杀人。

张麻子见到了打了许久酱油的汉献帝,果然是他在下令追杀叶问。

叶问也杀过来了,众人这么现场一对质,叶问啥都明白了,遂准备杀汉献帝,但被阻止。

张麻子也开始苦口婆心的劝叶问。

叶问于是走了,去找刘备了,电影结束。

才怪呢,又回到开头了。

到此,电影结束。(张麻子旁边这个人应该是前面出现过的普净)


接下来我们开始友好素质的总结这个电影。

先打分,5-6分,可以勉强及格,也可以干脆5分。

优点:

1.甄子丹的打戏的确好看。

2.姜文演技出色。

缺点:

1.甄子丹本人非常不符合关羽的形象。

2.甄子丹本人的演技非常一般,直接导致姜文给人一种他才是主角的错觉。

3.甄子丹的打戏虽然好看,但过五关斩六将在演义里都是一刀一个的,而该电影的画风却是动辄和某某某杂鱼大战三百回合.....极其影响观看时的心理,起码影响我的。

4.姜文和其他人不是同一个画风,看着特别出戏.....

5.挂羊头卖狗肉,你这故事明明是魔改版《千里走单骑》,非要叫什么《关云长》,请问,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战长沙、华容道、水淹七军,这一堆关云长的故事,您这才有多少?

懒得分点了,开始随便说(喷)。

《关云长》的核心就是曹操和关羽一见如故(大概可以这么说)之后,关羽又为何毅然弃曹归汉的故事。客观的说,作为一个故事,《关云长》选的角度非常好,比起《见龙卸甲》要高大上的多。

但是非常可惜,《关云长》的这个故事讲的很一般,节奏很平缓,看得人昏昏欲睡,姜文独特的个人风格也导致这个片子看起来有种割裂感,如果再把邵兵换成葛优,我估计这片能变成《让云长飞》。

尤其是,他这个故事最后立在了女人身上....这本该是一个格局在天下的故事,最后却偏偏收在了爱情这个点上,我......内心毫无波动。此刻,我只是想起了《见龙卸甲》里长坂坡之后那个忽然出现和刘德华谈恋爱的妹子,还行,《关云长》里起码给孙俪了一个结局。

而且在这部电影中,对“止杀”以及“天下”等问题的探讨并没有深入,而是以暗示(或明示)为主,具体的内容基本都需要观众自行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影的观感一般,反正我是看着不太爽的。

此外,这个电影最好还是改个名,我倾向于直接叫《千里走单骑》,或者不妨叫《张麻子与叶问》。刚好啊,这电影的英文名是《The Lost Bladesman》,《迷失的刀郎》不就挺好(滑稽)

总的来说,这个电影很难获得较高的评分,它类似《见龙卸甲》,本身很有想法,但是可惜硬伤太多,而且《关云长》的核心硬伤和《见龙卸甲》还有点类似,一个是飞碟盔丑的可怕,一个是主角长得不关羽。当然,还有香港三国剧的普遍毛病,你看着像古惑仔.....

08年《见龙卸甲》《赤壁》,10年新《三国》,11年《关云长》,12年《铜雀台》,那几年一连串的三国戏,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想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主要是自身素质不过硬,导致评价不高。

直到2016年大雷剧《武神赵子龙》之后,我们才见到了一部能看的《军师联盟》,当然这个剧,233333,不多言。

废话有点多,一句话总结。

《关云长》是一部很可惜的,很有想法,但是没拍好的电影,不过可以一看。

user avatar

最大的缺点就是甄子丹的身高和气质,关公就应该是陆树铭塑造的那种高大威猛的壮汉,你弄个170的完全没有那种感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