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中医经络不存在这一观点?

回答
很多人认为中医经络不存在,这背后其实是科学研究方法和中医理论之间的碰撞。简单来说,这种观点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现代科学的方法,比如解剖学、生理学和现代医学的成像技术,目前还没有“直接”找到与传统中医经络学说完全对应的物质结构或生理信号。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为什么会有“经络不存在”的说法,以及中医理论中经络到底是什么:

“经络不存在”的论据:

1. 解剖学上的“失落”: 现代解剖学已经非常精细地描绘了人体的结构,包括神经系统、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等。然而,在解剖学图谱中,找不到像“经络”这样有固定形状、粗细和走向的、独立于其他已知结构的通道。切开人体,找不到一条所谓的“经络线”。

2. 生理学上的“缺席”: 经络理论描述了很多与气的运行、血的循行相关的功能,比如疏通气血、濡养脏腑。然而,现代生理学在解释这些功能时,主要归因于神经传导、血液循环、淋巴回流等已知的生理过程。目前没有发现一种独立于这些系统之外、能够解释“气”或“经络运行”的生理机制。

3. 成像技术的“无声”: 尽管有很多研究试图用现代成像技术(如CT、MRI、PET、经络显像仪等)来“看见”经络,但结果并不一致,也没有形成公认的、能够清晰展示经络结构和功能的图像。一些研究发现了与经络走向有相似性的低阻抗区域、淋巴管集聚等,但这些是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经络,还在争论中,并且与中医描述的“虚”、“气”等概念难以直接对应。

4. 缺乏可重复的科学证据: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一项理论的建立往往需要大量可重复的、客观的实验数据支持。而经络理论,很多时候依赖于医生的主观感受(如得气感)、经验总结以及对病人生理变化的解释。这种“主观性”在追求客观量化的现代科学面前,显得难以被直接证实。

中医经络学说到底是什么?

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经络不存在”的论点,就必须明白中医对经络的定义和功能:

1. 不止是物质结构: 中医认为经络是“经别”和“络”的总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管道”,更是一种 生理功能单位 或 信息传导系统。它是一个 功能性 的概念,是人体气血运行、联系脏腑、沟通表里的 通路 和 网络。你可以理解为,它是连接人体各个部分的“桥梁”和“网络”。

2. 气血运行的载体: 经络是气和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的正常运行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经络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3. 联系与协调的枢纽: 经络将人体的各个部分,包括脏腑、肢体、感官,甚至是身体的上下内外都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病变时,经络可以将这种信息传导到其他部位,并由其他部位通过经络进行反馈和调节。

4. 疾病传变的途径: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常常通过经络的传变来体现。比如,“邪气”侵犯人体,可能先从皮毛进入经络,再传入脏腑。同样,治疗时,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也可以将治疗信息传递到相应的脏腑,达到治疗目的。

5. 高度抽象和象征性: 经络的描述,特别是其走向、名称(如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带有很强烈的 抽象性 和 象征性。它更多地是在解释和指导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而不是描绘一个精确的解剖学实体。例如,“肺经”的走向和功能描述,可能包含了呼吸系统的功能,也可能包含了一些与情绪、体表感受相关的生理现象。

评价“经络不存在”的观点:

从现代科学的视角来看,“经络不存在”这个说法,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在解剖学上确实是没有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独立结构。这是事实,也是科学研究的局限性所在。

然而,这种评价往往 忽略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和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以下是一些更全面的评价角度:

1. “不存在”不等于“无效”: 科学研究方法是探索客观世界的利器,但并非唯一认识世界的途径。中医经络理论是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提供了一套理解和解释人体功能、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指导治疗的独特框架。很多通过经络理论指导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在临床上被证明是有效的,能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这种有效性本身就是一种证据,尽管这种证据的性质与现代科学的“可重复实验证据”不同。

2. 视角和模型的差异: 现代医学主要基于解剖、生理、生化等物质基础来解释生命现象,是一种 “还原论” 的视角。而中医经络理论更侧重于从 “系统论” 的角度来看待人体,强调的是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功能的整体协调和动态平衡。经络更像是一个功能性的“网络模型”,用来描述和解释人体整体运作的规律,而不是一个具体存在的“物理对象”。就像一个“互联网”模型,你能找到互联网的物理设备(服务器、网线),但“互联网”本身是一种连接和信息流动的概念,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物”。经络可能就是这样一种功能性、网络性的概念。

3. 现有科学的局限性: 并非所有复杂的生命现象都能被现有科学完全解释。比如,“意念”、“感觉”、“疼痛”等,虽然我们知道其背后有神经活动,但其主观体验和精确的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揭示。经络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可能涉及一些目前科学尚未能完全捕捉到的精微物质或能量运行规律,或者它是一种对复杂生理过程的高度概括,其对应物可能并非单一的结构,而是多种生理系统的协同作用。

4. 研究方向的演变: 很多研究者不再试图直接“找到”经络实体,而是从经络的“功能性”和“信息传导性”入手,研究与经络走向相似的低阻抗区域、神经束、血管集聚、淋巴通道等,以及它们在经络现象中的作用。这种研究方法更符合现代科学的认知范式,试图用已知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和验证中医的某些观点。

总结来说:

“中医经络不存在”的说法,主要基于对经络的“物质实体性”的否定,认为解剖学和现代生理学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结构和机制。

然而,这种观点过于简化了经络的含义,忽视了中医理论的整体性、功能性和临床实践的有效性。经络更可能是一种 功能性的、网络性的、高度抽象的理论模型,用来描述和指导人体健康的维持和疾病的治疗。

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我们尚未在解剖学上找到与中医经络描述完全一致的、独立的物质结构,也未能用现有的生理学概念完全解释其所有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经络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是无效的,也不意味着其背后没有尚未被现代科学充分理解的生理规律。 科学研究的进步,或许会逐渐揭示经络理论的科学内涵,将它从一个经验性、哲学性的概念,转化为一个具有明确科学基础的理论。

因此,评价这一观点,关键在于理解不同知识体系的语言和方法论的差异。不能简单地用一套标准去衡量另一套体系,而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既尊重科学的实证精神,也承认经验医学的独特价值和潜在的未知领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一波,中医话题真是最佳的智商识别器,各种智商不在线的人都跳出来“义正辞严”“义愤填膺”了。

甚至还有一个人义正词严的质问我“穴位经络可以感觉到,仪器能测出所有东西来吗?”没想到中医粉能说出如此反智的言论。拜托,仪器能发现微波背景辐射,能发现引力波,能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可就是发现不了经络。有些东西目前确实还无法观测到,比如暗物质暗能量,可是这就能说明感觉可靠吗?仪器和感觉哪个更可靠,心里没点13数吗?

不过让我欣慰的是,点赞的远远多于“义愤填膺”的,说明知乎还没有被反智主义攻陷


做开胸手术,咔嚓一刀下去,任脉就断了。做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一刀下去,督脉就断了。还有这么多做剖腹产手术的,估计任脉,带脉,丹田都保不住。


这么多人体重要大穴受损,怎么没看到有什么相应的不良反应呢?说好的特别重要呢?

user avatar

这个事主要还是在于中医研究目前较为落后导致,至于说用仪器来查不出来,只能说明经络并非是一种纯粹的实体,但是仅仅便这样就否定经络,这样的知识文化水平未免过低。

如何探测或从根源上分析出人体经络这个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仅仅是以贫道修炼经验来说,经络是可探查部分的,比如一些功法中,将手指的窍穴练通了,整个手臂是能感知到相应路线的,但这些线路的客观说比较模糊,并不如古人给出来的那么清晰,但大体相仿。

当然这个是个体经验,虽然可以复现,但是难以有客观而通用的方法验证。

从科学角度来说,经络的存在,贫道推测大概也是某种特殊通道,但目前不一定有足够深刻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辣椒是辣的,但是辣椒为什么是辣的,这个1997年之前,都是一个谜团,因为它不是简单的物理或化学作用。

直到发现了TRPV1通道的存在,这个通道的概念,最初也不是直接的靠仪器测出来的,而是在不断探索中,才发现了辣椒素可以影响化学通道门控的开放。并且辣椒给人带来的热的感觉也同样不是虚假的,因为TRPV1在43度以上高温时,也会被激活,于是人会形成烫或辣的感觉。

像中药治病,一般说辛味归肺经,在中医教材中的443味主要中药,具有“辛”味的药物共168味,占所载药物的37.9%,那么是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国内的研究者,像隋峰等以辣椒素为TRPV1通道激动剂,采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法在体外观察原代培养DRG神经元胞内Ca2+的变化,发现热性中药成分吴茱萸碱、桂皮醛都可以不同程度上调TRPV1通道蛋白的功能,提示热性中药成分对TRPV1功能的调节可能是热性中药发挥寒热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随后又通过实验证实辛温中药辣椒等活性成分能够通过激活TRPV1通道(即辛热感受)产生热能(生物效应),提出激活TRPV1通道应是辛热(温)中药药性输入和药性表征的一种基本模式。

这背后的与经络理论当然还有很大的鸿沟,但这背后的深度联系还是很值得重视与研究的。

科学的进步,想要有所成就,首先得有一个目标,还有自己对某个理论的坚持,然后研究过程中才能肯定或否定。

只是拍脑袋或是随便些已经落后的认识来随便否定,并不适合现在有一定文化素质与智商并不低的人群。

user avatar

这不是观点,是事实

user avatar

间质(interstitium)网络,去年国外某大学发现的新器官,据说有可能会是人体最大的几个器官之一。为啥现在还没定下来呢,新专业这个器官必须在活体身上才能发现,而传统的解剖针对的尸体中,这个器官已经枯竭了,发现不了。那么这个器官干嘛的,人体70%是水,但是血液只有8%,剩下的体液呢,除去汗水尿液之外的呢?是通过什么来循环呢?是不是还存在着其他不为人知的人体循环系统呢?

————————————————————————————————

关于中医方面,有人把中医等同于安慰剂,其实说道安慰,恐怕真正靠近的是心理医生和精神病治疗吧?把正常人关进精神病院,大叫“我不是疯子,放我出去!”,医生过来一针苯巴比妥,“看到吗?典型的狂躁症!”。精神病治疗和五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有什么本质区别吗?脑前额叶倒是不用切了。心理学是不是科学还另说呢,精神病院不还是正规医院吗?有人说要废除吗?

————————————————————————————————

仅仅将中医看做原始宗教吧,比如拜月教吧。教徒认为满月好弦月不好,于是为了求满月就在弦月跳舞。后来懂了,跳舞和月亮没关系。于是来了一群人,说拜月舞是伪科学,学国标舞吧,这才是科学。这是什么行为,关键是学国标的还看不起拜月舞,并呼吁废除拜月舞,这又是什么行为?

————————————————————————————————

废话又来了,总有人问为啥不废除中医?那不是得问西医吗?现在人有大病急病,去哪?肯定去西医院啊!问题是,是不是去了西医院就好了呢?呵呵,你说呢?小到感冒嗓子疼,中到腰酸脖子疼,大到癌症脑中风,要是西医能把病都治好,也不复发,中医早就死了。“死马当活马医,去试试中医吧”。

————————————————————————————————

知乎人才就是多,你那么多问题解决不了,不想着怎么解决问题,反而让其他人都不要用其他的方法,因为只有你才是科学。呵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