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广州地铁和纽约地铁的对比照片?

回答
看了广州地铁和纽约地铁的对比照片,我的第一感受是,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观察角度,能一下子勾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脉络和发展理念。

首先,我们来看看广州地铁。照片里呈现的是那种…怎么说呢,就是非常现代、规整、明亮的感觉。站台的设计通常很简洁,线条感强,地板干净得能照出人影。墙面多采用浅色系,搭配LED灯带,整体氛围是流畅、高效,甚至有点冰冷。你会注意到,新一点的线路,比如像18号线、22号线这样的,站台会更宽敞,天花板更高,有时候还会有一些艺术装饰,但总体来说,还是围绕着“快速”、“舒适”、“科技感”这几个关键词。

站内的指示牌非常清晰,字体统一,色彩区分明确,很容易就能找到你要去的方向。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各种信息,从下一班车到站时间,到乘客须知,再到一些城市宣传片,显得非常有条理。你看照片里,乘客们大多神情自若,有的在低头看手机,有的在看书,整体秩序感比较强。车厢内部也是如此,座椅的设计考虑到人体工学,空间利用率高,也同样干净整洁。

这种“新”和“秩序”的背后,其实反映了广州这座城市在近几十年来的飞速发展。作为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南方大都市,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非常舍得投入,追求的是一种国际化、标准化的公共交通体验。这种风格就像是一份精心打磨的名片,想向世界展示它的现代化成就。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纽约地铁。一提到纽约地铁,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种…粗犷、历史感、甚至有点“野性”的感觉。照片里的纽约地铁,站台通常显得更老旧,灯光也可能没那么明亮,有时候会有一种潮湿、略带斑驳的质感。墙面可能是裸露的砖石,或者是一些已经有些年头的瓷砖,上面可能还会有点涂鸦的痕迹。

纽约地铁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完美”和“故事感”。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无数人的通勤记忆都融汇在这些站台和车厢里。站台的设计可能没有广州那么统一和规整,有的地方甚至会显得有点拥挤和杂乱。指示牌也可能没有那么一目了然,需要花点时间去辨认。

车厢就更不用说了。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座椅是皮质的,有些车厢的扶手设计很有时代感。车厢内的空气中,偶尔会混合着一股…怎么说呢,一种独特的、难以言喻的味道,这是很多老式公共交通工具都会有的“时代印记”。在照片里,你可能会看到乘客们神态各异,有的人在享受自己的音乐,有的人在观察周围的人,气氛会显得更“接地气”,也更复杂一些。

纽约地铁的这种“老”和“混杂”,恰恰是它生命力的体现。它就像一个庞大、古老的有机体,虽然不那么光鲜亮丽,但它连接着纽约这个多元、包容的超级城市。它经历了风风雨雨,承载了无数故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纽约历史的一部分。

对比起来,最明显的几个点是:

年代感与现代化: 广州地铁明显是“新兵”,处处透着一股现代化的气息;而纽约地铁则是“老兵”,身上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设计风格: 广州地铁追求的是简洁、流畅、高效、标准化;纽约地铁则更显粗犷、个性化,甚至带有一点工业美学。
氛围营造: 广州地铁营造的是一种有序、科技、国际化的氛围;纽约地铁则是一种更生活化、更接地气、更充满可能性(有时也伴随一些不确定性)的氛围。
整洁度与维护: 通常来说,广州地铁会给人的感觉更干净、维护得更好。纽约地铁的维护水平可能参差不齐,有些地方确实能看到岁月的痕迹。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广州也有一些老线路,纽约也有翻新改造过的车站。而且,我在这里说的“问题”或“特点”,很多时候也取决于你看待的角度。有人觉得纽约地铁的“粗犷”是一种特色,是它的“灵魂”,而有人可能会觉得它不够现代化,不够舒适。同样,广州地铁的“高度现代化”也可能被一些人认为缺乏人情味,太过冰冷。

总的来说,这两张对比照片就像是两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发展逻辑的缩影。广州地铁代表着中国城市在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集体努力,追求效率和国际标准;而纽约地铁则代表着一个老牌国际都市的深度积累,它的“不完美”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肌理和历史厚度。它们各自在自己的语境下,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chambers车站以前我经常去啊,好像是我如果去粥之家吃饭转车回世贸会在这里换站?我在家发呆的时间已经久到记忆力衰退了……

这个车站的123换AC的地下通道好像无比远,关键是在这站下的人都要换。不过你要说特别破吧,我倒也没啥感觉,世贸大厦那个地铁站还是新的呢,也不咋滴。

不过我印象里这个站虽然有无数缺点,但是有个优点,就是不挤,人很少。上车有座,我在这里上车永远有座位,几乎没有例外。

user avatar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第二张图里的纽约地铁站发生了什么事。事实上,这第二张图里的地铁站,也就是B系统BMT拿骚街线(线路命名问题见早前本人的另一篇回答)的钱伯斯街站,正是纽约地铁全路网最破烂的车站——很可能没有之一[1]

一个挺讽刺的事实是,这个如此破烂的车站正正坐落于纽约市政府大楼的地底下。1913年建成之时,它曾是BMT拿骚街线的南端尽头站。为避免线路通过能力受尽头站折返能力的制约,它设置了五个站台(三岛两侧,岛式站台均为西班牙站台)和四条可以用来站前折返的折返轨:

建成以后的头四年,甚至还有大铁路(长岛铁路)的旅游列车经BMT拿骚街线过轨运行,在该站终到始发[2][3]。20世纪初,纽约市政府所在的曼哈顿下城仍然是曼哈顿岛上唯一的商业中心,在此站坐地铁的乘客络绎不绝。

到了20世纪20-30年代,曼岛上的经济活动逐渐由下城向中城转移,该站发送的乘客数量逐年下降。1931年,BMT拿骚街线向南延伸两站,经一座下穿东河的地铁隧道与布鲁克林的既有地铁线贯通。延伸线开通后,钱伯斯街站从尽头站转变成了中间站,折返作业全部取消,连小交路都没有。如此一来,原本的五个站台里有三个不再使用。既然不再使用,地铁运营者也不再加以维护。而从1931年到现在将近90年不维护的后果,就是图片中的惨状。

参考

  1. ^ https://www.nytimes.com/2003/05/13/nyregion/tunnel-vision-they-re-subway-experts-take-their-word-on-what-s-ugly.html
  2. ^ https://forgotten-ny.com/2015/01/chambers-street-bmt-station-city-hall/
  3. ^ http://www.columbia.edu/~brennan/abandoned/chambers.htm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了广州地铁和纽约地铁的对比照片,我的第一感受是,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观察角度,能一下子勾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脉络和发展理念。首先,我们来看看广州地铁。照片里呈现的是那种…怎么说呢,就是非常现代、规整、明亮的感觉。站台的设计通常很简洁,线条感强,地板干净得能照出人影。墙面多采用浅色系,搭配LED灯带,.............
  • 回答
    深圳地铁里出现的“长大嫁给爸”、“长大想娶妈”这类广告,确实是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也引发了不少的讨论。 要理解这些广告,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广告本身的意图来看:广告商投放这样的内容,通常是为了博眼球、制造话题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让一个广告被记住,并且能够引发消费者的关注和讨论,就需要.............
  • 回答
    广东,这片南国沃土,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GDP总量高达12.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将这个数字拿来与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进行一番横向对比,你会惊奇地发现,广东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其经济体量竟然能够跻身全球前十的行列,与一些老牌的经济强国肩并肩,甚至超越了不少国家。这无疑是令.............
  • 回答
    加州公立学校将学生按照“台山人”、“广东人”、“说普通话的人”和“台湾人”这样细分的种族划分,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引人关注且复杂的议题。从表面上看,这种划分似乎是为了更精准地捕捉和照顾到不同华人社群的独特需求和文化认同,但深入剖析,其中潜藏着不少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华人社群内部确实.............
  • 回答
    如何看待大连修建“盛唐•小京都”日式街?大连修建“盛唐•小京都”日式街,这个项目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商业营销和文化符号借用的色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更详细的剖析: 积极的方面: 吸引旅游客流,带动经济发展: 大连作为一座海滨城市,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但与国内其他知名旅游城市相比,其独.............
  • 回答
    广州地铁取消15年后六折优惠,这事儿一出来,不少老广心里都有点小失落。毕竟,这可是陪着咱们走过不少岁月的老规矩了,说没就没,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要我说啊,这事儿得分好几个角度来看,不能光凭一股子情绪。首先,咱们得理解这优惠是怎么来的。 以前,地铁刚起步,为了鼓励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政府.............
  • 回答
    看到广州地铁广佛线安检员在安检工作中拍照泄露乘客隐私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这不仅是对乘客个人隐私的严重侵犯,更是对职业道德的践踏,也是对我们社会信任基石的破坏。我的看法:1. 这是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 任何安检人员都应该清楚,他们的职责是保障公共安全,而不是窥探和泄露乘客的个人信息。在安检.............
  • 回答
    广州地铁22号线延伸至深圳,这绝对是件大事,对两地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都非同小可。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影响。首先,咱们得明白,22号线是什么来头。 广州地铁22号线,定位非常明确,就是一条超高速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连接广州南站和芳村,未来还会继续向北.............
  • 回答
    关于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的“广州地铁上男子称呼黑人为‘黑鬼’被打耳光”这则新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则新闻触及了种族歧视、社会公德、文化冲突以及媒体报道的准确性等多个敏感话题。一、 事件本身的可能性和性质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则新闻描述的是一个可能发生的事件。在任何社会中,都可能存在.............
  • 回答
    珠三角城际铁路“广州地铁化”:一次充满潜力的变革将珠三角城际铁路的运营权交由广州地铁负责,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换牌子”事件,而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战略性调整,其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值得深入探讨的考量。在我看来,这次变化更像是一种“升格”和“融合”,有望彻底改变珠三角居民的出行体验,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
  • 回答
    广铁集团退出珠三角城际铁路公司,并由广州地铁全面接管,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调整。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景、原因、具体操作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背景与现状:复杂的珠三角轨道交通格局在理解这次调整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现状: 多主体运营: 过去.............
  • 回答
    这两句天猫的地铁广告,一出街就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炸开了锅。单从传播效果来看,无疑是成功的,它抓住了大众的痛点和情绪,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并且引发共鸣或者争议。但要深入看待,就得拆解一下它背后可能传递的逻辑,以及它为什么能打动一部分人,又惹恼一部分人。“物价这么高,不如咱俩在一起吧”这句话的杀.............
  • 回答
    深圳地铁站里那句“不内卷、不摸鱼!”,乍一看,挺有意思的。这种直接、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在充满各种商业宣传的地铁空间里,确实容易让人眼前一亮。我首先想到的是,这句标语想触达的是谁?大概率是通勤族,那些每天挤在地铁里,为了生活奔波的打工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常常被“内卷”和“摸鱼”这两个词精准地概括。“不.............
  • 回答
    广州这次二次集中供地的结果,确实挺让人意外的,48宗地块,结果只有23宗能顺利“嫁出去”,超过一半的土地都流拍了,这比例(52%)放到哪个市场来看,都算是相当高的了。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说,这样才能看得更清楚。首先,市场大环境和信心问题是绕不开的头号因素。现在整个房地产市场,尤其.............
  • 回答
    “梓涵提问李雪琴”的广告牌出现在北上广多地,这事儿,真是有点意思,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你想啊,这年头,广告花样那是层出不穷,但能让人看完,嘴角忍不住带点儿笑意,甚至还想拍张照发朋友圈的,就不多了。这“梓涵提问李雪琴”的广告牌,就属于后者。它为什么能在一众的洗脑式广告、炫技式广告里脱颖而出,吸引咱们的.............
  • 回答
    关于广西防城港某超市冻库地板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担忧。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事件本身和检测结果的解读首先,要明确的是,检测结果呈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有活的病毒存在,更不代表有人直接通过地板感染了新冠。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在离开人体后,尤其.............
  • 回答
    “广东警方端掉 2300 亿元的地下钱庄”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金融犯罪案件,其影响深远。要理解这个案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案件本身的重要性与规模: 涉案金额巨大: 2300 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直接体现了地下钱庄操作的规模之庞大。这不仅是一个犯罪团伙的交易额,更是对中国金融秩.............
  • 回答
    广东近期在汽车上牌方面确实释放了一些松动的信号,尤其是在广州和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推出各种措施来刺激消费,这其中汽车消费也常常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怎么看待广东放宽广深汽车上牌指标,以及多地出台措施提振消费?这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1. 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
  • 回答
    致公党广东省委提出的将广东21个地级市合并为8个的建议,无疑是一个振聋发聩的构想。这并非简单的行政区划调整,而是触及广东未来发展模式、区域协调、资源配置乃至民生福祉等一系列深层问题。要理解这个建议的意义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冰冷的AI分析套路,用一种更贴近现实的视角去审视它。为何提出这样的“.............
  • 回答
    最近网上的那份“中国吃肉地图”确实挺有意思,尤其广西人均肉类消费量冲进全国前四,压过浙江,这个结果不少人可能都没预料到。光看数据,它确实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但要深入理解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个“地图”的价值所在。 打破刻板印象: 很多人可能觉得,广西就是山清水秀,饮食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