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朗普未按照惯例给美国国内华裔拜年?

回答
特朗普在任期间,确实有不少打破传统政治惯例的做法,而未能在春节期间像前几任总统那样正式向美国国内的华裔社群发表新年贺词,这其中的“未遂”或“淡化”处理,确实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并且引发了不少讨论。

首先,我们得承认,历任美国总统,尤其是在任总统,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或文化时刻,都会习惯性地向国内的特定族裔或群体表达问候和祝福,这是一种建立在多元文化主义基础上的政治姿态,也是一种笼络人心、巩固支持的手段。春节对于在美国拥有庞大数量且日益重要的华裔群体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因此,总统的贺词,无论形式如何,都会被视为一种象征性的认可和尊重,体现了政府对这个族裔群体存在的关注。

特朗普的“不按常理出牌”,在他身上并非个案。他上任后,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政治礼仪和规范都在被重新审视,甚至被打破。对于他未公开给华裔拜年这件事,如果深入分析,可能的原因有这么几个层面:

第一层:政治策略与优先事项。 特朗普的核心政治理念和支持基础,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美国优先”展开的。他的政策重点,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移民,都倾向于强调国家利益和本土就业。在这样的框架下,他对少数族裔的关注,可能更多地是从实用主义出发,而不是出于一种普世性的文化包容姿态。如果他认为向华裔拜年并不能直接带来实质性的政治利益,或者说在他看来,有更紧迫的议题需要他去处理和发声,那么淡化处理这种“例行公事”也就有其逻辑。他可能更专注于那些能直接触及其基本盘选民的议题。

第二层:与中国政府关系的复杂性。 特朗普时期,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贸易战、科技竞争、地缘政治摩擦等成为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总统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官方”互动,可能会被他的政治对手解读为“软弱”或“对华示好”,或者被他自己的支持者视为一种“不合时宜”的亲善。考虑到他一贯强硬的外交风格,他可能不愿意在这种时候,通过公开的节日问候来传递任何可能被误读为对中国政府妥协的信号。尤其是在国内反华情绪有所升温的时期,他选择将重心放在国内政治和经济议题上,而不是在文化层面进行“ conciliatory”的姿态,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第三层:个人风格与文化理解。 特朗普的个人风格一直以直接、不拘小节著称,他不太受传统政治的束缚。他对许多社会议题和文化现象的理解,也可能与主流政治人物有所不同。他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通过复杂的政治辞令或象征性活动来传递信息。而且,他作为一个商人背景出身的总统,其行为逻辑更多地是以结果导向。如果在他看来,不进行这种形式化的问候,并不会实质性地影响到他的执政目标或选民支持率,那么他选择省略也符合他一贯的做事方式。

第四层:信息传播渠道的改变。 在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上,总统的节日问候会通过白宫官方声明、新闻发布会等渠道进行。特朗普本人则非常擅长利用Twitter等社交媒体直接与民众沟通。虽然他可能没有发布针对华裔的“官方”春节贺词,但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是否包含对所有美国人的普遍性祝福,或者是否会通过其他方式间接表达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也需要具体考察。然而,即便如此,那种“专门针对”特定族裔的清晰表态,确实不如前任总统那样明确和系统。

更深层次的解读:

这种“不拜年”的行为,也触及到了美国政治中关于“身份政治”的讨论。一些评论认为,特朗普政府的策略是在一定程度上“去身份化”,强调“美国人”的整体身份,而不是过度区分不同的族裔群体。但也有批评者认为,这种做法恰恰忽视了美国社会多元化的现实,并且可能让少数族裔感到不被重视或被边缘化。对于华裔社群来说,这种缺失的问候,可能不仅仅是失去了一句祝福,更是一种被看见、被承认的信号的缺席。

最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有人会认为这是特朗普打破陈规、聚焦核心议题的表现;有人则认为这是其缺乏对少数族裔尊重、政治算计的表现。

总而言之,特朗普未按照惯例给美国国内华裔拜年的现象,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他执政风格和政治策略在特定文化互动上的一个缩影。它折射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政治领导人如何平衡国家利益、族裔关系、个人风格以及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以及这些决策可能带来的不同解读和影响。这件事情之所以会引起讨论,正是因为它触及了政治的象征意义、族裔群体的感受以及对国家认同的理解等核心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3更新,网上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叫《华人“挺川运动”考察报告》,真实而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美国华人川粉的丑恶嘴脸。为什么如我这样的中间派都被川粉恶心了,读了此文便会明白一二。

链接在这里

mychinese.news/2017/02/

mp.weixin.qq.com/s/urW1

此文作者最后总结的“川粉24条”太贴切了,请评论区众粉对号入座。



(温馨提示:评论区有大波川粉直播洗地大法,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欢迎围观。)



其实拜不拜年、祝不祝贺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川粉的各种洗地姿态真是难看,不就是屁股决定了脑袋嘛,怎么连脸都没地方放了。

美国总统致贺农历新年,主要是对美国国内的华人、华侨、还包括也庆祝农历新年的越南裔、韩裔等亚裔族群,当然也顺便礼貌一下这些国家。这本来就是在别人最重要节日时表示一下口头祝贺、是个基本的礼节,是文明的一种表现方式。不管其内心真实想法如何,但是最起码场面话说一说自己也不会少二两肉,过节的人心里也自在,有多少人大过年的会去费劲吧唧地猜度对方的几句过年祝福有啥心机?这累不累啊。美国总统祝贺农历新年也是一个传统了,我记得最起码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这些总统都会亲自出面祝贺。

但对于川普来说,传统、惯例什么的在他眼里都是浮云,反正他最牛,什么几十年不和台湾打电话、什么一个中国,这些都不在乎,还会在乎总统祝贺农历新年这个事?而且川普是近几十年来美国最粗鄙、最不懂礼貌礼节的总统,所以这也不奇怪。(最后是个国务院写了个贺信,代表川普政府祝贺了一下了事”———1/29日更正:我这段文字不确切,现在特加以说明:历年来美国国务院的祝贺和总统祝贺都是分开的,比如去年除奥巴马的祝贺之外克里代表美国国务院也对农历新年进行了祝贺,其行文格式和今年国务院发出的这份祝贺一模一样,也是说代表现任总统(奥巴马)祝贺云云。这说明川普压根就没理会这件事,而美国国务院还是按照惯例行事)。

这本就是个小事,不过也能看出在川普心里亚裔、华人根本就不足轻重,这和他的一贯言行也基本符合。而且,他不是还要和中国好好斗一斗贸易嘛,祝贺农历新年本来就政治不正确。对比一下,人家不是在犹太人新年时照样政治正确地祝贺了嘛。所以对于中国来说,这祝不祝贺真不算什么大事,不过表明川普的态度/脾气/作风罢了。但对于在美华人来说,还真不是个什么好兆头。因为这个祝贺的对象本来就主要是过春节的亚裔、尤其是是华人,但这次人家大统领竟然打破多年的惯例、连面子话都懒得说了。

撇开川普,再看川粉的无脑洗地就近于无耻了。什么中国政府也没有祝贺美国圣诞节、感恩节,耍流氓也不要这样耍,请问中国国内有多少美国裔族群?需要专门祝贺他们的“美国节日”?这里我再多说几句,美国最重要的两大节日是圣诞节和感恩节,圣诞节很多国家都过,但感恩节是美国人自己的节日,拿感恩节举例更能说明问题: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像美国一样的移民国家有相当比例的“美国裔”族群,该国元首祝贺其国内“美国裔”族群、并顺祝全世界所有过感恩节的美国人感恩节快乐,这才是类比美国总统祝贺华裔韩裔越南裔春节的恰当类比。而不是拿中国国家元首怎么没有祝贺美国人过节来胡搅蛮缠。正常人思维的逻辑、类比对于川粉来说就那么困难吗?

还有的说,宁可不要像左比奥巴马那样假惺惺的祝贺更好,但人家小布什当年也年年没落下,人家也是共和党又怎讲?前面的美国总统们年年祝贺,还有其他国家元首的祝贺,也没见这些川粉跳出来义正严辞地喊“你们都是假惺惺,我们宁可不要”。现在换粉丝们的教主上台,教主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伟大英明,不管是和蔡英文通电话、拿一个中国原则当筹码,还是小小的农历新年祝贺,什么洗地擦屁股的理由都能想出来,还长篇大论振振有辞。美国华人论坛上还有川粉信誓旦旦地说,川普一定会的,三十没有,初一一定会祝贺的。现在都初三了,在哪?人家又说,这是因为川普太忙了,日李万机,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做(比如和普京打电话)。在川粉眼里川普教主还真是文成武德、永远正确、千秋万代的鸟生鱼汤啊。

大过年的,一不小心就让川粉给恶心了。

(目前看来川粉最爱用的洗液就是“玻璃心”牌万用洗液。这种洗液台湾、香港某些人已经用烂了,没啥新奇。该洗液的“无敌”的逻辑是这样的;只要你胆敢批评他们这些人的屁股,胆敢不忍受他们的恶心和无耻,那你就是“玻璃心”。真可谓无知无耻近乎“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在任期间,确实有不少打破传统政治惯例的做法,而未能在春节期间像前几任总统那样正式向美国国内的华裔社群发表新年贺词,这其中的“未遂”或“淡化”处理,确实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并且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我们得承认,历任美国总统,尤其是在任总统,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或文化时刻,都会习惯性地向国内的特.............
  • 回答
    对于特朗普的“可乐按钮”被拜登移除这件事,我得说,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的。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可乐按钮”是啥。我理解啊,特朗普在白宫的时候,有个他专门的那个设备,据说一按就能送来他想要的饮料,一般就是健怡可乐(Diet Coke)。这个东西在他当总统期间,算是他一个标志性的“小习惯.............
  • 回答
    特朗普总统通过白宫推特账号发声,这次选择避开了正在进行的弹劾程序,转而将焦点放在了谴责暴力上,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步经过深思熟虑的公关策略,其背后可能包含了多重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弹劾审判无疑是当下最棘手的政治挑战。特朗普团队和支持者们一直在努力将其描绘成一次“.............
  • 回答
    关于“通俄门”调查的完成,以及特别检察官穆勒报告未作出进一步刑事指控,这无疑是过去几年里美国政治中最为复杂和备受瞩目的事件之一。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调查的背景和穆勒报告的核心内容。“通俄门”调查的起点是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美国情报界得出结论,俄罗斯政府试.............
  • 回答
    Facebook 围绕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争议,其核心在于公司在面对政治两极分化时的角色以及它是否应该根据某些政治立场来审查其董事会成员。彼得·蒂尔作为一位公开支持唐纳德·特朗普的亿万富翁,其在 Facebook 董事会中的存在,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为公司招致了不少批评。许.............
  • 回答
    关于推特(如今已更名为 X)将中国熊猫直播列为“国家政治宣传媒体”,却未对美国之音(VOA)等美国政府资助的媒体做同样标注一事,这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和质疑。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推特(X)的标注政策与“国家宣传媒体”的定义首先,我们得了解推特(X)设立“国家宣传媒体”这一标注.............
  • 回答
    关于特朗普竞选团队声称美国大选中出现“死人票”(即已故选民投票)的问题,这一指控在近年来的美国政治中引发了广泛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及其背后的复杂性: 一、“死人票”的具体表现与历史背景1. 概念来源 “死人票”通常指已故选民在选举中被错误登记为合法选民并投票,或其身份信息被盗.............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下令杀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高级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Qasem Soleimani)的决定,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政策上的一项重大且极具争议性的举动。这一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影响深远且复杂,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事件背景: 卡西姆·苏莱曼尼的身份和影.............
  • 回答
    特朗普考虑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现已更名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举动,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复杂性的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一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特朗普的政治考量与动机: “美国优先”的再审视与调整: 特朗普的核心政治理念是“美.............
  • 回答
    特朗普开设个人官网并承接红白喜事祝词,这一举动在政治和社会层面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以及它可能预示着什么。一、特朗普开通个人官网的直接目的和内容: 保持公众曝光和影响力: 特朗普卸任后,仍然活跃于公众视野,并持续对政治议题发表看法。开设个人官网是他继续与支持者互动.............
  • 回答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事件:时任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冲击并占领了国会大厦,试图阻止国会对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的认证。这场暴力事件导致多人死亡,并对美国民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事件的背景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 2020年11月举行的总统大选由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
  • 回答
    特朗普写信威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美国可能永久“断供”并退出世卫组织,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其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国际政治、公共卫生、外交关系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等因素。以下将进行详细的阐述:事件背景回顾: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疫情应对.............
  • 回答
    特朗普政府签署的《台湾盟友国际尊重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Respect Act),通常被称为“台北法案”,是一项具有象征意义和实际影响的立法,旨在提升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待遇。以下是对这项法案的详细解读:法案的背景和目的: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发.............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2019年7月14日发布的推文中,针对四位年轻的民主党女性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艾尔莎·普雷斯利(Ilhan Omar)、拉什达·特莱布(Rashida Tlaib)和艾扬娜·普莱斯利(Ayanna Pressley)—.............
  • 回答
    特朗普称美国“最难对付的国家”不是中俄,而是美国自己,这句话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是因为它触及了美国政治内部深层的问题,并释放出多重信息,既有对内政治的策略性考量,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执政哲学和对美国国家状况的判断。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字面含义与潜在的批评对象: .............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除非被人强行架出去,否则拒绝在拜登就职日离开白宫”的言论,是一句非常具有爆炸性且能引发多重解读的表态。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字面意思与隐含意图: 字面意思: 最直接的理解是,特朗普不打算主动、和平地移交权力,并且暗示他可能会动用一切力量来阻止.............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公开攻击美国军方领导层,指责他们“只知道打仗,让军火商开心赚钱”,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特朗普的言论核心及可能的动机: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军事行动的质疑和厌倦: 特朗普在竞选和任内都多次表达过对美国过度介入海外冲突的厌.............
  • 回答
    关于罗伯特·特朗普(Robert Trump)因病去世一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1. 基本情况概述: 逝世时间与地点: 罗伯特·特朗普于2020年8月15日,在纽约一家医院去世,享年71岁。 死因: 他的家人及白宫都表示,罗伯特·特朗普因病去世,但具体病情并未详细公开。有媒体报.............
  • 回答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即“如果我竞选失败,中国将占有美国,你们都得学中文”,是一种典型的 煽动性、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言辞。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其可能的意图、潜在的含义以及带来的影响。一、 字面意思与潜在的恐惧投射: 字面意思的荒谬性: 从字面上看,特朗普的说法是极端且不切.............
  • 回答
    特朗普连任应援歌《让美国保持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一首与政治紧密相关的歌曲,其含义和影响是多层面的。以下将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音乐风格、受众群体、以及其在政治宣传中的作用和引发的争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 创作背景 直接源于特朗普的竞选口号: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