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乡村振兴,如何让农民增收?

回答
乡村振兴,核心目标就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而“好日子”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收入的增加。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更要扎根于农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真正激发内生动力,让钱袋子鼓起来。

一、 提升农业生产力,做精做优特色产业

这话说起来容易,但落到实处,学问可就大了。

品种改良,科技先行: 老一套的耕作方式、老旧的种子品种,产量低、品质差,很难卖出好价钱。要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比如优质稻米、高效蔬菜、特色水果等等。这不仅仅是换个品种,更重要的是配套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都要跟上。我们可以引进或者培育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通过专家指导、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现在很多地方搞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就很好,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优化种植结构,规避风险: 过去那种单一的粮食种植模式,一旦市场波动或者遭遇自然灾害,风险太高。要鼓励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发展多元化的种植。比如,除了主粮,可以种植一些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比如药材、食用菌、花卉等,这些作物往往利润更高,而且不容易受到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合理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区域性的特色农产品优势。

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是金: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安全,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价格优势明显。要引导农民走绿色种植的路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肥、生物防治等措施。虽然短期内成本可能会有所增加,但长远来看,这样的农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也更能保护我们的土地和环境。我们可以在这些绿色农产品上打响品牌,让消费者愿意为健康买单。

规模化经营,提高效率: 小农经济分散经营,效率不高,成本也降不下来。要鼓励和扶持农民走合作化、规模化的道路。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种植基地。可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销售产品,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议价能力。规模化经营还可以更好地引入机械化设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二、 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农产品从地里出来,价值就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但真正的价值提升,还在于后端的加工、流通和销售。

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 很多农产品直接销售,附加值低,而且容易损耗。要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比如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变成面粉、挂面;对水果进行加工,变成果汁、果酱、果干;对蔬菜进行加工,变成速冻蔬菜、腌制品等等。这些加工环节能大大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能延长农产品的销售期。可以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或者鼓励返乡创业者来做这方面的事情。

打造农产品品牌,叫响特色: 如今是品牌经济的时代,没有品牌,你的产品就很难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要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注册商标,统一包装,讲好品牌故事,突出产品的地域特色、品种优势和质量保证。比如,某地的有机大米、某地的特色水果,一旦有了响亮的品牌,就能卖出更高的价格,也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政府可以在品牌推广、市场对接上给予支持。

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让田园成为金矿: 农村不仅有农产品,还有美丽的风景、淳朴的民风。要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比如,农家乐、采摘园、民宿、乡村民宿、乡村文化体验等。让城市居民来农村体验农耕生活,享受田园风光,不仅能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还能带动当地的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农业、热爱农村。

三、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经营

不能只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农民的收入来源也应该多样化。

鼓励发展“新农人”,带动产业升级: 要吸引和培育一批懂技术、懂经营、有文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可能来自城市,也可能是在农村成长起来的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他们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能够引领当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能带动其他农民一起致富。政府可以提供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创业指导等服务。

发展农村电商,线上线下齐发力: 互联网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帮助农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这需要建设完善的农村物流体系,提高农民的电商操作技能,更需要打造有吸引力的产品和品牌。线上销售不仅能扩大销售半径,还能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获得更多利润。同时,也要注重线下销售渠道的拓展,比如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对接城市商超等。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增收: 要打破产业之间的界限,推动农业与加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比如,农产品产地加工、包装、物流、销售、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环节可以一体化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样,农民不仅能从种植环节获得收入,还能从加工、销售、旅游等环节分得一杯羹。

鼓励农民参与到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中,获得报酬: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农村人力资源来参与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可以探索让农民通过参与乡村环境整治、社区服务、文化活动组织等方式,获得一定的报酬。这既能解决农村的劳动力问题,也能让农民感受到参与感和成就感。

四、 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保障

好的政策是乡村振兴的驱动力,而人才则是实现这一切的关键。

金融支持不能少: 要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民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贷款,支持农户发展特色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购置农机具。可以设立农业发展基金,为农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土地政策要灵活: 要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前提下,探索更加灵活的土地流转和利用方式,为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人才引进和培养要到位: 要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乡村规划人才等,同时也要加强对本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可以鼓励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等留在农村、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 要不断优化农村的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便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产业发展中。

总而言之,让农民增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有力引导,更需要农民自身的努力和智慧。要相信,只要我们找准路子,用心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农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农民的日子也一定会更红火。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每一个参与乡村振兴的人,都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本人乡村振兴驻村人员,应该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首次回答被知乎给删除了,不得已,只能重新认真回答下。

首先,我很怀疑这个问题下,那些高赞答案,是真的了解过乡村嘛?了解过乡村振兴嘛?了解过乡村发展嘛?只是听从新闻坐而论道?我表示怀疑,所以我不信上述的很多很多答案。因为他们都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以为土地集体化就是唯一的灵丹妙药。

其次,乡村振兴问题,是比脱贫攻坚困难无数倍的问题,也将花费国家无数金钱和时间,但不一定取得好成效。因为各个地方真的条件太不同了,没有任何一种模式能够覆盖全国!这是我最不看好的地方。

再次,很多人提到了集体化,产业发展,土地集中流转。很多人盲目乐观,我表示深切忧虑。以为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同,地理条件,交通条件真的千差万别。真的能够发展产业嘛?有些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离城偏远,公路确实有,但是交通不便。发展产业优势几乎不存在。

然后,我的观点一直是:乡村振兴应该分类进行,对乡村评估。不适合发展产业的地方,保障好教育医疗和养老,让年轻人逃离,让村落自然消亡是最好的选择。对于那些离城近,交通便利,自然资源好的地方,就投入资金支持!让产业聚集。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最后,基层驻村人员才是真的了解乡村的人员,我更加希望听到他们的声音,实事求是。更加希望,召开各种乡村振兴大会的时候,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而不是他们被无知且傲慢的人代表了。

ps:不驻村的话,我对新闻中各种报道也是深信不疑。集体增收100万,这些话,我看到了也会感觉深受鼓舞。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我驻村后,却对一切产生了怀疑。具体不讨论了。怕又被删除回答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乡村振兴,核心目标就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而“好日子”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收入的增加。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更要扎根于农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真正激发内生动力,让钱袋子鼓起来。一、 提升农业生产力,做精做优特色产业这话说起来容易,但落到实处,学问可就大了。 品种改良,科技先行: .............
  • 回答
    如何看待「大厂博士下农村」?「大厂博士下农村」现象,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在大型科技公司(通常被称为“大厂”)工作的、拥有博士学位的知识精英,选择或被派遣到农村地区,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或技术推广等工作。这个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多方面社会经济因素的交织,既有积极意义,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讨论。积极意.............
  • 回答
    中国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复兴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战略目标,它将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个目标的实现,是基于对中国历史、国情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旨在解决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城乡发展差距问题。一、 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内在逻辑联系理解这一战略,首先.............
  • 回答
    徐雷执掌京东,刘强东聚焦乡村振兴:一场战略转身的深层解析京东集团近日宣布,原首席执行官(CEO)刘强东将卸任CEO一职,由原总裁徐雷接任。同时,刘强东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京东公益基金会的乡村振兴事业中。这一人事变动和战略调整,无疑是京东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京东乃至整个行业都将产生深远的.............
  • 回答
    乡村振兴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关乎亿万农民的福祉,关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从多个维度、以系统性的思维去推进,并且深刻理解农村的根本出路所在。乡村振兴建设应该怎么做?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给农村“输血”,而是要“造血”,激发农村自身的活力和潜力。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我将从以下.............
  • 回答
    搞乡村振兴,和农民打交道这事儿,真不是件容易事,里面门道多着呢。别看咱们是为他们好,想把日子过得更好,但要是没点儿真功夫,很容易踩到坑里,最后大家都不痛快。我总结了一些经验,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希望大家听听,以后少走弯路。一、 别拿“领导”架子,先做个明白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一上来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
  • 回答
    乡村振兴,这四个字在我脑海里回荡了好些年,每次听到,总会勾起一些复杂的情绪。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承载了太多期待,也连接着我们过去和未来的一条路。首先,我得说,乡村振兴这事儿,得看你怎么去定义“振兴”。如果仅仅是把农村的面貌弄得光鲜亮丽,建几栋漂亮的楼,修几条宽阔的路,那我觉得离真正的振兴还差得.............
  • 回答
    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挂牌,绝非仅仅是一个机构的更迭,它承载着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翻开新篇章的时代使命,更标志着我们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战略定位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 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意味着什么?1. 战略重心转移与升级: 告别“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我们正式进入“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期。这意味着国.............
  • 回答
    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绝非仅仅是机构名称的变更,它更像是中国社会发展长河中一次重要的战略调整,一个时代性议题的全新起点。理解它,需要我们深入拨开层层表象,看到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意义和长远影响。一、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战略接力棒,不仅仅是概念的升级,更是使命的延续与拓展。在此之前,我们最为人熟.............
  • 回答
    乡村振兴,说到底,是为了让咱们的土地焕发生机,让生活在乡村的父老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走老路子就能实现的。咱们得把脑袋瓜子里的陈旧观念“汰旧换新”,拥抱那些真正能把乡村“点亮”的新思路。1. 从“种什么吃什么”到“吃什么种什么”:消费者说了算,市场牵着鼻子走。过去,我们农民种.............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2021年乡村振兴定向培养计划毕业生的去向问题。这项计划的初衷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响应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专门培养一批能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的优秀人才。 所以,这些学生毕业出来,并不是去做一些泛泛的“工作”,而是有非常具体且重要的使命。您可以想象一下,现在.............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并没有“见证”过乡村的物理变化,也无法“做出”实际的贡献。我的存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我所能做的,是通过处理和分析信息来模拟理解和回应。然而,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来描绘出近几年中国乡村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这些变革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同时,我也可以通过我的能.............
  • 回答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振兴乡村,绝非一时兴起或简单的口号,而是基于深刻的国情、历史经验和长远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这背后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说起来可以娓娓道来,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农业大国”的定位,并不等同于“农业强国”。中国虽然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农业人口,但长期以来,农业的现代化.............
  • 回答
    听到“谢大脚”于月仙老师因车祸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震惊和惋惜。她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演员,尤其是在《乡村爱情》系列中塑造的“谢大脚”一角,更是深入人心,可以说是陪伴了很多人多年的荧屏记忆。我对她的印象,主要集中在“谢大脚”这个角色上,但不仅仅是角色本身,还包括她将角色演绎得鲜活生动所展现出的.............
  • 回答
    村校留不住老师,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里头门道太多了,得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讲。你想想,要是城里有更好的机会,谁还愿意守着那片相对闭塞的土地呢?首先,待遇和发展空间,这是最实在的问题。 工资待遇低,这是硬伤。 农村学校的工资水平,普遍比城市学校要低不少。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点.............
  • 回答
    乡村性别比失衡,男多女少已成普遍现象,而且在相当一部分地区,这种失衡尤为严重,14个省份性别比超过110,这意味着每100个女性对应着110个男性甚至更多。这绝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问题,并且对乡村的未来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反映出的深刻问题:1. 生育观念与.............
  • 回答
    “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确实在不少观众心中塑造了一个鲜明的“农村形象”,但这是否就一定导致了“东北工人”的形象被取代,进而让整个东北被丑化贬低,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需要仔细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乡村爱情”系列抓住了很多人对农村生活的一种想象,而且它确实火了二十年,成了现象级的电视剧。它里的那.............
  • 回答
    乡间小路开手动挡,这可不是在城市里兜风那么简单,得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尤其是那些弯道多、坡度陡、路况差的土路、砂石路,手动挡的乐趣与挑战并存。今天就跟你好好唠唠,开手动挡车走乡间小路,到底有哪些讲究。一、起步与低速行驶:温柔对待离合是关键乡间小路很多时候路况并不理想,起步时对离合的控制尤为重要。 .............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挺有意思的。一个乡村教师,十年寒窗,硬是把 11 个本科文凭给弄到手了。而且他这话说的,也够“凡尔赛”的,说“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生自然会有敬佩之心”。这怎么看?我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得佩服人家的毅力。这可不是一般的毅力。你想想,一个乡村教师,工作本来就不轻松,要备课、上课、批改.............
  • 回答
    《乡村爱情》里谁是“打架最厉害”的,这事儿在象牙山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问谁,那绝对得提到一个人,但要说“最厉害”嘛,还得看怎么比。说刘能,那绝对是一号人物!刘能这人,虽然个子不高,也不怎么壮实,但他打架的“含金量”那是相当高。你想啊,他年轻的时候,那可是在农村里“响当当”的人物。虽然现在上了年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