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自带BGM:wiener wiener wiener wiener wiener...
--------------------------------------
我看我还是正经说两句吧。题主的这个问题从开始到结尾整个的逻辑过程都是似是而非的。
题主开头就说:
总所周知,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经济,而是文化。
这句话首先就有问题。我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也知道“核心竞争力”这个术语主要是用于企业层面。所谓“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我实在不知道是什么。
姑且按字面的意思,理解成“民族的竞争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好了。那么民族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吗?这个问题只怕难有定论。但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国家竞争力排行,也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衡量的。
https:// zh.wikipedia.org/wiki/% E5%85%A8%E7%90%83%E7%AB%B6%E7%88%AD%E5%8A%9B%E5%A0%B1%E5%91%8A所谓“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经济,而是文化”不但不是“总所周知”的,甚至不是主流意见。题主的理论基础首先就建立在沙滩之上。
其次,题主列举了这么一个逻辑:宫斗剧=没有文化=无法创新=没有竞争力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宫斗剧=没有竞争力
问题是,这个逻辑链条的每一环都是不成立的。
宫斗剧=没有文化?错了,任何类型的剧种,包括宫斗剧,只要做得好就是有文化的表现。这个莫名其妙的对于题材的歧视在我看来才是没有文化的表现。
没有文化=无法创新?创新的要素是复杂的,相关研究至今还在探索之中,我不是专家就不献丑了,但至少我知道,题主这种低级模型要是都能成立,相关的专家岂不都是傻子,这么简单的道理都发现不了?
无法创新=没有竞争力?您稍微了解一下波特的钻石理论就应当知道,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依赖其比较优势。谁也没有规定这个比较优势必须是创新。每个国家的条件不同,优势也不同,这一环也不成立。
题主在
@钟瑜的答案的评论中指出
民智不开,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有好处?美国虽然看肥皂剧,但他的商业文化高度发达,三岁小孩就有版权意识,五岁就知道个人信用,七岁知道言论和认知自由,这才促进移民和繁荣。中国呢?你这是偷换概念
这里题主的理论是很奇怪的。“民智不开,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有好处”这句话接合题干,可以理解成宫斗剧=民智不开
可是下文提到美国时,题主又指出“美国虽然看肥皂剧,但他的商业文化高度发达”。这里的逻辑就是肥皂剧≠商业文化。可见以美国的案例,肥皂剧和民智或者商业文化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在中国题主却认为两者是因果关系,难道逻辑根据国别会发生变化不成???
综上所述,题主的整条逻辑链都是建立在似是而非、而且实际上自相矛盾的基础上。所以关于“一个热衷于看宫斗剧的民族有民族前途吗?”的答案是不知道,因为一个民族有没有竞争力不是靠看宫斗剧决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