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上事业单位公示期被人恶意举报,单位不愿调查,希望我自己放弃,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十分头疼又揪心的情况。好不容易通过层层考核,眼看就要安定下来,却遭遇恶意举报,单位还倾向于让你自己退出,这背后可能牵扯着很多现实的复杂性。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想办法把这个事情掰扯清楚,维护住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冷静下来,梳理事实,明确举报内容和单位的态度

在你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最重要的是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情绪激动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1. 举报内容是什么? 恶意举报往往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比如是针对你的某个行为、某个经历,还是凭空捏造?你是否知道举报的具体内容?如果是你已经知道的、但并非事实的事情,那更容易应对;如果是你完全不知道的事情,那你就更需要了解清楚。
2. 举报渠道和方式? 是单位内部举报,还是外部(比如纪检监察部门)举报?举报是实名还是匿名?
3. 单位的态度是什么? “不愿调查”和“希望你自己放弃”这两个表述很重要。这说明单位并没有积极启动调查程序,而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是否有明确的理由不进行调查?是觉得举报不属实、没有调查价值,还是在压力下采取规避的态度?
4. 你有没有做过任何可能被误解或被抓住把柄的事情? 即使是恶意举报,也常常会从你过往的经历中寻找“突破口”。诚实地回顾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可能被歪曲解读?

其次,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你的维权打下基础

在事业单位的招聘和公示阶段,国家和地方都有相应的规定。

1.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这个办法明确了在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考生、招聘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违纪违规行为及其处理。虽然里面没有专门针对“被恶意举报”的章节,但可以从“弄虚作假”、“考试过程中作弊”等条目中找到相关联的原则。
2. 《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这些是基础性的法规,虽然你还不是正式在编人员,但这些法律法规确立了人事管理的原则和程序,包括公平竞争、按需选拔、禁止歧视等。
3. 当地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施细则: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自己具体的操作细则,里面可能会对公示期异议的处理有更详细的规定。务必找到你报考单位所在地的相关文件。

第三,积极与单位沟通,争取查明真相

面对单位不愿调查的态度,你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主动出击,争取让他们履行应有的程序。

1. 书面请求单位调查:立即向招聘单位提交一份书面申请,明确表达你对被恶意举报的情况的知情,并强烈要求单位依据相关规定,对举报内容进行认真、公正、客观的调查。
申请要点:
表明自己的身份(已通过某某岗位考核,处于公示期)。
说明自己被举报的情况(如果知道具体内容,可以简单提及,但不要显得过于辩解,重点是要求调查)。
引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招聘公告中的规定,强调单位有责任对公示期间的异议进行核查。
明确表达希望单位能够还自己一个清白,如果举报不实,希望能够继续正常入职。
注意保留申请的复印件,并有签收或邮寄凭证。
2. 主动提供证据,配合调查:如果在申请中,你明确知道举报的内容,并且有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可以在提交申请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或者在与单位沟通时主动提出配合调查,提供任何需要的证据。
3. 与招聘单位的直接负责人沟通:如果书面申请没有得到实质性回应,尝试联系招聘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或者你认为最能影响这个事情的关键人物。私下沟通时,要注意:
态度诚恳,但立场坚定:表达你对这份工作的重视和对单位的向往,同时也要表达你对被恶意举报、单位回避调查的不满和担忧。
强调公平公正:反复强调,任何一个人在受到举报时,都有权获得公正的调查,这是基本原则,也是单位的责任。
询问调查程序:询问单位内部处理举报异议的具体流程是什么?为什么现在不启动?
表达你的诉求:希望单位能够给出明确的答复,而不是让你“自己放弃”。

第四,寻求外部支持,扩大维权渠道

如果单位一意孤行,或者沟通无果,就需要寻求外部的帮助。

1. 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事业单位通常有其上级主管部门。找出你报考单位的直属上级主管部门(比如某某厅、某某局),将情况书面反映给他们,并附上你之前与招聘单位沟通的证据。
反映要点:
清晰说明被举报情况,以及招聘单位的不当处理态度(不愿调查、要求你放弃)。
提供你提交给招聘单位调查申请的复印件及相关沟通记录。
要求上级主管部门督促招聘单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维护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
2. 向当地人事考试机构或人社部门咨询和举报:事业单位的招聘很多是由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社局)负责指导和监督的。你可以联系当地人社局的考试录用部门,咨询公示期异议的处理规定,并反映招聘单位的不作为情况。
关键在于“举报不公”:你举报的重点不是“被举报”本身,而是“招聘单位在面对举报时不履行调查职责,反而要求你放弃”。
3.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情况复杂或涉及重大权益):如果举报内容可能涉及违法违纪(比如虚假招聘、徇私舞弊等),或者单位的态度极其恶劣,甚至可能对你造成实质性的损失,可以考虑咨询律师,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但一般情况下,先通过行政途径解决更为直接。

第五,应对“你自己放弃”的要求,守住底线

单位让你“自己放弃”,实际上是在规避责任,甚至是在逼迫你主动退出,这样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处理”了。

1. 坚决不轻易放弃: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你没有义务主动放弃。任何放弃都可能被视为默认,对你不利。
2. 要求单位给出书面通知:如果单位执意让你放弃,他们应该出具正式的书面通知,说明放弃的理由和依据。这样你才能有确凿的证据向更高级别部门反映。
3. 警惕口头威胁或施压:如果单位通过口头方式施压,让你感觉不舒服,也可以尝试记录下谈话内容(例如,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录音,虽然有法律风险,但在特定情况下是作为证据的最后手段,但要谨慎使用,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更好的方式是,将口头谈话内容,转化为书面沟通,请对方在书面文件中确认。

一些重要的心态和注意事项:

保持证据意识:所有与单位的沟通,包括邮件、微信、谈话记录(如果合法),都要妥善保存。
了解对方的动机:单位不愿调查,可能有多种原因:可能是怕麻烦,怕调查会牵扯出更多问题,可能是有人在背后运作,也可能是对举报内容本身有所顾虑。理解了对方的动机,更容易找到切入点。
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如果你知道有其他通过考核的同事,也可以看看他们是否也面临类似情况,或者是否愿意和你一起发声。
做好最坏的打算,但也要尽最大努力:维权是一个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你认为自己是清白的,或者单位的处理方式不当,就应该坚持下去。

举个例子,你可以这样写书面申请(仅供参考,需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关于对我在XX岗位公示期间举报情况要求进行调查的申请

尊敬的XX单位人事部门/领导:

本人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X,此前已顺利通过贵单位XX岗位的公开招聘考核,并于XXXX年XX月XX日进入公示期。

近日,我获悉本人在公示期间被人举报。作为一名渴望加入贵单位、为社会服务的求职者,我对此事高度重视。我在此郑重声明,我坚信举报内容与事实不符(或: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举报内容并非事实,我愿意配合一切必要的调查),并且我已如期完成了所有招聘程序,具备了录用资格。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以及贵单位发布的XX岗位招聘公告中关于公示期异议处理的规定,对于公示期间出现的举报,招聘单位有责任、有义务进行客观、公正、及时的调查核实。

然而,我(在与XX部门/XX人员沟通后)了解到,单位目前不愿启动调查程序,并倾向于让我自行放弃此次入职机会。我认为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以下几点不妥:

1. 回避了调查职责:没有进行调查就要求我放弃,是对我个人权利的漠视,也未能履行事业单位招聘本应遵循的公平公正原则。
2. 可能导致不公:恶意举报的存在,正是需要通过调查来甄别和澄清的。回避调查,反而可能使恶意举报者的意图得逞,损害招聘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为此,我郑重向贵单位提出以下申请:

1. 立即启动对举报内容的调查程序,并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作出处理。
2. 允许我配合调查,并提供任何必要的证明材料,以还原事实真相。
3. 向我明确告知,如果确有证据证明举报不实,我将正常办理入职手续。

我深知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我期待着能在贵单位发挥自己的才干。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此次事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处理,维护我作为一名合法报考者的基本权益。

恳请贵单位本着公平、公正、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对待我的申请,及时启动调查,并给出明确的答复。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最关键的一点: 无论如何,在事情没有最终定论之前,不要轻易放弃。你的坚持,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开始。祝你顺利度过这个难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这个问题出现在知乎热榜上时,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个事情已经闹大了……

user avatar

切勿鱼死网破?

别把事闹大?

我看见你们这些坑人的话就气的不行

我也是真的服了你们这些回答

我年龄不大,而且我都没考编,我父母亲戚和朋友全都让我考,我拒绝了然后出国读书了,你可以说我狂,但是我今天就是敢给你们这些刚刚考上编制的知乎自以为很懂的理中客说点人生的经验

我家里三代几乎全是体制内的,周围亲戚也是几乎全在体制内,我父母的朋友几乎全是体制内,我从小在大院长大,我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们现在绝大多数也都又考进了体制内,从这些人吃的无数的亏、经历过的无数的烂事、听过的无数别人的烂事我总结的就是:

体制内最怕的就是一个“懦”字

首先那些家里面没有体制内的,整天听别人吹牛逼说能升上去的可以省省了,只要你没有贵人,你这一辈子也升不上去,升上去的概率和彩票一等奖差不多。

绝大多数体制内人的一生是:进去的时候雄心壮志,觉得自己能力牛逼,愿意当老实人啥活都干,关键的时候总是莫名其妙的人升上去了。中年有点认命又有点不甘,每次有升的机会总还是想试一试,所以还是当那个老实人,然后升上去的还是大家都心里早就知道的年轻人或者和你年龄差不多的人。老年的时候心里彻底破防了但是还嘴硬,在办公室里和同样窝囊的同事每天就如下几个话题来回说,每个人都是键政王:从年轻就怀才不遇、当年我是大学生你懂不懂那个年代大学生的含金量、制度腐败真正有能力的人升不上去、xx部门xx出轨啦、孩子初中二模全校第一(结果中考失误了交钱上了高中)、孩子高中二模580(然后高考考了个专升本咱也没敢问多少分)、xx部门老王家的孩子今年毕业考进体制来啦,在xx局和xxx的女儿在一个办公室

总结来说就是老实人在基层被所有人人欺负了一辈子,每天怕这怕那谁都不敢惹只敢偷偷的哔哔赖赖。“窝囊废”这三个字就是对他这一生的最好的总结。

小升根本不算升,你折腾自己了大半辈子比别人工资多了1000,落下一身病,值得吗?关键就是很多人不相信体制内是有天花板的,对一般人来说小升就是这一辈子的天花板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开窍了,我认为这是件很好的事

其次懦和隐忍是两码事

比如你已经明确要往上升了,不能和任何不干净的事情沾边,这段时间你吃吃亏、装装傻,这叫隐忍

你一身清白,别人都骑到你头上拉屎了,在体制内你还忍?

在体制内懦弱的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而且都是这一辈子都过的窝囊的不行。

这事就是高赞匿名说的那样,有小人想搞你,你们单位里面也有恶心人的货。

我的建议是这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你给他们一个下马威的好机会。对,没错,体制内下面的人也可以给上面的人下马威,新人可以给老人下马威,而且我建议真的都得这么做

录音笔,纽扣摄像机都搞上,自己使劲挖,然后直接举报就行,事闹越大越好。这段时间就表现得像个愣头青一样就行,但是记得说话言辞一定全是正能量,别被抓到把柄,要做个机智的愣头青。

等那些小人受不了了会来求你的。

再教你一招,进了单位之后可以装的有点神经病,下班偷偷跟踪当时搞你的人,明里暗里说是互相监督纪律。而且每次有提拔机会都直接去找领导要求提拔自己,一定要表现得像个神经病一样。当然他们怕了之后你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以上的事情你能做到,你大概能在体制内成大事,成不了大事你这一辈子也能过的很舒服。

更新一下哈,我并不是说大家进到体制内就得当难搞的小刺头,只是坏人太多了,要学会 有效 维护自己的利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体制内的好同志好好相处。

为什么体制内这么多恶心人的人?第一以前进入体制的流程不规范,硬塞进来了很多本来素质就不合格的人,你就别想着他们能有什么好心眼了。第二很多人一辈子不得志,心理扭曲,满满的负能量,这种人建议远离,因为和他们打交道对你没有任何好处。第三利益关系网太复杂,特别是进入体制相关的事情,利益关系面前一切正义都微不足道了。第四就是很多人经历了一辈子后冷漠麻木了,和第二点很像但是又不同,他们变成了中老年极端利己主义者,同时也扮演者窝囊废的角色,触及到他自认为自己应得的利益时会暴跳如雷,不择手段,但是对于公平、正义、集体的利益他们毫不关心,尽量把自己的义务全扔掉,说难听点就是同事猝死在旁边了,这种人也只会录像证明和自己无关然后默默走开,这种人往往会在关键时刻狠狠的坑你。

本来还想好好写写考体制被关系户顶走这个问题,但是今天太困了就随便在下面写一点。

进体制几乎就和努力和实力屁关系没有,运气都比实力重要。

如果你觉得是被关系户顶了那么不用怀疑99.999999%就是被关系户顶了,最难受的是目前这个是个比较无解的问题,进体制的笔试一般已经无法作弊了,但是面试永远是个坑。我就这么说吧,90%体制内招聘的名额一定是子弟先全进去,剩下的才会给非子弟,如果有人杠这句话我只能说你说的对。如果你去举报说有关系户相关部门会让你拿出证据,你根本就拿不出证据。就算启动了调查程序最后的结果也大概率是没查出来任何事。

我鄙视每一个考公辅导机构和那些以为自己上岸是真的自己实力强的人,知乎上尤其多,就是他们让无数的人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更关键的是他们这些错误的言论让一大群善良、努力、有信仰的人一次又一次被社会最阴暗的东西伤害,特别是他们还整天给你说什么什么面试的大忌,xx导致你面试被刷,其实只有没背景才是面试的大忌。那些公众号只关心骗你钱却丝毫不告诉你真实情况的行为是真的恶心,最恶心的就是没上岸就一口咬定是实力问题,跟你分析过来分析过去,比如面试哪一点可能让你失了分,比如那个人笔试虽然比你低了20分但是面试比你高了30分是因为那个人面试的某道问题答到了哪个特别好的点上所以分高,这种屁话他自己信吗?在关系户和子弟眼里这种行为真的就是滑稽的小丑一样,面试一看你是不是关系户,二看运气,说白了就是哪个候选人在智商情商都在线的前提下”感觉“比较合适就要哪个,这个“感觉”真的是运气,的确一些细节能让人“感觉”变好,但是和运气比起来微不足道。

还有很多人觉得是自己厉害上的岸,我只能说真的很羡慕你们,被父母保护的很好。我很多发小就是这种的,从小的各种东西都是他们父母在后面走动的,但是不告诉自己的孩子,说是孩子自己得来的,长大了进个体制也觉得是自己凭本事,咱也不知道是真的傻还是为了面子在那装傻,全科室都是浙大硕士、武大硕士啥的,就你一个专升本,心里没点逼数吗。

当然比较好的岗位就是牛逼的子弟竞争了,牛逼的子弟分两种,一是他爸妈很牛逼,那他无论如何都是牛逼的。二是父母虽然不是很牛逼但是孩子自己争气考的学校好情商也高。但是别多想非常现实,普通子弟就算是清华毕业但是正好同届有个父母牛逼的子弟专升本,那个最肥的岗位也是给专升本的留着的。实力强的子弟一般去那种得真的干活的岗位,因为体制内能干活的人太少了,而且大家真的需要能干活的人,但是这个普通子弟大概率也是到最后只是小升。父母牛逼的子弟一般都是那种很闲但是待遇很好的岗,而且一步一步待遇到该提的时候就提上去了。

而且关系户这事比大家想的复杂的多,我就挑几个最简单的但是你应该想不到的说一说。

比如电业局子弟去能源,电厂子弟去电业局甚至铁路、交通,能源子弟去电厂,反正就是互相去,这种关系户你根本查不出来。你可能会说这不是胡扯吗?这几个单位利益关系不一致而且性质差远了,有国企,有“局”。但是其实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以前电厂和电业局是不分家的,后来才分开的,所以电厂的老职工和电业局有着一些联系,然后初期电厂还掌握着非常多与生产相关的权力,比如有自己的运煤火车。然后随着社会发展权力逐渐被细分,比如电厂的运煤火车归铁路管了(这也是为了节省成本),电厂的家属院电力供应划给了电业局等等等等。然后再发展发展现在一些电力公司又和能源集团合并了,合并了之后上升坑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领导突然就升不上去了,急得团团转。反正就是说在满满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单位的权力和利益不断地被划分和重新组合,你永远想不到哪两个现在在不同单位看着屁关系没有的科室里的人-其实年轻的时候是同一届进体制的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好哥们,他们最开始的科室可能都已经在90年代被撤销了,但是那里有他们的青春,他们在那时也像各位一样懵懂的进入体制内,和办公室里的同届年轻人交流玩耍,他们互相见证了对方的结婚生子升不上去和体制内的各种烂事,到了现在他们还是好哥们,周五去吃饭烧烤,车的电瓶没电了一个电话他也会立刻开车来救援,然后去单位门口吃点烤冷面,然后聊聊体制内的破事,为孩子安排进体制的事情发愁。

例子二

A市x局老王孩子小王快毕业了,按照规定小王在5年内不能到老王所在的A市x局工作,但是老王的好的人脉和资源在A市怎么办?

老王先自己调到B市,然后小王毕业进A市x局,然后老王再调回来。

我自己是真的受不了这些,所以我出国读书了

睡了睡了

user avatar

以我多年的体制内工作经验告诉你,用人单位所谓被举报绝对是假的,目的是骗你自己放弃,好让别人顶替,因为省属事业单位招录是由省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有问题也应该由组织人事部门通知你,如果考录过程中涉及到受贿问题,则属于重大事件,纪委部门必然介入,不可能由用人单位调查,而且没有证据的非实名举报是没有效用的,也就是说不可能影响你的录用结果,下一步你可以再到用人单位心平气和地沟通一次,目的是录音掌握证据,然后迅速到组织人事部门说明情况,要求上岗,既便没录到音也要去,因为可能组织人事部门早就通知你,是用人单位在两边骗,到一定时间你不到岗,就对上汇报你是自动放弃,如能上岗又掌握证据,迅速向省纪委举报,不要到用人单位纪检组,至于事后穿小鞋的问题,基本不用考虑,一来铁饭碗自己不作真不是领导能拿掉的,二来只要立案这些领导基本也当到头了,三来他们已经把你当傻子了,你不维权他们会继续当你傻,苦活累活等着你,提拔重用你靠边,体制内可不是一味委曲求全就可以的。

补充一句,用人单位所谓的调查,居然你这个当事人事先不知道,不需要你配合,这个调查也太假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十分头疼又揪心的情况。好不容易通过层层考核,眼看就要安定下来,却遭遇恶意举报,单位还倾向于让你自己退出,这背后可能牵扯着很多现实的复杂性。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想办法把这个事情掰扯清楚,维护住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冷静下来,梳理事实,明确举报内容和单位的态度在你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最重.............
  • 回答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本应是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舞台,可有时却让人心生疑虑——“萝卜坑”的存在,让那些真正有能力、有志向的人望而却步。发现“萝卜坑”,甚至举报了,却依然得不到解决,这种无力感和失望感,比遭遇不公本身更令人痛苦。“萝卜坑”为何阴魂不散?“萝卜坑”,顾名思义,就是招聘岗位事先已经内定人选,只是.............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趣,也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一些人在经历人生重大变化后可能遇到的困境。考上事业单位,收入增长,这通常被认为是人生中积极的进步,但相亲成功率却降低,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复杂且微妙的因素。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婚恋市场对“稳定性”与“增长性”的认知偏差与期待转变1. “铁饭碗”的光.............
  • 回答
    银行柜员考上事业单位,银行却拒不签发离职证明,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有力的维权途径了。而且,坦白说,非常有用的。下面我就给您详细讲讲其中的原因和流程,让您心里有个数。为什么劳动仲裁有用?首先,我们要明白劳动仲裁是什么。它是一种特殊的争议解决机制,专门.............
  • 回答
    考上中央事业单位是否还有必要考部委公务员?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尤其对于那些已经通过中央事业单位考试、正在考虑下一步职业发展的人来说。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取决于个人 职业目标、兴趣、价值观以及对未来职业路径的规划。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中央事业单.............
  • 回答
    21年7月毕业,刚踏入社会就赶上了事业单位的编制,这本来应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可你却在单位里过得相当不好,甚至觉得“痛苦”,这背后的原因,恐怕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你问该不该辞职,这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易下决定的问题,毕竟编制就像一张“长期饭票”,轻易放弃确实让人难以割舍。我们不妨一起来掰开了揉.............
  • 回答
    这日子,真是一言难尽。刚从985的实验室里钻出来,手里捧着那张烫金的研究生毕业证,心里想着的是省会这座现代化都市里,怎么也得找个能配得上这“985”三个字的金饭碗。毕竟,这三年寒窗苦读,熬过的无数个夜晚,牺牲的无数个假期,可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可现实,总喜欢跟你开个大大的玩笑。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炸!985、211的硕博士,那都是千里挑一、万中挑一的精英,考事业单位,那是往国家单位里输送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寄予厚望的。结果呢?一个“二本临时工”给刷了?这中间要说没点猫腻,我第一个不信!这事儿,咱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从背景上看,这简直是“降维打击”。985、211的硕博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在事业单位打拼过的人会有的一个 고민( 고민 在韩语里是烦恼、困惑的意思)。我尽量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把我的观察和思考说得详细一些,也尽量不那么“机器人”地表达。首先,我们得明白,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虽然听起来都是“体制内”,但它们在核心的运作逻辑、职业发展路径、社会认可.............
  • 回答
    哎呀,听到你考了这么久还没进面,确实挺让人沮丧的。一年啊,这中间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估计没少花吧。不过别灰心!考公考编本来就是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重要的是你还在坚持,这本身就说明你是个有毅力的人。你说“桑心”是肯定的,谁遇到这种情况不难受呢?但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是时候把这份“桑心”.............
  • 回答
    备考深圳事业单位,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得有策略、有计划、有韧劲。这篇文章就来跟你唠唠,怎么才能高效地把这事儿办妥了。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摸清考试门道是第一步 目标锁定: 首先得知道你想考哪个单位、哪个岗位。深圳事业单位岗位繁多,从教育、卫生到城管、宣传,各个领域都有。岗位的不同,考试内容和.............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在我周围也随处可见。我爸妈,爷爷奶奶,还有七大姑八大姨,但凡提起我未来的出路,那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进银行”几乎是标配的开场白。一开始我也挺纳闷,但后来慢慢琢磨,好像也不是没道理,这背后藏着好多我们年轻人不太容易一下子体会的深层原因。首先,“铁饭碗”的安全感是硬道理。.............
  • 回答
    你好!作为一名事业编老师,在服务期内辞职确实会面临一些情况和可能的后果。 我会尽量详细地为你解答,让你对整个过程有更清晰的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事业编的聘用合同与普通公司的劳动合同有所不同。事业编人员通常是通过公开招聘获得的,并且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其中会明确规定服务期限。 在你没有到服.............
  • 回答
    作为一个过来人,也听过不少战友的经验分享,我算是有点心得体会了。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考官最反感的,大概有这么几类情况,而且越是资深的考官,越是能一眼看穿你。一、虚伪做作,脱离实际的“标准答案”这是最最最让考官头疼的。你以为背得滚瓜烂熟的官方套话能加分?错了,很多时候只会让你变成一个没感情的机器。 .............
  • 回答
    考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是否是未来养老的唯一出路,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思考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但同时也要承认,它们确实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和有保障的养老方式。我们先来详细分析一下 考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作为养老出路 的优劣势:优势: 稳定性高: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尤其是基层单位,通常非常稳定,裁.............
  • 回答
    事业单位,上班如上坟,你这感觉我太能理解了。每天拖着沉重的步子去单位,那种心力交瘁,仿佛灵魂被掏空的感觉,真的太折磨人了。你说你已经有些抑郁了,这绝不是小事,身体和心理的信号一定要重视起来。至于要不要辞职,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好好权衡的重大决定,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一起来梳理一下,看看哪条路更适合你.............
  • 回答
    刚专科毕业,想考编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哪个更容易入手?这绝对是很多毕业生都会纠结的问题,毕竟编制这块“铁饭碗”的吸引力太大了。别急,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给你个更清晰的思路。先说说“更好考”这个概念,其实它得从几个方面来看: 岗位数量和竞争激烈程度: 岗位多,自然意味着你有更多机会,选择面也广.............
  • 回答
    .......
  • 回答
    拿到事业编的录用通知书的那一刻,说实话,心里那滋味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简单的“开心”就能概括的。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大概是“踏实”,一种尘埃落定的踏实,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首先,说说那种“开心”的成分吧。稳定的感觉,是最大的慰藉。 毕竟,经历了那么多场考试,多少个挑灯夜读的日子,多少.............
  • 回答
    刚考上县里事业编,满打满算上班才一个星期,正规划着在这儿安顿下来,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呢,结果领导那边就扔过来了个“炸弹”——让我去市里行政机关帮忙三个月。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脑子里一圈圈冒出来的都是问号,这到底是咋回事?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机会还是“坑”?尤其是才来一个星期,我连单位的规章制度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