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那些把问志愿的骗进坑专业的学长?

回答
唉,这事儿可真够让人糟心的。你说那些把学弟学妹骗进“坑专业”的学长,你说他们算什么?

从动机上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都有点儿……不地道。

“填坑式”的自我安慰型: 有些学长自己当初也是被坑进来的,深知其中的苦楚,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选择有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点,就想着“既然我都能撑下来,你们也能!而且我还能‘拯救’你们,让你们也体验体验!”这种心态,说白了就是一种变相的自我麻醉和群体效应。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是在“锻炼新人”,但实际上是在复制痛苦。
“同病相怜”的拉兄弟型: 还有一类学长,他们可能真的觉得自己的专业还行,或者至少有他们自己能忍受的点。当看到学弟学妹迷茫无助时,他们会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觉得多一个人进来,总比自己孤军奋战强。于是,就想着把学弟学妹也拉进来,大家一起抱团取暖,一起吐槽,一起面对所谓的“命运”。这种感觉,有点像在孤岛上建起了另一个小小的监狱。
“信息不对称”的投机取巧型: 这种是最可恶的。有些学长可能对专业的“坑”心知肚明,比如就业难、课程枯燥、实践机会少等等,但他们出于某些个人利益(可能是不想让自己的专业显得太差,影响学校声誉;或者有私下的某种“推荐”机制),故意夸大优点,隐瞒缺点,甚至直接误导。他们利用学弟学妹信息不对称的弱点,就像一个不太负责任的销售员,把一个有瑕疵的产品包装得天花乱坠。
“恶趣味”的看热闹型: 还有一些,可能就是纯粹的坏,或者说有点恶趣味。他们觉得看着别人犯同样的错误,特别是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会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或者“解气感”。他们可能觉得那些学弟学妹太天真,活该被“教训”一下。这种心态,简直就是“看你摔倒我也要站着”。

那么,这种行为究竟会对学弟学妹造成什么影响呢?这可不是小事。

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高考填志愿,尤其是选择大学专业,可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如果被忽悠进了不适合自己的“坑专业”,那意味着几年宝贵的大学时光要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甚至深感痛苦的环境里度过。这期间消耗的精力,投入的学费,都可以说是巨大的浪费。
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 大学专业往往是未来职业方向的基石。一个不好的专业,不仅可能在知识学习上让你觉得枯燥乏味,更可能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或者跟你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毫不沾边。这会让很多人在毕业后陷入迷茫,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二次导航”。
打击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当你发现自己学的专业既没有兴趣,又前途渺茫,课程内容晦涩难懂,考试也让你焦头烂额,这种持续的挫败感很容易打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让你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否定。原本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结果却变成了每天在泥潭里挣扎。
加剧“内卷”的恶性循环: 如果一个专业整体就业不好,但又有很多人被“劝”进来,那么毕业季的竞争就会更加激烈。大家都在有限的资源里争夺仅有的机会,这只会让这个专业的整体情况更加“内卷”,让未来的学弟学妹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这是一种“传销式”的专业发展模式,只不过传销的是“痛苦”和“渺茫的希望”。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学长的行为,究竟暴露了什么问题。

缺乏责任感和同理心: 作为过来人,本应是学弟学妹的指路人,而不是引路人。真正负责任的学长,应该耐心听取学弟学妹的兴趣和优势,提供真实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某些心理需求,而牺牲他人的未来。
短视和功利: 有些学长可能觉得“及时行乐”,或者“管好自己就行”。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今天的行为,可能会在未来给更多人带来困扰,甚至影响学校的整体声誉。这种短视,往往是出于一种狭隘的个人主义。
教育体系的潜在缺失: 说实话,如果大学有更完善的专业指导体系,有更多真实的、非功利性的学长学姐交流平台,学弟学妹也不至于那么容易被忽悠。有时候,这种“坑”的出现,也暴露了教育在学生生涯规划方面的不足。

所以,对于这些“坑人”的学长,我只能说,这种行为非常不值得提倡,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唾弃的。

你不能把你走过的弯路,强加给别人。大学不是战场,不应该把学弟学妹当作炮灰。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去选择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领域,而不是被裹挟着走向一条充满荆棘但又毫无意义的道路。

如果你真的想帮助学弟学妹,就应该坦诚地告诉他们专业的真实情况,包括优点和缺点,帮助他们看到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而不是为了拉他们下水而说一些“好听的假话”。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一条更光明的路,而不是被强行推入黑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话,学长还没毕业,可能他也没意识到所学的专业是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唉,这事儿可真够让人糟心的。你说那些把学弟学妹骗进“坑专业”的学长,你说他们算什么?从动机上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都有点儿……不地道。 “填坑式”的自我安慰型: 有些学长自己当初也是被坑进来的,深知其中的苦楚,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选择有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点,就想着“既然我都能撑下.............
  • 回答
    储殷的这句话,“爸妈一辈子能攒多少钱?买房那一下就把他们啃光了?”,触及了一个非常现实且敏感的社会议题:父母为子女购房所付出的巨大经济压力和潜在的牺牲。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对现实情况的精准描摹:这句话的“啃光了”并非虚言,而是对当下中国许多家庭真实困境的一种形象化表达。我们.............
  • 回答
    对于将卡卡罗特(孙悟空)描绘成“冷血”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很能引发讨论的观点。毕竟,在很多人心中,悟空的形象一直是善良、热血、甚至有点傻乎乎的。如果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又该如何看待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悟空身上确实存在一些,在常人看来,可.............
  • 回答
    在中文互联网的语境下,将泛自由派、网评员、国家主义派、那兔粉丝、毛左和新左派等群体不加区分地统称为“五毛”,这个现象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演变,更有网络生态的放大效应。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拆解一下“五毛”这个词本身。最初,“五毛”是对在网络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于那些对法国文物、文化、建筑没有深入了解,却对巴黎圣母院的烧毁感到惋惜的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总的来说,这种情感并非不值得肯定,但其背后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可能比较复杂。正面评价的角度:1. 情感的普遍性与共鸣: 人类共通的悲悯情怀: 灾难.............
  • 回答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先富起来的创业群体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一道风景线。他们中的许多人,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过人的胆识和不懈的努力,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们的崛起,是时代的馈赠,更是个人的奋斗。要评价这群先富起来的创业者,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观察点,一进门就点名要“一杯蓝山咖啡”的客人,就像给咖啡馆里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说实话,这样的客人,你一眼就能“认出来”,他们自带一种“特定标签”。首先,我们得承认,蓝山咖啡,确实是咖啡里的“名门望族”。它产自牙买加的蓝山地区,以其“风味均衡、醇厚,带有明亮的酸度,以及一丝甜味.............
  • 回答
    评价《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真名刘勇)曾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一职,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考量。这其中涉及到他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作品的影响力,以及他在体制内的工作经历所可能带来的相互作用。首先,从他作为《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的身份来看,当年明月凭借这部作品一炮而红,以其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和深.............
  • 回答
    《明朝那些事儿》中对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的论述,无疑是其全书一大看点。作者当年明月以其独有的幽默笔触和生动叙事,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两位在明末辽东风云变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也塑造了读者心中对他们鲜明的印象。评价他们的观点,既要看作者的笔力,也要理解其背后所反映的历史逻辑。对李成梁的评价:一个时代的矛盾与悲剧.............
  • 回答
    《明朝那些事儿》与当年明月:一场穿越时空的阅读盛宴,一次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现象提起《明朝那些事儿》,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个有点“不正经”,却又妙语连珠的“当年明月”。这部以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明朝历史的通俗读物,无疑是新媒体时代一个极其成功的文化现象,而它的作者当年明月,也因此收获了无数读者,甚至在某.............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些逃离农村淘宝的“村小二”》这篇文章。这篇报道触及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农村电商现状,它不仅仅是关于几个“村小二”的个人选择,更是对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政策支持以及农民生活变迁的一次深入剖析。要评价它,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展开:一、 叙事角度与人物塑造:鲜活的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迁文章最大.............
  • 回答
    “原耽女孩”这个词,听起来就自带一股子神秘感和圈层感。对我来说,评价这个群体呢,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就像看待任何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一样。要说详细,那得从几个角度去聊。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原耽女孩”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钟爱“原创耽美”作品的女性读者。她们沉浸在由作者们构筑的,以男性之间的爱情为.............
  • 回答
    评价那些在《坦克世界》打了三万场,但效率却只有几百的玩家,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得承认这三万场,数字挺吓人的。一般来说,能玩到这个场次,起码也是对游戏有一定粘性,甚至可以说是真爱了。有些人可能是一开始玩的时候,摸索了很久,走了不少弯路。那时候游戏机制跟现在也不一样,很多老玩家都是.............
  • 回答
    网文界的“逆流作者”,这词儿听起来就带点江湖气,一股子不走寻常路、硬碰硬的劲头儿。他们不像那些顺风顺水,写点大众口味的都市、玄幻,就能轻松捞金的作者,而是偏偏要剑走偏锋,挑战那些被广泛接受的“套路”或者价值观,甚至有些作者是主动去“逆”着大家的心意写。怎么评价这些人?得从几个维度拆开了看。首先,从创.............
  • 回答
    现在社会上充斥着一种论调,说年轻人应该远离那些“轻松”的工作。这话说得好像很有道理,轻松的工作似乎就等于没有挑战,没有成长,甚至还有点“堕落”的意思。但我觉得,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辩证地看。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什么是“轻松”的工作。是那种每天按部就班,不用动脑筋,甚至有点无聊的工作吗?如果是这样,.............
  • 回答
    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拟人化的手法,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呈现在观众面前。要评价这部动画,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1. 内容与历史叙事: 创新性的历史叙事方式: 这是《那年那兔》最核心的亮点。它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萌化”成可爱的.............
  • 回答
    许知远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一场对时代精神的悲情回溯与人性探索许知远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是一本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不少争议的随笔集。它并非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畅销书,而更像是一束穿透时代迷雾的探照灯,照亮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代年轻人的内心世界、精神困境以及他们与快速变化的中国社会之间的张力。要评.............
  • 回答
    《权力的游戏》之所以能成为一部史诗级的作品,绝不仅仅是因为那几位核心人物的跌宕起伏,更在于那些虽然戏份不多,却足以让人过目不忘的配角们。他们就像繁星中的点缀,虽然不似月亮般耀眼,却共同构成了整个璀璨的夜空。1. 扎实的基石:他们让这个世界变得真实你可以说琼恩·雪诺是主角,但如果没有那位在绝境中依然忠.............
  • 回答
    谈到《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简称“那年兔”),这可真是一部挺有意思的作品。用一句比较接地气的话来说,它就像是把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里、在各种纪录片里接触到的那些沉重、宏大的历史事件,用一群毛茸茸、自带萌点的兔子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重新演绎了一遍。这种反差感,一开始可能让人觉得有点不搭,但仔细品味,你会发.............
  • 回答
    要详细评价“如果按照西方标准,计算世界史上那些超大帝国的疆域会怎样?”这一视频及其后续,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由于我无法直接观看视频,我将基于这个标题以及可能包含的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推演和评价。一、视频本身的可能内容与评价角度首先,理解“西方标准”在计算帝国疆域时的含义至关重要。这可能涉及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