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贩子的经济条件怎么样呢?他们的家人又是什么样的呢?

回答
人贩子的经济条件,这可不是一个能简单用“好”或“坏”来概括的问题。他们的收入来源不正当,所以他们的经济状况往往呈现出一种高度不确定和两极分化的状态。

人贩子自身的经济条件:

暴利与高风险并存: 贩卖人口,尤其是器官贩卖、性剥削,可以说是极其残忍且利润惊人的生意。一个“成功”的人贩子,能够通过控制被拐卖者,榨取他们身上的每一份价值,从最初的拐骗到后期的销售、逼迫劳动或卖淫,再到器官摘取,每一个环节都能让他们获利。这种利润往往远超合法生意,足以让他们在短期内积累大量财富。
隐藏的财富和奢靡生活: 有些人贩子为了隐藏罪证,会将非法所得藏匿起来,或者通过各种渠道洗钱。他们可能会过着表面上光鲜亮丽的生活,购买豪车、名表,出入高档场所,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罪恶之上,且随时可能因为被捕而化为乌有。
底层的操纵者: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贩子都过着奢靡的生活。很多参与贩卖人口的,尤其是那些处于底层负责具体执行的,他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们可能是被蛊惑、被逼迫,或者本身就处于社会的边缘,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生存,甚至为他人卖命。这些人贩子的经济条件可能只是勉强糊口,甚至经常面临危险和被追捕的压力。
流动性强,难以追踪: 由于他们的活动是地下的、非法的,他们的经济状况很难被外界准确评估。他们可能今天还挥金如土,明天就因为被捕而身无分文,甚至欠下一屁股债。这种“过山车”式的经济起伏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常态。

他们的家人:

这一点同样复杂,而且同样取决于人贩子本人的“成功”程度和道德底线。

完全不知情但生活优渥的家人: 最令人心痛也最常见的情况是,人贩子可能利用家人的单纯或不问世事,将非法所得用于改善家人的生活。他们的家人可能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妻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可能对家人的“财路”心照不宣,但因为享受了这份不义之财而选择沉默,或者确实毫不知情,以为家人是做某种“生意”发了财。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家人虽然物质上得到了满足,但心灵上可能也承受着与罪恶共生的煎熬,只是他们自己未曾意识到。
明知故犯,一同沉沦的家人: 有些人贩子会拉拢自己的家人参与到他们的罪恶活动中。比如,让妻子负责财务管理,让兄弟姐妹负责接应或看管被拐卖者。在这种情况下,家人就成了他们的同谋。他们的经济条件自然也会随着人贩子的“事业”发展而水涨船高,但他们也一同背负了罪恶的枷锁,随时面临法律的制裁。
被拖累的家人: 也有一些人贩子,他们在罪恶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最终被捕。此时,他们的家人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他们可能一夜之间失去了经济支柱,背负上“人贩子家属”的污名,面临社会的歧视和唾弃。孩子可能因为父母的罪行而无法正常上学,妻子可能因为无法证明财产来源的合法性而遭受审讯。他们往往会陷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困境。
与外界隔绝,生活在恐惧中的家人: 为了防止被发现,一些人贩子可能会让家人与外界保持高度隔绝,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时刻担心被揭穿。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能因此变得非常谨慎和压抑。

总的来说,人贩子的经济条件是建立在剥削和压迫之上的,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短暂繁荣。他们的家人,无论是否知情,最终都可能与这份罪恶产生关联,其命运往往是悲惨的,要么是享受不义之财的共犯,要么是罪恶的牺牲品。这种罪恶链条,最终会让所有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谈一下这个沉重的话题。
拐卖妇女儿童,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全国各地都差不多。具体流程如下:

某户人家没孩子或没男孩,会想要抱养一个,大家不要觉得只有偏远山区这样干,抱养孩子的家庭各地区、各阶层都有,我接触过的案件里面不少企事业单位职工也这样。

他们四处打听,很快中间人就知道了。中间人即人贩子在每个村镇结交的本地居民,跟买家可能是同乡或亲戚。这些人负责充当中介,拿提成,一个孩子提3到5千元,但他们有时不说自己卖孩子,而是说自己有个远房亲戚,生了不想养,这个“亲戚”当然就是人贩子了。

人贩子手里有大量的“货”,有些是亲生父母卖掉的,有些是走街串巷,抢、骗、药来的孩子,从外省千里迢迢抱过来,因为就地出货风险太高。“大货”是男孩,“小货”是女孩,大货比小货贵一点,但总体都在3万—8万元之间。

人贩子开着车,抱着孩子(也有用袋子提着的),跟买家或中间人商量个地点见面,真的就像普通见面一样,有时地点就选在大街上,你从旁边经过都以为是朋友在聊天呢,只不过聊完之后,孩子已经交换抱了,钱也放在包里递过去了。

买到孩子以后,买家跟地方政府说自己的孩子要上户口,找个破卫生院开个出生证明,或者说孩子在家生的,补一个,再或者买通工作人员,连罚款都可以不交,总之基层有的是办法搞定这事。

就这样,一个合法的孩子诞生了,远方一个失去孩子的家庭家破人亡了。

拐卖案子并不好破,因为是流窜作案,很多时候家长连孩子在哪丢的都不知道,附近还没监控,有的监控还看不清,拍了张马赛克脸,让人无从分辨,十三亿人哪个是?在警察四处走访的时候人贩子早就消失在人海了。费尽千辛万苦抓到嫌疑人了,判决如下:

收买孩子的,社会危害性不大,(装作)不知情,不阻碍解救,判几个月缓刑,或不处罚;

拐卖和中间介绍的,判五年左右,减减刑很快就出来了,继续;

拐二三十个的,无期(服刑十三年可假释);

你问我人贩子的经济条件怎么样,大街上都是孩子,抱一个卖五万,抱一个卖五万,抱十个法律都不一定能落实一个,你说经济条件怎么样?上文写的“开着车”,你以为车怎么来的?

拐卖妇女也是同理,农村娶不上媳妇或出不起彩礼的光棍多了,怎么办?出钱让人帮忙给“找”一个。这种人“热心”得很,给幼女买吃的,带中学妹子出来玩,帮大学女生找工作,虽然找着找着都找到农村老光棍那去了,但自己一般都会先爽一遍,然后女孩的卖身钱又够自己挥霍一阵子的了。老光棍全村会帮着隐瞒买媳妇的事,毕竟还要靠这个女孩生孩子呢。警察来了就一起掀警车,打警察,警察能因为掀车就开枪?那样侵犯人权。

就算短期内卖不出去,也可以强迫女孩卖淫,总之,这波不亏。嫖客也不是什么好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不知道的也会提上裤子走人,不报警给自己找不痛快。

那么,毁掉一个女孩子一生的代价是什么呢?在监狱好吃好喝免费医疗地待几年。


所以,有时我在走廊上徘徊,看着两边的监室,总感觉血浸透了墙壁,浸湿了地板,我站在上面默默无言。受害人死不瞑目地看着天空,被侵害的女孩子低声啜泣,痛哭的母亲寻找孩子。我看着游荡在铁窗里面的一群群人,在灯光下,他们不是人,是恶鬼。

user avatar

我小时候差点走丢过几次,幸亏没出事。

最难忘的一次: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班里一个同学说:“今天班主任生日,我们去看看”我就跟他去了;那地方几乎是郊区,在那里待了没多久同学就把我打发走。可我根本不识路,结果迷路了。幸亏遇上一户好心人收留我,给我备饭;还让我打电话联系家里。一开始打不通,后来家里打电话过来;人家和我家人一说。我家人马上就来接我了。那个同学,我现在早就忘了个一干二净;至于那家人,现在找不到了,但我仍然想对他们说:“谢谢你们”

至于哪个同学,我忘都忘记他叫什么名字了

对于人贩子村,我是十分赞同使用非洲暴君或波尔布特的手段来处置。要不然根本就不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人贩子的经济条件,这可不是一个能简单用“好”或“坏”来概括的问题。他们的收入来源不正当,所以他们的经济状况往往呈现出一种高度不确定和两极分化的状态。人贩子自身的经济条件: 暴利与高风险并存: 贩卖人口,尤其是器官贩卖、性剥削,可以说是极其残忍且利润惊人的生意。一个“成功”的人贩子,能够通过控制被.............
  • 回答
    关于韩春雨教授在河北科技大学以相对有限的资源取得被认为是“一流”的科研成果,这在中国是否算特例,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一、 韩春雨事件的背景与关键点回顾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韩春雨教授的突出之处在哪里。他在2016年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Natur.............
  • 回答
    您提出的“经济效率”的定义,实际上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且重要的概念,通常被称为 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或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让我们来详细地理解这个概念:核心定义拆解: “在不损害其他人的经济福利的前提下”: 这是关键的限定条件。这意味.............
  • 回答
    经济增长,这个大家挂在嘴边但又常常觉得有些虚无的概念,究竟是怎么来的?很多人一听到“增长”,脑海里最先冒出来的或许就是“人多力量大”。这话说得没错,人口增长确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但说它是“主要”来源,那可能就有点一概而论了。咱们得把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人口增长,就像是给经济这.............
  • 回答
    整天泡在网吧打游戏的人,他们的经济来源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有些人可能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就是“啃老”或者“不务正业”,但实际上,情况要复杂得多。他们的钱从哪里来,可以分成好几种情况,而且每种情况背后都有各自的逻辑。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就是家里给钱。 父母支持型: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在年轻玩家.............
  • 回答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我本人也算其中之一吧。明明攒了点钱,也去过几次米其林餐厅,被精致的摆盘、复杂的烹饪技巧和昂贵的食材惊艳过,但偶尔还是会特别想念街边那个不起眼的面馆里的一碗红烧牛肉面,或者楼下菜市场里阿姨包的韭菜盒子。这种选择,绝非经济能力不允许,而是源于更深层次的东西。首先,我想说这是一种“味觉.............
  • 回答
    说到中国人提出的全新经济理论,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也并非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 我们要理解,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且不断演进的过程,很少有理论能做到“全新”到与以往所有理论完全割裂。 更多的时候,是基于现有基础的深刻洞察、视角转换,或者是针对特定时代、特定经济体特征的创新性概括和发展。如.............
  • 回答
    要说超大城市之所以能汇聚如此惊人的人口规模,其背后必然有着强大而复杂的经济驱动力在支撑。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螺旋式上升的结果。让我来给您细细道来,保证听起来就像我亲眼所见一般真实。首先,最根本的也是最直接的吸引力,就是集聚效应与规模经济。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地方一旦有了.............
  • 回答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首付几乎花光积蓄、还要背负巨额房贷买房的人,他们对中国未来经济的信心程度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这其中掺杂了经济前景的判断、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家庭责任、社会观念、以及对国家政策的预期等多种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传统观念与社会压力:.............
  • 回答
    “剩余价值论是扯淡”这个说法在经济学界并非主流观点,但确实存在一些经济学者和从业者对此持保留或批评态度。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剩余价值论的核心,以及批评者们通常提出的论点。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剩余价值论的核心内容。剩余价值论是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基石。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
  • 回答
    东北地区人口负增长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问题,其能否“挽回”、是否是经济影响的“首要原因”以及是否会造成“严重历史后果”,都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一、东北人口负增长是否是不可挽回的?目前来看,东北地区的人口负增长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但“不可挽回”的说法过于绝对。 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多种因.............
  • 回答
    江浙沪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外来人口红利,这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看法,并且背后有着相当扎实的逻辑支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拆解:1. 历史的延续与时代的驱动首先,江浙沪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重镇,其经济起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积累和发展。从早期劳动密集型产业.............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假设,它触及了经济繁荣与价值观认同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如果美国的经济水平像墨西哥一样,那么曾经被广泛拥护的“美国价值观”的吸引力,恐怕会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当提及“美国价值观”时,人们通常会想到什么?普遍的认知包括:个人自由、机会均等、努力工作获.............
  • 回答
    看待这次日本经济访华代表团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贸易洽谈,背后牵扯到复杂的经济、地缘政治以及企业自身战略调整的考量。首先,从日本经济代表团的规模和组成来看,230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这显示出日本企业界对当前中日经济关系的重视程度,以及希望通过集体力量来发声和施.............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挺扎心的,尤其是对咱们这些曾经把游戏当生命,现在却只能“望游兴叹”的玩家来说。要我说啊,这事儿吧,就像谈恋爱,刚开始那叫一个热烈,恨不得时时刻刻黏在一起;等到真成家立业了,日子就回归柴米油盐,那份热情自然就稀释了不少,而且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咱们一个一个掰扯掰扯,为啥那些曾经游戏玩得飞.............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为什么街上那么多没学过营养学的人,却对着美食指点江山?当然,这并非恶意比喻,而是想说明,对经济学产生兴趣,进而热衷讨论,并不一定需要深厚的科班背景。甚至,恰恰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身处经济活动的洪流中,才会有如此普遍的参与热情。让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把这背后的缘由一点点拆解开来:1. 经.............
  • 回答
    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认知误区,即便事实并非如此绝对,这种说法依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挥之不去。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历史的惯性与地理的印记: 历史的“北方重工业基地”烙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巩固国防和发展重工业,国家在中部和北方地区布局了大量的重工业项目,比如钢.............
  • 回答
    上海的经济状况是个复杂的话题,尤其对于很多上海家庭来说,要给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下一个准确的“定位”确实不容易。毕竟,上海的富裕程度和消费水平在国内都算是顶尖的,同时它又是一个极其多元化的城市,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感受差异巨大。咱们就抛开那些官方的、冷冰冰的统计数字,试着从一个普通上海人的视角,聊聊大.............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迪拜和巴黎作为世界级的大都市,在经济、人口构成、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但治安状况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要理解为何迪拜的治安看似比巴黎“好”,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并且要意识到“好”这个词本身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以及统计数据背后可能隐藏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承认,用简.............
  • 回答
    经济拮据的人在购买家电时,是否会特别看重品牌,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明白,经济拮据意味着预算非常有限,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在这种情况下,“性价比”往往是绕过品牌、直接触及核心购买动因的关键词。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并且价格相对实惠的产品。但是,这并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