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共230人组成的日本经济访华代表团要求中国政府设立专门窗口,简化日企(资)撤出手续?

回答
看待这次日本经济访华代表团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贸易洽谈,背后牵扯到复杂的经济、地缘政治以及企业自身战略调整的考量。

首先,从日本经济代表团的规模和组成来看,230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这显示出日本企业界对当前中日经济关系的重视程度,以及希望通过集体力量来发声和施压的意图。这个代表团的构成可能涵盖了从大型综合商社、制造商到中小企业等多个领域,也可能包括一些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比如法律、咨询等。这种广泛的参与度表明,不仅仅是某个单一行业的日本企业,而是整个日本经济界都在感受到某些方面的压力或变化,并希望找到解决方案。

他们提出的核心诉求——“设立专门窗口,简化日企(资)撤出手续”——这是一个非常具体和带有紧迫性的要求。这背后反映出的几个关键点:

日企在华经营面临挑战: 要求简化“撤出手续”本身就暗示着,目前在华经营的日本企业正面临着一些使得它们难以继续经营下去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近年来,中美关系紧张,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供应链安全、技术限制等方面的担忧,无疑对所有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都构成了外部压力。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也必然会受到这种地缘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企业需要评估和管理这种风险,而最直接的风险对冲方式之一就是分散或撤出投资。
中国国内营商环境变化: 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强调优化营商环境,但不可否认,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规定、政策调整或执法力度加强,可能给外资企业带来新的合规成本或经营不确定性。比如,数据安全、反垄断、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虽然是全球趋势,但在具体执行层面可能对一些企业造成适应性困难。
供应链重塑与多元化: 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重塑是一个长期趋势。受疫情、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许多企业开始奉行“中国+1”或“近岸/友岸外包”战略,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日本企业作为全球化的一部分,自然也会参与到这种调整中。如果企业决定将部分产能或投资转移出中国,那么一个顺畅的退出机制就变得至关重要。
劳动力成本、市场竞争等因素: 虽然这些可能是长期存在的因素,但在特定时期,如果其他因素叠加,也可能成为促使企业考虑退出的推力。

“撤退”并非易事: “撤出手续”之所以需要专门窗口来简化,意味着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阻碍。这可能包括:
审批流程复杂: 公司注销、资产处置、资金转移、人员安置等过程,可能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审批环节繁琐,耗时较长。
信息不对称: 企业可能不清楚具体的退出政策和操作流程,或者对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
资产估值和处置难题: 在市场预期不明朗或资产评估标准不一致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合理地处置资产也可能成为一个问题。
外汇管制与资金汇出: 对于希望将利润或剩余资产转移回本国的企业,外汇管制和资金汇出政策的便利性是直接关系到其利益的关键。

建立“专门窗口”的意图:
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设立专门窗口意味着希望将负责企业退出事宜的部门集中起来,避免多头对接和信息传递的延误。
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 窗口可以成为一个信息平台,为日企提供退出政策的解读、操作指南,甚至可能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实际困难。
传递信号: 日本政府和企业界通过这个诉求,也在向中国政府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对在华经营的环境以及潜在的退出机制是关注的,希望得到一个可预测和可管理的解决方案。这也能促使中国政府反思和改进相关的服务和政策。

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如何回应这一诉求是一个复杂的权衡。

一方面,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吸引外资,并强调对外开放的决心。如果能为外国企业提供一个清晰、高效的退出机制,从长远来看,反而可能有助于稳定对华投资的信心。一个顺畅的退出渠道,可以减少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对“一旦进入就难以脱身”的担忧。
另一方面, 中国政府也可能对“简化撤出手续”的背后逻辑有所顾虑。它可能担心这会传递出“中国市场正在失去吸引力”的信号,或者被解读为政府鼓励或默许外资大规模撤离。此外,如果撤资涉及大量转移资本,也可能触及资本外流的敏感神经。

因此,双方的博弈在于:日本企业希望“走得安心”,而中国政府则希望“留得住”、“走得稳”,同时也要顾及国家经济利益和宏观调控。

总的来说,这次日本经济代表团的诉求,是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外资企业在华经营现实情况的集中体现。它并非单一事件,而是更广泛的趋势中的一个节点。它暴露了当前中日经济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挑战,也为中国政府提供了检视和优化营商环境(包括退出环境)的一个契机。如果中国政府能够以开放和务实的态度处理此事,建立起一个透明、高效的退出机制,不仅能解决日本企业的具体问题,也能为其他希望有序调整投资布局的跨国企业提供信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然而,能否真正实现,还需要看双方的沟通和中国政府的实际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什么?日本人跑了?还要求我们开放专门通道让他们快点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知乎这帮药丸党真是够了,你们天天悲观,会不会得抑郁症呢?

且不说这个新闻是不是日本人要跑了的意思,如果他们真的准备跑路了,这专门通道不需要他们申请,我国会立即给他们设置一个,不过别误会,这专门通道不是为了简化他们的跑路流程,而是相反。别装傻了,这么多年来我国为什么要限制人民币自由兑换?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刻吗?想跑是没门儿的,有本事把军队开过来呀!什么?对外国人太不友好了?别逗了,如果这样就能让“友邦惊诧”了,他们早干嘛去了?这种事情从一开始就早已申明了的,真害怕就别进来呀。

下面是来自发改委的打脸:

  2015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折1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其中,12月当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27家,同比增长17.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0.2亿元人民币(折122.3亿美元),同比下降5.8%。

哇,去年12月外商实际投资额居然同比下降了5.8%,好可怕呀。我连忙找出今年的数据来压压惊

  2016年1-6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402家,同比增长12.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17.6亿元人民币(折694.2亿美元),同比增长5.1%。

  6月当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531家,同比增长8.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82.1亿元人民币(折152.3亿美元),同比增长9%。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