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
目前最高票的 @王子君 答案站在达沃小共同体凝结核、高德性土豪杜特尔特先生的角度分析了一下“地缘政治”。可能比较接近杜大亨的思维过程(当然也有可能是中国投资商的思维过程?)吧,这就不是我等非土豪人士能知道的了。
那么,站在菲共角度来观察,这一切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杜特尔特上位之初,就尝试收编菲共、摩解、摩伊解三派,反制马尼拉权贵的势力,从而推进菲律宾的联邦化,最终实现地方土豪去马尼拉大一统之长远目标。但是在这三派里,摩解和摩伊解都是可以通过给地盘来招安的,要收编全国性的菲共就困难得多,杜大亨因此开价最高,而事实上其进展也是最缓慢的。
杜大亨2016年上台不久,先在内阁里给了菲共外围统战人士几个冷板凳坐(这些人士均未到职),以示可以跟菲共“共天下”。菲共表示听其言观其行,双方于是各自宣布“单方面停火”(但又保留“自卫权”)。然而杜大亨不能对陆军如臂使指,也不愿意满足菲共民主革命的最低纲领,所以双方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在2017年2月、4月、5月等多次反复开打再停战。其中,2017年4月5日双方一度签署了长期停火协议。
2017年5月底,马拉威事件发生。杜大亨在棉兰老实施军管,此举严重刺激了菲共领导的民主革命势力。在菲共看来,杜大亨无疑就是跟(一贯反共的)军部合流,要仿效马克斯来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至少,也是在放纵军部围剿新人民军在棉兰老的根据地。因此,菲共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反对杜大亨的抗议运动。事后看,杜大亨一方面坐视军部在打击伊斯兰国斗争中一系列的消极怠工和欺上瞒下(如无数次宣布“即将收复”,最后歼敌数字超过最初所谓“恐怖分子总数”的几倍),一方面又不断授予军部生杀夺予的大权(包括为军部强奸抢劫洗白和站台),在棉兰老同样有着大片根据地的菲共和新人民军当然是很难容忍的。
不过另一方面,当时杜大亨仍试图“以夷制夷”,调动摩伊解和新人民军去马拉威打伊斯兰国。摩伊解忙不迭宣布派2000人为杜大亨助战,以清理门户(马拉威的“恐怖分子”大半都是从该阵线里分裂出来的主战派军头);而菲共则一直在跟杜大亨继续讨价还价,一度还声明已独自派兵打击伊斯兰国。然而,菲共最主要的诉求就是杜大亨必须取消军管,然而杜大亨却始终无法满足,因此双方不能够共同作战。相反,杜大亨多次暗示要把军管扩大到全国,最终虽然没有实现,但在结束马拉威围剿后还是宣布将棉兰老军管继续延期。
双方的讨价还价长期无结果,军管的隐患逐渐暴露出来。2017年7月下旬,菲共与菲当局军队(包括总统卫队)在棉兰老爆发了多次军事冲突,最初的偶发军事冲突逐步扩大。无论这是杜特尔特的计划还是军部的独走,双方矛盾的激化已经难以逆转。10月底,杜特尔特政府宣布胜利剿灭了马拉威的伊斯兰国部队,但又继续在棉兰老推行军管。无论是军队和新人民军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自己的立场都不可能互相容忍。11月25日杜特尔特宣布考虑将菲共列为恐怖组织,11月29日菲当局军队宣布28日在冲突中打死15名新人民军战士(按惯例应该是注水,但不排除新人民军确实受到一定损失)。在这一胜利“鼓舞”下,杜大亨在12月5日签署法令,宣布菲共和新人民军为恐怖组织,并且威胁要对菲共的外围组织(1990年代以来一直作为合法政党和组织活动,在大选中能够获得大约10%的选票)展开大逮捕。随后,杜大亨私下里又抱怨菲共正在同反对党自由党(阿基诺三世的党)勾结,尽管菲共2017年年初还曾宣布“通缉”阿基诺三世。
菲共与杜特尔特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和。抛开双方的阶级立场(我知道资乎很多人并不相信),菲共对于杜特尔特的亲中态度就不感冒(当然也不希望杜特尔特亲美)。然而最终双方走向破裂的关键因素无疑是棉兰老的军管。在菲共和军队(不仅是一支军事力量,更是一个政治力量)之间,杜大亨选择了军队,这就决定了他与菲共的破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