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莫斯科大牧首拒绝与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圣事共融的新闻?

回答
莫斯科大牧首基里尔拒绝与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巴尔多禄茂圣事共融的消息,无疑是近年来东正教世界一件非常重大且令人担忧的事件。这背后牵涉到的不仅仅是两个教会领袖的个人恩怨,更是涉及神学、历史、政治以及教会治理等多个层面复杂纠葛的集中爆发。

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

一、 历史背景与地位的演变: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君士坦丁堡大牧首(普世牧首)在东正教世界中的特殊地位。历史上,君士坦丁堡教会一直被视为“第一位”(primus inter pares),也就是“同等中的第一位”。这意味着普世牧首并非一个“教皇”式的至高无上领导者,而是在所有独立自治的东正教教会中拥有首屈一指的荣誉和协调地位。然而,这种地位也赋予了普世牧首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如教会划分、承认新自治教会等,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最终裁决权。

莫斯科教会虽然历史悠久,但在东正教世界中的地位相对后来居上。直到1589年,莫斯科才被君士坦丁堡正式承认其独立的自治教会地位,并由普世牧首册封莫斯科牧首为“牧首”。这标志着莫斯科教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地位在东正教世界中迅速提升。然而,即便如此,在某些教会治理的原则和历史传承上,莫斯科教会也始终受到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影响和制约。

二、 导火索:乌克兰教会的自治地位承认

这次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尔多禄茂于2019年正式承认了乌克兰东正教会的自治地位。

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教会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存在着乌克兰正教会(莫斯科宗主教区)、乌克兰基辅宗主教区以及乌克兰自主正教会等多个派别。其中,莫斯科宗主教区虽然数量上占据优势,但乌克兰国内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不受莫斯科控制的全国性教会的声音越来越大。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这一举动,在乌克兰内部以及国际东正教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从君士坦丁堡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这是行使普世牧首的传统权力,是回应乌克兰信众的呼声,也是为了纠正历史上的某些不公正情况(尤其是在历史恩怨方面)。而从莫斯科教会的角度来看,他们视之为对他们教会权威的直接挑战,认为君士坦丁堡无权干涉属于莫斯科宗主教区管辖范围内的乌克兰教会事务。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分裂”行为,是在破坏东正教世界统一的基石。

三、 圣事共融的意义与破裂的后果

圣事共融(Koinonia)是东正教教会之间关系的基石。它意味着教会之间承认彼此的神学合法性、圣事有效性,并且双方的圣品人员(主教、神父)可以在对方的教会中举行圣事,例如一起进行圣餐礼。当两个教会之间宣布停止圣事共融,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断裂,意味着在官方层面,它们不再承认彼此为“兄弟教会”。

莫斯科大牧首基里尔宣布拒绝与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巴尔多禄茂圣事共融,其直接后果是:

中断了双方的祝圣礼和圣餐礼: 莫斯科教会的主教和神父不能再与君士坦丁堡教会的主教和神父共同举行圣餐礼,也不能互相承认对方祝圣的主教。
影响了东正教世界的整体性: 整个东正教世界由多个独立的自治教会组成,它们在神学上是统一的,但实际运作上又各自独立。君士坦丁堡作为普世牧首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是联系这些教会的纽带。莫斯科教会的拒绝共融,导致了东正教内部出现了一道深刻的裂痕。
其他教会的站队: 这一事件迫使其他东正教自治教会选边站队。一些教会支持君士坦丁堡的决定,认为这是维护东正教教义和传统的必要之举;而另一些教会则出于各种原因(包括政治压力和对莫斯科教会的尊重)站在莫斯科一边,或者选择保持中立。这进一步加剧了东正教世界的分裂。

四、 莫斯科教会的论点与考量

莫斯科教会之所以如此强硬,背后有几个关键的论点和考量:

教会法和传统: 莫斯科教会坚称,君士坦丁堡在承认乌克兰教会自治时,并未遵循东正教教会法的规定,也没有获得其他主要教会的普遍同意,这违反了教会的传统治理模式。他们认为,教会自治的授予应该是通过全体东正教主教的协商和一致决定,而不是由某个教会单方面作出。
保护信众: 莫斯科教会将其 موقف解读为保护自己的信众,特别是在乌克兰境内的信众,他们认为乌克兰教会的自治承认是外部势力(包括乌克兰政府和西方国家)干预宗教事务的结果,是为了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
地缘政治因素: 不可否认,乌克兰教会的自治问题与俄乌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关系密切相关。俄罗斯政府一直将东正教会视为其文化和政治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乌克兰教会的独立也意味着俄罗斯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削弱。这种政治层面的考量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教会的决策中。
争取东正教世界的主导权: 莫斯科教会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在东正教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有野心挑战君士坦丁堡的“第一位”地位。在乌克兰问题上强硬出手,也是他们试图展示自己力量和影响力的一个方式。

五、 君士坦丁堡教会的论点与考量

君士坦丁堡教会坚持其决定的合法性,其论点主要包括:

普世牧首的权利: 君士坦丁堡教会认为,根据教会法和历史惯例,普世牧首拥有在必要时承认新的自治教会的权力,特别是在发生教会分裂或特定历史时期。他们声称这是在解决乌克兰教会长期存在的“分裂”问题,并恢复其作为“东正教世界的母教堂”的责任。
回应乌克兰信众的诉求: 君士坦丁堡方面强调,他们是在回应乌克兰人民对独立教会的普遍愿望,并且乌克兰总统和大部分乌克兰信众都支持这一决定。
历史恩怨的纠正: 一些论者指出,君士坦丁堡认为过去曾将某些教会(包括乌克兰的教会)“划拨”给莫斯科,是出于当时政治考量而非纯粹的神学合法性,现在有权纠正这些历史上的不当之处。

六、 影响与展望

莫斯科大牧首拒绝与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圣事共融,给整个东正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挑战。

教会分裂的固化: 这种断裂如果长期持续,将导致东正教世界的分裂进一步固化,影响到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见证和影响力。
神学和教义的讨论: 这也引发了对东正教教会治理模式、普世牧首的角色以及教会在处理历史和政治问题时的自主性等问题的深入讨论。
其他教会的立场: 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东正教自治教会的立场和选择,例如塞尔维亚教会、罗马尼亚教会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东正教世界的力量格局。

总而言之,这场圣事共融的危机,是东正教世界在面对现代社会变迁、民族主义兴起以及地缘政治冲突时,内部张力的一次集中体现。莫斯科教会的强硬姿态,既有其对教会法和传统的坚持,也有其深刻的政治考量,而君士坦丁堡的决定则是在行使被认为拥有的特殊权力,以回应特定国家信众的呼声。这场风波的最终走向,将深刻影响未来东正教世界的形态和发展轨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绝罚(Excommunication)是不一样的,在东正教会里,绝罚类似天主教的小绝罚,即不与某人共融圣事(Eucharistic Communion);而咒逐(Anathema)才是类似天主教大绝罚的概念,即革出教会。2018年10月15日晚俄正教会的决定是,根据神圣会议关于乌克兰教会的问题的声明,俄正教会暂时无法与君堡牧首共融:


...impossible for us to continue the Eucharistic communion with its hierarchy, clergy and laity.
From now on till the Patriarchate of Constantinople abandons its anti-canonical decisions, it is impossible for all the clergy of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to concelebrate with the clergy of the Church of Constantinople, and for the laity to participate in sacraments administered in its churches’, the document states.”

(因为乌克兰问题)我们现在无法继续与(君堡牧首的)神品、神职和平信徒互领共融圣体,
在君堡牧首放弃其违反教会法的决定前,所有的俄正教会神职人员与平信徒不得参与君堡牧首管辖下的教会圣事。


这个只能叫拒绝圣事共融(a refusal of eucharistic communion),绝对不是吃瓜群众们套用天主教概念,认为两大牧首互相革出教门,两大正教会决裂。说白了,在谈妥之前,俄正的人现在暂时不能和君堡的人一起吃酵饼,喝红酒了。


所以,不要听风就是雨,总想搞个大新闻。俄正的神圣会议只是在声明中搬出了教会法,认为君堡牧首现在的行为,按照教会法已经可以被绝罚了,勿谓言之不预也。底线已经划好,你若此时撤出,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 关于这个声明的具体分析一会儿再写。




具体分析一下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和莫斯科昨天的声明:

首先1992年基辅都主教Filaret脱离莫斯科牧首下属的乌克兰正教会,自立为基辅牧首的时候,俄罗斯正教会对其除以咒逐(Anathema)处分,革出了教会;

而这一决定,在当时,是得到了君堡牧首巴尔多禄茂承认的:

on August 26, 1992, His Holiness Patriarch Bartholomew of Constantinople in his reply to a letter from His Holiness Patriarch Alexy II of Moscow and All Russia wrote about the deposition of Metropolitan Philaret of Kiev, ‘Our Holy Great Church of Christ, recognizing the full and exclusive competence of your Most Holy Russian Church in this matter, synodically accepts the decision on the above’.

在1992年8月26日,关于Filaret裂教的问题,君堡牧首巴尔多禄茂在回复莫斯科牧首的信中说:我们的教会承认你们俄罗斯教会在这一事务上完全且独有的决定权,接受上述决定。

在1997年4月7日的信中普世牧首又提到,其教会不再与乌克兰的裂教教会共融:

In His Holiness Patriarch Bartholomew’s letter of April 7, 1997, to His Holiness Patriarch Alexy II it is stated that ‘having received the notice about this decision, we have informed the hierarchy of our Ecumenical See about it and asked them henceforth to have no church communion with the these persons’.


然后今年2018年,巴尔多禄茂是怎么翻案的呢?9月1日普世牧首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了Holy Synaxis of the Metropolitans and Archbishops of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at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把全世界的都主教和总主教们都召来开了个会,大意就是说,不是我要乱授独立教会,是几百个大主教们一致通过,认为我有这个权力;另外关于裂教的问题,乌克兰人民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莫斯科认为:第一大部分的教会都不承认你这个主张,第二你这个主张在教会法里找不到依据,第三,从拜占庭时代到现在的教会法实践中从来都没有这么干过,你凭什么就这么干了?莫斯科牧首的回击策略和tw问题上的中国政府是一样的,即国际法/教会法远大于所谓的tw人/乌克兰东正教徒的“民意”,乌克兰作为全俄教会的canonical territory不可动摇。

the Holy Synod of the Church of Constantinople refers to non-existent ‘canonical privileges of the Patriarch of Constantinople to accept appeals of hierarchs and clergy from all the autocephalous Churches’. These claims in the form given to them today by the Patriarch of Constantinople have never been supported by the plenitude of the Orthodox Church,as they have no grounds in sacred canons...These claims are also refuted by the practice of decision of the Holy Ecumenical and Local Council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authoritative canonists of the Byzantine and modern times.


这就好比中美联合公报白纸黑字的写着你美帝对一个中国原则没有异议,20年后你又公开支持TW独立建国。你当年白纸黑字的自己承认了乌克兰这个教会是裂教,支持我们把他革出教会。你现在又跟他共融,还授予他独立教会的地位。你要这么干,就是违反教会法,小心地动山摇。

If any one of the bishops, presbyters, or deacons, or any one in the Canon shall be found communicating with excommunicated persons, let him also be excommunicated as one who brings confusion on the order of the Church’
教会中的任何人如果与被绝罚者往来,也应因破坏教会秩序被绝罚

Council of Antioch Canon 2; Apostolic Canons 10, 11


也就是已经勿谓言之不预也了,在随后的通知中,宣布了暂时拒绝与君堡牧首共融,也就是开头提到的那一段。


然而我大胆预测一下,事情的发展也就如此了。我今天看到很多发“1054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见证历史了”之类的,但是这个事很难看做是俄罗斯与君堡数百年来的教会恩怨的集中解决:莫斯科的声明中明确表示,君堡牧首如果撤销决议就既往不咎,而我们很难预测下一任,下下任君堡牧首将会怎么做。莫斯科牧首与君堡牧首有数个互不承认的自治教会,且莫斯科牧首也曾经单方面授予了一个其下辖教会(oca)独立教会地位,君堡牧首并未承认。双方可能彻底谈崩,但是也存在利益交换的空间。在这之前,我们更可能看到的是A与B两个教会互不共融,而吃瓜群众CDE教会与AB都共融的尴尬局面出现。

user avatar

补充几个事例:

其实类似的事情君堡普世牧首过去就做过,苏俄内战期间,为了对付东正教会,布党就成立了自己的教会,而东正教世界里唯一承认布党教会的,就是君堡普世牧首;

苏联解体后因为君堡普世牧首承认波罗的海教区独立,两边类似状态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后来君堡普世牧首退让了;

乌克兰教会内部其实也不满意,因为不是产生乌克兰独立教会,而是乌克兰教区被君堡普世牧首直辖了,现在乌克兰教会内部都开始分裂了,已经有主教自称是君堡普世牧首直辖教区,不归属乌克兰教会管辖了;

这事背后米国人插了很多手,政治意味远远大于宗教问题;

土耳其东正教会态度最坚决,要求决罚君堡普世牧首判处异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莫斯科大牧首基里尔拒绝与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巴尔多禄茂圣事共融的消息,无疑是近年来东正教世界一件非常重大且令人担忧的事件。这背后牵涉到的不仅仅是两个教会领袖的个人恩怨,更是涉及神学、历史、政治以及教会治理等多个层面复杂纠葛的集中爆发。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一、 历史背景与地位的演变:首先.............
  • 回答
    如何看待莫财经峰会上王石「企业家如果为富不仁,富起来很快就要垮掉」的发言?王石在莫财经峰会上的这段发言,无疑触及了当下社会对企业家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普遍关切。他的话语简洁有力,直接点明了“为富不仁”这一行为模式与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根本性矛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他的发言:1. 道德与.............
  • 回答
    莫斯科中央环线(MCK),也被称为莫斯科轨道交通新环线(МКЖД,Малое кольцо Московской железной дороги),是莫斯科乃至整个俄罗斯轨道交通领域的一项划时代的重大工程。要全面看待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历史背景、建设目标、实际效果、技术特点、面临的挑战.............
  • 回答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在俄罗斯人心中占据着一个非常特别的位置,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符号。提起它,你很难不感受到那股浓烈的怀旧和一丝淡淡的忧伤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在苏联时期,这首歌是家喻户晓的。无论是在大大小小的文艺晚会,还是在家庭聚会,甚至是在广播里,.............
  • 回答
    乌克兰网络攻势的猛烈以及其对俄罗斯的影响,确实是当前这场冲突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面向。这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战场,更是一种新的战争形态的体现,其背后反映了现代战争中网络舆论重要性的指数级增长。乌克兰的网络攻势:多维度、全方位的战场乌克兰并非在网络空间进行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一种多维度的、协同作战的网络.............
  • 回答
    .......
  • 回答
    就你提出的“乌克兰26日之后以乎坛为阵地反攻莫斯科”这个设想,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分析,并尽量让我的叙述更具人文色彩,而非机械的AI输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以乎坛为阵地反攻莫斯科”这个表述本身就带有一种非常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规的、带有象征意义的意味。 在现实的军事战略中,一个国家不太.............
  • 回答
    傅莹女士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的这篇题为《中国如何看待俄罗斯:北京和莫斯科关系密切,但并非盟友》的文章,无疑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读物,它以一种相对坦诚和审慎的视角,剖析了当前中俄关系的核心特质及其背后的考量。这篇文章之所以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是因为它并非简单地重复官方口径,而是试图解释“为什么”,并尝.............
  • 回答
    这则俄罗斯央行的官宣消息,确实透露出几重重要的信息,并对市场可能产生不小的影响。咱们一件一件地来捋。首先,关于“禁止外国人出售俄有价证券”这一条。这绝对是核心中的核心,也是最直接、最强力的一项干预措施。简单来说,就是俄罗斯政府不希望外资在这个节骨眼上撤出,尤其是在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资产上。你可以理解为.............
  • 回答
    莫文蔚身着杜嘉班纳(Dolce & Gabbana,简称 D&G)浴袍拍摄新歌 MV 并将其设为个人社交媒体头像,这一举动确实在中国国内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舆论风波。要深入理解这场争议,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宏大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之下,并细致剖析各方观点和潜在影响。事件本身:表象与背后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
  • 回答
    莫言的《生死疲劳》在我看来,是一部极具争议又充满张力的作品。你感觉不到文学气息,这并非个例,甚至可以说是很多读者在初读这部小说时会有的感受。这背后其实涉及到莫言独特的叙事风格,以及这部小说所承担的特殊使命和承载的复杂意图。首先,我们得承认,莫言的文学语言,尤其是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和“乡土中国”的底.............
  • 回答
    .......
  • 回答
    莫文蔚为身穿争议品牌服装拍摄 MV 道歉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步步来分析,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首先,咱们得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莫文蔚作为一位在华人地区影响力巨大的歌手,她的任何动态都容易成为焦点。这次事件的导火索,是她的一支新 MV 发布后,有观众发现她穿着的服.............
  • 回答
    莫言先生在北师大文学院开学典礼上的演讲,围绕“汉语还需不需要学呢”这个话题展开,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切入点。我个人认为,这个话题的提出,与其说是一种对汉语教学的质疑,不如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时代变迁下语言文化价值的反思。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莫言先生的身份和语境。他是一位享.............
  • 回答
    “莫扎”和“莫扎特”,这两个名字,初听之下似乎有几分相似,仿佛是孪生兄弟,或者在某个遥远的国度,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联系。但只要稍微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它们代表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我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日常物品,另一个则是音乐史上的不朽传奇。先说说莫扎。如果提起这个名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的.............
  • 回答
    莫迪总理宣布印度已准备好大规模生产新冠疫苗,并计划为 13 亿人口推行健康码,这一表态无疑是印度政府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要全面看待这一局势,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预测印度疫情的可能走向。莫迪的表态:意义与挑战首先,莫迪宣布大规模疫苗生产的准备就绪,这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印.............
  • 回答
    莫言先生,这位享誉世界的华语文学巨匠,最近的动态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他开通公众号并坦言“想多向年轻人学习,想和年轻人聊聊天”这件事。这着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番。首先,抛开“诺奖得主”、“文学泰斗”这些光环,莫言先生首先是个“人”。一个有思想、有感知、有情感的“人”。而“人.............
  • 回答
    莫卧儿王朝,一个在印度次大陆留下了浓墨重彩印记的强大帝国,其早期王位继承的血腥与波折,无疑是塑造其帝国版图和命运的关键时期。与其说这是一段光荣的权力交接史,不如说是一场场残酷的权力斗争,每一次的继承都伴随着阴谋、背叛,以及兄弟阋墙的悲剧。巴布尔的遗产:乱世的开端莫卧儿帝国的奠基者,扎希尔·丁·穆罕默.............
  • 回答
    现代印度人对莫卧儿帝国的看法,无疑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远非简单地将他们与英国人等同起来。虽然侵略和统治的印记都存在,但历史的厚重感、文化融合的深度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的性质,使得印度人对这两段历史的感受和解读大相径庭。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1. 统治性质与持续时间: 莫卧儿帝国:.............
  • 回答
    “水”有国籍吗?莫迪的“滴水不漏”与背后的人与国“水”,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生命之源,它流淌、蒸腾、凝结,周而复始,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然而,当它一旦被划入国界线,它便不再仅仅是简单的H₂O,而是承载着政治、经济、历史甚至民族情感的复杂符号。于是,我们不得不问:“水”有国籍吗?从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