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回答: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有可能是杜嘉班纳塞钱了,不然不会这么头铁。
如果杜嘉班纳没给钱,那这件事就更加有趣了。
明星歌手都是有公司有团队的,到底是莫文蔚不上网还是莫文蔚团队全员不上网,杜嘉班纳当初闹得那么大,这回出大事,是团队里有坏人?
当初杜嘉班纳出事之后连华人模特都找不到,只好弄俩假人,微博上此起彼伏的嘲笑,让无数网友吃瓜看热闹。
做杜嘉班纳模特肯定少不了的钱,但是模特们爱惜羽毛,另外也是害怕自己被冲烂,没必要去干这一票。
现在杜嘉班纳又可以了吗?
可能还有朋友不了解,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杜嘉班纳的骚操作。
意大利“伟大的传统玛格丽特披萨”,设计出来就是手抓的,而我们的餐具筷子是为了不再手抓食物而设计出来的。
中国先辈们认为,手抓食物弄脏食物也弄脏手,所以我们有使用专门用来吃饭的餐具。
筷子,是中国独特的进食工具,中国人使用它的历史至少持续了三千年。
中国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
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其实最早使用餐叉的其实是中国。
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
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来吃羹里头的菜。
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jiā),汉代时已称“箸”,到了明代才开始被称“筷”。
关于筷子,比较有名的是关于商王纣用象牙筷的记载。
《韩非子·喻老》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也就是说商王纣以象牙为箸,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
这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
20世纪的考古发现也验证了这一点。
1934年至1935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青铜箸六支。
1994年湖北长阳县香炉石遗址出土商代中期(前15—前14世纪)的骨箸,长16厘米。
到了明清,箸的称呼终于转变为“筷子”。明成化十一年(1475),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
“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今江苏吴县)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
意思是说,江南地区的船家在开船过程中期盼尽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不祥之字,“箸”与“住”音同,故将“箸”称为“快儿”。
此名迅即传开,以致士大夫也跟着叫起。“快儿”再加一竹字头,就成为“筷子”。
在中国民间,筷子历来被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各民族的婚庆礼仪中,成双成对的筷子寓意快生贵子、快快乐乐、和睦相处等好兆头;
筷子外形直而不弯,还被古人视为刚正不阿的象征,文人墨客咏颂筷子的诗歌也不少。
现代中国,小孩才使用傻瓜无门槛餐具刀叉勺。
成年人吃饭当然也可以用勺子,但是如果不会使用筷子,大家会关心一下这位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比如手不协调,或者脑子转不过来。
正是因为可以熟练的使用筷子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赞的事情,所以连筷子都不会用,大家会格外关心当事人大脑发育问题。
15世纪以前英国皇室吃饭都是手抓。
还好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英国公民也可以使用刀叉了。
西方人的反射弧是真的长,都15世纪了才觉得手抓不合适。
意大利史料记载:一个威尼斯责归人在用叉子进餐后,数日内死去,其实很可能是感染瘟疫而死去;而神职人员则说,她是遭到天谴,警告大家不要用叉子吃东西。
历史学家雷亚·坦纳希尔说:叉子起先曾在欧洲和近东使用过多年,但只是作为厨房里用的器具,广泛使用叉子作为餐具是从十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时期开始的。
据说,那时意大利面吃起来连汁带水,颇不方便。
早期的人们都是用手指去抓,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地把蘸着汁水的十指舔净。
中世纪时,一些上层人士觉得这样吃相不雅,绞尽脑汁发明了餐叉,可以把面条卷在四个叉齿上送进嘴里。
餐叉的发明被认为是西方饮食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可当餐叉刚传入英国时,曾遭到传教士们的反对。
他们认为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为造福人类而恩赐的,避免用手指接触食物,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和侮辱。
中世纪德国的一个传教士,将叉子斥为“魔鬼的奢侈品”,还说“如果上帝要我们用这种工具,他就不会给我们手指了。”
当叉子第一次进入上流社会,来到富家名门的餐桌上的时候,许多国王,包括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法兰西的路易十四,还在用手抓饭吃。
广泛使用叉子是从11 世纪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区开始,直到14 世纪,餐叉作为餐具的功能才比较明显。
刀叉起先只做为厨具,十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时期才开始做为餐具,但为传教士和上流社会所鄙弃。
英格兰伊莉萨白一世女皇、法兰西路易十四都喜用手抓,后者还禁止勃艮第公爵等人当他面用叉子。
英国则迟至1877年仍禁止水兵用刀叉进食。要到十八世纪以后,中产阶级用刀叉才较普遍。
大约在13世纪以前,欧洲人在吃东西时还都全用手指头。
在使用手指头进食时,还有一定的规矩:罗马人以用手指头的多寡来区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齐下,有教养的贵族只用三个手指,无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
这一进餐规则一直延续到16世纪,仍为欧洲人所奉行。
进食用的叉子最早出现在11世纪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区,只有两个叉齿。
当时的神职人员对叉子并无好评,他们认为人类只能用手去碰触上帝所赐予的食物。有钱的塔斯卡尼人创造餐具是受到撒旦的诱惑,是一种亵渎神灵的行为。
合着好坏都你们说了去,真就两副面孔呗!
意大利“伟大的传统玛格丽特披萨”不手抓怎么吃啊?
我们中国也有伟大的手抓饼,老板会帮客人用纸包好,吃起来不脏手,优雅又美味,但这可不是什么用来招待人的正餐。
请客人吃这?就这?
一次有预谋的投石问路
DG想试试现在水有多深,于是找了一圈人下来找到了莫文蔚,你说当年那事儿闹那么大,莫文蔚的公关团队能不知道?怕不是她本人都一清二楚哦。
果不其然翻船了,但对于莫文蔚来说,出一篇不痛不痒的公关文也就过去了,你看我态度这么诚恳,视频也撤回了,大家就当无事发生好不好。
但你要仔细想想,他们这样搞有什么坏处吗,对于DG来说,反正一直被骂,情况也不会更糟,对莫文蔚来讲,发一篇公关文而已,你要多少篇都可以写,我也可以爱国啊!
你们现在看到的这篇文怕不是三个月前写的哦,人家早就跟DG谈好了,出事儿了收多少,没出事儿收多少,整个过程都有公关负责,薪水比你们这些看戏的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反正到最后一定会有人出来洗地,出来说大明星有多么委屈难过。奉劝你们想一想人家一天的餐费是你多少天的工资吧。
你们可以说莫文蔚的行为不尊重中国市场,但绝不能说莫文蔚不爱国。
人家 1970 年出生在中国香港,这不假,但香港是 1997 年回归中国的,那会儿香港还是英国的地盘呢,不要拿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官。
生在大英米字旗下,长在资本春风里,到今天都是正八经的大不列颠户口,那是地地道道的英国人,你们这些中国人在这起什么哄呢?我真受不了了都!
人家爱国是人家的自由,我支持莫文蔚爱国。
我这边建议莫文蔚小姐立即回英发展,不要在中国受气了,连爱国都要被攻击,这样的土壤不适合国际友人。
莫文蔚为DG重新打开中国市场开了一个头,莫文蔚做了初一必定有人做十五,今天是穿杜嘉班纳的衣服拍个MV,明天就有人穿杜嘉班纳的礼服走个红毯,然后杜嘉班纳再假模假式的道个歉,然后再安排一波水军混淆视听,然后再吹嘘一波高奢品牌的设计和内涵,再请一个顶流,顶流的粉丝+水军一洗。
杜嘉班纳从此回到中国,我们的抵制就会变成一个笑话。
现在,现在现在,只有某些人点名批评莫文蔚,以警示后来人,不然,我今天的预言就是真的。
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的,
但再短暂也不该忘了那些巧言令色的跳梁小丑。
至于莫文蔚这次事件,
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知错还犯,
相信大家心里定有一杆秤。
这事儿具体是杜嘉班纳塞钱了,还是自己头铁。
咱们不得而知。
重要的是最后她穿了,还放在了微博头像上。
竟然还堂而皇之地放在了MV最后,
有种生怕别人看不到的感觉。
说实话,衣服很鲜很艳,
在配上莫大美人好像还挺美的?
但是穿的不是时候,也很不对味儿哦。
至于这个品牌,大家之前应该见识过它的一系列小动作。
比如当初的筷子吃饭事件。
起因是杜嘉班纳官网发布了一条,
华裔模特用筷子吃意大利食物的视频,
视频里模特使用筷子的姿势别扭又怪异,同时还配有阴阳怪气的中文旁白。
大家注意到不只是找了个眯缝眼歧视亚裔长相的模特,
而且专门用筷子的别扭姿势和旁白来达到效果,
好像摆明了就是要侮辱一样。
整个视频里,充满了对中华文化的轻蔑和嘲讽。
最后在被中国网友声讨后,除了不道歉之外。
杜嘉班纳的创始人反而在ins上破口大骂,言语间涉及二度辱华。
杜嘉班纳整个事件的始末和解读,
抖音啊哈大叔(ID:aha0516),与细腻之处发掘独到的认知。认真分享干货的博主。
对于这件事,他的解读是这样的:
微博给的这个开广告啊,这个价格是180万。对于杜嘉班纳这样的品牌的话,可能不止180万。在他查阅了这个杜嘉班纳这两年的销量的来看的话,国人是没让大家失望的,确实是抵制的不要不要的。杜嘉班纳解读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7096608685813760
他们的创始人18年的时候,就已经掉出了《福布斯》的排行榜。
所以他们现在又是开屏广告,又是短视频广告的。是想卷土重来了。
不知道这两年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们在非常努力的去送礼物,去刷存在感。
但是效果很差。要不就是没人理,要不就是骂声一片。再加上这个疫情的影响,整个奢侈品行业都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而而我们中国又是奢侈品业绩的主要市场。这不杜嘉班纳又想跑回来抱大腿了,但是这个腿你抱的住吗?
此事件的最后结果是:
记得当时杜嘉班纳的上海大秀正在筹备,事件发生后,中国的许多明星、模特集体罢演,最后大秀取消。
大秀取消后,直接导致了杜嘉班纳在中国的营业也大受影响,在短时间内,门店门可罗雀,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随后不得不关闭了大量门店。
最后的最后,杜嘉班纳没办法了。两位创始人共同发布了一段道歉视频,还特意写了中文“对不起”三个字。
但是这并没有获得中国网友的原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向金钱低头。
这都啥的年代了,
还抱着你们西方人高人一等的态度。
还在用故意用西方的刻板眯缝眼印象内涵国人。
某克之前618宣传图还不是一样被摁的死死的。
咋滴,就你杜嘉班纳厉害点呗?
希望这次一样抵制到底,
管你是浴袍还是开裆裤,
既然瞧不起我们就别来挣钱,
又是道歉又是请大腕的,吃相简直不要太难看。
做生意要好好做,要互相尊重有诚意。
一边无所顾忌地得罪甲方,一边拼命给甲方翻着跟斗报高价,说的就是史上最牛的乙方:杜嘉班纳。
一边端起碗来吃肉,一边放下叉子抹抹嘴角滴下的油水骂娘顺便嘲笑一下筷子老土,说的就是DG。
一边蔑视一个国家的文化,一边带着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赚钱,说的就是这个意大利品牌。
杜嘉班纳,你们以为你们造的是中国人不得不买的ASML光刻机吗?
这么一个狂赚品牌溢价的奢侈品洋货,在国内收割了大量利润,然后无论是公司员工言论还是产品细节,满满的都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蔑视,对中国文化的鄙视、对中国人民自尊心的无视,对中国设计的俯视,还有对中国人民记忆力的轻视。
就是简简单单的看不起中国人,不复杂。
如果大家忘记2018念这档子事情继续买买买的话,估计在意大利某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高级会所里,杜嘉班纳的高管一边喝着高档红酒,吃一口鱼子酱,一边满意地看着财报上中国区的利润,一边砸吧着嘴说:
Fiona你看,这帮土包子,不还是要买我们的设计?只要砸钱,自然有名人帮我们说话,来来来,干了这杯马爹利!Bravo!
说罢施施然登上豪华游艇出地中海参加海天盛筵去了。
其实我不反对奢侈品销售,市场经济愿打愿挨没啥不好。
但是一边卖高溢价收智商税,一边极度鄙视花钱的客户,这个就不是好好交做生意的样子了。对了,苏州这家店怎么还没倒闭,奇怪了。早年进店里看过价格,一分钟没到我就吓得跑出来了。。。
根据最新精神。我们要可信、可爱、可敬。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
所以,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能承认错误我们也没有必要一直就不依不饶。展现我们自信谦和的国际形象,努力把朋友搞多一点,敌人搞少一点。
所以,散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