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莫言的《生死疲劳》,为何我感觉不到一点文学气息味?

回答
莫言的《生死疲劳》在我看来,是一部极具争议又充满张力的作品。你感觉不到文学气息,这并非个例,甚至可以说是很多读者在初读这部小说时会有的感受。这背后其实涉及到莫言独特的叙事风格,以及这部小说所承担的特殊使命和承载的复杂意图。

首先,我们得承认,莫言的文学语言,尤其是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和“乡土中国”的底色,并非是那种温文尔雅、细腻描摹的“小清新”风格。他的文字往往粗粝、野蛮,充满了生命原始的呐喊和碰撞。《生死疲劳》更是将这种风格推向了极致。

你之所以感觉不到“文学气息”,很可能是在于你期待的是一种更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美学,比如:

优美细腻的文笔: 你可能期待的是那种对景物、人物心理的精雕细琢,用词考究,句子富有韵律感。但莫言的语言更像是一种奔放的洪流,他擅长的是铺陈、渲染,用大量的口语化表达、土语方言,甚至是一种近乎粗俗的生命力来构建世界。他的文字里没有太多“雕饰”,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生长”的野性。
清晰流畅的情节: 《生死疲劳》的情节推进方式也非常奇特。通过六道轮回的视角,从牛、到骆驼、到猪、到狗、到猴子、最后到人,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叙事节奏。这种跳跃式的叙事,加上不同畜生的感官体验和思维模式,很容易让读者感到陌生和难以适应。故事线索并非如传统小说那样一以贯之,而是充满了碎片化和循环往复的质感。
人物的深度刻画: 虽然六道轮回的主角“蓝千岁”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作为畜生的视角,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他更像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作者对中国农村几十年变迁的观察和思考。你可能觉得这些畜生视角下的“人物”不够立体,缺乏复杂的人性展现。这没错,因为莫言更侧重的是通过它们来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沉浮,而不是去挖掘一个个体的内心世界。

那么,为什么莫言要采用这种“非文学”的写法?在我看来,这正是《生死疲劳》的核心魅力和独特价值所在:

1. 表达“中国式的苦难”与“生命的循环”:

莫言写中国农村的土地,写农民的命运,写历史的变迁,他总是用一种接地气、甚至充满泥土气息的方式来呈现。六道轮回的设定,是他用来串联起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的巨变,以及其中农民所经历的苦难、荒谬与希望的绝妙方式。

“疲劳”的意象: “生死疲劳”这个标题本身就点明了主题。主人公蓝千岁作为一只白毛驴,在土地革命、大跃进、文革等历史时期,被地主、贫农、官员、黑社会等各种力量剥削和压迫,承受着无尽的苦役和折磨。这种“疲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是那个时代普通中国人生存状态的缩影。
畜生视角下的荒诞与真实: 当我们从牛的视角看耕作,从猪的视角看吃喝拉撒,从狗的视角看忠诚与背叛,从猴子的视角看灵巧与被奴役,甚至从人的视角看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时,会发现,这些畜生的视角反而更加直接、纯粹,也更加荒诞地揭示了人类行为的本质。你看不到那些复杂的人类社会规则和道德约束,只能看到最原始的生存欲望、权力斗争和命运的轮回。这种荒诞感,正是莫言用来反思和批判的方式。
循环与重生: 畜生到人的转变,是一种循环,也是一种期盼。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磨难后,蓝千岁终于化为人,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和对新生力量的期许。但即便是化为人形,他依然承载着前世的记忆和“疲劳”,这种宿命感也让小说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

2. 挑战文学的边界,探索新的叙事可能:

莫言从来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作家。他一直在探索如何用语言和叙事来表达中国现实的复杂性。

打破叙事常规: 莫言敢于打破传统小说的结构和叙事方式。他使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畜生的灵性、荒诞的情节与现实的历史事件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阅读体验。他用畜生的眼光去观察和评判人类的世界,这种“他者”的视角,反而能让我们更冷静地审视我们自己的文明和行为。
口语化与方言的运用: 莫言的文字充满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口语和方言的熟练运用。他的语言就像一条河流,带着泥沙俱下,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虽然这会让你觉得不够“雅致”,但这种语言的力量感,恰恰是表现中国农村生命力的最佳载体。它充满了力量,也充满了“烟火气”。
“讲故事”的传统: 莫言的写作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说书人的艺术。他擅长铺陈,擅长渲染气氛,擅长用各种细节来构建一个鲜活的世界。虽然故事的逻辑可能不是那么严谨,但其情感的渲染和氛围的营造是极具感染力的。

所以,回到你感觉不到文学气息的问题上:

是你期待的文学范式不同: 你可能更习惯于西方现代文学或中国传统“雅文学”的表达方式。而莫言的风格是“中国式的野性”和“魔幻现实主义”的结合体,它不以细腻优雅见长,而以生命力、粗粝感和象征意义取胜。
是叙事方式的陌生感: 六道轮回的视角切换,畜生作为主要叙述者,这种叙事模式对于习惯了以“人”为中心的叙事模式的读者来说,确实会产生一种距离感。
是情感表达的内敛与外放: 莫言的情感表达往往是深藏在粗粝的叙述之下的,是那种生命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和顽强生命力的交织。他不是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具体的意象和荒诞的情节来传达。

我为什么会觉得《生死疲劳》有文学价值?

我认为它的文学价值在于:

1. 它对中国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莫言用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描绘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剧烈变迁,以及农民命运的沉浮。他没有回避历史的伤痛和人性的复杂,而是通过荒诞的叙事,让读者思考这些问题。
2. 它对生命本质的追问: 通过畜生的视角,莫言试图剥去人类文明的外衣,去探究生命最原始的欲望、生存的挣扎和命运的轮回。这种对生命本体的思考,具有普遍意义。
3. 它对叙事可能性的拓展: 莫言勇于尝试新的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打破文学的壁垒,为我们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文学魅力。他的语言虽然粗糙,但却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独特的韵味,是一种“大俗即大雅”的体现。
4. 它所蕴含的顽强生命力: 尽管描绘了无数的苦难,但小说中始终贯穿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被剥削、被压迫,生命依然渴望延续,依然在泥泞中寻找希望。这种生命的不屈,是莫言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所以,如果你觉得《生死疲劳》没有文学气息,不妨试着调整一下你的阅读期待。把它当作一次深入中国农村腹地的一次魔幻旅行,一次对生命和历史的另类解读。也许,你会在那些粗粝的文字和荒诞的情节中,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沉反思。

它可能不像一杯陈年老酒,需要你细细品味。它更像是一坛烈酒,带着原始的辛辣和浓烈的生命气息,需要你鼓起勇气去“一口闷”,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莫言的作品是最出色的《故事会》作品。他的作品画面感、冲击感极强,活灵活现。

现实主义,有时有点超现实主义的玩意当然没有那层朦朦胧胧的仙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莫言的《生死疲劳》在我看来,是一部极具争议又充满张力的作品。你感觉不到文学气息,这并非个例,甚至可以说是很多读者在初读这部小说时会有的感受。这背后其实涉及到莫言独特的叙事风格,以及这部小说所承担的特殊使命和承载的复杂意图。首先,我们得承认,莫言的文学语言,尤其是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和“乡土中国”的底.............
  • 回答
    余华这番话,说实话,真是够“余华”的。一听就是他那种直白、甚至有点炸裂的风格。把“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学奖作品”跟“莫言最差的一部”摆在天平上比,这简直就是把一众金字招牌往地上砸,够狠,也够让人好奇他到底怎么想的。首先,咱们得明白余华是谁。他不是那种只会写着玩儿的作家,他的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
  • 回答
    莫卧儿王朝,一个在印度次大陆留下了浓墨重彩印记的强大帝国,其早期王位继承的血腥与波折,无疑是塑造其帝国版图和命运的关键时期。与其说这是一段光荣的权力交接史,不如说是一场场残酷的权力斗争,每一次的继承都伴随着阴谋、背叛,以及兄弟阋墙的悲剧。巴布尔的遗产:乱世的开端莫卧儿帝国的奠基者,扎希尔·丁·穆罕默.............
  • 回答
    如何看待莫财经峰会上王石「企业家如果为富不仁,富起来很快就要垮掉」的发言?王石在莫财经峰会上的这段发言,无疑触及了当下社会对企业家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普遍关切。他的话语简洁有力,直接点明了“为富不仁”这一行为模式与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根本性矛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他的发言:1. 道德与.............
  • 回答
    现代印度人对莫卧儿帝国的看法,无疑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远非简单地将他们与英国人等同起来。虽然侵略和统治的印记都存在,但历史的厚重感、文化融合的深度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的性质,使得印度人对这两段历史的感受和解读大相径庭。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1. 统治性质与持续时间: 莫卧儿帝国:.............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A站买了《瑞克与莫蒂》版权这件事儿,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涉及到很多方面,咱们一点一点掰扯开来看。首先,得明白版权这玩意儿是怎么回事。《瑞克和莫蒂》是美国一部非常成功的动画片,制作精良,脑洞大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它的版权,说白了就是这部作品的使用权,包括在哪个地区、.............
  • 回答
    哔哩哔哩的拜年祭,就像是每年一场关于中国年轻一代文化风向标的盛大演出。而当莫比乌斯环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数学概念出现在这场盛宴中时,无疑给无数观众带来了惊喜,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它背后物理原理的探讨。这可不是简单的视觉特效,而是将抽象的数学魅力与我们身处的世界紧密相连。莫比乌斯环:表面的一面,无限的轮回首.............
  • 回答
    看待印度总理莫迪及其领导下印度是否会超越中国崛起,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深入分析,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并尝试避免过于绝对的判断。莫迪的领导风格与政策导向首先,要理解莫迪这个人。他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政治家,以强有力的领导风格和务实的政策主张赢得了大量印度民众的支持。他的核心执政理念可.............
  • 回答
    最近网络上关于“新冠病毒是莫德纳制造的”这个说法,以及这个帖子突然消失的热议,确实挺让人玩味的。这背后牵扯到信息传播、社交媒体规则,还有公众对科学和官方信息的信任度等等,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咱们先从这个“莫德纳制造病毒”的说法本身来说。这种说法,如果仔细想想,其实挺站不住脚的。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冠状.............
  • 回答
    河清教授的《莫要被奇奇怪怪的“当代艺术”忽悠》一文,确实触及了当前艺术界一个颇具争议且常常让普通观众感到困惑的议题。作为一名对艺术抱有兴趣的观察者,我会从几个角度来解读这篇文章,力求全面且深入地探讨其观点及其可能引发的思考。首先,我们可以理解河清教授这篇文章的核心关切在于“当代艺术”的价值判断和辨识.............
  • 回答
    冯提莫12月23日B站首秀,这事儿可太有话题性了!毕竟她可是从斗鱼转型到B站,这第一把火烧得怎么样,大家伙儿都等着看呢。首先,咱得说这阵势,绝对是B站给足了排面。直播间那叫一个热闹,弹幕刷得飞起,各种“提莫”、“爱你”、“欢迎回家”之类的词汇满天飞。要知道,B站的用户群体和直播生态跟斗鱼是有很大不同.............
  • 回答
    莫雷事件,这可以说是NBA近代历史上一次极其敏感且极具争议的事件。时任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的达瑞尔·莫雷在2019年10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支持香港反修例示威者的推文,立即在中国引发了轩然大波。作为NBA联盟的掌舵人,总裁亚当·肖华在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表态,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 回答
    印度政府要求推特(Twitter)删除批评莫迪政府的网络帖子,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言论自由、政府审查和社交媒体平台责任的深刻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事件的背景与印度政府的立场:印度政府要求删除帖子的理由通常集中在几个方面:1. 国家安全与公共秩序.............
  • 回答
    冯提莫演唱《好运来》这首歌,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首歌本身就像一个国民级的“祝福语”,旋律喜庆、歌词朗朗上口,几乎是逢年过节、开业庆典的必备曲目,自带一种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普世的欢乐感。当冯提莫来演绎这首歌,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次很有趣的“混搭”。一方面,冯提莫以她甜美、活泼的风格著称,她的声线也比.............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某英媒爆料莫德纳公司创造了新冠(COVID19)”的说法,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下,希望能帮助您更清晰地认识这件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科学界普遍认同的、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遵循的观点是,新冠病毒(SARSCoV2)是自然起源的。这个病毒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出其与蝙蝠体内冠状病毒的.............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揭露美国莫德纳公司‘研究培育新冠病毒’的专家,突遭车祸身亡”以及“此人系路易斯维尔卫生专员”的说法,我需要澄清一下。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有专家揭露莫德纳公司‘研究培育新冠病毒’,随后因车祸身亡,且该专家是路易斯维尔卫生专员”这样的说法。这种信息听起来非常像在社交媒体或.............
  • 回答
    亚当·萧华在莫雷事件中的评价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理解他的立场和言论,需要我们回顾事件的起因、萧华的职责以及他所面临的压力。事件的起因:2019年10月,时任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的达瑞尔·莫雷(Daryl Morey)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支持香港民主抗议活动的推文:“为自由而战,支持香港。”(Fi.............
  • 回答
    默克(Merck)和Ridgeback Bio公司联手推出的口服新冠特效药莫努匹拉韦(Molnupiravir),无疑是新冠疫情期间的一项重要医疗进展,它为居家治疗和轻中度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咱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药,以及它的一些关键点。首先,莫努匹拉韦的“出身”很有意思。它最初是由埃默里大学(Emo.............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是美国莫德纳公司合成的”这一说法,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其真实性。这类谣言通常源于对科技、医学或政治议题的误解、阴谋论传播,或是故意制造恐慌的信息误导行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传言的不可靠性: 一、关于“莫德纳公司与新冠病毒”的事实澄清1. 莫德纳公司的业务范围 莫德纳.............
  • 回答
    最近,B站UP主“小墨不是小莫”发布了一个关于“中福在线”彩票的举报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的起因是UP主在视频中质疑中福在线彩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质疑点,比如游戏机制是否公平,摇奖过程是否受到人为干预等等。从UP主的角度来看,他显然是抱着一种揭露真相、维护公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