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赞有个公式说的很好,生育是个经济问题。
不止生的成本,还有养的成本。
成本收益比合适,就多子多福。
成本收益比不合适,就丁克快乐。
所谓生育率不可逆转的地方,制度一变(不可能施行,只是举例)就抢着生了。
1、取消养老金
2、以法律形式规定,父母完全支配子女部分财产。(譬如婚前100%,婚后50%,直接把钱发到父母账户使用。)
3、税收拉平收入差距,只要完成18岁的教育,没有违法犯罪,可以从18岁起低保5000拿到死
任何人收入累加超过15000,超过部分100%缴纳所得税。(按照2020年中国城市物价,以后收入涨了,物价涨了,用购买力平价折算。)
生一个孩子,什么都不干,一个月至少有5000元,婚前,父母享受全额财产支配权。
无论怎么教育培养,孩子以后最多一个月收入15000元,超过部分都是给国家纳税,内卷动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取消养老金,配套生一个孩子父母享受部分财产支配权。生一个孩子,无论培养的如何差,婚前父母可以拿5000元,婚后可以拿2500元。生两个拿5000元,生三个拿7500元。
如果孩子有出息,能挣15000元,那么生三个,每个月可以拿22500元。
如果是丁克,两个人最低收入5000元,一个月是1万。
而两个人生三个孩子,孩子一分钱义务教育之外的钱不花,孩子只能拿最低收入,那么在孩子婚前,这家人的收入是25000元,去掉孩子吃饭生活费用。
生孩子的日子比不生孩子的日子过得舒服,自然就愿意生了。
到了老年,没有退休金。
丁克还是一个月1万
有三个孩子的,即使孩子不争气,只能挣个低保钱,老两口可以拿到自己的1万,孩子的7500元。日子也比丁克过得好。
生育辛苦几年,养育不用花很多钱,终生经济受益,就有动力生了。
现在的问题,是生育养育从经济上看,严重亏损
1、生育动作完成的成本就很高,婚恋本身需要花很多钱。
2、生孩子有痛苦
3、养孩子需要很多精力
4、教育孩子需要很多钱,来应对竞争。
5、孩子教育完成后,可能无收入啃老,可能低收入,高收入的概率有限。贫富差距越大的社会,越是如此。无业福利越低的社会,越是如此。
6、孩子的收入没有法律规定强制回报父母
7、如果孩子有下一代,父母要继续投入精力照顾孩子的下一代,继续花钱花时间。
8、孩子有工作,如果老人需要孩子照顾,孩子除了聘请保姆外,没有其他办法。
9、对于失能老人,有保姆欺负老人的可能,孩子的暴力威胁可以震慑保姆。其他情况下,老人有钱即可雇佣保姆。
10、一个经济稍微好一点的家庭,如果选择不生孩子。把用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精力金钱用于个人生活享受。那么在老年失能之前,他们的生活享受比有孩子的家庭更好一些。
这种格局建立以后,先是日本人越生越少,然后是韩国、新加坡人,香港人越生越少,现在的北京人,上海人,中国其他大城市,都是这个样子。
穷人去富国愿意生很多,因为富国给的福利多,类似于低保给5000的政策,虽然最高没有15000后100%所得税,但是对穷国人来说,5000相比他们原来的国家生活已经是天堂了,所以移民愿意生。
你在穷国种地摘面包果,家里的唯一电器是手电筒。到了美国当穷人,有食品卡,住房车的日子也是天堂了。多生几个多拿福利,生育完全不是问题。
有关,但也无关。
低生育率不一定是由内卷造成的。
内卷也不一定是因为人口密度高。
如果把它们混为一谈,其实是倒因为果。
在同等气候条件下,人口密度高的地区,生育率低于人口密度低的地区。
在同样人口密度的情况下,内卷程度越严重,生育率越低。
而低生育率是以上二者(高人口密度、内卷化)造成的结果。低生育率本身不会造成内卷化,但内卷化会造成低生育率。
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在高人口密度的情况下生育率都低:巴勒斯坦地区的人口密度世界第8名,但生育率超过3.8。
也不是所有低生育率国家的人口密度都高:加拿大生育率不到1.5,但是其人口密度是世界第190名。
内卷化则并不一定人口密度高,也不一定生育率低:孟加拉国就是典型的内卷化国家,其人口密度世界第7名,生育率为2.65(同样内卷的东亚,没一个出生率高于1.6的)。
内卷和生活条件、物资供应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国民心态问题。
相比父辈和祖父辈,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条件显然提高了很多,但是为什么大家依然活的痛苦呢,每个人都觉得活得累。这才是内卷的罪魁祸首。
用人民日报上的话说: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发展过程中的挫折,必须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提升人民幸福感才能解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