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读史料,读死史料,会进入历史研究的误区。
就这个人口问题,史料的户籍统计一定不准。不要把历史上这些政府的统计对标新中国的人口普查。
具体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武将和部分文臣都有“部曲”,部曲是有人身依附性质的亲卫部队,特点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和隋唐之后的家奴家丁之间,社会地位逐步下降,人身自由开始限制,经济待遇开始提高。武将多则几千,少则数百,这些人和这些人的家属是合法不纳入户籍统计的。蜀国汉中驻军将领有名有姓的部曲合计上万,算算他们的家属。可汉中户籍人口经历了40万到8万再到28万的过程。
还有不合法但默认的大户豪族隐匿人口。为了避税的目的,大户豪强收纳外地流民,或瞒报本族新丁,或谎报荒灾年人丁损失,达到多开荒少纳税的目的。在一个封建王朝的不同时期,在籍税役人口和隐匿人口在一比一到一比三之间。很多情况是,某某官去某地上任,或是一心收拾税赋,或是当地豪强不给面子敷衍抵触,或孝敬不到位,这些官员“有能力”,就查这些豪强的隐匿人口,轻则补税,重则破家,翻查出来的隐匿人口都是户籍的三五倍。为何说默认?这种情况很普遍,可只要没人查,就发现不了,一查一个准。
堕落了堕落了
想不到季汉在人口问题上要跟魏吴比起烂来了
你说孙柯基,看看晚年都干些了啥,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残害忠良,滥杀无辜,简直就是天怒人怨,罄竹难书,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就不奇怪了
至于曹阿瞒,一个泗水为之不流,足矣
但说老实话,季汉不应该啊
想当年,刘备以人为本,躬行仁义,十余万百姓扶老携幼与之共逃亡
至于诸葛丞相,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一个行仁政,布仁德的伟光季汉,沦落到与魏吴比烂,真是不知道怎么说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