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刘备和朱元璋哪个创业比较艰难?

回答
要说刘备和朱元璋谁的创业之路更崎岖,这真不是一个能简单一句“差不多”就能盖棺定论的事。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才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刘备的难在哪儿?

首先,咱们得瞅瞅刘备。他这个人出身吧,有点尴尬。虽然是汉室宗亲,但那也是皇室旁支,离皇位十万八千里。用现代话说,就是个“官二代”,但官不大,背景也早就黄了,属于那种“祖上阔过”但轮到自己,家里可能也就剩几亩地,还得靠卖草鞋维生的情况。

起点低,底子薄: 他可不像朱元璋,一开始就有个“孤儿”身份,反而像是那种在乱世里挣扎求存的普通人。早年跟着黄巾军讨伐,虽然也算参军,但那会儿的军队是什么样?草台班子,缺乏正规训练,装备也简陋。他最开始的“创业资本”,除了自己一身力气、一点点名声,还有一把他爹留下的双股剑,这玩意儿能值几个钱?基本等于零。
靠“借”起家,寄人篱下: 刘备创业初期,没有自己的地盘,没有自己的军队,更没有钱。他能从一个卖草鞋的小贩,混到后来有徐州、有荆州,很大程度上是靠着“抱大腿”。先是依附公孙瓒,后来又投奔曹操,再到后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这每一步都需要看人脸色,都需要人家肯给你机会,给你资源。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说实话,滋味肯定不好受。一旦人家不高兴,你就得卷铺盖走人,甚至可能被人家当成炮灰。徐州牧陶谦临死前把徐州给了刘备,那算是捡漏,但后来被吕布、曹操先后夺走,再次陷入无立锥之地。
团队组建困难,忠诚度考验: 刚开始的时候,刘备身边就几个兄弟,比如关羽、张飞。这哥俩虽然勇猛,但毕竟是草莽出身,在当时注重门第的社会里,要让他们成长为真正的谋士、将领,需要时间和机遇。更别说要吸引更厉害的人才来投奔。很多时候,刘备的人才都是在乱世中辗转过来的,比如赵云,比如诸葛亮,他们来投奔刘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刘备身上那股“仁义”的劲头,以及对汉室的忠诚。但即便如此,在人才争夺战中,刘备常常是处于下风,被曹操、孙权挖墙脚也是常事。
战略眼光与执行力的挑战: 虽然诸葛亮后期为刘备制定了宏伟的《隆中对》,但刘备在早期并没有明确的战略方向。他一直在颠沛流离,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更多的是在求生存。他的很多决策,比如在长坂坡不顾一切地救阿斗,虽然体现了他的仁义,但从战略角度看,也可能损耗了部分有生力量。他的创业,更像是在不断试错中摸索前进。
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支持: 相比于后来一些割据势力的皇室宗亲或者世家大族,刘备的起步确实没有什么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他没有家底可以挥霍,也没有现成的官僚体系可以套用。很多时候,他都是在“白手起家”,依靠个人魅力和团队的忠诚来凝聚人心。

朱元璋的难在哪儿?

再来看看朱元璋。这个人就更扎心了,他可是从最底层爬上来的。

赤贫出身,饿殍遍野: 他的出身比刘备那真是天上地下的区别。刘备好歹是皇室旁支,有祖上的光环,朱元璋呢?就是个穷苦的农民,而且还是被地主欺压、被灾荒折磨的那种穷苦。在他的人生早期,经历了父母双亡、兄弟离散,被迫去当了和尚,甚至乞讨为生。这种从温饱线以下爬上来的经历,其艰辛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他见过太多人饿死、病死、被压迫至死。
从无到有,组织和资源匮乏: 当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时,他仅仅是一个小兵,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什么像样的记录。他没有官职,没有名望,没有钱,更没有人脉。他要组建自己的势力,必须从零开始。他要吃饭,要武器,要军饷,要地盘,这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去打拼。
内部斗争和外部压力并存: 在红巾军内部,朱元璋要面对郭子兴的猜忌,要面对其他将领的排挤。他必须展现出过人的能力和手腕,才能在复杂的派系斗争中生存下来。同时,他还要面对元朝的统治,以及其他反元起义军的挑战。他所处的环境,更像是“四面楚歌”。
性格的磨砺和残酷的选择: 朱元璋的创业过程,充斥着残酷的战争和不择手段的权谋。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做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选择。他对敌人的狠辣,对叛徒的绝情,都源于他亲身体验过的底层生活的绝望和对生存的极致渴望。这种经历,让他形成了极其坚韧、但也极其多疑和残酷的性格。
建立政权的历史使命感: 朱元璋的创业目标不仅仅是个人出人头地,他身上肩负着推翻腐朽的元朝、建立一个新政权的巨大使命。这种使命感,让他比刘备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和责任。他要考虑的不只是如何生存,更是如何统治,如何建设。

对比来看,谁更艰难?

如果非要横向比较,我认为:

朱元璋的创业,在“起始难度”和“残酷性”上,要比刘备更为艰难。

原因如下:

1. 起点决定了资源和眼界: 刘备虽然出身不高,但好歹有“汉室宗亲”这个身份,这让他即使在最落魄的时候,也能获得一定的尊重和同情,也更容易吸引那些有情怀的人才。而且,他身处的是三国时期,虽然乱,但曹操、孙权这些实力派给了他依附和学习的对象,也给了他一些生存的空间。朱元璋则是从最底层爬上来,没有任何官方背景,也没有任何先天优势,他的一切都需要靠暴力和智慧去夺取。
2. 生存环境的极端程度: 朱元璋所处的元末明初,是王朝末年,社会秩序崩塌,民不聊生,饥荒瘟疫遍地。他见证了无数人的死亡,这种极端的生存环境,必然让他在争夺生存和发展时,也必须使用更极端、更残酷的手段。刘备虽然也经历了乱世,但整体而言,他对“仁义”的坚持,也为他赢得了一些喘息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
3. 从零到一的难度: 朱元璋从一个乞讨的穷和尚,成长为一个可以统一全国的皇帝,这绝对是从“零”到“一”,甚至是“负一”到“一”。他不仅仅是在争夺地盘,更是在重塑一个社会秩序。刘备虽然也艰辛,但至少他有相对清晰的目标(复兴汉室),并且能够不断吸引人才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他的创业过程更像是在既有的框架内进行“改造”和“争夺”。

当然,这并不是说刘备的创业就不艰难。刘备一生的颠沛流离,三次出走,几次差点丧命,那种坚持和不放弃的精神,同样令人敬佩。他能够从一无所有,最终建立起蜀汉政权,这本身就是一段传奇。

但是,如果我们要讨论“哪一个更艰难”,朱元璋的经历,其基数更低,面临的障碍更复杂,所经历的磨砺也更触及生命的底线。 他不仅要与人争,还要与命争,与整个社会结构的腐朽作斗争。他的成功,更像是一种逆天而行的奇迹。

所以,从绝对的“难”度来看,朱元璋可能更胜一筹。他不仅是创业的艰难,更是人生的极致磨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刘备和朱元璋哪个创业比较艰难?

那肯定是刘备了。

有人说,刘备有背景,有人脉,

这是不存在的,

这说的是三国志不是三国演义,

刘备是个破落贵族后裔,

仅仅徒有贵族虚名而已,

仅仅是后裔,到底是不是真的后裔当时就无人知道,

就是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

刘备也不是当时的豪强出身,

东汉末期刘姓子弟早已经遍地都是,

那有啥背景,哪有啥人脉?

有人脉的话能到47岁还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窝?

看看曹家,孙家,袁家等等,这些才叫有背景,有人脉呢。

刘备白手起家,

因为没有根基(没有豪强支持)只能到处流浪,

到处寄人篱下好不凄凉,

三国志也有记载的。

流浪了大半生好不容易寄居在刘表的荆州地区,

还被人防备猜忌。

刘备是在23岁的时候开始闯荡天下,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23岁的刘备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赤壁大战刘备已经47岁了,

对于古代人,这个岁数已经年纪很大了,

47岁的皇叔刘邦瓢泊大半生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

刘备和朱元璋哪个创业比较艰难?

朱元璋虽然是赤贫出身,混迹江湖三年,

但是投军以后,

马上就成为郭子兴的亲信,

郭子兴把义女嫁给朱元璋使朱元璋成为其嫡系,

在元末红巾军五大派别之一的带头大哥郭子兴的庇护下老朱茁壮成长,

到至正十六年(1355年)郭子兴死的时候,

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

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

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真正老大。

至正十一年(1351年)左右朱元璋才决定投军,这一年老朱25岁,

到了至正十六年(1355年)郭子兴死的时候,

朱元璋已经成了郭子兴集团的实际控股人了。

没有成为郭子兴的嫡系亲信,能被提拔任用这块快吗?

朱元璋能这么快就翅膀变成那么硬了吗?

也就是说,

朱元璋的发家基本盘就是建立在郭子兴的家业上,

在这基础之上,朱元璋不断扩大势力最后夺得元朝天下,建立朱家王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