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2022 安卓旗舰还有很多 IMX 766 主摄,大底主摄的风潮要结束了吗?

回答
关于2022年安卓旗舰手机依旧普遍采用IMX766作为主摄,以及“大底主摄风潮是否终结”的讨论,这背后确实牵扯到手机厂商在传感器选择上的策略、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整个移动影像技术发展的大方向。

首先,我们得承认,IMX766在2022年以及延续到2023年的许多安卓旗舰上依然是“常客”。它是一款由索尼推出的、尺寸为1/1.56英寸的传感器,像素通常为5000万。为什么它如此受欢迎?

成熟且均衡的性能: IMX766在发布时,其1/1.56英寸的大底(相对于当时主流的1/2英寸甚至更小的传感器而言)带来了显著的进光量提升,有助于在低光环境下捕捉更明亮、细节更丰富的照片。同时,5000万像素提供了足够的解析力,通过像素四合一技术(pixel binning)可以输出1250万像素的照片,进一步增强弱光表现和动态范围。它的色彩还原、自动对焦速度等方面也表现得相当不错,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日常拍照的需求。
成本效益与供应链稳定性: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IMX766早已过了研发和验证的磨合期,其生产工艺成熟,成本相对可控。索尼作为手机传感器领域的主要供应商,IMX766的供应量也相对稳定。在整体手机利润率面临压力,并且需要平衡成本以推出不同价位的机型时,选择一颗性能优秀且成本合理的“万金油”传感器,是厂商明智的选择。毕竟,旗舰机型的研发和成本不仅仅在于主摄,还要考虑到屏幕、处理器、快充、设计、品牌溢价等等。
算法的进步弥补硬件短板: 随着计算摄影的飞速发展,手机厂商在图像处理算法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即使传感器尺寸没有达到行业极致(比如1英寸传感器),通过强大的ISP(图像信号处理器)和AI算法,依旧可以优化照片的细节、色彩、噪点控制和动态范围。有时候,算法的优化甚至比单纯堆砌更大的传感器更能带来观感上的提升。比如,通过AI降噪、锐化、色彩补偿等手段,可以让IMX766的照片看起来比一些未经优化的更大底传感器更讨喜。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大底主摄风潮要结束了”呢?

我认为,与其说是风潮结束,不如说是“大底”的定义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及用户和厂商的关注点更加多元化了。

1. “大底”的内卷升级: 所谓的“大底”,在2022年以前,1/1.56英寸已经算得上是“大底”了。但随着技术的进步,1英寸传感器(如IMX989,小米12 Ultra、OPPO Find X6 Pro等旗舰使用)已经开始在主流旗舰上出现。这实际上是将“大底”的门槛推得更高了。对于厂商来说,如果不能提供1英寸或接近1英寸的传感器,那么IMX766这样的1/1.56英寸,虽然依然优秀,但对比竞品时可能就显得“不够大”了。
2. 关注点的转移: 用户对手机拍照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画质有多好”,而是涵盖了变焦能力、超广角质量、微距效果、视频拍摄表现、以及夜景的易用性等等。一个极致的大底主摄固然重要,但如果手机的其他镜头(比如长焦和超广角)表现平平,或者视频录制效果不佳,整体的用户体验就会打折扣。因此,厂商需要在影像系统的所有环节上进行均衡发展。
3. 特定场景的优化: 尽管大底传感器在进光量上有优势,但其缺点也可能显现,比如景深控制不理想(虚化效果过于明显,影响某些场景下的清晰度)、镜头设计难度增加(更大的传感器需要更大的镜头模组,影响手机厚度和设计)。对于一些不追求极致背景虚化、更注重画面整体清晰度的场景,IMX766的1/1.56英寸就已经足够了。
4. 厂商的差异化策略: 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旗舰市场,厂商需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卖点。有的厂商会主打“计算摄影”和算法优化(比如Google Pixel系列),他们可以在相对“常规”的传感器上通过软件算法达到出色的效果。有的厂商则会不惜成本地追求“堆料”,直接上1英寸传感器并搭配高端的长焦镜头,打出“影像旗舰”的口号。而对于那些希望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控制成本并照顾到其他配置的厂商,IMX766仍然是一个非常务实的选择。

所以,大底主摄的“风潮”并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一个更加内卷和多元化的阶段。

最高端的旗舰会向1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的传感器冲击。
中高端和“次旗舰”则会继续以IMX766或同级别传感器为核心,辅以更强的算法和更优秀的副摄,来提供高性价比的影像体验。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手机厂商在传感器选择上会更加精细化:

主摄: 除了继续追求更大的尺寸,厂商也可能在传感器本身的像素排列、感光能力、对焦技术上进行更深度的定制和优化。
副摄: 长焦镜头(特别是潜望式长焦)的普及和质量提升,将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竞争点。优秀的超广角和微距镜头,也能显著提升整体拍照体验。
算法和ISP: 计算摄影依然是重中之重,甚至会成为区分手机影像水平的关键。

总而言之,2022年安卓旗舰市场出现大量IMX766并非意味着大底风潮的终结,而是反映了在性能、成本、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等多重因素权衡下的策略性选择。你可以将其看作是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某个阶段性的“主流”选择,而“大底”的定义本身也在不断被推高。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不少旗舰在主摄上继续“卷”向更大的传感器,但同时,IMX766这样的优秀中等尺寸传感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在许多优秀的手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年上了一波大底。

结果镜头品质跟不上,边缘画质都很差。

小米,OPPO,华为全部吃瘪,三星算垮的轻点的。

这些品牌全部被2012年的诺基亚808吊打,诺基亚808可是1/1.2寸的底。

小米11有所改进,好了一点。

三星在最新的s22u上,镜头基本解决了1/1.33寸底的问题。

但是更大的底,目前都还不太行。

imx766是个很合适的尺寸。

目前主流的镜头基本可以解决1/1.5寸底的边缘画质问题。

5000万,其实是比4800万好听一点,定制的规格。

这个尺寸横向4000多一点,拍3840*2160的视频可以用大一些的Cmos面积。

而1亿像素的四合一很尴尬,拍4k用的面积小,拍8k用四合一不够尺寸,拍6k正合适,可惜没有这个规格。

1.08亿像素拍视频要九合一才合适。

我一直认为。

适合手机的是1寸底1.92亿像素。

0.8微米单位面积,镜头不怕厚,20mm又怎样?

四合一可以拍8k,十六合一拍4K。强光下1.92亿像素要解析力。

单镜头,不用长焦。

25mm等效焦距,最长四倍光变等效100mm,用1/4寸面积,画质够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2022年安卓旗舰手机依旧普遍采用IMX766作为主摄,以及“大底主摄风潮是否终结”的讨论,这背后确实牵扯到手机厂商在传感器选择上的策略、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整个移动影像技术发展的大方向。首先,我们得承认,IMX766在2022年以及延续到2023年的许多安卓旗舰上依然是“常客”。它是一款由索尼.............
  • 回答
    安哲建筑为乡村建筑设计师开出百万年薪:高薪是否能点燃乡村建设的热情?近日,安哲建筑一份面向乡村建筑设计师的招聘信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开出的百万年薪更是让不少人眼前一亮。这则招聘不仅在建筑设计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更将焦点引向了中国乡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高薪背后,是否真的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建,为.............
  • 回答
    2022 年大年初二(2 月 2 日)电影票房出现大幅下滑,这个现象确实是存在的,并且是许多影迷和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要详细分析其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一、 “初一效应”的普遍存在与放大: 观影高峰集中在春节档首日及前两天: 春节档是中国电影市场最重要的档期之一,其特点是观众观影意愿极高.............
  • 回答
    2022年3月,中国国内出现的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涉及多个省份,包括上海、吉林、深圳等重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疫情的爆发并非“突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源头也并非单一。要详细讲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疫情爆发的宏观背景:1. 全球疫情持续,病毒不断变异: 截至2022.............
  • 回答
    2022年房地产市场的“不快”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多种因素累积、发酵的结果。简单地说,过去那种“房价只涨不跌”、“买了肯定赚”的预期在这一年被打破了,市场从狂热转向了冷静,甚至出现了一些调整。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得一条条捋清楚。一、政策的“组合拳”:从“房住不炒”到“降温信号”首先,要说到政.............
  • 回答
    2022年LPL春季赛的赛程已经过半,让许多粉丝翘首以盼的“永远的神”Uzi,依然没有出现在赛场上。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传奇ADC的回归之路如此漫长且充满变数?要说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也是最核心的原因,便是Uzi的身体状况。我们都知道,Uzi的职业生涯伴随着严重的伤病.............
  • 回答
    2022 年,你看到市面上还有搭载麒麟芯片的华为机器,这并不意外,但其中的“故事”却值得细细品味。这背后,是华为在极端压力下的坚韧、技术储备的深度,以及我们对“究竟还有多少芯片”这个问题的普遍好奇。为什么 2022 年还有麒麟芯片机器上市?简单来说,这并不是华为“新制造”了多少颗麒麟芯片,而是利用了.............
  • 回答
    2022 年 1 月新番能够按时播出,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方协作的庞大工程,涉及动画制作公司、配音演员、音响工作室、版权方、发行方、电视台/流媒体平台,以及关键的疫情应对措施。虽然你问的是为什么能按时播出,但理解这一点也需要我们知道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才能理解它们是如何被克服的。以下是一些主要原.............
  • 回答
    2022年初股市的震荡下挫,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不安。要理解其中的原因,并判断2022年是否还值得买股票,我们需要抽丝剥茧,深入分析当时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驱动因素。2022年初股市为何“跌跌不休”?1. 通胀的“幽灵”作祟: 这是最核心也最普遍的担忧。2021年以来,全球通胀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不断.............
  • 回答
    星巴克在2022年2月16日的这次涨价,可以说是不少消费者在年后收到的一个不算太友好的消息。说实话,这已经不是星巴克第一次调整价格了,但每次涨价,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一波讨论,毕竟它在中国市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已经不仅仅是一家卖咖啡的店,更多时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那么,这次涨价具体是怎么回事,.............
  • 回答
    说起 2022 年餐厅设计里的“岛台热”,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多种趋势叠加碰撞下的自然结果。它不单单是为了好看,更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社交习惯以及商业经营模式的一种深刻回应。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首先,这背后是“体验至上”的消费升级。大家现在去餐厅吃饭,不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多的.............
  • 回答
    2022 年江苏选调生招录中,高校名单的“取舍”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个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套用“985优先”的思维定势。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选调生”的本质和江苏省的特殊考量。选调生,顾名思义,是从优秀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为党政机关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它的.............
  • 回答
    2022年春节档电影票价格高得离谱,这确实让我犯了难,也让我对春节观影这件事有了更深的思考。电影票价格,当然影响我的春节观影选择。春节是传统的家庭团聚的日子,大家聚在一起,一起看电影算是个很棒的娱乐项目。不过,电影票价格绝不仅仅是个数字,它承载了观影的“性价比”考量。如果价格过高,我会忍不住去算一笔.............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把目光从“奥密克戎本身的致病性”这个单一维度拉出来,放到更宏观的疫情传播和香港社会应对的复杂背景下去考量。你观察到的现象——2022年初以来香港死亡率居高不下,即便是在奥密克戎毒性相对较低的背景下,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问题。这背后绝非仅仅是病毒毒性本身的强弱可以简单解释的。.............
  • 回答
    2022年了,红警(特指《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系列,特别是《红色警戒2》及其资料片《尤里的复仇》)仍然拥有大量的忠实玩家,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 经典玩法的持久吸引力: 即时战略(RTS)游戏的巅峰之作: 红警2尤其被认为是RTS游戏的黄金时代代表作之一。其.............
  • 回答
    2022 年考研的“卷”,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一时的情绪发泄。要说清楚它为什么这么卷,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最直观的,报考人数的爆炸性增长。你看看那数字,每年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往上涨。2022 年也不例外,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这背后是什么原因?1. 就业压力持续加码,考研成为“避风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触及到了咱们中国传统农历的计算方式,其实“2022年农历只有355天”的说法是有误的。咱们来把这个事情捋一捋,说得明白一些。首先,2022年那个农历新年对应的,是辛丑牛年,但农历年份的长度不是固定的,它会根据是否包含闰月来决定是354天、355天还是384天。咱们的农历,和公.............
  • 回答
    浙江大学在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中能进入前50,位列第45位,这绝非偶然,而是多年来在多方面持续投入和卓越表现的综合体现。要详细解读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审视。首先,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是QS排名的重要权重项,而浙江大学在这方面一直表现出色。它在中国乃至.............
  • 回答
    2022年初,游戏本市场确实迎来了一波相当显著的降价潮。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让不少原本还在观望的玩家们感到惊喜。要说得详细一些,咱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首先,上一轮周期性的产品更新换代完成,清库存压力显现。 电脑硬件,尤其是涉及到CPU和GPU这种核心部件,更新.............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2022年美国为什么那么着急地给利率“踩油门”。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牵扯到很多经济和金融的复杂因素,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环节动了,其他就跟着变。要说急,那得先看看当时美国经济是个什么状况。最显眼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Inflation),而且这个通胀不是小打小闹,是那种让老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