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希腊化的东罗马帝国一般被认作是罗马的正统延续?

回答
希腊化东罗马帝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被广泛认为是罗马的正统延续,这并非仅仅因为地理位置上的邻近,而是基于一系列深刻的历史、政治、法律、文化和宗教因素的层层叠加。这是一种根植于共同遗产和持续性的认同感,而非简单的继承关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面纱,细细探究其脉络。

首先,政治和法律的连续性是最核心的基石。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首都迁至拜占庭(并将其命名为新罗马),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虽然西部帝国的权力中心逐渐衰落并最终灭亡,但东部帝国的政治和行政体系依然保持着罗马的运作模式。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为罗马的“第二个首都”,它继承了罗马的行政架构、官僚制度、法律体系甚至许多罗马的政治象征。

从法律层面来看,拜占庭帝国并没有制定一套全新的法律体系,而是继承并发展了罗马法。查士丁尼大帝时期的《查士丁尼法典》(Corpus Juris Civilis)便是最好的证明。这部法典集罗马历代法律之大成,系统地整理、修订和编纂了罗马法的精华。这部法典不仅在拜占庭帝国被奉为圭臬,更在日后深刻影响了欧洲大陆的法律发展,成为西方法律思想的重要源泉。可以说,拜占庭帝国是罗马法的活的载体和活的传承者,它的法律精神,就是罗马的精神。

再者,帝国认同的延续性不容忽视。尽管帝国的疆域和人口构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与波斯、阿拉伯以及斯拉夫民族的长期互动中,帝国境内的希腊语影响力日益增强,但帝国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将自己视为“罗马人”(Rhomaioi)。他们称自己的帝国为“罗马人的帝国”(Basileia ton Rhomaion),皇帝的头衔也始终是“罗马人的皇帝”(Basileus ton Rhomaion)。这种自我认同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自他们对自身政治体制、法律传统以及帝国历史的认知。他们认为,自己继承了罗马的辉煌,肩负着维护罗马文明和秩序的使命。

文化和语言的演变虽然带来了显著的希腊化特征,但并未断裂罗马的根基。早期东罗马帝国,拉丁语仍然是官方语言和行政用语,但在帝国东部的希腊文化早已根深蒂固的背景下,希腊语的地位逐渐上升。这种语言上的转变,更多的是一种适应和融合,而非取代。希腊语作为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语言,为罗马的政治、行政和学术提供了更便捷的载体。更重要的是,罗马的政治思想、哲学传统以及文学艺术都在希腊语环境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希腊化罗马文化,但这仍然是罗马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演变,其核心依然是罗马的文明基因。

宗教因素在强化这种延续性上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逐渐成为国教。当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东罗马帝国成为了基督教世界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后来成为普世牧首)的地位日益重要,教会的组织结构和神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罗马时期的基督教传统。拜占庭皇帝不仅是世俗的统治者,也被视为教会的保护者,拥有重要的宗教权力。这种君权神授的观念,使得拜占庭帝国在宗教上也与古罗马帝国有着深刻的联系,并且在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将罗马的基督教遗产延续下去。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将希腊化东罗马帝国视为罗马的正统延续,也包含着一种历史叙事的构建。在西欧,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人们开始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对拜占庭帝国的罗马身份有时会产生模糊甚至淡化。然而,从帝国自身的视角来看,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罗马的延续。而历史学研究,也越来越倾向于承认这种连续性,并以“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的名称来标识这段历史,但其“罗马性”是理解其本质的关键。这种延续性并非是机械的复制,而是生命力的体现,是将古老的罗马遗产在新的地理、文化和时代背景下,以一种生生不息的方式传承下来。

总而言之,希腊化东罗马帝国之所以被视为罗马的正统延续,是因为它在政治、法律、文化、宗教以及最重要的——自我认同上,都展现出了对罗马的深刻继承和不间断的连接。它并非简单的取代或分裂,而是罗马文明在东方的繁衍和演化,是罗马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问题,搞笑吧。。。

罗马帝国本身就是几个部落在希腊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反过来了?

人东罗是命苦,活着的时候是个人都来踩也就算了,死了还要被拉出来证明:我就是我自己。

user avatar

谢邀。东罗马不是什么“继承者”,她就是罗马本身。从395年到1453年的漫长一千年,就是罗马帝国的中古时代。

首先,希腊—罗马文明可以说是一个整体,罗马自共和国时代开始就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古典时代的罗马人以学习希腊为荣,东罗马帝国的主体文化就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的结合(由于东地中海是传统的希腊化地区,东罗马的文化中有更重的希腊成分)。中古罗马的文化与古典罗马固然有差异,但这些差异是渐变的过程,而无论是日耳曼人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意大利人的拉丁帝国,虽然也可以说吸收了罗马文化,但这中途经历了破坏—重建的割裂过程,而非同一文明内部的自然演变。至于奥斯曼帝国的主体文化则属于伊斯兰文化,跟希腊—罗马文化八竿子打不着。

其次,东罗马的法统来源于狄奥多西大帝,与古典罗马是一脉相承的。西罗马的法统在5世纪末就被东部的芝诺皇帝收回。日耳曼人亲手毁灭了西罗马帝国,却又在几百年后宣称自己继承了罗马,还得要教皇作保,这“罗马”又究竟重几斤几两呢?至于拉丁帝国,它建立在东罗马的废墟之上,尽管自称皇帝,但旁边还有一个东罗马残余势力建立的尼西亚流亡政府,谁更罗马?

最后是认同的问题。4世纪以后罗马皇帝的头衔是:

“蒙上帝恩典,罗马人的皇帝”。

这就要求皇帝治下的居民要有“罗马人”的身份认同,还要承认统治者是“罗马人的皇帝”。中世纪的东罗马就是如此。早在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马其顿开始,共和国政府就授予境内说希腊语的自由民以罗马公民身份。在罗马统治的漫长时间里,希腊人建立了很强的罗马认同。直到19世纪希腊独立前夕,希腊语人群中仍有相当一部分自认为是罗马人。前面说过,东罗马的统治者头衔直接继承了古典罗马。至于神圣罗马帝国,虽然有罗马皇帝的头衔,但它治下又有几个人自认为“罗马人”呢?而拉丁帝国正好相反,它统治下的居民以罗马人为主,但罗马人不认这个拉丁皇帝……而奥斯曼苏丹的一大串头衔中也有“罗马凯撒”的头衔,可是这个“罗马”指的是地理概念上的罗马(小亚细亚Rum,巴尔干Rumelia,皆是东罗马故地),而不是罗马人。

所以,孰真孰假,一对比便知。

最后想说说威尼斯的问题,威尼斯确实是原罗马移民所建,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与帝国保持联系,但人家在1025年脱离帝国后就自认为是“威尼斯人”而不是“罗马人”……

——3.24更新——

看到答主又对“东罗马帝国”是否可以称作“希腊帝国”产生疑问,我的看法是:完全不能。

今天我们都将希腊视作一个伟大的古代文明,因此答主会认为把东罗称作“希腊帝国”是对东罗马吸收继承希腊文化的肯定。

但在中世纪,“希腊人”这个称呼绝不是啥好词。如果你在君士坦丁堡的大街上说帝国是“希腊帝国”,那么周围的人大概率会把你暴打一顿。

古代希腊人信仰多神教,被视作不信上帝的异教徒(意味着道德败坏),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欧洲中世纪,把罗马称作“希腊”对当时的罗马人来说,既是不承认其罗马身份,更是不尊重他们的信仰。

就像元朝时的蒙古人将南方汉族人称作“南蛮子”一样,“希腊人”在中世纪,是罗马人的一个侮辱性绰号。

直到文艺复兴以后,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一面被逐步挖掘并发扬光大,“希腊人”的含义这才逐渐恢复正面。但这与东罗马无关,她已经没了。

在近代希腊独立运动期间,出于近代民族主义划分民族标准(说希腊语,信仰希腊正教即是希腊人),赢得西方支持(西方人对古希腊好感更多),独立后领土问题(新国家既没有罗马也没有君士坦丁堡,只有希腊半岛地区)的多重因素考虑,新兴的希腊国家将自己主体民族的身份认同定为“希腊人”。此时距离罗马国家的覆灭已经过去近400年了。

要知道,即使是沃尔夫这样想把东罗马与古罗马分开叙事的历史学家,也并没有用所谓“希腊帝国”这个概念,而是用了“拜占庭帝国”。

可见,学术界也知道把东罗马帝国称作“希腊帝国”是不合适的。

至于玩梗问题,诸如“绿萝也是罗”这些梗都出自P社系列战略游戏,单独拎出来看都带点冒犯,也就是我们圈内人(包括某些圈外玩梗的人)平时玩一玩图个开心,那三个所谓“罗马”究竟重几斤几两大家都懂,答主别被这些梗带偏就行。顺便说一句,在正式讨论罗马历史的场合中看到这些梗真的不太舒服……

—4.7冒泡—

395赞,纪念一下~

user avatar

因为其他几家自己也不承认什么罗马帝国

非基督教的古罗马帝国 在基督徒看来并不是什么好鸟 和巴比伦大淫妇差不多 没有认同感

只有信了基督教 才是帝国

不信基督 万古如长夜 全都不算数

而基督教罗马帝国开始于君士坦丁受洗

而君士坦丁建立的基督教罗马帝国

都城一开始就在新罗马/君士坦丁堡……


至于你说希腊语还是拉丁语 法统继承什么的都是现代人的观点

当时的人只能从宗教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他们眼里的帝国和基督是一回事 帝国就是地上神国

连圣经都是希腊语的 不会希腊语 你基督信了个寂寞……


而为什么不承认其他几家

因为日耳曼人帝国、拉丁帝国、威尼斯总督

都是天主教的异端……

user avatar

made,给我笑不活了,这什么皇汉无能咆哮,上来先扣帽子然后秀无知?

为什么希腊化的东罗马帝国一般被认作是罗马的正统延续?

实名反对这个问题下 @燕然都护 的回答,引用评论区里的一句话,“字大不等于有理”


让我再笑一会,笑完了再来喷人。


这个答主明显不具备任何拜占庭史素养,哪怕是我这种肤浅的课余爱好者都能从他漏洞百出的推论中挑出满篇错误,甚至我大胆估计,他所读过的拜占庭史仅限于一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罗马帝国从来就没有分裂过?只是东西方自治?哈哈哈。这些精罗的言论真是到了狗屁不通的地步呀。如果罗马都可以说没有分裂过,那么蒙古帝国就更没有分裂了。至少元朝皇帝是蒙古各个汗国的宗主,所谓的没有分裂过的罗马帝国,东西两方哪个是宗主国呢?

需要说明,罗马帝国“两个政府”的概念并不等同于分裂,可以理解为两个行政区,东西部皇帝分别管辖治下的区域,但是在另一个皇帝去世的情况下,两边皇帝都有权利进行任命继承者,比如狄奥多西大帝就是格拉提安皇帝提拔为东部皇帝的。直到395年,因为狄奥多西逝世,两边的儿子都有奥古斯都的头衔,没有正副帝的区别。而东西罗马的分裂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我记得有人说过,不是西方后世史学家的观念,而是查士丁尼的大臣为给东罗马再征服运动提供法理支持,生造出来一个“分裂”的概念,以此来向东哥特王国宣战。(但这段文字的出处我暂时找不到)

况且,罗马人的国家观念中,从来没有所谓的东西帝国,只有东西政府,两位皇帝颁布的法令在全国内都会得到认可。

7世纪以后的东罗马称为希腊帝国没有任何问题。就好比满清入关后称为中华帝国一样顺理成章。罗马粉心中不灭的帝国,也注定只能存在幻想中了。

连希腊化发生在什么时候都不知道?hhh笑死我了,罗马帝国的完全希腊化主要发生在8世纪,阿拉伯大征服之后。将希腊语作为官方语言是伊苏利亚王朝诸位君主进行的改革,直到717年利奥三世才从内战中坐上皇帝的宝座,7世纪?怕不是穿越来的。

另外对于希腊化的定义是什么?仅仅是使用希腊语么?土印说个英语,真把自己当大嘤继承人了?希腊化是因为这个国家统治的人民只剩下希腊人占绝对优势的地区了,南陈龟缩到百越是不是就成百越王了?那唐朝给南陈修史是吃饱了撑的《百越史》吧?

然后分不清拜占庭希腊语和古希腊语的区别?拜占庭人能不能听懂阿提卡以外古希腊人的鸟语都是未知数,你张嘴就来“希腊化彻彻底底”的希腊帝国?

另外答主显然不能理解“希腊化的罗马帝国”本身就是对东罗马的定义,“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是同一语境下的两个定语,不是水火不容的反义词。

此外,东罗马的文化主要传承自古罗马,这个国家内直接来自古希腊的文化要远远少于直接传承自古罗马的部分,用“希腊化”代替“罗马”是明显的以偏概全。例如,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大量使用的拱券技术希腊人不曾掌握;东正教来自于古罗马的国教而不是希腊多神教;东罗马的数学体系和哲学体系虽然发源于古希腊,但是来自于罗马人的二手加工;拜占庭骑兵的战术根本上与罗马军团无异;拜占庭的航海技术同样来自罗马,而不是时代更古技术相对落后的古希腊航海;拜占庭的官僚体制继承自罗马;拜占庭有名的罗马法同样来自他们祖先的政令;如此种种,东罗马帝国来自罗马的部分远远多于其来自希腊的部分,仅仅通过语言等“希腊性”的部分否定其“罗马性”是极其可笑的。

对于人们的认识而言,所有的拜占庭作家(包括历史学家)都将自己视为罗马帝国历史的一部分,他们虽然说着希腊语,但希腊的民族意识抬头则是到了拜占庭行将就木的巴列奥略王朝,伯罗奔尼撒的文艺复兴中,希腊学者有宣扬过其民族的“希腊性”,但直到那时的拜占庭人仍称呼自己为“罗马人”。在同时代的教皇和西欧君主们更是只将“希腊帝国”作为污蔑的词汇,别人骂你“支那人”,你事实上就真成“支那人”了是吧?

一个国家连生存都不能保证,就是个垃圾。

?难道有不会灭亡的国家么??


二更:

居然又被挂了,这人回答越来越离谱,看得我血压飙升


怎么了这是?张嘴精罗洋奴闭嘴精罗洋奴,没这四个字不会说话是吧?

这才打脸了几句啊,就来人身攻击无能狂怒了??

(一)蒙古帝国分裂是实质上独立,元朝对四大汗国没有行政管理的权利。

东西罗马的君主都是整个罗马帝国的皇帝,有权利对整个帝国进行统治和任命,你四大汗国有一个大汗能做得到么?

东罗马皇帝授予过克洛维高卢执政官的头衔,承认西罗马治下的奥多亚克为意大利执政官,你元朝做得到么?

精罗洋奴注意噢,认为1260年以后蒙古帝国也算是一个统一体的可是有大人物背书呀!比如那个有名的杉山正明。认为395年以后罗马帝国不算分裂的,不知道有没有大家背书呢?

让你多读书你偏不听,笑死我了。但凡读过一本专业著述,你也不至于成一个跳梁小丑。

东晋南渡,可是统治者和人民说的仍然是汉语,写的仍然是汉字。其人民依旧是汉族主体。其文化依旧是汉族文化为主体。请问精罗洋奴,你们的主子东罗马,尤其是7世纪以后的东罗马,和东晋帝国有一丝一毫的可比性吗?精罗洋奴,你们究竟是眼瞎了,还是心黑了呢?

拉丁语一直都是东罗马帝国统治阶级的通用语言吧。哪怕是君士坦丁十一世,多少也能说拉丁语指挥热那亚佣兵,怎么你张嘴就把东罗马的拉丁语给吃了呢?

3世纪危机后,整个罗马帝国的自由民不都是有公民身份的罗马人了么?什么主体民族希腊人,敢问你能找得到“希腊化”时代的希腊民族认同么?有么?没有民族认同,你凭什么拿19世纪希腊独立革命时候的民族认同强行带入东罗马,认为相同种族语言的人就始终是一个民族?闽南两广的客家族,等于现代汉族么?

第三,拜占庭之于罗马,难道不应该大体相当于越南之于中华帝国吗?

made,你这越南原来是中国皇帝跑过去建立的

从奥古斯都到君士坦丁十一世,罗马帝国皇帝世系继承一直没有断绝,请问你这越南皇帝是从哪个中国皇帝继承来的?百越王么?

精罗洋奴们知道吗?越南人直到18世纪还对外自称为汉呢?比你拜占庭自称罗马有何区别吗?至于越南和韩国古代都自称小中华,精罗洋奴们应该也是知道的吧?!

你这越南被谁承认了?

知道教皇怎么称呼君士坦丁堡皇帝么?知道东罗马帝国的领土官方名称,同样也是当时西方人的称呼是什么么?君士坦丁堡330年建都,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是怎么说的?旧罗马的一切荣光和伟大在那时起已经被转移至新罗马了,包括其罗马的正统性。罗马帝国晚期的主要首都位于君士坦丁堡,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什么时候你越南和韩国打下了南京或长安,再来做这种可笑类比。

你口口声声要求我回答你的问题,我回答了,现在你是不是应该同样回答我的问题呢?


长篇大论没有一句话是对的,同样也是一种能力。

透过屏幕看你的言论,我只能看见,因为肚子里没墨水,你只能通过零星且带着偏见的了解,用中国历史胡乱类比外国历史,然后用语气激烈的侮辱性言辞占据道德的高地,言语激昂之中好似甲亢。

至少,请你读读书吧,连一本专业著述都没读过,如果仅仅是盐野七生或者营销号这种初中课本水平的东西,大谈特谈东罗马帝国,真的不适合你。

@燕然都护


一个帝国的理念在395年的分治后始终深入罗马人心,这是基本的常识吧


三更

@燕然都护 这人实在太可笑了,被打完脸之后不敢吱声了是么?

来来来回答几个问题:

1.帕提亚是否属于波斯帝国?

帕提亚的官方语言是古希腊语,继业者货币可以流通,帕提亚被开除波斯籍了?

2.官方语言是希腊语的托勒密王朝是否属于埃及文明?

托勒密王朝是亚历山大部将托勒密建立的政权,官方语言是希腊语,所以托勒密什么时候不属于古埃及了?何况人这法老是自封的,跟拜占庭根本没有可比性。

3.官方语言是古埃及语的托勒密王朝是否属于继业者王国?

显而易见。


混淆语言和文明正统性属于是典型的文盲行为,我劝你好自为之,读书少不要出来秀互联网下限。



精罗洋奴注意噢,认为1260年以后蒙古帝国也算是一个统一体的可是有大人物背书呀!比如那个有名的杉山正明。认为395年以后罗马帝国不算分裂的,不知道有没有大家背书呢?

这句话实在是太好笑了,忍不住想再打脸第二遍。

国内有中译版的专业拜占庭史著述,除了牛津的以外,瓦西列夫和奥氏的书我只读过前者,而《拜占庭帝国史》A.A.Vasiliev显然没有提到拜占庭的分裂概念。不过,话都这么说了,请你自己去找找有没有不认同“395年以后罗马帝国不算分裂的”。

真是太好笑了,啥书没读过谁给你的勇气质问别人的hhh

@燕然都护

怎么,现在知道谦虚,不乱说话了?是骡子是牛马,牵出来溜溜啊?

user avatar

因为东罗马人认为自己是罗马人。

什么文明光辉什么法统什么普世都是扯淡,不具备基础认知这一点要谈论罗马人的国家就是空对空,没有罗马人的存在罗马人的国家也不可能存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希腊化东罗马帝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被广泛认为是罗马的正统延续,这并非仅仅因为地理位置上的邻近,而是基于一系列深刻的历史、政治、法律、文化和宗教因素的层层叠加。这是一种根植于共同遗产和持续性的认同感,而非简单的继承关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面纱,细细探究其脉络。首先,政治.............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是这样!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拜占庭帝国)流传下来的许多人名,到了现代希腊语里,发音和我们通常见到的译名之间常常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背后其实是历史、语言演变和翻译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语言的“时间滤镜”——古希腊语到现代希腊语的演变这是.............
  • 回答
    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拜占庭帝国,绝对是希腊文明的延续,而且是其最深刻、最长久的体现。它并非简单地继承了希腊的遗迹,而是将古希腊的文化、哲学、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甚至宗教信仰,与罗马帝国的实用主义和组织能力巧妙地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强大的文明。东罗马帝国与希腊文明的千丝万缕:1. 语言的根.............
  • 回答
    希腊的光复之梦:一个跨越百年的追寻提及希腊,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古老的雅典卫城、哲学家们的智慧以及璀璨的古典文明。然而,在近现代的历史长河中,希腊人民心中同样燃烧着另一团炽热的火焰——光复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这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延续千年的辉煌国度。从希腊脱离奥斯曼帝国统治(1830年)到第.............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地理、政治和军事策略等多个层面。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之所以能够直抵印度,而之后的西方文明,即使在最辉煌的时代,其东进的触角也大多止步于波斯或更近的区域,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咱们不妨来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得说说亚历山大那场石破天惊的远征。亚历山大远征之所以能达到.............
  • 回答
    曹操年轻时的志向:为何独钟“征西将军”?曹操年轻时的抱负,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曾言:“吾既不能救天下,亦不能安百姓,岂能封征西将军乎?” 这句话看似一句自谦之语,实则透露了他当年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规划。然而,为何在众多将军封号中,他独独看中了“征西将军”?这背后,藏着他独到的时代洞察和雄心.............
  • 回答
    细说中世纪罗马帝国缘何“希腊化”提起“中世纪的罗马帝国”,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身披锁子甲、挥舞长剑的西方骑士,或是高耸的哥特式教堂。然而,若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个时代的东方,一个截然不同的景象便会展开——一个以希腊语为主导,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以希腊语言和文化为核心来维系的帝国。这便是我.............
  • 回答
    你说得对,希腊化时代确实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个时代,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开始,希腊的语言、文化、哲学、艺术、科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与东方古老文明碰撞、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影响深远的文明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到黎凡特的安提阿,再到中亚的希腊化王国,那些城市成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发展中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文化影响力并非完全由“物质强大”或“原地文化繁荣”决定,更与权力、人口流动、宗教信仰以及历史的偶然性息息相关。你提出“罗马的文化远比斯拉夫强”是事实,至少在当时罗马帝国还在的时候是如此。罗马的法律、建筑、语言、哲学,以及其所继承的希腊文化,无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想知道为什么希腊语里像 "passport"(护照)和 "university"(大学)这样的词,跟咱们熟悉的欧洲其他语言,比如英语、法语、德语,看起来不太一样。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也挺有故事的。你可以把这事儿想象成一个大家族,但这个家族里有些成员,虽然跟其他人有远亲,但因为一.............
  • 回答
    希腊独立战争的胜利,标志着这个古老文明在新时代曙光的召唤下,终于挣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枷锁。然而,当新生的希腊共和国出现在世界舞台时,人们注意到一个显著的现象:它并没有选择“罗马”作为自己的国号。这背后隐藏着深厚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考量,绝非简单的巧合或遗忘。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希腊与罗马之间复杂而又矛盾的.............
  • 回答
    提到古希腊罗马文明时,我们常常会听到对其辉煌成就的赞扬,例如民主制度、哲学思想、法律体系、艺术建筑等等。而其负面,例如奴隶制、战争、社会不公等,却似乎常常被忽视。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赞扬多、负面少”的倾向:1. 文明传承与思想影响.............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希腊语和亚美尼亚语对土耳其语的词汇影响相对较小,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的历史、文化和语言因素。与我们通常认知中地理邻近和文化交流带来的语言融合不同,土耳其语的词汇构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突厥语根源和后来统治者的文化取向的影响。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土耳其语并非来自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希腊”或“.............
  • 回答
    希腊是否应该退出欧元区,这个问题在2010年代初曾经让欧洲,特别是德国和法国,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两大经济体的反应之所以如此不同,根源在于它们各自的国家利益、历史经验、经济结构以及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定位。先说说德国,他们对待希腊问题的态度,很多人觉得是“铁腕”甚至“冷酷”。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很重.............
  • 回答
    关于希腊和土耳其之间议题的网络讨论,确实会让人感觉支持希腊的声音似乎更普遍。这种现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历史、地缘政治、文化认同、媒体传播以及国际关系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历史记忆与民族叙事是塑造公众舆论的关键。 古希腊文明的遗产: 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深厚.............
  • 回答
    希腊人对阿瑞斯(Ares)的态度,以及罗马人对玛尔斯(Mars)的推崇,这其中的差异,远不止是神祇名字的转换,更深刻地反映了两个文明在价值观、战争观和神话叙事上的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他们的文化土壤。希腊人的阿瑞斯:暴力与混乱的化身希腊人对阿瑞斯的“讨厌”,并非全然否定其作为战神的存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转变过程,即突厥语系语言在小亚细亚(今天的土耳其)的兴起,取代了之前占主导地位的希腊语。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政治、军事、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多个层面,而且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多样的演变。起点:拜占庭帝国晚期的社会结构在突厥人到来.............
  • 回答
    埃及和希腊之间的关系历史悠久,但说埃及“本应”属于希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更像是对历史的一种简化理解。埃及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其悠久程度丝毫不亚于希腊,甚至在许多方面更为古老和发达。当然,在历史上,希腊对埃及确实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并且在某个时期,埃及也曾被希腊统治过。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古代历史.............
  • 回答
    古典时期希腊社会,尤其是在雅典,对女性、奴隶和外邦人的歧视是普遍存在的,这反映了当时根深蒂固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要理解这种歧视,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女性的从属地位:公民权之外的边缘人首先,我们谈谈女性。在古代希腊,尤其是雅典,公民权是区分“我们”和“他们”的核心.............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艺术史、哲学、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让我们一层层地剥开,看看为什么古希腊罗马以及像米开朗琪罗这样的文艺复兴巨匠,会如此钟情于展现男性发达的肌肉线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回到古希腊。古希腊:理想化与英雄崇拜古希腊时期,尤其是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是西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