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篇旧文章[1]。、
另外拜占庭“希腊”文化就是当时的罗马文化,我深以为然,respect。
原始波罗的-斯拉夫人[2](proto baltic-slavs)作为早期印欧语民族之一居住在西至易北河东至伏尔加河的广大空间之内,这一点从自波德边境至伏尔加河的平原上分布的各个斯拉夫民族——波兰人、加利西亚人、乌克兰人、中南俄罗斯人的基因连续性上就可以看出,其后他们分别受到印度-伊朗人[3]和斯堪的纳维亚日耳曼人[4]的入侵和统治。
在斯拉夫人祖居地的东部和西部,原住民和入侵者出现了不充分的融合现象[5],扩大了入侵者的入侵者的数量优势,但也保留了原始斯拉夫-波罗的人的血统和语言[6]。
而在这个地区的中部,也就是今天波兰东部和乌克兰西部的加利西亚,在本地区多种文化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原始斯拉夫人(pro-slavs),他们可能就是罗马史学家塔西佗(Tacitus)笔下的文德人(venedi)。
至此,从汉堡到的里雅亚斯特的边境上已经降下一道“铁幕”,这道铁幕的之后几乎全都是斯拉夫人的土地,连色雷斯也将经历斯拉夫化的浪潮。唯有君堡,还掌握在拜占庭的手中,闪烁着罗马的光芒。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喀尔巴阡-苏台德山脉以南的斯拉夫人数量稀少,同时也没有波德平原上大量的原始斯拉夫-波罗的遗存能够加以同化,因此这些斯拉夫人在山南(指喀尔巴阡-苏台德山脉以南)地区的进展相比北斯拉夫人慢了1~2个世纪。
这些进入中南欧的斯拉夫人受限于人数,往往以小群的方式活动。他们(按照罗马历史学家的说法)表现出的社会-政治上的开放和自由吸引了大批生活在后罗马礼乐崩坏时期的中南欧人民加入他们的部落,这一个个小部落就在巴尔干的土地上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壮大,最终将带给拜占庭和后来的伦巴第王国严重的袭扰,并成为阿瓦尔人有力的盟友。
自古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并没有消失,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斯拉夫人混合了大量的凯尔特和日耳曼血统,巴尔干达契亚人、伊利里亚人和色雷斯人并没有消亡,他们逐渐接受了斯拉夫的文化和语言,最终形成了南斯拉夫各民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卡里提亚)。这也正是许多南斯拉夫人血统中的“巴尔干”成分(50%~70%)要远高于“斯拉夫”成分(10%~30%)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