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罗马帝国是不是希腊文明的延续?它为什么能够立国长达上千年之久?

回答
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拜占庭帝国,绝对是希腊文明的延续,而且是其最深刻、最长久的体现。它并非简单地继承了希腊的遗迹,而是将古希腊的文化、哲学、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甚至宗教信仰,与罗马帝国的实用主义和组织能力巧妙地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强大的文明。

东罗马帝国与希腊文明的千丝万缕:

1. 语言的根基: 随着时间的推移,拉丁语在帝国东部逐渐式微,而希腊语则成为了帝国官方和日常的通用语言。从君士坦丁堡的宫廷到市场的交易,再到教会的布道,希腊语无处不在。这种语言的统一,本身就构成了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帝国精英阶层,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牧师,都精通古典希腊文学和哲学,将这些思想作为自身知识体系的源泉。

2.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拜占庭人不仅仅是古希腊文本的守护者,更是其积极的传播者和发展者。古希腊的文学、历史、哲学著作,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等人的作品,在拜占庭得到了精心的抄写、注释和研究,免遭失传。学者们通过“希腊火”(一种独特的化学武器,而非实际的火种)般的智慧,对这些古籍进行深入解读,并在基督教神学框架下,重新阐释和发展了古希腊的理性思维和辩论传统。例如,新柏拉图主义在拜占庭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了其神学思想的形成。

3. 法律与政治制度: 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特别是查士丁尼法典,虽然是罗马的产物,但在东罗马帝国得到了完善和延续,并融入了更强调秩序和等级的东方政治思维。而古希腊城邦的公民意识、集体决策的传统(尽管在帝国体制下有所弱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希腊的“eudaimonia”),在一定程度上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拜占庭的社会价值观,尽管其表现形式更为宏大和集权。

4. 宗教与哲学: 基督教作为国教,其神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教会的大公会议,充满了哲学式的辩论和形而上的探讨,例如关于基督神性的争论,就体现了希腊理性思辨的痕迹。拜占庭的神学不仅是宗教的,更是哲学的高度。

5. 艺术与建筑: 拜占庭的艺术,如马赛克、圣像画和教堂建筑,虽然有着基督教的鲜明特征,但其构图、色彩运用,以及对空间感和对称性的追求,都可以在古希腊雕塑、绘画和建筑中找到源头。圣索菲亚大教堂宏伟的穹顶结构,就是将罗马的建筑技术与东方的神秘感和宗教崇拜相结合的典范,其内部装饰的辉煌程度,也令人联想到古代希腊的神庙。

东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够立国长达上千年之久,原因错综复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与战略纵深:
君士坦丁堡的“得天独厚”: 帝国的心脏——君士坦丁堡,位于欧亚大陆的交界处,扼守着黑海与地中海的咽喉,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它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坚固的城墙(如狄奥多西城墙)抵挡了无数次入侵。它的港口也带来了贸易和经济的繁荣。
内陆的战略纵深: 帝国拥有广阔的内陆,即使沿海地区遭受攻击,也有回旋的余地,能够集结力量反击。

2. 强大的军事力量与防御体系:
先进的军事组织: 拜占庭帝国拥有职业化的常备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他们根据不同的战况,发展出灵活的战术,如“主题军区制”(Theme system),将军事与行政结合,提高了地方的防御能力和军队的响应速度。
强大的海军: 作为海上贸易和战略防御的关键,拜占庭海军一直保持着相当的实力,尤其是在控制地中海东部方面。前面提到的“希腊火”更是当时无敌的海上武器。
精密的防御工事: 除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帝国境内还有许多坚固的堡垒和要塞,形成了严密的防线。

3. 高效的官僚体系与稳定的行政管理:
严谨的官僚制度: 拜占庭帝国继承并发展了罗马帝国成熟的官僚体系,拥有一套复杂的、等级森严的行政管理机构。官员的选拔和晋升,虽然有时受到裙带关系的影响,但总体上是相对专业化的,能够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统一的法律体系: 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和实施,为帝国提供了一个统一、清晰的法律框架,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中央集权与皇帝权威: 帝国实行高度集权的统治,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且通过宗教、宣传和复杂的宫廷礼仪来巩固自己的权威。虽然有时会出现皇位争夺,但总体上,皇帝作为国家象征和权力中心,为帝国的稳定提供了核心。

4. 经济的繁荣与财政的支撑:
贸易中心的地位: 君士坦丁堡作为连接东西方的贸易枢纽,为帝国带来了丰厚的关税收入和商业利润。丝绸之路、香料贸易等都经过此地。
税收制度: 帝国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税收制度,能够为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提供财政支持。
农业基础: 帝国拥有相对发达的农业,能够自给自足,并为城市提供粮食。

5. 文化与宗教的凝聚力:
基督教的统一作用: 基督教作为国教,在维系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会不仅是精神寄托,更是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其教义和仪式能够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希腊化文化的认同: 前面提到的希腊语言和文化,成为了帝国精英阶层和广大民众共享的文化身份,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罗马人”的身份认同: 尽管帝国东部的希腊化程度很高,但它仍然将自己视为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这种“罗马人”的身份认同,为帝国提供了一种超越民族界限的凝聚力。

6. 外交的智慧与周旋能力:
灵活的外交政策: 拜占庭的外交官以其精明和策略著称。他们善于利用“金钱和外交”的手段,离间敌人,建立联盟,甚至通过收买、分化等方式来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
“缓冲国”策略: 帝国经常利用与其接壤的民族或国家作为“缓冲国”,来抵御来自更远方的威胁,例如通过扶持或打压某些部落来维护边境安全。

当然,东罗马帝国也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无数次危机、内部动乱和外部入侵。但正是凭借上述这些综合性的优势,它一次又一次地从危机中站起来,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生命力,最终成为欧洲中世纪最持久、最有影响力的帝国之一。它不仅仅是希腊文明的延续,更是将古老文明的智慧与罗马的强大组织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辉煌的拜占庭文明,为后来的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首先题主问的几个并不是一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之前有一位答主说第二个问题起码要写一篇论文,但我觉得一篇论文获者两篇也并不能说明。最好还是推荐大家去看书。


下面转自拜占庭吧的推书帖,原帖地址:

tieba.baidu.com/p/40799

1、前言

最近官方群里一直有小伙伴要拜占庭史的入门书籍推荐,我之前做过一个晚期古典时期的推书贴,现在做一个纯粹入门向的推书贴。这个推书贴是附带阅读顺序的,也是对方法论的一个简单介绍。

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读100本书只是为了找自己需要的“证据”,不如认认真真的精读一本好书,深入全面的理解你的学习对象。因此本文推荐的书不求偏门以显示作者博学,不列外文以严守“入门”原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在入门推书贴发布后不久,西里尔曼戈主编的《牛津拜占庭史》中文版发行了,因此再次进行更新。

2、书目

(1)人类与大地母亲

作者:阿诺德·汤因比

(2)牛津拜占庭史

作者:西里尔·曼戈等

(3)拜占庭简史

作者:特里高德

(4)西欧中世纪史

作者:蒂尔尼、佩因特

(5)拜占庭帝国

作者:奥斯特洛格尔斯基

(6)剑桥插图中世纪史

作者:罗伯特·福西耶等

(7)拜占庭建筑

作者:西里尔·曼戈

(8)中世纪文明

作者:雅克·勒高夫

(9)私人生活史

作者:阿利埃斯、杜比

(10)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论

作者:拜尼斯等

3、阅读顺序

人类与大地母亲-->拜占庭简史-->西欧中世纪史-->牛津拜占庭史、拜占庭帝国-->剑桥插图中世纪史---->拜占庭建筑、私人生活史-->中世纪文明、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

4、简要说明

年鉴派运动以来,历史学的方法得到系统性的更新。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即如何看待历史。所谓历史,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段的所有人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和所属社会的变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看历史时把研究对象放在长时段、大空间范围里面去看,这样获得的认识才更加客观。这也是本文推荐书籍的基本逻辑

(1)高屋建瓴

拜占庭史入门,首先看世界史,对世界史的整个脉络有一个大体认识,并对拜占庭在这样一个世界的发展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现在市面上大约没有完全靠谱的世界史(毕竟题材太大,太考验作者能力),汤因比的这本《人类与大地母亲》是他一生的精华,算是最靠谱的了。

(2)脚踏实地

在对整个世界史脉络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再看一本拜占庭的入门的,对拜占庭史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对它的起起落落有一个概念,《牛津拜占庭史》是非常好的选择,本书将拜占庭史分成早期、生存期、中期、晚期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对帝国历史做了比较系统但也比较简要的介绍,并且作者也很谨慎的避免了对具体某个皇帝的赞扬或贬抑,是不可多得的入门佳作。特里高德的《拜占庭简史》也很不错,这里要特别注意,特里高德书中引用的数字与通常拜占庭史学者们引用的罗素、布罗代尔、肯尼思哈尔等人的数据相差很大,不要太当回事。

(3)内外兼修

再然后就要深入了解一下长时段、大范围里面拜占庭和周边的联动关系了,蒂尔尼、佩因特的《西欧中世纪史》就很好。它名为西欧中世纪史,但是关于拜占庭的篇幅相当多,毕竟无论我国学者如何试图将拜占庭和西欧撇清关系好纳入到“东方”的范畴,其实质上仍是一个西方文明,它和法兰克的差别相当小,而和波斯、阿拉伯等东方文明有非常巨大的差别。此书是美国最常用的大学中世纪史教材,其深度和严谨性都堪称一流。

(4)家谱琐事

这时候再回到拜占庭本身,看奥氏的书,对拜占庭的帝王将相家谱有一个认识,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步骤可有可无。并且需要注意,奥氏的书本身已经很老了,是1950年代的作品,并且作者本身是南斯拉夫人,其观点相比30年前(1920年代)西欧学者合著的论文集性质的《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论》还要“古老”,因此阅读的时候要注意辨别。

(5)天下大同

最后看《剑桥插图中世纪史》,看当今世界上历史学最牛逼的人写的书,看他们是怎么解释拜占庭的兴衰起落的,以及与拜占庭相关地区的发展。看完这本,你会对拜占庭这个国家的全部历史及其社会发展有一个非常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你的拜占庭史就算完全入门了,算是小达人了。

(6)专题补充

《拜占庭建筑》、《私人生活史》是两本相对比较浅显的专题类书籍(相比王瑞珠的《世界建筑史拜占庭卷》),建筑是对一个时期社会繁荣程度、社会审美趣味、社会活动需求最集中的体现,看建筑史能够最大程度上理解这个社会到底是什么样。而私人生活史则是对这个社会里的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情趣等的系统研究,让你知道这个社会里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让冷冰冰的历史鲜活起来。

(7)拔高补充

《中世纪文明》、《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论》都属于“拔高”的研究了。勒高夫作为年鉴学派-新史学第三代掌门人,其对中世纪社会的研究宏阔而精炼,他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鞭辟入里,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而拜尼斯主编的这套论文集虽然已经年代久远,但是拜占庭史中的一些关键问题都做了系统的解读,虽然有些观点已经刷新,但是作为补充阅读仍是相当有价值的。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精读好书,有所收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拜占庭帝国,绝对是希腊文明的延续,而且是其最深刻、最长久的体现。它并非简单地继承了希腊的遗迹,而是将古希腊的文化、哲学、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甚至宗教信仰,与罗马帝国的实用主义和组织能力巧妙地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强大的文明。东罗马帝国与希腊文明的千丝万缕:1. 语言的根.............
  • 回答
    要理解罗马帝国(广义上包括东罗马帝国,亦称拜占庭帝国)的“道统”问题,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几个核心概念:罗马的传承、帝国的合法性、宗教的纽带以及文化的影响力。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罗马帝国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条复杂且不断演变的河流,它的中心、它的权力、它的文化,甚至它的宗教信仰,都经历过多次深刻的转移.............
  • 回答
    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其学术传统并非是简单的“希腊化”后就一成不变。事实上,这个漫长而辉煌的历史时期,其学术面貌经历了深刻的演变,其中既有延续,也有创新,甚至在某些阶段可以称得上是“断代”或“剧烈改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确“希腊化”在东罗马帝国中的含义。这里的“希腊化”并非指一次性.............
  • 回答
    希腊化东罗马帝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被广泛认为是罗马的正统延续,这并非仅仅因为地理位置上的邻近,而是基于一系列深刻的历史、政治、法律、文化和宗教因素的层层叠加。这是一种根植于共同遗产和持续性的认同感,而非简单的继承关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面纱,细细探究其脉络。首先,政治.............
  • 回答
    希腊的光复之梦:一个跨越百年的追寻提及希腊,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古老的雅典卫城、哲学家们的智慧以及璀璨的古典文明。然而,在近现代的历史长河中,希腊人民心中同样燃烧着另一团炽热的火焰——光复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这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延续千年的辉煌国度。从希腊脱离奥斯曼帝国统治(1830年)到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答案也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简单地说,东罗马人是否会认同自己是“希腊人”,这取决于你问的是哪个时期,以及你对“希腊人”的定义是什么。早期:模糊的界限,但“罗马人”是主导在东罗马帝国(或者我们更常称之为拜占庭帝国)的早期,尤其是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公元395年),帝国大部分地区讲希.............
  • 回答
    理解奥斯曼帝国晚期爱琴海东岸和马尔马拉海南岸希腊人的身份归属,需要将历史视角拉长,回溯至罗马帝国晚期乃至拜占庭时期,而非简单地将其视为“原住民遗存”或“新移民”的二元划分。这是一个复杂而层叠的历史进程,涉及到人口迁徙、宗教认同、文化演变以及政治变迁等多重因素。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基本事实:这些地区.............
  • 回答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衰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其经济、文化和军事上的式微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历史的长河,细致地审视那些导致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逐渐走向终结的因素。经济上的根基动摇:东罗马帝国起初凭借着良好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商业网络以及相对高效的财政体.............
  • 回答
    东罗马帝国对保加利亚人的统治,宛如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其中夹杂着征服、抵抗、同化与反抗的复杂交织。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压迫与被压迫的故事,而是两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反复碰撞、融合、对抗的生动写照。当保加利亚人在七世纪末穿越多瑙河涌入巴尔干半岛时,他们面对的并非一个真空地带,而是早已被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
  • 回答
    东西罗马的分裂,是一段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而随之而来的,便是这两个“罗马”之间,在漫长岁月里,时而隔膜,时而交织,时而误解,时而又带着一丝微妙联系的相互评价。首先,我们来聊聊生活在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拜占庭帝国。对于他们而言,西罗马帝国早已在公元476年那个经典的时刻,被日耳曼蛮族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历史叙事的复杂性、民族认同以及我们如何定义“朝代”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元朝被视为中国朝代,而奥斯曼帝国不被视为东罗马帝国朝代,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1. 历史连续性与政权继承的性质 元朝: 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族,他们征服了宋朝,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统治中国的政权。虽然.............
  • 回答
    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查理曼继承西罗马帝位(公元800年)的这段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代”的早期或“民族大迁徙”时代。这三股主要力量——教廷、蛮族王国和东罗马帝国——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动态变化,充满了合作、冲突、联盟和制衡。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深入分析各自的特点、目标以及在当时欧洲政治.............
  • 回答
    东罗马帝国,这个横跨欧亚大陆、拥有千年历史的伟大帝国,其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反而常常被内乱的阴影笼罩。导致东罗马帝国战乱不休的根源,盘根错节,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多个层面来剖析。一、皇位继承制度的真空与权力斗争的顽疾东罗马帝国最致命的弱点之一,便是其缺乏清晰、稳定的皇位继承制度。与西欧某些国.............
  • 回答
    提到东罗马帝国的具装骑兵,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他们的战斗力是一个复杂且随着时代演变的话题。要理解他们的水平,我们得深入了解他们的装备、战术、训练以及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具装骑兵”(Cataphractarii / Klibanarii)的起源与发展首先要明确一点,东罗马帝国的具装.............
  • 回答
    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的决裂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久以来多种因素累积的结果。要探究它们最本质的区别,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地理位置的划分,更要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深层次的演变。而东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延续千年之久,更是其在这些方面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使然。最本质的区别:两种文明模式的 diver.............
  • 回答
    东罗马帝国的饮食结构,就像它漫长的历史一样,经历了一系列微妙而深刻的演变,这些变化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随着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不断调整而发生的。要说“巨大的”变化,可能不如说是“渐进的”、“适应性的”转变,但这些转变无疑对帝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有好有坏,错综复杂。早期帝国(拜占庭时期.............
  • 回答
    在提及那个横跨近千年的西方文明的东部延续者时,“拜占庭帝国”这个称呼的出现,并非如许多人所想的那样,是帝国自身在鼎盛时期就如此自称的。这是一个后世历史学家赋予的标签,它背后蕴含着一段复杂而有趣的历史演变,以及关于帝国身份认同的微妙之处。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回到那个帝国自身的存在时期。帝国的人.............
  • 回答
    让我们抛开冰冷的AI调调,试着从东罗马帝国皇帝和奥斯曼帝国苏丹的视角,去描摹一下黑山人与塞尔维亚人在他们眼中的具体形象和定位。这就像在翻阅一本古老而泛黄的史书,里面记录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宗教隔阂以及民族关系的纠葛。东罗马帝国皇帝眼中的黑山人与塞尔维亚人:对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来说,黑山人(尽管.............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国家认同的多个层面,并充满了想象的张力。如果俄罗斯真的能够恢复帝制,并且雄心勃勃地收复君士坦丁堡,那么它是否有资格被冠以“东罗马帝国”的名号,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 回答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最终覆灭,其领土逐步被蚕食,最终只剩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命运确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案例。历史上,也有不少国家经历过类似的“瘦身”过程,从庞大的疆域逐渐萎缩,最后仅存一隅,甚至最后只剩下首都附近地区才灭亡。以下是一些与东罗马帝国相似的国家案例,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故事: 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