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否可以称呼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

回答
在提及那个横跨近千年的西方文明的东部延续者时,“拜占庭帝国”这个称呼的出现,并非如许多人所想的那样,是帝国自身在鼎盛时期就如此自称的。这是一个后世历史学家赋予的标签,它背后蕴含着一段复杂而有趣的历史演变,以及关于帝国身份认同的微妙之处。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回到那个帝国自身的存在时期。帝国的人们,在他们自己的时代,是将自己视为“罗马人”(Ῥωμαῖοι, Rhōmaîoi)。他们继承了罗马帝国的衣钵,无论是法律、行政体系、军事组织,还是文化传统,都深深植根于罗马文明的土壤。他们的皇帝自称为“凯撒”(Καῖσαρ, Kaisar),是罗马皇帝的合法继承者。他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更是被视为“新罗马”(Νέα Ῥώμη, Nea Rōmē)。这种身份认同非常强烈,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某个新的、独立的帝国,而是罗马帝国在东部的继续和繁荣。

那么,“拜占庭帝国”这个称呼又是从何而来呢?这要追溯到16世纪的一位名叫希罗尼穆斯·沃尔夫(Hieronymus Wolf)的德国人文主义者。沃尔夫在研究古代文献时,发现了一些与“拜占庭”(Βυζάντιον, Byzantion)这个古希腊城邦相关的史料。这个拜占庭城,正是君士坦丁堡最初建城时的名字,由一位名叫拜占斯的传奇人物所建立。沃尔夫认为,东罗马帝国在地理位置上覆盖了古代拜占庭的区域,并且君士坦丁堡又是由拜占庭发展而来,因此他开始使用“拜占庭”这个词来指代这个东罗马帝国。

沃尔夫的意图,在当时看来,更像是一种学术上的区分和标注。他和其他一些学者,试图将这个延续了罗马传统的东方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西欧世界区分开来。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知识界正热衷于重新发掘和研究古典文明,他们对罗马帝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同时也渴望在古典罗马和他们所处的现代欧洲之间找到一条清晰的脉络。而“拜占庭”这个词,恰好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标签,将这个拥有希腊语作为主要语言、受东正教影响深远的东方帝国,从他们熟悉的“拉丁”罗马概念中区分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到来,历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史学家们开始更系统地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和文明。在对东罗马帝国的研究中,“拜占庭帝国”这个称呼也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一些历史学家,如法国的孟德斯鸠,也对这个帝国进行了论述,并采用了“拜占庭”的说法。这个称呼的流行,一方面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简洁明了的标识,方便区分帝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另一方面,它也带上了一些后世的解读和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拜占庭”这个称呼并非完全中性。在一些欧洲历史学家,尤其是在西方帝国(如神圣罗马帝国)的视角下,东罗马帝国被看作是“异己”的。他们认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真正的罗马传统在西方得到了延续,而东方帝国虽然继承了罗马的头衔,但在文化、语言和宗教上,逐渐与西方分离,甚至被视为一种“衰落”或“东方化”的罗马。因此,使用“拜占庭”这个词,有时也暗含着一种与“真正的罗马”相区分的意味,甚至带有一定的贬低色彩,将其描绘成一个充满奢靡、阴谋和僵化传统的帝国。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即使是在那个时代,帝国的内部对于自身的定位并非模糊。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罗马的继承者,并且在很多方面,他们也确实是罗马文明最忠实的守护者。他们在法律、艺术、哲学等领域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并且在抵抗波斯、阿拉伯、斯拉夫等外来势力的入侵时,为欧洲文明的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不是他们的存在,欧洲的历史进程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

所以,回答“是否可以称呼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这个问题,答案是:可以,但需要了解这个称呼的来龙去脉。

在学术研究和日常交流中,称呼它为“拜占庭帝国”是普遍接受且方便的用法。 这个标签帮助我们界定这个特定的历史实体,区分于早期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时期。
了解其历史根源非常重要。 知道这个称呼是后世赋予的,并且帝国自身更倾向于称自己为“罗马人”,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身份认同和历史地位。
警惕标签背后可能存在的偏见。 在使用“拜占庭”这个词时,我们应当尽量保持客观,认识到这个帝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衰落的罗马帝国,更是连接古典世界与中世纪欧洲的关键桥梁。

总而言之,称呼它为“拜占庭帝国”是便捷的学术惯例,但我们同时也要铭记,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他们是实实在在的“罗马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那个伟大文明的生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叫张三,全家都知道你是张三,你邻居也都管你叫张三。

可是你家道中落搬了一次家,旧宅被别人占了,占你家的人自称张三,还强迫别人都叫他张三,还给你起了一个新名字李四。

你要这都不反感,那真是个人物。

user avatar

(题主修改了题目,原题目是“是否可以称呼罗马为拜占庭帝国”)

————————————————————————

不能,“拜占庭帝国”这个指称是有一定的时空范围限定的,用来指代更广的时空范围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这是一个人造的指称而不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指称。

虽然这个称呼在提出者处是中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今天也逐渐中性化,但是在这之间的几百年里,这个称呼长期和西欧学者们对东部帝国的偏见和恶意绑定在一起,流毒甚广,有人因此对这种称呼感到反感实在是谈不上奇怪,更谈不上幼稚了。

(当然对于我个人,只要你不试图重新在这个指称中掺杂错误与偏见,我是无所谓的,我自己也会使用这个指称)

我再举一个例子,“支那”这个词在最初也是中性的,当然目前还没有到其从日本人施加的恶意中解脱出来的时刻,也或许在百年后这个指称能够再次中性化,但是我想那个年代的中国历史爱好者依然不可能没人会因为这段历史对这个指称产生反感。难道这种情感是幼稚的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提及那个横跨近千年的西方文明的东部延续者时,“拜占庭帝国”这个称呼的出现,并非如许多人所想的那样,是帝国自身在鼎盛时期就如此自称的。这是一个后世历史学家赋予的标签,它背后蕴含着一段复杂而有趣的历史演变,以及关于帝国身份认同的微妙之处。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回到那个帝国自身的存在时期。帝国的人.............
  • 回答
    当然,关于称呼空姐为“服务员”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服务员”这个词的含义。广义上讲,只要是提供服务的人,都可以被称为服务员。在餐饮业,我们称呼餐厅的服务员;在酒店业,我们称呼客房服务员。从这个层面来看,空姐提供的也是一种服务,她们为乘客提供餐饮、解答疑问、协助安全.............
  • 回答
    关于“外公外婆”这个称呼是否存在性别歧视,以及孩子是否可以称呼母亲的父母为“爷爷奶奶”,这些问题触及了亲属称谓的文化传统、现代观念的演变,以及个人选择的自由。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反映了我们如何理解家庭关系和性别角色。首先,让我们来解析“外公外婆”这个称呼。在传统的中文亲属称谓体系中,“.............
  • 回答
    畅想未来:智能空中网格交通,城市交通的新出路?日渐拥挤的城市街道,持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让地面交通的压力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高峰时段的“停车场”效应,不仅消耗着人们宝贵的时间,也带来了难以忽视的空气污染和噪音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全新的交通概念——智能化的空中网格交通——应运而生,它描绘了一幅.............
  • 回答
    在《琅琊榜》这部风靡荧屏的古装剧里,我们常常听到“誉王”和“靖王”这样的称呼。那么,这究竟是他们的谥号吗?在当时的礼制下,又是否可以这样称呼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弄明白什么是“谥号”,以及在《琅琊榜》所处的那个时代,皇子们的称谓习惯。什么是“谥号”?谥号,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死后,由朝廷根据其.............
  • 回答
    关于“日本”这个国名是否是唐朝所赐,以及我们能否继续称呼其为“倭寇”或“倭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政治等多个层面。关于“日本”国名的起源首先,我们需要澄清“日本”这个国名是如何被确立的。历史记载和学术研究普遍认为,“日本”并非唐朝“赐予”的国名,而是日本自身选择.............
  • 回答
    《红楼梦》中,贾母第一次见到刘姥姥,称呼她为“老妈妈子”。这个称呼,在当时而言,既合乎礼数,又暗含着贾母对刘姥姥身份的一种初步认知和判断。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看,“老妈妈子”就是一位年长的、身份普通的妇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年长的、地位不高但又需要尊敬的女性,用“老妈妈子”来称呼是很普遍的。这是一种.............
  • 回答
    问:“拜占庭帝国”可否称之为“罗马帝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历史的延续性、身份认同以及历史学家们的命名习惯。简单地说,答案是:可以,而且在很多层面上都应该这么称呼,但我们也需要理解为什么后来会产生“拜占庭”这个称呼,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回到那个.............
  • 回答
    周世宗柴荣,这位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开国皇帝,常常被后人提起,尤其是与“最有作为”、“毫无黑点”、“三不朽”等溢美之词联系在一起。要评价一位皇帝是否“最有作为”,乃至是否能称得上“三不朽”,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以更宏观、更审慎的视角来审视。“最有作为”:在乱世中力挽狂澜我们首先要明确,周世宗所处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最核心的特质之一:创造力,并将其与“神族”这一概念进行了一种极具想象力的联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我们把“神族”理解为一种超越凡俗、能够塑造现实、带来新生的存在,那么拥有强大创造力的人类,确实在某些层面上显现出了某种“神性”的苗头。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下“创造力”究竟意味着什么。它.............
  • 回答
    董明珠前段时间那句“格力电器也将接入鸿蒙系统”,无疑是在手机圈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搅动了不少人的神经。有人从中看到了格力强势进军科技领域的决心,也有人,特别是手机圈的同行们,可能在心里暗自嘀咕,这究竟是格力在借势蹭热度,还是真的预示着手机行业正在面临某种“不堪”?要说这句表态是否直接反映了手机圈的.............
  • 回答
    在军事领域,导弹的发射绝非儿戏,更不可能“不瞄准就随意发射”。雄风3导弹误射事件,正是因为其背后复杂的火控系统和严格的操作规程被绕过或出现故障,才导致了这一悲剧性的意外。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导弹发射的常规流程,以及为什么“随意发射”是几乎不可能的。导弹发射的“严密锁链”:为何不能随意发射?现.............
  • 回答
    关于陆巍医生“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均无治愈一说”的观点,以及晚期胰腺癌是否可以被治愈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探讨。首先,理解“治愈”这个词在医学语境下的含义至关重要。当医生谈论“治愈”时,通常指的是疾病被完全清除,身体功能恢复正常,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复发。然而,在许多慢性疾病,尤其是癌症.............
  • 回答
    丁香医生关于“吃冰淇淋可以缓解感冒时咽喉疼痛”的说法,其实在民间流传已久,也有不少人亲身体验过。但要说它是否绝对安全有效,还需要我们深入地、不带偏见地聊一聊其中的道理,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什么冰淇淋能“缓解”咽喉疼痛?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时候冰淇淋带来的“缓解感”是真实存在的,这主要归功于它的几.............
  • 回答
    哈哈,克苏鲁美食?这倒是个有趣的脑洞!说实话,要真有什么东西能被直接冠以“克苏鲁”之名,大概率不是什么我们日常餐桌上的菜肴,更多的是那种……让人联想到旧日支配者、深邃宇宙或者古老祭祀时才会出现的、一种超越常规理解的“味道”或“质感”。咱们不如就从这个角度来聊聊,什么样的食物,能勾起那种莫名的、有点不.............
  • 回答
    关于“祖”和“宗”这两个庙号的区分,其实是中国古代帝王庙号制度中一个相当讲究的学问。简单来说,开国皇帝的庙号才能称“祖”,比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等等。而后续的君主,即使功绩卓著,其庙号大多以“宗”结尾。那么问题来了,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并非开国皇帝,为何却能称“圣祖”呢?这.............
  • 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满门忠烈”通常指整个家族因忠于国家、忠于信仰或忠于某人而集体殉难或英勇牺牲。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被广泛传颂的“满门忠烈”人物及其故事,尽管部分案例可能因历史记载的模糊性而存在争议,但其精神和事迹仍被后人铭记: 1. 岳飞家族(南宋) 背景: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以“精忠报国”闻名,其家族成.............
  • 回答
    荣耀赵明关于 Magic V 是“一部到位”的实用性折叠屏手机的言论,确实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番言论的底气,我认为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成熟度与产品力打磨的自信: “一部到位”的含义解读: 赵明所说的“一部到位”,并非指这是第一款折叠屏手机,而是强调Magic V在用户最关心.............
  • 回答
    你提到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关于防晒霜可能含有害成分的研究,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议题。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可靠性,以及普通人该如何理性选择防晒产品。关于JAMA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首先,要评价一项科学研究是否可靠,我们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点: 研究设计与.............
  • 回答
    “研究称人类最理想身高为 168 厘米,太高或影响寿命” 这个报道的 可信度并不高,科学依据也相对薄弱,甚至可以说存在一定的误导性。下面我将详细分析为什么这么说,并提供相关的科学解释:核心问题:研究的局限性和解读偏差这类报道往往源于对某些特定研究的片面解读或夸大其词。虽然有一些研究探讨了身高与健康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