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贾母第一次见刘姥姥是怎样称呼她的,可否详细分析一下?

回答
《红楼梦》中,贾母第一次见到刘姥姥,称呼她为“老妈妈子”。

这个称呼,在当时而言,既合乎礼数,又暗含着贾母对刘姥姥身份的一种初步认知和判断。

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看,“老妈妈子”就是一位年长的、身份普通的妇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年长的、地位不高但又需要尊敬的女性,用“老妈妈子”来称呼是很普遍的。这是一种带有亲切感的尊称,同时也表明了对方并非大家族内的女眷,而是来自外部的、身份较低的人。

其次,贾母之所以这样称呼刘姥姥,是因为刘姥姥的到来本就是“穷亲戚”拜访,而且她衣着朴素,风尘仆仆,言语之间也带着乡土气息。这些外在的特征,都使得刘姥姥与贾府这样富贵、精致的大家庭格格不入。贾母作为阅历丰富、心思细密的老太太,她一下子就看出了刘姥姥的来历和身份。因此,用一个相对疏远但又不失礼貌的称呼,是最恰当不过了。

更深层地分析,这个称呼也透露出贾母的“大家长”心态。作为贾府的最高长辈,她需要维持家中的秩序和体面。对于刘姥姥这样一位来自底层、带着某种“恩惠”性质的客人,贾母既要表现出一定的宽容和体面,又要保持自己身份的尊严和与刘姥姥之间的距离。称呼她为“老妈妈子”,既是一种接纳,又是一种界定,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过分亲近而失了体统的情况。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贾母的心思。她虽然富贵一生,但出身也是官宦之家,见过世面,也懂得人情世故。她并非一个刻薄寡恩的人,尤其是对于亲戚。她会接见刘姥姥,并且让王熙凤好好招待,这本身就体现了她的豁达和人情味。而“老妈妈子”这个称呼,正是在这种“豁达”中不失“规矩”的体现。她允许刘姥姥的存在,给予她基本的尊重,但这种尊重是建立在她对自己身份的清晰认知之上的。

另外,这个称呼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在刘姥姥的几次拜访中,她都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存智慧和幽默感,逐渐赢得了贾母的喜爱。从最初的“老妈妈子”,到后来被贾母亲昵地称为“老刘”,这个称呼的变化,也恰恰反映了刘姥姥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和感情的变化,从一个简单的“穷亲戚”,变成了一个被贾母认可并喜爱的人物。

总而言之,贾母第一次称呼刘姥姥为“老妈妈子”,是一个在符合当时社会习惯、体现贾母尊贵身份和细腻心思的称呼。这个称呼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信息和人物心理活动,也为我们理解《红楼梦》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切入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贾母&刘姥姥:一个称呼,尽显智慧】

贾母和刘姥姥,一个是富贵公侯之家的老祖宗,一个是乡下穷人家的老太太。

虽然她们的社会阶层和生活境遇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两个人却都是很有智慧的老人家。这从她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对彼此的称呼就可以看出来。

刘姥姥第一次见贾母的时候很发憷。也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贾府的老祖宗召见,刘姥姥心里肯定很紧张,所以她第一反应是推脱的。

在去见贾母的路上,刘姥姥估计也是一边走一边想:等下到底该怎么称呼、怎么应答呢。

对于贾母来说,荣华富贵这些东西都有了,大概就盼一个长寿了,所以刘姥姥见了贾母就叫“老寿星”。这个称呼不但吉利,而且也有一种祝福在里面,这就是刘姥姥的智慧了。

那贾母又是怎么称呼刘姥姥的呢?贾母对刘姥姥的称呼是“老亲家”。

说起刘姥姥和贾府的关系,其实很远。还是刘姥姥的女婿的爷爷在很多年前做官的时候,因为跟王夫人、王熙凤所在的王家同一个姓,想着攀附,就偶然连了宗。

其实这些年来也没什么联系,就连王熙凤都不知道有这门子亲戚。跟王家尚且是这样,跟贾府就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了。

说起来刘姥姥到贾府,也是硬着头皮来的,心里没什么底。

可是贾母一开口就顺着王夫人那边的关系叫“老亲家”。这一下子就化解了刘姥姥的尴尬,给了刘姥姥很大的安慰和亲近感。

贾母还说:“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

还说:“今儿既认着了亲,别空空儿的就去。不嫌我这里, 就住一两天再去……也算看亲戚一趟。"

贾母这个“老亲家”的称呼,也是既尊重,又亲切得体。

我们看刘姥姥对贾母的称呼是“老寿星”,贾母对刘姥姥的称呼是“老亲家”。就见面开口这一个称呼,就能显出两位老太太的智慧了。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赵小册”,在微信搜索“赵小册”即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