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祖庙号不能怪康熙不要脸,麻子生前没有暗示自己要称圣祖。这是继位初的政治形势,群臣的谄媚和雍正的极端性格三者合力的结果。
雍正在位13年可以说是胤禛辟谣的13年,从即位起就有许多谣言。当时谣传康熙遗诏原本是“传位十四子”,但被篡改成“传位于四子”;还有人说雍正用参汤毒死了康熙,这些谣言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不然他也不会专门写《大义觉迷录》来辟谣。
雍正的性格中有非常极端的一面,他喜欢在对别人的褒扬上做到极致肉麻。从他的朱批谕旨中能找到许多例子,比如他在朱批中称喀尔喀将军等人为“亲亲宝贝”,十分肉麻。为了表彰隆科多的拥立之功,抬高隆科多的地位封爵,加俸,班次提前等手段就够了,他还上谕内阁以后奏折内隆科多写为“舅舅隆科多”,这都是和制度与习惯大为不符的。比如允祥的谥号“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怡贤亲王”大大超出了一般的亲王规制,并且不避御讳,改回了“胤”字,中国历史也仅此一例,这些实例与定康熙的圣祖庙号都符合雍正的行为习惯,那就是,我不怕肉麻。
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雍正对于康熙的崇奉到了过犹不及的程度,他想让世人看看自己是如何孝顺。康熙去世当晚,雍正“哀痛号呼,擗踊不已”,最后哭脱了力,扑在地上“良久乃起”。康熙梓宫从畅春园回紫禁城的路上,雍正扶灵号哭,要一路徒步而回,被群臣劝止,一路上两三个小时,“哭不停声”。
上哀痛号呼,擗踊不已……上恸哭仆地,良久乃起。趋至御榻前,抚足大恸……上亲安奉大行皇帝于黄舆,攀依号哭。欲徒步扶辇随行,诸王大臣、以大行皇帝付托至重,神器攸归,当此深夜。执事繁杂,请上前导以行。上乃前导,哭不停声。至隆宗门,跪接黄舆,亲扶而入,安奉大行皇帝于乾清宫《清世宗实录》卷一
群臣议定康熙庙号的奏折送到面前,雍正用针刺破中指,用指血将“圣祖”二字圈出,并且双手高捧着交给大臣带出,这是很夸张的事,一个皇帝自残身体,表现得像个奴才一样。
谕毕,上持针刺中指出血,将奏内“圣”、“祖”二字圈出,敬恭高捧,交与大学士等赍出 。《清世宗实录》卷一
当拟定康熙陵墓名称时,雍正再次自残证明自己的孝顺,下令对景陵“重加修缮,彩画表饰”,而且改变了满洲火葬习俗,改为土葬,使康熙成为清朝第一位土葬的皇帝,土葬和火葬的最大区别是丧礼更为隆重,且陪葬花费要大得多。雍正还给景陵建造神功圣德碑,打破了首陵才有的规制;碑文中康熙谥号满蒙汉三种文字大小一致,打破了以往满文字体最大,蒙汉字体小的惯例,有着拉拢蒙汉大臣的用意;而且用了两块石碑,也打破了中国历史只用一块的惯例,详细歌颂康熙的功绩;并且景陵的碑文和匾额都是雍正亲书,也是清朝首例;而且亲自挑着土,跪着爬上再爬下景陵宝顶进行敷土礼,这也是清朝皇帝中唯一一例。
丁卯。大学士等恭拟圣祖仁皇帝陵名进呈。上览奏,哀恸不胜,亲刺指血,圈出景陵字样 《清世宗实录》卷一
乾清宫是康熙的寝宫,雍正以不动用先皇遗物为由,所以自己不住乾清宫,搬到养心殿办公,养心殿作为权力中心从此时开始,这话是有问题的,养心殿是他爷爷顺治驾崩的地方,雍正搬进养心殿,不就动了爷爷的遗物吗?可见他的孝顺只对康熙而已,做给世人看而已。
供奉康熙神像的地点除了太庙、景山寿皇殿,雍正为了抒发“思慕之诚”,还在养心殿佛堂供奉康熙神位,便于自己朝夕敬礼,这还不够,雍正在畅春园新建恩佑寺供奉康熙神像,当朝皇帝为先帝建造佛寺供奉,这在清朝也仅此一例。恩佑寺现存遗址,就是北大西门外那两座琉璃顶山门。雍正在位13年间,每月前往恩佑寺敬礼,几乎从未间断。
我们现在明白了议定庙号的前后背景,再连贯起来就能理解这个圣祖庙号了。议定康熙庙号并不是群臣自发的,而是雍正事先定了调子的。雍正评价康熙“罕有比伦,实为亘古未有之圣君”,说康熙至孝、恤民、知人善任、圣武广布,战无不胜,又天生聪明,“文媲二典,书迈百家,贯彻天文,总括地理,旁罗术数,考正元声,研索群编,鉴裁纂辑,凡此难名之美善,洵亘古帝王首出之一人”。
最开始群臣请雍正自己定康熙庙号,雍正评价康熙“鸿猷骏烈,冠古轹今,拓宇开疆,极于无外。且六十余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万国来王。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朕意宜崇祖号,方副丰功。”应该加祖号,说自己愚忠愚孝,自己对康熙的尊崇,没有极限,这就给庙号中的“圣”字定下了基调。
乙巳。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大行皇帝尊谥庙号,伏候皇上亲定。得上□日:皇考大行皇帝尊谥庙号,诸王大臣等,请朕亲定。朕思子臣尊崇君父之心,何有止极。然必须至允至当,方孚千秋定论。若少有溢美之词,不独失天下之至公且开后人之僭越。是因臣子之愚忠愚孝,转将君父盛德大业之实行,涉于赞颂之虚文,朕心殊不安也。我皇考大行皇帝,缵继大统,旧典本应称宗,但经云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皇考鸿猷骏烈,冠古轹今,拓宇开疆,极于无外。且六十余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万国来王。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朕意宜崇祖号,方副丰功。但追崇大典攸关,理应佥谋共协。尔诸王大臣等,会同九卿詹事科道、文六品以上、武四品以上,详考旧章,从公确议,毋得依违,毋得附和,务期纪实,以垂万年 。 《清世宗实录》卷一
从议定圣祖庙号奏折看,长篇累幅都是解释称祖是如何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于“圣”字,只有一句话,“臣等窃谓惟“圣”字,可以赞扬大行皇帝之峻德”,可以想见,这个字取的实在没什么依据,奏折中称祖找了一大堆依据,“圣”字反而没有依据,这是不符合常理的。群臣揣摩上意,皇帝之前的上谕说要往极致去想,最后定了圣字,如果科詹翰道文官选,会选一个有些依据的,能够明确写出理由的字,所以更大的可能是选这个字的人不懂礼制或者不愿严格按照礼制来,这在逻辑上约有两种可能,一是雍正亲定,让隆科多等人暗示群臣选这个字;二是群臣中有人窥破天机,认识到需要拔高康熙来证明雍正的合法性,选了这个字,满汉官员也随声附和,最后雍正对这个字也很满意,用指血完成了君臣合演的最后一步。至于这个圣字多么肉麻,以雍正的性格,他才不会在乎呢。
己酉。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官员等议奏大行皇帝尊谥庙号。议曰:谨按传云:为人君,止于仁。《礼运》云:“仁者,义之本,顺之体也,得之者尊。”《说文》云:“在天为元,在人为仁,”故《易》曰:“元者,善之长;仁者,德之首。”大行皇帝,体元立政,茂育群生,以义制事,绥安兆姓,史称帝尧,其仁如天,惟大行皇帝实与并之。又按《礼经》云:“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而《尚书·舜典》云:“舜格于文祖,释者谓文祖、尧庙也。又归格于艺祖,释者谓艺祖,尧之祖也。合之祖颛顼之文,则有虞氏有三祖矣。”宋臣陈祥道云:“凡配天者,皆得称祖。故国语、展禽、有有虞氏祖高阳而郊尧之说,尧所以称文祖也。颛顼至尧,皆黄帝子孙,而皆称祖。又周礼、大宗伯、祫禘追享朝享、解云。古者朝庙合群祖而祭焉。故祫谓之朝享。以合群祖为不足。又禘其祖之所自出。故禘谓之追享。夫祖之所自出、始祖也。而其下曰群祖则自始祖以下、皆可称祖矣。又谥义曰。帝王功业隆盛。引古者祖有功之义得称祖。此皆经书可据者。臣等窃谓惟圣字、可以赞扬大行皇帝之峻德。惟祖号、可以显彰大行皇帝之隆功。恭拟敬上尊谥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曰圣祖。是日、上召诸王大臣等入、谕曰。诸王大臣官员、俱深悉我皇考一生神圣实行。同心合词。恭上尊称。无一人异词。甚惬朕怀。朕之哀思、庶可稍释。谕毕。上持针刺中指出血。将奏内圣祖二字圈出。敬恭高捧。交与大学士等赍出。《清世宗实录》卷一
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所以给了个祖,这个没什么问题,一朝多祖也不是没有过,比如元朝有太祖有世祖,但康熙问题在于他这个称祖的理由就相当于说他来了个二次革命,那就是在类比明成祖朱棣?那这置他爹于何地?
至于圣。。。也不是没有过,辽有个皇帝庙号圣宗。
但是圣祖。。。有个词叫沐猴而冠。
其实这个还是有个办法的,那就是扩编。历代帝王庙,朱元璋所设,里边供奉的除了三皇五帝商汤文武之外,也就是汉高光武唐宗宋祖元世祖这么几位,元世祖后到五雷大真人那时候还被请出去了。所以这个时候历代帝王庙是非常值钱的,汉武帝、汉章帝、隋文帝、唐高祖这种都是没资格进的,遑论其他的杂鱼。
然而清朝来了,青天就来了,清朝来了,名额就有了。清朝入关之后,摄政王多尔衮第一时间把辽金元的皇帝补充进去,后来又多次扩编,到了干龙时期,除了个别实在胡闹的皇帝,除了末代皇帝,除了明神宗,基本上能进的都进了。
所以大清要是当初更进一步,把庙号里的祖给扩编一下,全称了祖,康熙也就不显得那么奇怪了,我举个例子:
太祖努尔哈赤
高祖皇太极
世祖顺治
圣祖康熙
神祖雍正
纯祖乾隆
仁祖嘉庆
宣祖道光
显祖咸丰
毅祖同治
德祖光绪
呐,你现在还觉得康熙的圣祖是个另类么?
我十分怀疑圣祖这个庙号是汉人官员欺负雍正没文化搞出来的,虽然我没有证据。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用圣祖这个庙号,太损了。看似吹捧,实则暗藏贬损揶揄。所谓圣,即道德智慧极高完美无缺才能称圣,如孔子孔圣人,近乎封神。
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圣祖,例如唐圣祖和宋圣祖。
唐圣祖是谁呢?是唐朝李渊为了彰显自己血统高贵,牵强附会自己的祖上是李耳,也就是老子。老子是先于孔子的圣人,民间叫他太上老君。这是封神了。唐玄宗又进一步封老子为唐圣祖。都封神的人物,叫一句圣祖也不为过。
宋圣祖是谁呢?赵玄朗,秦代的商业奇才,流传到后世,就是民间的“财神爷”。宋真宗说他是赵氏祖先,封为宋圣祖。
所以,在古代中国,圣祖对应的人物都是已经封神的声名显赫的人物。唐宋也只是脸皮厚一点追封一个距离自己很远的神仙来彰显一下自己血统高贵,统治多么的正道,君权神授罢了。这在封建王朝也算常规操作。
总之,古代王朝一般只用圣祖追封先人。
雍正封自己老爹为圣祖这操作嘛!他是觉得他爹是神仙吗?强行把康熙摆到圣人的位置……与太上老君和财神爷摆一起……这不叫不要脸,这叫没文化。康熙地下有知怕是棺材板都按不住了,骚得慌啊!康熙就成了唯一一个被用了先人庙号的皇帝。
野猪皮:我是太祖!
出家和尚:我是世祖!
康麻子:我是圣祖!
乾隆:为什么不给我弄个高祖?不孝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