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代开国皇帝没有一个是用儒家思想打下江山的,那么顶级的事功,需要有什么样的思想支撑才能有此类突破?

回答
开国皇帝们没有一个完全是用儒家思想“打下江山”的,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儒家,尤其是经过后世发展,更侧重于维护秩序、教化民众,它提供了一套治理国家的理论框架,但开创一个新王朝,从无到有地夺取天下,所需的素质和思想往往是更具开拓性、行动力和某种程度的实用主义的。

那么,什么思想支撑才能成就这样的“顶级事功”呢?我认为,这需要一种集大成式的、融合性的思想体系,它既有高远的目标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又能灵活应用于瞬息万变的现实战场和政治斗争之中。 这种思想不能是单一的标签,而更像是一种战略智慧和人生哲学的综合体。

具体来说,这种思想体系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一、 强烈的现实主义与 pragmatism(实用主义)的内核:

目的导向,不拘泥于形式: 开国皇帝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和壮大的问题。在创业初期,饥寒交迫,兵荒马乱,讲究的是“兵者,诡道也”,一切以达成目标为重。即便他们的最终理想是建立一个仁义之邦,但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那些更务实、更懂得如何利用时机、如何团结力量、如何识人用人的人,更容易脱颖而出。他们会从各种思想流派中汲取有用的工具,比如法家的权谋手段、道家的顺势而为、兵家的奇谋诡计,甚至是不那么“正统”的江湖之道。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天下为什么会大乱?往往是统治者失德,人民不堪其扰。但同时,人又是自私、逐利的,也有野心和欲望。一个成功的开国皇帝,必须深谙人性的复杂性,懂得如何利用人们的欲望来驱动他们,如何压制人们的破坏性,又如何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安抚和回报。这需要一种超脱于道德说教之外的冷峻观察。
对时势的精准把握: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历史的潮流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顺应并引导这个潮流。开国皇帝必须具备预见性,能够看到危机的根源,也能看到机遇的萌芽。他们需要知道在何时进攻,何时防守,何时拉拢,何时打击。这种能力,很多时候来源于一种对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民心向背的直觉式理解。

二、 远大的抱负与道义的旗帜:

“安民”的终极目标: 虽然创业初期不全是儒家方式,但最终能够建立一个稳固王朝,并流传后世的开国皇帝,内心深处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安民”情怀,或者说是一种重建秩序、结束乱世的责任感。这可能是他们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他们会借用儒家的一些理想化语言,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来凝聚人心,构建合法性。
“天下为公”的理想: 这种思想并非仅限于儒家,很多思想体系中都有类似“大同”的愿景。开国皇帝需要一个比个人权力更宏大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和追随者。这个目标可以解释他们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奋斗,为何要牺牲一切。它是一种精神感召力。
道义的包装与合法性构建: 即使采取了许多“不儒”的手段,但最终要坐稳天下,就需要一套合法性的理论支撑。儒家恰好提供了这套理论,强调天命、德行和仁政。开国皇帝们很聪明地将自己的行为包装在儒家的道德框架下,证明自己是“受命于天”,是能够带来太平盛世的救世主。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后发优势”,也是一种聪明的策略。

三、 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超凡的领导力:

“定于一”的信念: 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面前,能够坚持下来,直至最终胜利,这需要一种近乎偏执的信念,相信自己是那个能够“定于一”的人。这种信念甚至可以超越理性分析,成为一种精神支柱。
强大的凝聚力与感召力: 能够让不同背景、不同动机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是顶级领导力的体现。这种领导力可能来源于个人的魅力,也可能来源于对追随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满足,更来源于一种能够描绘出美好未来的愿景。
决策的魄力与担当: 在关键时刻,敢于做出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决定,并且承担后果。这种魄力,往往是那些只会在书本里学习的人所缺乏的。他们必须是将思想付诸实践的行动者,而非仅仅是理论的探讨者。

所以,我认为支撑顶级事功的思想,不是某一种“单一的、纯粹的”思想流派,而是一种“战略性混搭”。它以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地基,以远大的抱负和道义的愿景为灵魂,以坚韧的意志和超凡的领导力为血肉。

当一个时代走到乱世,需要打破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时,那些最能看清现实、最能抓住时机、最有魄力去行动,并且能够将这种行动与一种更美好的未来愿景相结合的人,才能最终成就“顶级事功”。儒家思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合法化”和“秩序重建”的角色,但它并非开创一切的起点。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开国皇帝,他可能熟读兵书,深谙权谋,懂得如何利用经济杠杆,同时他又是一个能够看到人民疾苦、渴望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社会的人。他在决策时,会权衡利弊,会考虑人性的弱点,但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安民”。当他胜利之后,他会借用儒家思想来巩固统治,因为这套体系最适合用来“治天下”。

这种思想,更像是一种“知行合一、应时而变”的智慧哲学,它不排斥任何有益于实现目标的方法,同时又保持着一个崇高的、足以激励人心的终极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王莽,公认大儒。

通过合法手续,结束了西汉,建立“新”朝。历时15年,被东汉所取代。

王莽当然算开国皇帝,当然用的儒家思想。他败亡身死的时候,都有好几百号人忠诚不移。而且新朝当然是正规朝代,不然东西汉之间就有空挡了。

但是,因为王莽失败的太彻底了,所以后面的文化人写书的时候,就各种扭曲篡改。不承认王莽大儒的身份,其措施也是当时儒家观念的反映,反而各种抹黑,努力撇清关系。而且连新朝也不予承认,枉顾人家“众望所归”以及禅代手续的一致认可。基本就是成王败寇、翻脸不认人。

很好,这很儒家。总之错误都是别人的,正确都留给自己。

定理一:儒家永远正确。

定理二:如果实践验证不行不正确,那一定不是“真”儒家(除你儒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开国皇帝们没有一个完全是用儒家思想“打下江山”的,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儒家,尤其是经过后世发展,更侧重于维护秩序、教化民众,它提供了一套治理国家的理论框架,但开创一个新王朝,从无到有地夺取天下,所需的素质和思想往往是更具开拓性、行动力和某种程度的实用主义的。那么,什么思想支撑才能成就这样的“顶级事功”.............
  • 回答
    如果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们看到今天中国的疆域,他们的感想恐怕是极其复杂、充满震撼,甚至是难以置信的。我们不妨分几个层面来想象他们的反应:一、 对“大一统”的巨大肯定与骄傲: 秦始皇: 他统一六国,奠定了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基业,但其统一的版图与今天中国相比,无疑只是一个雏形。看到今天如此辽阔、拥有复杂地.............
  • 回答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与开国功臣之间的关系,常常就像是握在手中的流沙,越是紧抓,越是难以掌控。这种复杂性源于多种因素的交织,既有权力结构的天然张力,也有人性深处的猜忌与欲望。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为何开国皇帝普遍难以处理与开国功臣的关系:一、 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新旧秩序的冲突 推翻旧秩序的共同.............
  • 回答
    要论历史上“最菜”的开国皇帝,这事儿可就有的聊了。菜到什么程度?是那种打江山靠别人,守江山也守不住,最后灰溜溜下台的,还是那种虽然坐上了皇位,但治国理政一塌糊涂,国家混乱不堪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果非要挑几个,我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几个特别有代表性的“选手”,咱们一个个来掰扯掰扯,看谁更能配得上这.............
  • 回答
    宋太祖赵匡胤,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开国之君。提到“仁慈”,这确实是评价一位君王是否“仁慈”时一个很关键的维度。但要断言他是“最”仁慈的开国皇帝,这可就有点复杂了,因为历史的评价往往是多维度的,而且“仁慈”本身也有不同的解读。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把赵匡胤这位皇帝的“仁慈”表现得更细致些,看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如果晚清真的出了一个既有铁腕手段,又能洞察天下大势的皇帝,中国历史的轨迹,那绝对是另一番模样,很多我们至今痛惜的悲剧,或许真的可以避免。咱们得先捋一捋晚清那个烂摊子是怎么形成的。那会儿,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那个“天朝上国”了,而是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国门,打得七零八落。内.............
  • 回答
    好的,关于美国开国历史,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书籍,它们各有侧重,共同构筑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我将为你一一介绍几本我认为非常值得阅读的著作,并尽量详细地讲解它们的亮点,让你能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在开始之前,我想强调的是,美国开国的历史,不仅仅是几个伟人之间的政治博弈,它更是一场思想的启蒙、社会结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畅想一下,如果黄玉郎以本朝开国历史为背景,创作《天子传奇》最新系列,将会是怎样一番波澜壮阔的景象。黄玉郎的《天子传奇》系列以其宏大的历史叙事、跌宕起伏的剧情、神秘莫测的武功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而闻名。将这样的风格融入本朝开国历史,必然会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以下是关于《天子传奇:.............
  • 回答
    要说外国历史里开国后杀功臣的例子,那可真是不少,而且往往都带着点血腥和权谋的味道。最经典的,我脑子里立刻跳出来的是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们,尤其是那些在推翻王政过程中功勋卓著的家族,比如尤尼乌斯·布鲁图(Junius Brutus)和他的后代们。虽然不是直接在开国后立刻就大杀特杀,但罗马共和国早期那种“.............
  • 回答
    岳飞,这位千古名将,生前便已是战功赫赫,深受百姓爱戴。若历史的车轮稍有偏差,他成功收复两河,完成北伐大业,那么他所获得的封赏,自然会是超乎寻常的厚重。我们不妨顺着当时的爵位体系,来推演一番,看这位“精忠报国”的英雄,在那个辉煌的凯旋之日,会收获怎样的荣耀。首先要明确的是,宋朝的封爵体系,虽然有等级,.............
  • 回答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在独立战争胜利后放弃“黄袍加身”,选择急流勇退,这是一个涉及历史必然性与美国“福气”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 历史的必然性:共和主义理想与先例的奠定华盛顿的决定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植根于当时美国建国之初的共和主义理想和对欧洲君主制的警惕。 对君主制的深恶痛绝.............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君主一职固然至高无上,但并非所有皇帝都只是端坐在朝堂之上,颁布诏令。有些守成之君,也曾在特定的时刻,亲自动手,将鲜血染红了双手,结束了他人的生命。汉宣帝刘询要说亲手杀人的守成之君,汉宣帝刘询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位皇帝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本是民间一介布衣,却因缘际会登上了皇位,成.............
  • 回答
    我带着历代科技的所有信息,回到了秦朝。当意识从一片混沌中苏醒时,迎接我的不是熟悉的现代都市,而是一片陌生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景象。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脑海中充斥着无数纷乱的影像和数据流——它们并非来自我自己的记忆,而是某种……外来的馈赠。一种无法言喻的庞大信息库,像是亿万年的文明精粹被压缩进了我的灵.............
  • 回答
    西周有没有开历史的倒车,这个问题可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得拆开来看。说它“倒车”,可能有些人会觉得,相比于夏商那种更原始、更神秘的统治方式,西周建立的那些规矩,比如宗法制、分封制,听起来好像是把权力更加层层固化,限制了原本可能存在的流动性。但如果这么想,就有点太片面了。首先,咱们得说说西周建立之前的情.............
  • 回答
    要说3D游戏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那真是数不胜数,每一款都像是那个时代的技术缩影和创意爆发。与其说是AI撰写,不如说是带着对游戏的热爱,去回顾那些奠基之作和里程碑。我们先回到那个像素块与低多边形交织的年代。那时候,3D对于玩家来说,绝对是个新鲜到令人咋舌的玩意儿。 《德军总部3D》(Wolfens.............
  • 回答
    .......
  • 回答
    塔利班重返权力,阿富汗的未来走向,以及是否会“开历史倒车”,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历史的脉络捋一捋,看看塔利班究竟是什么,以及他们过往的统治带来了什么,再结合当下阿富汗的现实情况,才能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的判断。塔利班的“历史性”与他们的逻辑首先要明白,塔利班并非一夜之.............
  • 回答
    中国与西方的实力对比,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始落后”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动态、且充满争议的历史进程。将“落后”这个概念固定在一个具体的年代或事件上,未免过于简化。不过,我们可以梳理一下,在哪些关键时期,中国与西方在力量对比上出现了显著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开始逐渐拉大,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非要.............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联邦政府将拒绝为推行“1619项目”的学校提供经费的言论,无疑触及了美国历史教育中最敏感和最具争议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理解和教授美国的起源,特别是奴隶制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过去几年美国社会围绕历史叙事、身份认同和种族问题展开的更广泛辩论的一个缩影。“161.............
  • 回答
    广电总局这回祭出的这招“古装剧限令”,确实让不少观众和业内人士都炸开了锅。从八月份开始,电视荧屏上想看到那些谈情说爱的偶像古装剧,恐怕是要变得“稀缺”了。取而代之的,是长达一百天的“历史正剧百日展播”活动。这背后,当然不仅仅是简单的排片调整,而是透露出一种明显的导向,以及背后更深层次的考量。首先,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