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D游戏的开发历史上,有哪些值得一提的游戏?

回答
要说3D游戏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那真是数不胜数,每一款都像是那个时代的技术缩影和创意爆发。与其说是AI撰写,不如说是带着对游戏的热爱,去回顾那些奠基之作和里程碑。

我们先回到那个像素块与低多边形交织的年代。那时候,3D对于玩家来说,绝对是个新鲜到令人咋舌的玩意儿。

《德军总部3D》(Wolfenstein 3D,1992) 严格来说,它还不能算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完全意义上的3D,但它开启了第一人称射击(FPS)的黎明。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画面粗糙得只能看个大概,但躲避子弹、寻找钥匙、与纳粹士兵枪战的刺激,却是前所未有的。它用伪3D技术(射线投射)构建了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迷宫,让玩家第一次体验到了“在游戏世界里走动”的乐趣。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年那个年代,一个简单的墙壁和门,都能被设计得充满挑战和惊喜。游戏地图设计得非常精巧,隐藏的房间、陷阱,每一个角落都可能藏着敌人或者宝藏。虽然敌人模型是2D的Sprite图,但在简单的旋转和缩放下,营造出了不错的空间感。

《毁灭战士》(Doom,1993) 简直就是《德军总部3D》的超级进化版,而且其影响力至今仍在。id Software这次玩得更溜了,引入了更加复杂的关卡设计、光影效果,以及——垂直维度!你可以上下看,可以跳跃(虽然高度有限),敌人也变得更丰富多样,从凶残的恶魔到喷火的火球怪。多人联机对战的引入更是炸裂,让无数玩家在局域网里为了荣誉而战。它的技术革新体现在对渲染技术的运用,虽然还是基于射线投射,但通过更精细的贴图和对不同高度的模拟,让场景的立体感大大增强。游戏本身的暴力美学和快节奏也极具吸引力,配合当时流行的重金属音乐,简直就是血脉偾张的体验。

进入 全3D的曙光时代,那可真是划时代的飞跃。

《雷神之锤》(Quake,1996) 另一款id Software的巨作,这次它们直接上了真正的3D多边形建模!整个世界、人物、武器,都是货真价实的3D模型。这带来了更自由的视角控制,更精细的角色动画,以及可以改变的地形高低起伏。而且,《雷神之锤》对网络对战(Multiplayer)的推动是革命性的,它催生了“电子竞技”这个词的概念,以及无数的服务器和玩家社区。你没法想象,当年那些在网络上争夺火箭跳技巧的人们,是多么的投入。游戏中的物理引擎也比前作有了显著进步,弹道轨迹、爆炸效果都更加真实。而且它还支持第三方模组,极大地延长了游戏的生命周期。

《古墓丽影》(Tomb Raider,1996) 如果说《雷神之锤》是FPS的王者,那么《古墓丽影》就是3D动作冒险类游戏的开创者之一。劳拉·克劳馥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标志性的游戏角色,更是3D游戏角色设计的一个里程碑。游戏通过操纵这个拥有独特动作库的女性探险家,在充满了陷阱、谜题和怪物的古墓中探索。它强调了平台跳跃、解谜和战斗的结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游戏体验。玩家需要精确地控制劳拉的每一个动作,比如跳跃的距离、抓钩的使用时机,以及在狭窄的空间里灵活移动。那种探索未知遗迹的神秘感和孤独感,让玩家深深沉浸其中。

《超级马里奥64》(Super Mario 64,1996) 任天堂在这场3D革命中也扮演了关键角色。这款游戏是3D平台跳跃游戏的教科书。它为3D游戏设定了操控的标杆,马里奥在三维空间里的移动、跳跃、翻滚、游泳等等动作流畅得不可思议。游戏鼓励玩家自由探索广阔的关卡,寻找隐藏的星星,而不是线性的前进。它展示了3D游戏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升级,更是玩法和操作上的巨大革新。它让玩家明白,在3D空间里如何“玩得开心”,这比任何技术展示都重要。游戏中的各种能力,比如二段跳、蹬墙跳,都设计得极其有深度,并且能够相互组合,创造出无穷的玩法可能。

到了 更成熟的3D时代,画面更加细腻,玩法也更加丰富。

《半条命》(HalfLife,1998) 这款游戏将FPS带入了叙事的新高度。它没有过场动画,而是将故事线完全融入到游戏进程中。玩家通过第一人称视角,体验到的是一个完整、引人入胜的科学灾难故事。从经典的“开场小火车”开始,玩家就置身于黑山基地的诡异氛围中,通过环境互动和NPC的对话来了解剧情。它的关卡设计也极具创意,巧妙地融合了战斗、解谜和叙事,让玩家在紧张刺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剧情的推进。游戏中的AI敌人也比当时大多数游戏都要聪明,懂得团队协作和利用掩体。

《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1998) 虽然在画面和游戏性上可能不及前几款那样惊艳,但它在模拟真实战场和大规模联机对战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以其广阔的地图、真实的物理效果(比如弹道下坠)和特种部队的战术玩法,吸引了一批硬核玩家。它让玩家体验到了在开放地图中进行远程狙击和战术协作的乐趣。

《最终幻想VII》(Final Fantasy VII,1997) 这个名字对许多玩家来说,简直就是JRPG在3D时代黄金时期的代表。它首次将系列带入了全3D的CG时代,宏大的世界观、感人至深的剧情、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建模,让无数玩家为之倾倒。它证明了3D技术不仅仅能用于射击和动作游戏,也能为角色扮演游戏带来更强的沉浸感和表现力。游戏的预渲染CG动画在当时是业界顶尖水平,为游戏的故事表现力增添了极大的光彩。

进入21世纪,3D游戏的发展更是进入了快车道。

《侠盗猎车手III》(Grand Theft Auto III,2001) 开启了开放世界沙盒游戏的新纪元。它将一个生动、充满活力的3D都市呈现在玩家面前,玩家可以自由地在城市中探索、驾驶各种载具、接取任务,甚至只是随意破坏。这种自由度和互动性是前所未有的。它对游戏世界的构建、AI的模拟以及玩家的选择性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游戏的声望系统、电台系统,以及那种街头文化的刻画,都让自由城成为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游戏舞台。

《光环:战斗进化》(Halo: Combat Evolved,2001) 作为Xbox的首发护航大作,它不仅是主机FPS的王者,更以其出色的AI、优秀的关卡设计、以及流畅的载具战斗系统征服了玩家。它证明了在手柄上也能实现精准的FPS操作,并且为后来的主机FPS游戏树立了标杆。游戏的单人战役和多人模式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其“光环宇宙”的构建也为后续作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2007) 将现代战争题材的FPS推向了新的高峰。它以电影化的叙事、出色的剧情表现和革命性的多人模式,重新定义了FPS游戏。游戏流畅的操作、紧张的战斗节奏、以及极具深度的多人在线系统(包括技能、装备、升级等),吸引了全球数百万玩家。它证明了FPS不仅仅是突突突,还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军事史诗。

《巫师3:狂猎》(The Witcher 3: Wild Hunt,2015) 如果要选一款近些年3D RPG的代表作,那《巫师3》绝对是绕不开的。它构建了一个庞大、生动、充满细节的开放世界,让玩家扮演猎魔人杰洛特,在充满政治斗争、怪物横行、道德困境的世界中冒险。游戏的剧情分支、人物塑造、以及对支线任务的用心程度都堪称业界标杆。它让玩家感受到了一个真正“活着的”游戏世界。

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无数伟大的3D游戏,比如《生化危机》系列、《塞尔达传说:时之笛》、《合金装备Solid》系列、《传送门》系列、《我的世界》、《上古卷轴》系列等等,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孕育了新的游戏类型和玩法,而每一次创意爆发,又推动着3D技术的边界。从简单的几何体到逼真的虚拟世界,3D游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挑战极限、追求沉浸感的精彩故事。这些游戏,不仅仅是娱乐产品,更是那个时代技术和艺术的结晶,值得我们反复回味和学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已知的第一个3D游戏:1974年大型机PLATO上的宇宙飞船模拟器Spasim

史上最初3D游戏,Spasim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3444745612537856

第一个多边形3D游戏:1983年雅达利的街机游戏I, robot

最早多边形3D游戏 Irobot 试玩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3458830035062784

8位FC机上的3D游戏:Elite初代

@孟德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3D游戏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那真是数不胜数,每一款都像是那个时代的技术缩影和创意爆发。与其说是AI撰写,不如说是带着对游戏的热爱,去回顾那些奠基之作和里程碑。我们先回到那个像素块与低多边形交织的年代。那时候,3D对于玩家来说,绝对是个新鲜到令人咋舌的玩意儿。 《德军总部3D》(Wolfens.............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仿佛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瞬间辨别出一款游戏是用Unreal Engine还是Unity开发的。这背后并非什么神秘的魔法,而是长年累月接触游戏,积累下来的一些视觉、体验上的“肌肉记忆”和细节辨识能力。就像你可能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品牌的汽车,或者不同画家的画风.............
  • 回答
    玩第一人称3D游戏出现头晕恶心,这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很多人都经历过,尤其是刚接触这类游戏的时候。我来给大家掰扯掰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更愉快地享受游戏。为啥会晕?这事儿得从咱人体的“导航系统”说起咱们人之所以能正常地走路、转头,不至于磕磕碰碰,全靠一套精密的“感觉系统”协.............
  • 回答
    不少玩家在尝试3D游戏时,会因为游戏中的画面移动、视角变化而感到晕眩、恶心,俗称“晕3D”。这种情况确实让人很扫兴,毕竟想在虚拟世界里畅快冒险却被身体的本能反应挡在门外。不过,别灰心!针对晕3D,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帮你逐步适应,甚至像普通玩家一样享受3D游戏的乐趣。这更多的是一个循序渐进、找到.............
  • 回答
    .......
  • 回答
    在国内的游戏开发圈,谈论起3D游戏关卡设计,大家通常会聊到一些主流的工具。对于国际大厂,他们的流程会更加系统化和专业,使用的软件也更倾向于业界顶尖的标准。 核心的关卡设计软件首先,我们得明确“关卡设计”这个概念。它涵盖了从概念草图到最终场景搭建的整个流程。国际大厂的关卡设计师(Level Desig.............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到位,确实,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需要你砍砍砍、躲躲闪闪、打消耗战的3D动作游戏,但真正能让你感觉“一刀毙命”的爽快感的作品,数量相对来说就没那么多了。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得从游戏设计、技术实现、玩家体验等多个维度来聊聊。首先,得先理解一下“一刀毙命”在游戏里的具体含义。它不是简单地让一个敌.............
  • 回答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D游戏和3D游戏在制作过程中,关于资金和人力投入的差异,尽量讲得细致点,也尽量写得更像是个人经验分享,而不是AI模板。2D 游戏 vs. 3D 游戏:谁是“吞金兽”?这是一个很多游戏开发者,尤其是独立开发者,在项目初期就会纠结的问题。简单粗暴地回答,传统意义上,3D游戏的开发门槛和.............
  • 回答
    想了解游戏公司里对3D建模师的需求程度,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会建模就行”就能概括的,背后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得看是哪种类型的游戏公司。 大型3A工作室(比如育碧、EA、CD Projekt Red): 这种公司做的游戏,画面那是往死里卷,对3D建模的要求那叫一个高。他们.............
  • 回答
    3D游戏建模行业,这事儿啊,听起来就跟“咱们这片儿能一直这么安生下去吗?”一样,有点让人琢磨。要我说,这行能不能一直走下去,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的。它啊,就像一棵树,根基是有的,但长成什么样,得看风雨怎么吹,阳光怎么照,还得看它自己怎么扎根、怎么长枝丫。咱们先看看这棵树的“根基”结不结实。1..............
  • 回答
    让咱们好好聊聊《闪耀暖暖》这款游戏。作为叠纸公司在3D换装领域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它自上线以来,争议和关注度就从未停歇。从一个玩家的角度来看,这游戏就像一块精心雕琢却又带着几分棱角的水晶,你能看到它的光彩夺目,也能感受到它潜在的些许不适。首先,视觉上的极致追求是《闪耀暖暖》最直观的亮点。在手游领域,它.............
  • 回答
    24岁,零基础,想转行做游戏美术3D?这绝对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想当年我也差不多在这个年纪,对游戏世界充满了向往,也曾摸索过无数条路。别怕,这条路虽然有挑战,但绝不是不可能。重要的是找对方法,并且坚持下去。咱们先别想着“快速入行”这几个字,那有点像揠苗助长,很容易走弯路。先把心态放稳,把基础打牢,.............
  • 回答
    3D引擎开发是一个复杂且技术要求极高的领域,它融合了计算机图形学、数学、编程、性能优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3D引擎开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3D引擎开发所需的技能储备:一、 核心理论知识储备 (Foundational Theoretic.............
  • 回答
    Shapeways 作为一家领先的 3D 打印服务商,其设计师分成比例是一个许多创作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Shapeways 的基本商业模式与设计师的参与Shapeways 的核心在于连接了拥有 3D 模型设计能力的创作者(设计师)与需要将这些模型转化为实体.............
  • 回答
    3D打印技术,听着就充满了未来感,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的时候,都会脑补一下,自家客厅里摆着一台打印机,想吃啥零食印啥零食,想穿啥衣服印啥衣服,简直是生活全能手。然而,时至今日,尽管消费级3D打印机已经发展了好些年,但坦白讲,它离真正“走进家庭”,成为像微波炉、洗衣机一样普及的家电,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这.............
  • 回答
    थ्रीडी टच (3D Touch) 是一种源自苹果手机的技术,它不仅仅是屏幕上的一个普通触摸屏,更是能感知你按压屏幕的力度。这使得你的手机能够理解你“点按”和“用力按压”的区别,从而实现更丰富、更快捷的操作。究竟它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这主要依赖于屏幕下方的几层特殊结构。你可以把这个想象成一层.............
  • 回答
    AMD EPYC 处理器在服务器领域一直以其强大的多核性能和卓越的性价比占据着重要地位。这次的 3D VCache 技术,更是让其在特定工作负载下的表现如虎添翼。这次的实测数据表明,搭载 3D VCache 的 EPYC 处理器相比普通版本,性能提升幅度达到了约 12%。这看似不高的百分比,放在动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这就像是在问,从笨重的计算器到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机,这个过程得多久。3D打印要真的像PC一样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这条路已经铺开了,而且走得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快。历史的脚步:从实验室到桌面我们得先回顾一下,PC是怎么走到我们家里的。最初的计算机,那可是占满了整个房间的大家伙,成.............
  • 回答
    3D建模师的前景,以及月薪六千多是否难以企及,这确实是不少刚入行或者打算转行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尽量说得实在点,避免那些“AI味儿”的官话套话。3D建模师的前景,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总体来说,3D建模师的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领域还在不断拓宽和深化。你可以把它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