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论历史上是不是赐名。
且不论现在的国际地位和唐朝比如何。
“我们”是谁?你确定你有资格参与决定这个?
你好像不是唐朝人吧
说是赐名,得给出处吧?
算是最早的《史记正义》说是武则天赐名,照搬大量原始史料的《旧唐书》只是指恶倭名,最晚的《宋书》则变成唐太宗觉得倭字不美赐名,一下子就三个说法。
日本最早来源可能是《隋书》小野妹子在给隋炀帝的国书自称“日出处“,然而同期史料正式国名仍然是倭国,有点用后世朝鲜之名推出箕子也叫朝鲜一样不靠谱,至多是一种改名追溯。一般认为是689年飞鸟净御原令第一次和701年大宝律令正式才改名为日本。
唐朝百济裔将军祢军曾经664年、665年出使日本,而那时日本由天智天皇主政,当时日本仍称倭国。最近2011年在中国西安发现祢军的墓志(卒于 678 年),祢军墓志石碑是制作于公元678年,志文中提到“日本”,是目前为止世界发现最早记载“日本”汉字的的古物。然而这里的“日本”是形容当时朝鲜半岛不久前灭亡的国家百济,为地理形容词。在祢军墓志中有写道,“于时日本余噍,据扶桑以逋诛”是以日本形容百济 ,扶桑形容倭国。
另旧唐书分倭国传和日本国传,日本志一说日本旧小国,并倭国之地,然而现实与此相反。很可能这里指的日本旧小国是百济渡来遗民故国和迁入的关东地区聚居地。
总结即为中国史料理解有误,将日本同期一系列的改好名(可理解为改汉字雅名)单拉出改国名理解为恶旧名(然而倭之名到今天甚至日本右翼都在使用)。同时名字来源很大可能也不是赐名,赐名说法非常不统一,只可能是自己改,而自己改的协助者最可能是百济渡来遗民。
最后倭系称号本非贬称(否则不会今日在日本自称继续使用):一些音系研究认为是流水声,其中一个指代称号濊在释义即为水繁多,高句丽语泉/渊称呼于乙也近似上古音倭叫法。不过在此的基础很可能还是要归到第一人称wa/a,水义项应是认知此族群的延伸。现今中韩用作贬义恐怕也不到一千年,难以与三千年的源头自古以来(逸周书有秽人,上古音等同倭);至于窝的白读恐怕更晚,闽南语倭寇仍然是跟韩语一致的於廢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