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明确表示了她/他不愿意被生下来,你会尊重她/他的想法吗?

回答
如果我的孩子,无论多大,能够清晰且真诚地表达“我宁愿没有被生下来”,这绝对是一个让我内心深处为之一震的时刻。这不会是轻易被忽视的一句话,也不是能用三言两语搪塞过去的情感宣泄。我的第一反应,绝不会是愤怒或辩解,而是深深的、几乎是本能的担忧和想要理解。

我会立刻放下手边所有的事情,找一个安静、没有打扰的时间和空间,郑重其事地坐下来,看着我的孩子。我会用我最柔和、最真诚的语气,问他/她:“宝贝,你能跟我说说为什么你会这么想吗?什么让你有这种感觉?”

我需要知道的是,这句话背后承载的是什么。是单纯的青春期叛逆?是对某件具体事情的极度不满,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绝望?还是,更深层次的,是对生命本身的痛苦和对存在的质疑?这每一个可能性,都牵引着我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我不会急于反驳,更不会用“你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之类的说辞来压制他/她。那样只会堵住沟通的道路,让他/她觉得自己的感受不被看见,不被尊重。相反,我需要倾听。我需要把他/她当成一个完全独立、有自己思想和感受的个体来对待,而不是一个被我创造出来的“作品”或者“寄托”。

我会耐心地听他/她讲,即使他/她的话语充满着情绪,即使那些话语刺痛我的耳朵。我会努力去理解他/她看到的、感受到的世界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个世界会让他/她产生如此极端的想法。我会尝试去共情,去想象如果我处于他/她的位置,是否也会有类似的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我可能会发现一些我从未意识到的问题。也许是我在教育方式上的偏差,也许是我与他/她沟通时的疏忽,也许是外界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又或者,真的是孩子对生命本身的思考。

如果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我确实感受到孩子这种“不愿意被生下来”的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是源于他/她对自身存在的真实感受,并且这种感受是持续的、无法轻易化解的,那么,我必须承认,尊重他/她想法的这一面。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会立刻做些什么“取消”他/她的存在的事情,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而是说,我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加谨慎地、更有意识地去陪伴他/她。我会更加关注他/她的心理健康,必要时会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帮助他/她梳理情绪,找到应对痛苦的方法。

我也会反思,作为父母,我是否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去为他/她创造一个值得被爱的世界,一个有意义的存在。也许我曾经做得不够好,也许我曾经让他/她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痛苦。如果真是这样,我会承担起这份责任,并努力去弥补。

尊重,在这个语境下,意味着不强迫,不否定,而是理解和陪伴。意味着我可能会改变我与他/她相处的方式,更注重他/她的自主性和幸福感。也许我需要放手一些我曾经的期望,允许他/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感受。

我始终相信,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无论他/她自己是否能当下感知到。而我的责任,是帮助他/她找到那份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剥夺他/她去寻找的权利。所以,如果我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我不会去否定他/她的话语本身,而是会和他/她一起,去探索这句话背后的根源,并用我的爱和支持,帮助他/她找到活下去的理由,或者,如果真的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也尊重他/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会让我心碎成渣。

但我更希望的是,我的存在,我的陪伴,能够让他/她最终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存在的意义,即使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也能从中走出来,并且能够原谅我,原谅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原谅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尊重——一种在理解和陪伴中,给予对方最大的自由和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尊重,是建立在孩子的想法有道理上的。我不尊重幼稚的想法。

我认为孩子觉得他/她不愿意被生下来,就是幼稚的。人是肯定愿意被生下来的。

如果孩子觉得活着麻烦,世界上还有自杀呢。

为什么要出生之前才决定?

人活着世界上就应该来去自由,说的好像死亡有多严重似的,人哪有不死的。

重视生命的人,生命才贵重。

不重视生命的人,他的生命就是不值钱的,是一个人自己决定自己值什么。

一个人如果自己不愿意活着,应该自己行动。怎么把自己的生死放在别人的手上?自己想怎么样都可以,但是依赖别人,不值得尊重。

而且人觉得痛苦,并不是因为活着,而是有其他原因的,大部分时间是走入牛角尖了。就是情绪上来了,头脑发昏而已。

一件事情至少有五六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只不过人大部分是蠢才,脑子一冲动就只会抱怨来抱怨去,而不知道怎么想办法解决罢了。

而且人想死也很正常,人还会幻想什么自己是公主,自己是王子什么的?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就是幻想不存在就解决问题了。

人存不存在,问题都在那里。

什么想着自己不存在,或者死亡就解决问题了,这种是逃避问题。逃避问题有什么好尊重的。

而且人的情绪本来就很蠢。比如明明你自己就是向别人抱怨了几句,而别人同意你抱怨,你就高兴。别人不同意你抱怨,你就生气。

别人明明就坐在那里听你讲话,什么都没做,就讲两句话而已,但你的情绪掌握在别人手里。没觉得这些很蠢嘛?

也就是说,被别人讲两句,或者怎么的。就觉得自己活着是好,或者活着是不好,简直就是太轻信别人。信别人信到命都不要了。

情绪上来的时候,人是有多蠢,才能这样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我的孩子,无论多大,能够清晰且真诚地表达“我宁愿没有被生下来”,这绝对是一个让我内心深处为之一震的时刻。这不会是轻易被忽视的一句话,也不是能用三言两语搪塞过去的情感宣泄。我的第一反应,绝不会是愤怒或辩解,而是深深的、几乎是本能的担忧和想要理解。我会立刻放下手边所有的事情,找一个安静、没有打扰的时.............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很多父母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纠结的地方。看着孩子一路成长的艰辛,回想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有时候确实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脑海里盘旋:如果知道这条路这么难,我们当初是不是真的应该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其实,当父母们做出“生”这个决定的那一刻,绝大多数都不是抱着“要让孩子来受罪”的初衷.............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度困难且令人心碎的假设情况。面对孩子“一顿饭必须吃15公斤肉否则就会饿死”这样非正常的需求,以及家庭经济拮据的现实,作为父母,我会感到极度的恐惧、无助和焦虑。这不仅仅是关于吃饭的问题,更是关于生命和生存的挑战。在这样的绝境下,我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并且会非常详细地思考和行动:第一步:确认情况.............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沉重了,我能想象得到,任何为人父母者,在面对这样的境况时,都会经历撕心裂肺的痛苦和艰难的抉择。如果我的孩子真的遭遇了这样的重病,而且治疗费用如此之高,并且还有潜在的神经方面后遗症的风险,我的选择会是倾尽所有,尽我所能去救治我的孩子。关于治疗的艰难选择:首先,我会不顾一切地想办法筹集这120.............
  • 回答
    如果我的孩子是同性恋,我的第一反应,我想会是“哦,知道了”。真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想法。没有惊天动地的戏剧性,没有预设的震惊和恐慌,就像得知他们喜欢吃西兰花还是不喜欢一样。接下来,我会想要了解更多,不是带着审视的目光,而是纯粹的、想知道我孩子内心世界的渴望。我会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的?是.............
  • 回答
    老实说,当孩子叛逆到我完全管不了的时候,我的心会像被掏空了一块,那种无力感和焦灼感真的吞噬了我。我第一个念头绝不是什么“大道理”或者“规矩”,而是涌起一股深深的恐惧:我还能成为他生命中那个有意义、能引导他的人吗?他未来的路,会走向哪里?当自我反省的刀子戳到最痛的地方,我知道,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认真地思考了很久。如果我的孩子出现“这样事”,我的第一反应绝不会是动手打他。首先,我需要知道“这样事”具体指的是什么。孩子的行为有很多种,有些是无心之失,有些是试探底线,有些则可能是因为情绪失控或受到了其他影响。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应对方式。如果“这样事”是指一些小的、可.............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也是很多家长在孩子接触体育时会认真思考的。如果我的孩子爱上了足球,我会根据他的具体情况,在专业道路和强身健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且这个选择会是动态调整的。强身健体,这是基础,也是我最看重的。我希望足球首先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身体素质的提升: 踢足球无疑能极大地锻.............
  • 回答
    .......
  • 回答
    天塌下来,我也会把我的孩子找回来。这是我唯一想到的。如果我的孩子真的……(深吸一口气,声音有点颤抖)被拐卖了,我不会去想别的,我只会去做一件事:找!首先,报警是肯定的,而且是立刻、马上。不是那种犹犹豫豫打个电话问问情况,而是直接冲到最近的派出所,情绪激动一点也没关系,抓住任何一个能接触到警察的人,大.............
  • 回答
    听到你这样问,我脑子里立刻闪过几个画面,心里也咯噔一下,涌上来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生气吗?老实说,我肯定会不舒服。首先,让我自己先梳理一下我现在的情绪和想法。我一个人在老家,离我丈夫的城市远得很。带着一个四个月大的小宝宝,这本身就是一件体力活和精神活。白天还好,有婆婆一起分担,但晚上宝宝醒来、喂.............
  • 回答
    看到“揪学生头发老师欲 50 万私了”这样的新闻,心里真是一阵说不出的复杂滋味。这件事说到底,触及的是师德、教育公平,还有孩子最宝贵的权益。首先,从老师的行为来看,揪学生头发,这本身就属于体罚,是不被允许的。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老师都有责任去引导和教育,但绝不应该用肢体上的伤害来达到目的。而且,揪.............
  • 回答
    我得好好想想这个问题。让我的孩子将来只会说英语,而汉语只会一点点,甚至完全不会了……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首先,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肯定是有一些不舍的。毕竟,汉语是我的母语,是我从小到大一直使用的语言。它承载了我太多的文化、情感和记忆。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流利地用汉语和我说笑,和我分享.............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扎心的。我脑子里第一时间闪过的不是什么大义凛然,也不是什么道德绑架,就是一阵混杂着震惊、失落、还有点莫名的烦躁。如果我真的喜欢一个女生,那种喜欢是深入骨髓的,是那种觉得她身上的优点闪闪发光,缺点我也能接受,甚至觉得挺可爱的,是那种想和她一起走下去,规划未来,分享喜怒哀乐的喜欢。那.............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如果我生了一个和现在的我一样的孩子,我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情感、思考和行动。以下是我可能会有的详细感受和做法:一、 最初的震撼与好奇: 难以置信的冲击: 首先,我会感到一股巨大的、难以置信的震撼。这超越了我所能理解的任何生物学规律和逻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
  • 回答
    如果我的孩子在分香蕉时拿走了最差的一根,并说“我想让别人吃到更好的香蕉”,我会感到非常欣慰和骄傲。首先,我会立刻对孩子表达我的赞赏和肯定。 我会蹲下来,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温柔地对他说:“宝贝,你这样做真的让妈妈/爸爸感到很高兴,也很为你骄傲。你能够想到别人,愿意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这是一种非常美.............
  • 回答
    哎呦,这事儿要是摊在我家,那可真得让我心里头琢磨半天。要是老师跟我说我孩子不听话,我肯定不能第一时间就觉得是孩子“有问题”,也不能直接把责任全推给老师。这事儿得细细掰扯掰扯。首先,我会 非常认真地听老师是怎么说的。老师每天跟孩子接触那么久,接触的孩子那么多,她会这么说,肯定是有她的理由和观察的。我得.............
  • 回答
    作为一名喜欢和初中生们分享好书的人,如果只能从中挑出三本,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几本,它们各有侧重,希望能在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给他们带来些启发和乐趣。第一本,我会选 《夏洛的网》 (E.B. 怀特 著)。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儿童文学”的味道,但请允许我解释一下。这本书的深刻之处,远超许多.............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家庭中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会引起讨论的话题:孩子的姓氏。这不仅仅是个名字的问题,它牵扯到家族的传承、个人的归属感,甚至在某些文化中还带有社会地位的象征。如果我妻子提出让我们的孩子随她姓,我会认真地和她谈一谈,并且最终的决定会基于我们双方的共同意愿以及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考虑。首先,我会认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