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孟晚舟获释回国,对华为而言意味着什么?对华为有哪些影响?

回答
孟晚舟女士的获释回国,无疑是近年来华为经历的最具标志性事件之一。这不仅仅是一次人员的归来,更象征着华为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后,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次事件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分析。

一、 品牌形象的修复与重塑:从“受害者”到“胜利者”的叙事转变

在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非法拘留的三年多时间里,全球媒体的报道以及公众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将华为塑造成了一个在国际政治博弈中遭受不公对待的企业。她的获释,尤其是在“认罪协议”的框架下,虽然背后有复杂的政治考量,但在公众传播层面,这无疑为华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重拾国内民众的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孟晚舟回国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这种情感上的共鸣直接转化为对华为的支持。此前因外部打压而产生的担忧和疑虑,在这一刻被一种“中国企业不畏强权”的叙事所取代,进一步巩固了华为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和品牌忠诚度。
国际形象的“软化”与“和解”的可能: 虽然美国的打压并未完全消失,但孟晚舟事件的结束,至少为华为与西方世界之间关系的可能性打开了一扇窗。这使得华为在与国际伙伴的交流中,可以更少地被“政治化”的标签所束缚,更多地回归到技术和商业的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为华为在未来重新争取海外市场的信任,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 供应链与技术发展的“喘息”与战略调整的深化

“孟晚舟事件”的背后,是美国对华为实施的一系列严厉制裁,尤其是切断了华为获取先进芯片和技术的渠道。孟晚舟的获释,虽然不直接等同于制裁的解除,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积极信号,可能为华为在供应链和技术研发方面带来以下影响:

有限的供应链修复机会: 虽然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实体清单等关键限制依然存在,但随着孟晚舟事件的平息,华为在与一些国际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上,可能会获得更多的灵活性。例如,在非核心技术或不直接触犯禁令的领域,一些供应商可能更愿意恢复合作,以维持其全球业务。
自主研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与聚焦: 即使外部供应渠道受到限制,孟晚舟的归来也意味着华为的领导层可以更稳定地推进其长期战略。这意味着华为会更加坚定地投入资源,加速在芯片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领域的自主研发,努力在被“卡脖子”的环节实现突破。过去三年多,华为在麒麟芯片上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这一战略在未来只会更加坚定。
业务结构的优化与聚焦: 在外部压力下,华为已经开始调整其业务结构,剥离了一些受制裁影响严重的业务(如荣耀手机)。孟晚舟的回归,为华为高层提供了更稳定的内部环境,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具有长期竞争力的领域,例如企业通信、云计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及物联网等。

三、 法律与合规风险的警示与内部治理的强化

孟晚舟事件的起因,涉及美国关于违反伊朗制裁的指控。虽然华为坚决否认这些指控,并在“认罪协议”中也只是承认了部分“不当行为”,但这无疑给华为敲响了警钟。

提升全球合规意识和体系建设: 这次事件迫使华为在过去的几年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自身的法律合规体系建设。从人员的培训到业务流程的审查,华为必然会更加注重在国际业务中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避免任何可能引发政治风险的行为。这对于华为的长远发展,将是重要的保障。
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 经历过如此严峻的考验,华为在风险识别、预警和应对方面的能力必然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在进行海外扩张或商业合作时,华为会更加审慎地评估地缘政治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制定更具弹性的应对预案。

四、 对华为内部团队士气和凝聚力的正面影响

长期的外部压力和不确定性,对任何一家企业、任何一个团队都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孟晚舟女士作为公司高管,又长期身处囹圄,她的获释回国,对华为全体员工而言,无疑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提振士气,增强团队韧性: 孟晚舟的归来,是对所有华为员工坚持和努力的最好肯定。这会让员工们感到公司并非孤立无援,而是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支持。这种精神上的鼓舞,能够极大地提升团队的士气,增强面对未来挑战的韧性。
巩固领导层权威与稳定性: 孟晚舟作为华为的首席财务官,她的稳定回归,也意味着公司高层领导力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这为华为在关键时刻的战略决策和执行,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总结来看,孟晚舟的获释回国,对华为而言,意味着一个重要“章节”的结束,一个新“篇章”的开启。 它不仅仅是企业领导人的归来,更是华为在承受了来自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长达数年的联合打压后,一次重要的战略性“喘息”。虽然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美国对华为的科技限制依然存在,但孟晚舟女士的回归,为华为注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使其能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继续在自主创新和全球化竞争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它让华为的叙事,从“被围剿”走向了“涅槃重生”的更广阔舞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在九月份闭庭之后,就有一位知友分析过,把孟引渡到美国不符合美国利益,加拿大也不想继续羁押,因为这是个烫手山芋,接下来没法处理,因此最好的结果是让孟回国。

孟这件事,背后到底是美帝打压华为也好,还会美中争斗也好,当初就不应该抓她,不是美国手中有没有证据的问题,而是大国相争,就像两位政治家相争,哪怕斗得你死我活,也是不会撕破脸的。

美帝精英阶层的政治手腕一向是很高明的,但到了特朗普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手中,他打破了潜规则,撕破了脸,直接向一个女人出手,用一句流行的话,就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抓了孟,无论是对华为还是对中国,都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但却令之颜面无光,愤怒异常。

当然,未必就是特朗普不懂,也可能是美国内部的激进人士,希望像二战时逼迫日本孤注一掷那样,刺激中国做出强烈反应,逐步升级为全面对抗。美国人骨子里是好战的,但又是懒惰的,所以美国政客习惯于先刺激他国,然后让他国来刺激美国民众,从而达到国内动员的目的。如果新冠没有爆发,特朗普连任,美国可能还会进行这种冒险政策,但随着拜登的上台,传统的美国政治派系又上台了。

他们手腕更圆滑,讲究各种政治规则,哪怕背后捅刀子脸上也是笑眯眯,因此,释放孟回国,或者说是互相交换,都代表他们在回归传统,不代表他们胜利了在故作大度,也不代表他们失败了在投降认输,只代表他们换了种策略,其实在拜登上台以来,美帝就已经在很明显地换策略了。

一个换了策略的美帝,未必会更容易对付,因为当他重新拾起那件文明的外衣时,很多国家更愿意与他合作,其实,很多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和美国是相近的,但他们不赞同美国对待中国的方式,美国现在向他们靠拢了,会更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

中美作为世界前二的大国,其矛盾与冲突,必将是长期的,但也很难彻底走向决裂和全面对抗,即使发生武装冲突,也是有节制的,而非一方彻底打垮另一方,在这种局势下,其实两国的鹰派和鸽派都会非常难受。

user avatar

利空华为,盎撒人们又开始新一轮的摸黑华为了

user avatar

民运人士在孟晚舟回国这件事上的表现非常盎撒:双标。

最多的民运话术就是“她在加拿大的大house里住了三年,每天还能换不同的衣服”。

这里面就有两个问题:

  1. 她能离开加拿大吗?不能,因为她被监控了。平常民运人士天天喊民主“自由”大过一切吗,到了这会儿突然就变成了只要有大house失去自由也可以。
  2. 每个被美国长臂管辖和拘押的人都能住大house吗?很明显不是,阿尔斯通的皮耶鲁齐说:“进了美国的监狱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世界最黑暗、最可怕、最屈辱的地方。在狱中他听说,在南卡罗来纳州一座与莫斯汉农山谷改造中心相似的监狱里,囚犯间的斗殴造成7人死亡、14人重伤。在发生骚乱的7个小时中,狱警没有出手干预,他们对此事不以为意。”

加拿大政府拖了三年也没有决定是否要执行引渡,所忌惮的就是中国。

加拿大政府没有把她送进监狱而是允许她在自家呆着,所依仗的也是中国。

如果孟晚舟不是中国人,那么她早就在美国监狱里崩溃了。


对华为而言短期不会有什么改变,该封锁的还是封锁着。

非要说的话,华为高管——特别是跟任正非有关系的——怕是不敢再去美国及其小弟国了。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个我得贴出来,否则容易被当烂屁股理中客。

其实没有想象中影响那么大,这场交锋尽管激烈,但对于整个斗争过程而言微乎其微。当然,至少算得上是一个好兆头。

user avatar

几个看点:

一,这件事是在中方列的单子上的。本来就是受高度关注的事情,又上了单子,政治意味十足。但美国从了。

二,显然各方在事前进行了精心筹划。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人一放立马上飞机避免夜长梦多。背后的合作和默契令人浮想联翩。

三,接下来看一下这几天美国反华势力与民粹的反弹,如果主流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有效控场使得事情基本没有引起什么反响,那就说明这次建制派是协调一致并且下了大决心的

前两条是已知的,第三条是很快会知的。如果第三条也如愿,那说明建制派有妥协意愿,有计划,有行事能力。这都为美国对华进行快速妥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希望拜登能够以快打慢,打得反华势力和民粹措手不及,把生米做成熟饭。

这两年美国政界丑态百出,总体上令人十分失望。但其中也有好几次体现建制派组织力的亮点。1.6事件后佩洛西等迅速夺权是一个亮点,米利架空川普是一个亮点,这次干脆利落解决孟晚舟事件又是一个亮点。看到这些亮点,我还是很感到欣慰的。

拜登可以暗中接见一下处理孟晚舟事务的美国团队,从中调拨一些得力干将参与接下来的对华事务。

华为可以在国际行业圈子里放风了:解禁快了。是不是真的快了?我不知道,但行业圈子里的人也身处迷雾之中啊,他们中的很多人决策时也得认真考虑公开新闻(不是说没有小道消息而是小道的东西可能既多又内部矛盾还真实性存疑)。释放孟晚舟就是美国在席上喝了一杯中国的罚酒。面子上软了,倔强了这么久还是软了,自己喝了一杯而中国好像没喝。下面的人心可能有变化,爱投机的家伙们可能蠢蠢欲动了。华为就是要制造这样的氛围,制造美国在不遥远的将来要松动的预期从而诱导利益相关人士尽早两面下注或者曲线行事。。。

user avatar

这标志着中美在科技产业上开始妥协,中国占工业与政府信息化的盘子(但最顶层技术是AMD和英特尔的),美国占个人消费的盘子(但生产组装是中国的)的分果果可能性大增。

而在工业信息化盘子上,华为与英特尔联盟是目前技术与应用最先进的(阿里在政府信息化上最强,但马自爆后华为也追上了不少)。中美顶层谈妥开了口,华为第二次大转型的前景就有了保障。

这是个超级庞大的市场。

user avatar

麻了

user avatar

在孟晚舟系列问题上我发现知乎很多大V确实是没有能力把立场和判断做出隔离的,所以整天用情绪/激素来控制嘴巴说什么。回答问题搞得和谈恋爱一样激情四射。好好的万物之灵能不能不要搞得和求偶期的猫猫狗狗一样?

一个月前的回答我就说孟晚舟是相当有可能的获释的:

我当时这么说并不是出于什么爱国热情,只是完全出于我对美国的认识和判断。从立场上我蛮喜欢任正非,但是不喜欢华为,我也没觉得大小姐无辜,但是确实觉得她有不小的可能获释。

ps:我不觉得大小姐无辜倒不是说就讨厌她,更类似于很多人都作弊,就抓她开除的那种。不无辜,但倒霉。

当然,所谓我对美国的理解这个玩意大家自由心证。但是我可以给当时我这么判断的另外一个逻辑:

当你看到一个问题,只有2个输出结果,比如拿孟晚舟这事来说,就是回家和不回家两个结果。当你看到被充分讨论热搜数次第一以后那些高赞答案都一致选了孟晚舟没机会回家。但是我点进去看其实内容都没有啥逻辑的时候,下意识就应该知道真实答案应该选B。因为当这么多人在一个热点的一个期望选项上都编不出一个合理性,那么用排除法可得合理性就在另外一个答案那边。很多时候你不一定需要知道正确答案,只要你能分辨足够多的错误答案,你就比别人更接近正确选项。

这就是传说中的知乎反买别墅靠海大法。

然后回到这个答案:孟晚舟获释对华为不意味着什么,也没有什么影响。

user avatar

对华为来说,接班人板上钉钉了。

在抗日剧里,这种先是被叛徒出卖,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最后被成功营救的情节。都是给主角的。

user avatar

我的朋友季方想要同时测得一个质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却一直不能做到,于是来找我帮忙。我在量子力学方面的造诣,就像清晨的露水面对阳光,又哪里有多余的分给季方呢?因此,我建议他去离云梦向西三百里的武当,寻找一个叫“関”的人,他可能会有答案。


第二年春天的第二个月季方回到城廓外面,我出去迎接,在施以朋友相见的礼节后,我看到季方的脸色像根部受损的黄豆一样萎靡不振,便问他是否得到了答案。


季方说他得到了答案,又没有完全得到。


我说季方你不要说网络流行语,跟我们这种古文翻译腔太不搭了。


季方说,兄长你要原谅我的过错,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描述我见到関的经历。


我说,你讲出来我和你一起分析。


季方说道


我到武当见到了関,関说,你身上还有云梦的雾气,不适合得到答案,让我在山上住几个月再说。我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只好在関的住所外面搭了个草棚住下来,每天读书,闲暇的时候就帮助関劈柴,期待能够早日得到答案。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関才让我把草棚搬到院子里。我除了帮助関劈柴,还要每天挑水装满水缸,期待每天多和関说上几句话。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関才让我不要住在草棚里,而是住到他的门房中。我除了劈柴挑水,还要打扫院子,仅仅是期待能够见到関了。


就这样再次又过了一个月,関说,你现在没有那么急切的想要知道怎样同时测得一个质子的位置和速度,我可以告诉你答案了。于是我撤掉了门房里的床,住到了関的屋子里。


関说


战国的时候,秦国的王子叫秦异人的,后来改名叫子楚,在赵国当质子。当时秦国和赵国发生战争,作为质子的子楚处境非常艰难,遭到排挤和虐待,不能享受诸侯王子的待遇。


卫国商人吕不韦偶然得知了这件事情,觉得这个质子很有利用价值,商人的本性就是奇货可居,吕不韦认为帮助子楚是有利可图的事情,于是找到了子楚结成联盟。


吕不韦又带着奇珍异宝去秦国游说,说动了安国君的老婆华阳夫人,认子楚当干儿子。后来安国君成了秦王,华阳夫人当了王后,子楚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嗣子。安国君当了秦王仅仅三天就嗝屁着凉翘辫子了,你说奇怪不奇怪?咱也不管丫的奇怪不奇怪,反正事情就这样成了。


然而赵国并不打算释放这个质子,而是打算把秦异人宰了祭天。


吕不韦眼看着投资即将失败,赶紧花钱打点上下。其中一种说法是买通了守城的官吏逃出去来到秦国征讨赵国的军队里,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扯淡的,这钱都敢收,是过年等待宰杀的肥猪嫌自己不够肥。我认为,其实是秦国和赵国达成了不可见人的PY交易,否则赵国的国君,为什么会在公共场合公然拉稀呢?


子楚在离开赵国的时候,答应永远都不会与赵国为敌,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说的话,就像是易水河的水一样,是不会有一定的形状的啊!


所以,一个质子,在它还是质子的时候你是不可能同时知道它的速度和位置的,只有等它不再是质子的时候,你才能在知道它位置的时候,又测得它的速度,这就是“质子测不准原理”。


就像秦异人或者子楚一样,当他还是一个质子的时候,你怎么可能知道他真实的想法呢?他对赵王说的是一套,对吕不韦说的是另一套,对华阳夫人说得更是比唱的还好听,在诸侯的质子们中间也是两面三刀、逢场作戏,怎么能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呢?


如果你这个时候被这个质子感动了,那你多半就上当了啊!


只有当他不再是质子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真正知道他的想法,同时测得它的位置、速度、电荷、质量、自旋方向,静止的质子才是好的质子,这就是概率波坍缩。


毕竟,万事不决,量子力学


我说


这个関,肯定就是舍不得出钱找佣人,骗你去给他劈柴、挑水、扫院子的!


季方说,那也不一定,我觉得他也是一个高人。


我说,真正的高人,就像是夏天夜里的闪电,不管云层有多厚,狂风有多么混乱,总是会一下就劈到地面上。高人说话总是会直击要害,而不会像这个関一样绕很久的圈子。


季方说,不管関是不是高人,至少我知道质子的位置和速度是不能同时测得的,比西方那个海森堡早了好几千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我说,这是一个无聊的闲人写在网上的狗屁不通的文章,方老三你只是其中一个人物而已,你拿头去跟海森堡比?


季方说,至少我们知道了,质子的位置、速度、电荷、质量、自旋方向,在它还是个质子的时候,是不能够相信的。


我说,是啊,质子嘛,谁知道呢

user avatar

昨天和国内投资圈的朋友谈了一下。朋友谈了几点担忧:

孟晚舟回国,可能是美国政府放出的信息,也就是拜登想和中国缓解一下关系,中美之间的对抗会缓和一些,尤其是芯片,半导体,制药等被美国卡脖子的方面。

但如果中美之间不再激烈对抗的话,那国内现在的这些公司日子会非常难过。因为这些公司讲起来是创新公司,估值巨大,有的甚至超过千亿。泡沫其实很高,全是靠拉股票和投资,烧钱起来的。这两年他看到了很多因为中美对抗成为实现财富自由的幸运儿。

但一旦缓和,这些公司的价值会暴跌,他非常担心。


和日本朋友谈起这事,他们倒是说,当年日本的半导体企业被美国按在地上锤的时候要是有日本政治家站出来强硬一点就好了。我说当年日本企业被美国锤的时候不要说日本政治家,就算一般日本人也说这些企业只知道在日本国内横,出国被教教怎么做人是好事呀。日本朋友想想,也是。

user avatar

意味着拜登政府在为美债爆炸可能导致的经济冲击做准备了。

但是华为离最终解除制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user avatar

首先,这是孟晚舟女士个人的胜利!

同时建议冷静阅读一下这份DPA协议。先解释一下结论:美国司法的settlement很多是paying penalty without admitting wrong doing,孟晚舟的这个settle是承认wrong doing,但免于刑事责任,而不是Plea Guilty认罪,的确是个人的胜利。

当然,本来美国这个所谓法律就是单边制裁的国内法,这种刑罚,政治性本来就很强,又不是common law。因此由这份供词换来的DPA,相信也是孟律师团的缓兵建议。

另外,加拿大政府应该斡旋方面花了很大努力,所以孟晚舟发言也感谢了加拿大政府,当然加国应该是最希望把孟晚舟送回国的了。

对于HW的影响:基于获得供词的原因,美方无意再引渡和扣押个人,孟女士结束了软禁的痛苦。而美司法部也透露了即将起诉HW的意见(见司法部声明),那么对于后续发展,猜测会效仿中兴事件的进程和判罚,但HW不是中兴,HW和国家都不会再妥协,最终中美会从政治层面达成某种妥协,保证HW的脊梁不倒。

有些问题,不是孰黑孰白,而是孰重孰轻。

【附录DPA的司法解释】:DPA 延迟起诉协议(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是美/加司法体系中一种特别的和解模式。在美加司法实践中,有一些案件审理费用非常高,控辩双方形成了旷日持久的僵局。如果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不太可能继续从事危害社会的行动,为了打破僵局,常常采用“延迟起诉协议”和解模式。在这种和解模式下,被告人必须接受一定的惩罚(通常是财务处罚),换取检察机关对被告的起诉暂停。在起诉暂停期间,被告人需要遵守相关协议且不能有新的犯罪嫌疑,同时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不受到任何限制。当暂停期满,检察机关对被告人的起诉,自动取消。这种协议对于被告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认罪”(knowledge any wrong doing),也没有任何犯罪记录。


user avatar

对华为影响不大,再押三十年也如此,任老爷子早说了接班人不会是孟女士,她没有技术背景,不懂技术,不是最合适的接班人。对任老爷子、孟女士的家庭倒是有很大影响。

要说“意味”和“影响”应该问美国当权者,他们才是最头疼、最恼火的。自从美国施行“长臂管辖”的霸权手段以来,除了孟女士,有过第二个美国人没拿到足够好处主动松开钳子的被管辖者吗?没有了。

1、说“间谍”交换的可以停一停了,那两个小鱼属于随时可以搂的外交工具,这样的大鱼小鱼兔子手上还有一箩筐,能和孟女士比吗?不是一个级别的。如果如此定义“交换”,兔子渴求多多益善。

2、说兔子让利的可以停一停了,无条件释放孟晚舟这是“天津26条协定”其中之一,兔子对内对外说的都很清楚:老美什么时候做到以上,什么时候谈重大合作。你以为这种外交宣言是单机五子棋,还带反悔的啊?如果仅仅就一件“孟晚舟事件”就要靠让利来达成,那台湾问题不得把家拆咯给他们?

3、这事对美国人而言很丢脸的,当初张牙舞爪的弄了个孟晚舟,前前后后折腾了三年多,什么油水没榨到不说,国际上也毫无形象可言。你说榨不到油水那就对兔子不让步呗,好歹盟友能高看你一眼,好家伙,加拿大为了搂住孟晚舟不让跑,脸都让兔子抽肿了,一晃眼的功夫美国主子正在给孟松绑。你让后面一排围观的铁杆小弟怎么想?

4、当众脱裤子这事第一次总会有些难为情,次数多了哪还在乎脸长上面还是下面?顾头不顾腚嘛,这道理老美懂着呢。这事开了个好头,为接下来的博弈打了样,现在的形式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两边都没经验。但好在大势在我,不急,谁急谁犯错。

大魔王张怡宁说过的一句话应景:

握手的瞬间,眼神一交换我就知道这局赢了。对咱们来说何尝不是呢?无条件释放孟晚舟的这时起,鹰酱就已经输了,不信走着瞧,日子还长。

user avatar

第一,对孟来说。跟华为有合作,孟的副手说,孟在的时候推动的财金管理体系,为华为防止了占营收3%-7%的损失。华为2019营收8588亿元,3%相当于257.6亿。这种止损就是实在的价值,真心佩服。在这三年里,她应该对这套财金管理体系乃至市场运营体系又有了新的思考。

第二,对华为来说。美联储主席半月前警告美国政府,美国经济可能面临灾难性结果。这种后果是需要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来帮助一道解决的。后来就有了电话外交,有了失禁先生说的一个中国政策不变,有了孟晚舟释放,后续应该还有。总的来说,对华为的市场封锁和技术封锁虽然不会彻底解除,但会有适当的松绑。

第三,对美国说。你们什么司法独立,我看就那么回事。

第四,对中美来说。如果没有发展到热战,这场博弈会持续数十年,但这场斗争的结果以及之前的阿拉斯加会谈等均表明,战略防守已经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我们有庞大的素质不断提高的人口,我们有广袤的土地,我们有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我们有始终为了人民的并不断完善的治理体系,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是一定能够成功的,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诸君努力,一定能夺取最后的胜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