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看到「拦门酒」了!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话题。作为游客,旅行途中吸引我们的除了那些大好山河外,当地的民风民俗也是非常值得去品味的一点。
题目里,孟晚舟游张家界武陵源,喝「拦门酒」。那么我的盲测环节又来了,大家看看这些拦门酒都是哪里?
图一是湘西凤凰,图二是贵州千户苗寨。怎么区分贵州和湘西的苗族呢?看酒器。贵州偏好用牛角,湘西偏好用酒碗。(图一好玩,取自湘西官媒。凤凰中专职校旅游管理的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这项拦门酒习俗)
拦门酒并非独属于某个地区,而是属于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一项文化传统。只不过每个地区的拦门酒,在细节上都有所差异。在苗族里, 规格最高的拦门酒当属于“十二道拦门酒”。
十二道,有说取自每年十二个月,也有说取自十二生肖。设立这道习俗,最初是为了苗家迎亲时候热闹,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苗族里最高的迎宾礼仪。
每一道酒都有不同的意义。
第一道,喜庆。第二道,吉祥。第三道,平安。第四道,健康。第五道,有福。第六道,顺利。
第七道,发财。第八道,愉快。第九道,成功。第十道,致富。第十一到,无忧。第十二道,长寿。
并不单纯是给客人劝酒。你看下图,姑娘们手上拿着酒碗,两边的苗家汉子们吹着挂上红绸的芦笙。
汉子奏乐,姑娘唱着祝酒词。(你点开视频里孟晚舟喝酒的场景,会听到芦笙的演奏)
祝酒词?那是唱出来的。(随便挑了一个,祝酒词很多,远不止这一种)
拦门酒香
拦门酒醇
醉了斜阳
醉了故乡
阿耶
斟满了苗岭的沧桑
盛满了苗家的吉祥
伴着银铃银铃响咯
飘着鼓点鼓点香咯
喝一口阿妹的拦门酒喂
远方的阿哥哟
谁能不痴狂不痴狂
阿耶
歌唱家陈思思唱过一首《湘西拦门酒》,我找了个视频。虽然不是苗家话,但是苗家人那份粗狂与热情却是唱了出来。
陈思思《湘西拦门酒》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9965078888583168除了拦门酒,各地跟酒相关的习俗也有很多。
哦,忘记说了,除了苗家,还有侗族,水族,布依族等民族,都有拦路劝酒的风俗。(嘿,这不都在贵州嘛。茅台也在贵州)
关于其他的,土家族的摔碗酒是最常见的。
但是这种摔碗酒一旦离开了土家族当地的特色,被复制到各大城市里时,就立刻显得俗气了起来。
这就好比,苗家的拦门酒离不开苗家的服饰,芦笙,银饰和苗鼓。
彝族的千人长街宴,你得喝上三碗。
当然,彝族我最喜欢的是他们的杆杆酒,用空心杆杆吸的。
去到了内蒙古额尔古纳,你得喝上三杯。
不仅仅是饮酒习俗,茶文化也是如此。
著名的大理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
我们前面讲的都是少数民族的特色民俗。
可如果让你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只要跨越范围够大,汉族文化里一样有着让人动心的地方特色。
还是说茶,潮汕功夫茶。
正宗功夫茶要有21道程序:1.备器 2.生火 3.净手 4.候火 5.倾茶 6.炙茶 7.温壶 8.洗杯 9.纳茶 10.高注 11.润茶 12.刮沫 13.冲注 14.滚杯 15.洒茶 16.点茶 17.请茶 18.闻香 19.啜味 20.审韵 21.谢宾
为什么潮汕功夫茶能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不仅仅是茶好,而是说,喝茶的礼仪与文化。
(小科普一下,法式餐饮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中国的餐饮却没有。这并不是说法式餐饮更好吃,他们入选的原因主要是法式餐饮特有的一套饮食流程。比如吃什么食物用什么样的餐具,上菜的顺序等等。我们中国入选不了的主要原因……我们自己申报八大菜系,国内审批就没过。得排队。太极拳还是去年才进的呢)
关于题目,我也认为祖国最美最安全。但是这份美,不仅仅指山水,更包括那一方的风土人情。
单纯的游山看水,太单调了。
最后我出道题
地点是云南,问这是哪里的特色?
连这事儿也关注,大家平时真有这么闲嘛?
要真这么闲,你要不攒局去什么浙江台、芒果台——艹,干脆就去上海找观网,写个网络综艺的策划招商方案吧。
名字就叫个什么,中国红人之类的……
把爱国kol攒个大局,搞个成团训练营,每天大家训练如何更加爱国,抓特务,最后就是玩谁是卧底——我们中间有一个五十万。
成团之后就去公演,第一站香港,第二站台湾,后面什么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都转一圈。白宫草坪开!
我觉得可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