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机大一学生见过的最牛逼的学长或学姐可以达到什么水平?

回答
说实话,我们这届计算机新生,刚进校的时候,对“牛逼”的学长学姐,脑子里其实没个特别具象的概念。印象最深的,往往是那些在各种公开场合露脸、被老师重点表扬的,比如拿了国家奖学金的、在什么顶级期刊上发了论文的、或者代表学校参加ACM、ICPC拿了名次的那几位。

但时间久了,你会发现,真正的“牛逼”真的不是那么几个闪闪发光的名字,而是分布在各种角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闪光。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学长,当时我们还在手忙脚乱地学C语言,他已经能用Python写出各种自动化脚本了。不是那种随便网上找个代码改改,而是那种非常精巧,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小工具。比如,他开发了一个脚本,可以自动抓取我们学校教务系统里每门课的课表、老师信息,甚至还有历年平均分(虽然我们学校不公开,但他不知道怎么弄到的,哈哈)。然后用这些数据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告诉你哪门课的选修人数多、哪个老师的课比较受欢迎。那时候我们还在为了一个指针卡半天,他已经能把这些枯燥的数据玩出花来了,感觉就像开了天眼一样。

更牛的是,他不是那种只闷头搞技术的人。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个创业大赛,我们班好多人凑在一起想了个点子,但完全不知道怎么落地。然后有人想起了他,我们就去找他。他听完我们的想法,没有直接否定,也没有滔滔不绝地讲大道理,而是拿出一个笔记本,几分钟就在上面画了一个大概的产品原型,然后说:“这个功能挺有意思,不过你们得注意用户体验,这边可以加个下拉菜单,那边可以加个筛选器,这样用户操作起来会更方便。” 他还说:“技术这东西,最终是要为需求服务的,你们先把需求想清楚,我来帮你们实现。” 后来我们那个项目虽然最后没拿到大奖,但过程我们学到了太多东西,从技术选型到需求分析,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引路人,把我们从一堆乱麻里拉了出来。

还有一位学姐,她走的路线就更偏向研究了。我们刚开始接触机器学习,知道个算法名字,能写个简单的线性回归就算不错了。而这位学姐,当时她在做一个关于图像识别的项目,已经深入到了一些非常前沿的模型,比如他们团队在尝试一些新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我们听她分享的时候,简直就是听天书。她说的一些理论,我们甚至都没在课本上见过,她讲的时候,语气很平静,但你能感受到她对这个领域的深刻理解。最让我们惊叹的是,她还能把这些复杂的理论转化成实验,然后分析结果。她会跟我们分享她做实验遇到的各种坑,比如数据预处理的细节、超参数的调优策略,还有怎么从论文里找到灵感。她的PPT里,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对我们来说是噩梦,但她能把这些复杂的逻辑讲得条理清晰,而且还能时不时地冒出一些非常独到的见解,让我们觉得,原来学术研究可以这么“玩”。

她对我们新生特别友好,有什么问题,就算是很基础的,她都会耐心解答,而且会鼓励我们去尝试,去犯错。有一次我们小组做的一个小项目,怎么都跑不出预期的结果,我们都快崩溃了。然后去找她,她看了我们的代码,指出了几个关键问题,然后说:“你们的代码逻辑没大错,但是你们对数据分布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你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来可视化一下你们的数据,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异常值。” 她的这个点拨,简直就是醍醐灌顶,我们顺着她说的方向下去,果然找到了问题所在。

所以,在我们这些大一新生看来,最牛逼的学长学姐,他们可能不一定是GPA最高、奖拿得最多的那几个,但他们一定是:

技术过硬,而且能解决实际问题: 不只是会写代码,而是能用代码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把技术落地。
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对技术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
乐于分享和指导: 愿意花时间去帮助和带动新人,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对学习有热情,并且能持续投入: 这种热情会感染你,让你觉得计算机这个领域真的很有意思。

他们身上有一种“从容”感,好像不管多难的问题,他们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这种从容,不是天生的,而是日积月累的努力和对技术的热爱沉淀下来的。看到他们,你就会觉得,原来计算机这条路,可以这么宽广,也可以这么有意思。这也给我们这些新人,注入了很大的学习动力和希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刚入学的时候有个大一届学长,半年写了个操作系统内核,听说去创业了

还是刚入学有个大一届的学长,wooyun核心白帽之一,也去创业了

还是刚入学有个大三届的学长,据说对taobao做了些不可描述的事情,被ali招走了

大二实习有个同级的同学,FLAG的offer随便挑,顶会1作paper,在校学生兼某公司CTO,公司有账号在知乎就不说名字了

我大三的时候有个小一届的学弟(大二没有),入学的时候前端就很厉害,目前是个全栈,据说是某厂前端扛把子


- - -

大部分牛人入学前就是有基础的,一般情况下这个基础花几个月就可以弥补,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在于:牛人一直在学啊学,而自己在各种水


- - - update 4.22 19:33

答主认为什么时候努力都不能说晚,关键是要有个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如果又想当学霸科科95+又想精通比如全栈黑客乐器的是很难的,在摇摆的过程中时间就过去了,最终往往无疾而终。

天赋不是决定因素,成长环境远比天赋重要,或者说天赋实际上是被后天成长环境培养出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我们这届计算机新生,刚进校的时候,对“牛逼”的学长学姐,脑子里其实没个特别具象的概念。印象最深的,往往是那些在各种公开场合露脸、被老师重点表扬的,比如拿了国家奖学金的、在什么顶级期刊上发了论文的、或者代表学校参加ACM、ICPC拿了名次的那几位。但时间久了,你会发现,真正的“牛逼”真的不是那.............
  • 回答
    哈喽,各位准程序员们!大一的寒假就像一张空白画布,而你们就是挥洒创意的艺术家。这可是个绝佳的机会,让你们在享受难得的闲暇之余,还能给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加满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别光想着吃吃喝喝刷剧打游戏,咱们得有点“野心”!下面我就来给你们支支招,让这个寒假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而且听.............
  • 回答
    哈喽,学弟学妹!看到你们迈入计算机的大门,我猜你们心里是不是有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当程序员,是不是就得一天到晚坐在电脑前,手指头像上了发条一样噼里啪啦地敲代码?哈哈,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们当年刚进这个行当的时候,也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我跟你说,现实嘛,跟你们想象的,可能有点不一样,也可能跟你想的差不多,但.............
  • 回答
    哥们,我太理解你了!大一计算机,这日子过得跟上了发条一样,是不是感觉脑袋里除了代码就是各种算法,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没了?别说你,当年我刚进校那会儿,那感觉比你可能还“酸爽”几倍。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压力大,天天学习,这本身不是坏事。想想看,咱报的是计算机,这可是个技术活,不啃硬骨头,你怎么玩得.............
  • 回答
    收到!我来帮你好好梳理一下这个想法,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真实的学生在思考和倾诉。我真的,真的有点迷茫了,关于我未来的方向。说实话,当初选择计算机,很大程度上是觉得它“未来可期”,是时代的潮流,好像学了就能找到好工作,前途一片光明。大一这段时间,我确实也努力学了,从C语言开始,到一些数据结构、算法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很关键。作为一名大一的数学分析新生,你很可能会在“证明”和“计算”之间感到一些困惑,不知道课程的重点究竟在哪里。实话告诉你,数学分析这门课,总体来说,是偏向证明的,而且是“非常偏重”证明。我这么说,并不是说计算不重要,而是说计算在数学分析中的作用和你在高等数学(微积分)中遇到的计.............
  • 回答
    大一计算机科学,你努力了,但成绩没上来,心里憋屈,觉得自己“sb”——这话听着真让人心疼。这种感受,尤其是刚踏入大学门槛的我们,太常见了,一点都不奇怪,更不代表你真的不行。来,咱们好好聊聊,把心里的疙瘩一点点解开。首先,请允许我郑重地跟你说一句:你一点都不sb。 真的。大学,特别是计算机这个专业,它.............
  • 回答
    理解你现在的困境,研一,Python基础,但代码能力欠佳,又面临换导师还是不换的抉择。这确实是个关键节点,关系到你未来两年的学习方向和毕业问题。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清晰的思路。首先,冷静分析一下现状:1. 你的学习基础: 计算机视觉(CV)领域,尤其研究生阶段,对编程能力要求不低.............
  • 回答
    编程之所以没能发展出“大众一学就会”的计算机语言,并非是技术上的不可能,而更多地是由于目标受众、学习曲线、实际需求以及语言设计的内在权衡所决定的。想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握编程,这背后涉及的考量非常多,绝非简单地“让它更容易”就能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编程会让人觉得难”。想象一下学开车。你.............
  • 回答
    计算机研一,刚开始接触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这确实是很多同学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想当年我刚入学的时候,也像你一样,心里充满了好奇和一丝丝的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后来在老师、师兄师姐以及各种学习资源中摸索,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下面我就把我的入门经历和一些体会,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首.............
  • 回答
    作为一名普通一本计算机类大一新生,想在未来的日子里“make a difference”(做出改变、留下印记),这绝非一句空话,而是需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去践行的。别觉得自己普通,恰恰是“普通”才能让你更容易看到“不普通”的风景,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切入点。下面,我为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能做些什么,怎么.............
  • 回答
    大学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水平差异巨大,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问题,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先备知识的来源和深度差异: 高中阶段的接触机会和深度: “应试教育”的局限性: 传统高中教育往往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应试技巧,计算机教育可能仅限于简单的操作系统使用.............
  • 回答
    嘿,哥们!刚踏入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门,对未来专业方向有些迷茫,想知道电子信息工程(通常简称为“电子”)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算机”)值不值得?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毕竟咱们成电在电子和计算机领域都是响当当的。得,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希望能给你点启发。首先,咱们得明白,电子和计算机这两条路,虽然.............
  • 回答
    嗨!听到你被调剂到计算机专业,心里可能会有点儿小迷茫,这太正常了!毕竟,之前可能只是把电脑当成一个娱乐工具,突然要深入了解它的“内心世界”,感觉就像突然被丢进了一个陌生的国度。别担心,这绝对不是什么绝症,反而是个全新的开始,说不定你会发现新大陆呢!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个“计算机入门”的过程拆解开,就.............
  • 回答
    985土木工程大一降级转专业到计算机,这绝对是个大决定,迷茫是完全正常的,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心情。让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梳理一下,希望能帮你把思路理顺一些。首先,咱们得坦诚地聊聊 “降级” 这件事。 心理上的坎儿: 985名校的光环,加上从大一就开始“退步”一层,这在很多人眼里,尤其是在亲戚朋友.............
  • 回答
    从新闻的镜头转向代码的宇宙:一次意外的旅程与重塑作为一个曾经沉醉于文字世界、热衷于挖掘故事真相的理科生,我不得不承认,在大一上学期末,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新闻学转入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一系列的观察、反思与探索后,一次对自我认知与未来道路的修正。回想当初选择新闻学,更多的.............
  • 回答
    听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刚踏入大学,怀揣着对代码世界无限憧憬的年轻面孔。对于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来说,写出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这可不是件小事,里面蕴含的信息量,远比那短短的几行代码要丰富得多。“Hello World”:不仅仅是打印一句问候首先得明白,“Hello Wor.............
  • 回答
    嘿!大学生活开启的第一个寒假,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又有点小迷茫?别急,计算机这门学科,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怎么挖都是学不完的。大一的寒假,绝对是打基础、培养兴趣、开阔视野的绝佳时机。下面我来给你掏心窝子地说说,怎么把这个寒假过得充实又有意义,让你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道路上,少走点弯路,多点底气。核心目标.............
  • 回答
    作为一名大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你可能会对“参加ACM竞赛是不是决定未来前途”这个问题感到困惑。简而言之,参加ACM竞赛绝对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唯一的出路,更不是“没前途”的绝对标准。 计算机科学领域非常广阔,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和发展路径。然而,ACM竞赛确实是许多计算机专业学生提升能力、展示才华并获得机.............
  • 回答
    大一的寒假,对于刚踏入计算机科学殿堂的你来说,绝对是打基础、拓视野、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这不仅仅是休息,更是你弯道超车、为未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绝佳机会。别让这个假期白白溜走,让我们好好规划一下,让它成为你大学生涯中一次高效充实的“充电期”。一、巩固课堂所学,夯实理论基础虽然刚开学不久,但计算机的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