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康师傅广告语「熟水好吸收」有什么依据吗?

回答
康师傅的“熟水好吸收”这句广告语,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那么,这句话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仔细探究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熟水”在营销语境中通常指的是什么。在饮用水市场,尤其是瓶装水领域,康师傅和一些同行企业会强调其产品的生产工艺,而“熟水”往往与一种叫做“高温过滤”或者“二次过滤”的工艺相关联。这种工艺的宣传点在于,通过高温处理,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细菌等,使得水质更加纯净。

那么,这种“纯净度”和“好吸收”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从科学角度来看,我们身体吸收水分是通过细胞膜进行的,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生化过程。一般来说,纯净度更高的水,理论上杂质更少,对身体的“负担”也越小,可能更容易被身体细胞吸收利用。打个比方,就像过滤过的清水比浑浊的水更容易让人接受一样。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里面存在一个概念的模糊和营销的放大。

“好吸收”的界定是什么?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人体的吸收能力是相当强大的,即使是普通自来水或者经过简单过滤的水,大部分人在正常情况下都能很好地吸收。所谓的“好吸收”,如果指的是比普通饮用水在吸收速度或效率上有显著的提升,那么这就需要有严格的科学实验数据来支撑。例如,对比不同水源或不同处理工艺的水在人体内的吸收速率,包括水分子的渗透性、电解质的平衡等方面。
过滤工艺的效果是否真的能带来“好吸收”? 高温过滤或者其他过滤技术确实能提高水的纯净度,去除一些可能影响口感和健康的物质。但要说这种纯净度能直接导致“好吸收”的显著提升,这就有点像说“更干净的杯子能让你喝得更多”一样,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中间可能还有很多影响因素。
科学研究的证据? 坦白说,关于饮用水的“好吸收性”,尤其是在瓶装水市场,很难找到像药物吸收那样严谨、公开的临床试验数据来证明特定工艺的水就比其他处理过的水有“好吸收”的显著优势。大多数宣传都停留在对工艺本身的描述和其“纯净”的联想上。

那么,为什么康师傅会选择这样的广告语呢?

差异化竞争: 在竞争激烈的瓶装水市场,如果所有产品在口感和基本功能上都差不多,那么企业就需要寻找突破口来吸引消费者。强调独特的生产工艺,并赋予其“健康”、“优越”的联想,是一种常见的营销策略。
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普遍追求健康,对“纯净”和“易吸收”这样的概念接受度很高。这种广告语能够触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让他们觉得购买这款水能带来额外的健康益处。
概念营销的模糊地带: 科学术语的借用和概念的包装是营销中常用的手段。“熟水”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经过加工、更“可靠”的意味,而“好吸收”则直接关联到了身体健康和效率,很容易被消费者理解为产品更优质的卖点。

总结一下:

康师傅“熟水好吸收”的广告语,其背后的逻辑是基于“高温过滤”或类似工艺能够提升水的纯净度,而纯净的水理论上可能“更易”被身体吸收。但要说这种“好吸收”是相对于其他纯净水有着质的飞跃,并且有确凿的科学证据支持,这确实需要打一个问号。

在营销层面,这是一种成功的概念包装,抓住了消费者对健康饮水的期望。但在科学层面,它更多的是一种基于逻辑推演的宣传,而非经过严谨实验验证的“事实陈述”。消费者在看到这类广告语时,可以理解其营销意图,但无需过分解读为具有压倒性科学优势的结论。毕竟,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而言,选择经过安全过滤的优质水源饮用,就已经能满足身体对水分的需求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到底广告语有没有依据,前面几个答主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没啥依据,有虚假宣传嫌疑。

我来补充一些工艺上的信息吧。

虽然说瓶装水厂商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但大家知道,水也不是搬运过来就马上能喝的,原料水含有各种微生物,喝了可能有食品安全风险。跟其他饮料一样,瓶装水也是要经过杀菌处理以后才能喝。

1. 普通瓶装饮用水怎么杀菌的?

目前市面上传统的包装饮用水的杀菌工艺有这么几个:

  • 臭氧消毒
  • 紫外线消毒
  • 过滤除菌

目前工业上臭氧消毒用得比较多。臭氧经过臭氧生成器生成后,泵入待处理的水中,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气大 10 倍,溶解后会迅速分解成氧气,这个过程生成大量自由基,这些自由基最终起到杀菌作用。

目前对于臭氧工艺的「抨击」主要集中在它能让水中微量存在的溴离子转变成溴酸盐,而溴酸盐有「潜在致癌作用」。实际上溴酸盐只是世界卫生组织 2B 级致癌物[1]这个分类表明的是「对人类致癌可能性大小」,而 2B 代表它对人类的致癌性证据不足。这些我之前在很多文章中都写过,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再说,目前包装饮用水的国家标准(GB19298-2014)中对于溴酸盐含量也有明确限定,这和 WHO 在 2005 年给出的限量保持一致[2]

总之,瓶装饮用水只要符合国家标准,那还是可以放心喝的。

2. 「瓶装熟水」是怎么杀菌的?

「瓶装熟水」是前几年突然兴起的瓶装饮用水品类,代表的产品比如康x傅「喝开水」,今x郎「凉白开」等等。这类水是直接通过「UHT 超高温灭菌工艺」实现杀菌的。

具体工艺就是让水流经换热器,使水快速升温至 135~150 摄氏度,持续数秒钟后再急速冷却到常温,在这个过程中利用高温来杀菌。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新工艺」,我们喝的常温保存的牛奶,果汁等等,都是采用这个方法做出来的。只是之前没人用这种方法来做饮用水,现在这些厂商「创新性」地使用了 UHT 技术来做水,然后美其名曰是「创新生产工艺」。

那这个生产工艺是否能直接等效成「煮开水」呢?我觉得如果宽容一点,从「加热」这个角度来说算是可以,但如果严格一点,它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冷却时间都与家庭自己「煮开水」相去甚远。这样的等效我是不太能接受的。

为啥之前没有人用 UHT 来做水?我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资料,我猜想可能有下面几个原因:

  • 经过了热处理的水,风味上相较于其他杀菌方式会有区别,可能有人会觉得「风味有点怪,有蒸煮味,喝不惯」,厂商不敢冒险。(当然有人也喜欢这种味道)
  • 紫外线、臭氧等加工设备比起 UHT 相对简单, 瓶装水生产线已成熟的条件下,添置 UHT 灭菌设备将花费额外的成本。
  • 对于「矿泉水」来说,热处理可能会引起一些水中矿物质变为不溶性沉淀,使矿物质含量降低。

目前食品界很多商业分析文章都在说「瓶装熟水」如何在瓶装水这样一个千亿级市场中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并详细分析它是怎么利用「情怀」「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营销的。但我看到这种文章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一方面我对这种「只讲传统,不讲科学」的营销方式实在是看不惯。在我看来,这类产品本身是没问题的,只要喜欢它的口味就可以喝,但真的不用搞「熟水好吸收,更健康,中国人喝熟水是传统」这样的宣传,也不用期待它能给你的身体带来什么「额外的好处」。

另一方面我也理解瓶装水市场增长乏力,想增长必须有创新点,而「瓶装熟水」作为最近几年这个品类为数不多的「创新」产品之一,如果不配合这种「情怀、传统」营销就没法打开市场,就不可能卖的动。

在我看来,这个产品并不是真正的「创新」。

食品行业还有很多产品都是如此,而我能做的也很有限,可能也只是尽量的把我知道的事实告诉大家,让大家选择产品的时候相对靠谱那么一点点吧。

参考

  1. ^ https://monographs.iarc.who.int/wp-content/uploads/2018/06/mono73-22.pdf
  2. ^Bromate in Drinking-water Background document for development of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https://www.who.int/water_sanitation_health/water-quality/guidelines/chemicals/bromate030406.pdf
user avatar

没有依据。温度变化可以影响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但这和“吸收”委实没有多大关系,在温度降下来之后其连接模式还会变回去。

在那之前,对能买得起瓶装白开水的人谈论“好吸收”也非常好笑:

  • 就算这产品的“吸收效率”真的高好了,它那个定价换成水电费能烧多少壶自来水?
  • 难道康师傅烧的那玩意就是熟的,民众家里烧的就是夹生的?
  • 你不觉得你的用户群体更想要“由于难以吸收,会让身体多损耗一些能量,从而帮助减肥的水”么。

“煮沸后放凉的水”不具有“温水的温度更接近人的体温,有助于缓解紧张,对消化道的刺激小”之类性质,不能期待在这方面有什么好处。

谈论“水中的电解质有助于吸收/有利健康”的话,对比的对象得是纯净水或蒸馏水,而不是生水。看来,康师傅没敢让白开水拿这个踩纯净水。那么,康师傅要不要解释一下自己生产的“天然矿泉水”没有煮沸过的原因?

对于同一来源的水,生水、煮沸过的“熟水”和过滤器处理过的生水的“吸收”程度相当。煮沸和过滤器处理可以将生水中的一些金属离子和挥发性物质沉淀或滤掉,并消灭水中的大部分微生物。特定的过滤器可以比煮沸去掉更多的有害物质。

无论是煮沸的水还是过滤器处理过的水,温度接近体温的水比冷水更适合饮用,而灼热的水对健康不利。

过去十几年里,“白开水含有亚硝酸盐”之类消息屡次引起自媒体狂欢、声称“白开水保质期只有十六小时”“千滚水致癌”之类,许多大媒体年年都在辟谣[1]。康师傅搞这种广告,大概是觉得人们都忘记了。

塑料瓶装的白开水和其它饮料一样含有微塑料。目前不认为合格产品里的微塑料含量对人有害,但吹嘘这产品对人有好处还是很贱。

参考

  1. ^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160346/6064894
user avatar

自来水烧开,矿物质会沉积为水垢,所以凉白开杂质会少于生水,确实更容易吸收,但矿物质也更少。如果本来就是纯净水,煮开晾凉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