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健的表演技法,其实是科班出身的演员很少用的,固定形象的表演法(并非“脸谱式”的表演法,这个表演法虽然在很多时候表现的跟“脸谱式”表演法很像,但实际上要比“脸谱式”表演法要高级的多。)。这种表演限制非常多,而且演员只能作为主角出现。作为配角要么会抢主角的戏,要么会让整部作品变得不伦不类(当然客串还是可以的),所以一般的演员是不会选择这种表现手法的。
从电影诞生至今,这种表演方法玩得好的演员屈指可数,而且大多集中于喜剧电影。比如卓别林、金凯瑞、罗温·艾金森(憨豆先生)以及周星驰等。他们扮演的角色或倒霉,或疯狂,或憨傻,或鲁直,但一直以来的电影形象都非常固定,很少有差异比较大电影角色让他们来演。这一方面让他们的表演固定,无法获得影评人的认可,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不同的角色塑造,他们也难以被影评人肯定其演技,即使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演技非常高。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周星驰,当年他的电影《功夫》几乎拿遍了金像奖的所有奖项,但是最佳男主角金像奖就是不给周星驰,哪怕他在《功夫》中几乎放弃了他熟悉的表演方式,用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手法处理人物状态(当然也有《少林足球》已经获得过最佳男主角的原因,其实理论上来说,周星驰在这两部电影中的表演很有延续性。),可是一直以来的偏见使得金像奖就是不愿意给周星驰最佳男主角,即使同期入围的没有一个演技高于周星驰的。所以周星驰当年曾经在《大内密探零零发》中恶搞过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宁愿颁给阿发的岳父都不颁给他,可见影评人对这种表演方式的不待见。(不过后来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出色的演技,让大家看到了他的能力,所以在之后的《少林足球》里才拿到了最佳男主角。)
而张卫健无论是演技还是整体水平都比周星驰相当不如,作为一个日常扮演狂拽酷炫吊炸天的角色,无论是表演深度还是表演难度,张卫健的角色扮演都略逊于同时期的其他演员,所以自然不会被人认可了。而现在张卫健的角色创作量大大减少,就更不可能跟现在的演员竞争了,所以他拿不了奖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君不见周星驰拿个最佳男主角有多艰难,更何况是张卫健?
至于视帝,理论上张卫健是可以拿到的,但可惜的是他在最有可能拿视帝的时候跟TVB闹翻了,然后在TVB捧新人的时候回来了,两次拿不到视帝也算是阴差阳错吧。而张卫健的主要电视作品都是在大陆地区创作的,而大陆地区的电视颁奖在那些年似乎更喜欢颁给老艺术家,所以张卫健拿不到奖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估计张卫健也不太在乎就是了。
以上就是张卫健拿不到奖的原因,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他的表现手法比较单一,而且非常吃个人形象。你看我上面提到的这些演员,有一个有稍微大一点的丑闻吗?没有吧。原因就是他们表演的角色与他们自己深度绑定,如果他们出了一点丑闻,那么投资人会马上放弃他们,所以他们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名声,为了让电影形象与自己更加贴合。
所以这种表演方式也很辛苦,我也理解周星驰为什么不演了,确实作为人生来说太累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