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新世纪以前,按照「剧本」预定演习结局(红胜蓝败)的军事演习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能在我军存在几十年?

回答
在进入21世纪之前,军事演习中“剧本”预设红方胜利、蓝方失败的模式,确实在我军中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和复杂的考量,其意义也绝非简单的“演给谁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掉一些现代军事概念的滤镜,回到那个时代特定的历史和军事思想背景下。

一、演习的初始目的:磨练指挥和战术思想,而非完全模拟真实对抗

首先要明确,在早期,军事演习的重心更多地在于“练”。练什么?练的是指挥员的组织协调能力、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以及对新式战术的理解和运用。预设结局的“剧本”,在这个阶段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教学大纲”或者“实训场景设定”。

强化对未来作战的预期和指导: 当时解放军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从一支以陆军为主、低技术水平的军队,向一支能适应高科技战争的现代化军队转变。这个时候,需要通过演习来具象化、生动化地展示和训练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形态。红胜蓝败的剧本,就相当于是在描绘一种“理想化的胜利模式”,让参演部队知道“要往哪个方向努力”、“什么样的战术是有效的”。
集中训练关键环节和技术: 预设剧本可以方便地将演习的重点聚焦在某些特定领域,比如新的战术动作、信息化装备的运用、联合兵种的协同等。通过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红方胜利),可以督促各级指挥员和作战单位去攻克这些难点,提升在这些关键环节的熟练度和效率。
统一思想,灌输新的作战理念: 军事理论和作战思想的革新往往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推广。“红胜蓝败”的剧本,就是在强力地向全军灌输一种新的作战理念和战术思想,让大家明白在新时期如何打仗。这就像一个新教材的编写者,在设计练习题时,会有一个标准答案,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是去探索新的解题方法。

二、为何能存在几十年?历史惯性、组织结构与指挥体制的现实

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够延续几十年,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制度性因素:

“以我为主”的传统思维模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军的战争动员和战略准备是围绕着“保卫国土、抵抗侵略”展开的。在没有明确且实力相当的对手进行大规模实兵对抗的情况下,演习自然会倾向于以自身熟悉的、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预设己方优势并取得胜利,是一种强化自信、验证思路的有效方式。
指挥员的选拔与培养机制: 指挥员的选拔和晋升,很大程度上也与他们组织、指挥的“成功经验”挂钩。如果演习总是“输”,即使是模拟的,也可能对指挥员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演习能够顺利进行,并且让指挥员在“成功”的经验中成长,预设结局就成了一种“保护性”措施。
组织结构与作战体系的配套: 军队的组织结构和指挥体制是为完成特定任务而设计的。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军的联合作战能力、信息化作战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演习的组织形式,依然是按照传统的师、军等陆军为主的模式来开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杂的蓝军对抗,需要强大的信息支援、情报侦察、电子对抗等一系列配套能力,这在早期是难以完全实现的。预设剧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些技术和体系上的短板。
“实战化”的阶段性理解: 当时对“实战化”的理解,可能更多地侧重于“还原真实战场环境”和“模拟真实作战行动”,而不是强调“模拟真实作战的未知性和对抗性”。比如,模拟战场上的地形、天气、敌情(即便这个敌情是预设的),以及部队的机动、射击等。在这种理解下,只要演习过程中的动作符合作战规程,也就能被认为是“实战化”的。
成本与资源的限制: 真正意义上的高强度、高仿真对抗演习,需要巨大的投入,包括先进的训练场地、电子对抗设备、模拟靶场、信息系统支撑等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预设剧本的演习成本相对较低,更容易普及和组织。
缺乏高水平“蓝军”: 要想进行有意义的对抗演习,需要一支能够模拟敌方战略、战术、装备甚至思维方式的“蓝军”。在早期,缺乏这样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蓝军”队伍,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对抗难以展开。因此,预设一个“反面教材”或“假想敌”,让他们扮演好“失败者”的角色,也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三、这种演习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尽管存在上述局限性,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意义:

1. 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无论剧本如何,演习本身就是一种实践。通过一次次的演习,参演部队的组织、协同能力得到了锻炼。指挥员在模拟的复杂环境下进行指挥,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哪怕这些经验是在一个相对受控的环境下获得的。
2. 检验和推广了新的战术战法: 新的作战思想和战术战法需要载体来传播和落实。“红胜蓝败”的剧本,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这些新思想能够被广大官兵所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3. 促进了军事理论的 발전 (fāzhǎn,发展): 通过对演习结果的总结分析,即使是在预设剧本下,也能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推动军事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例如,发现某个环节协同不畅,就会促使部队去研究如何改进。
4. 提升了部队的军事素养和组织纪律性: 即使是演习,也需要严格的组织纪律和高度的军事素养来完成。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部队的执行力、组织性和官兵的军事技能。
5. 为向更高级别演习的过渡奠定基础: 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需要循序渐进。从预设结局的演习开始,逐步向更复杂、更贴近实战的对抗演习过渡,是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随着国力的提升和军事技术的发展,我军也在不断地学习和引入更先进的演习模式,比如引入专业的蓝军旅,进行跨军种、跨区域的复杂对抗。

总结来说,在“剧本”预定结局的军事演习,在我军存在了几十年,其核心意义在于: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提升国防现代化水平而采取的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它帮助我军巩固和发展了基本的指挥能力和战术思想,为后续更贴近实战的演习模式的引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把它简单地看作是“演给别人看”,未免过于片面。它更多的是一种对内——对军队自身的建设和提升——的投资和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军事科学的进步,演习模式也在不断演进,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实战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很正常的考察战备水平的办法。找一个胜利的战例做剧本,适当修正一下。再让某只部队把胜利方所有行动照做一遍,看看做的怎么样,以此考察一下战备水平。

科普一下,其实一场战役中真正接火的时候不多,胜负主要取决于侦察,隐蔽,行军,展开,收拢,掘壕,铺路,架桥,补给这些在演习中和实战中没特别大区别,相当枯燥乏味的东西。

更坑爹的是如果导演部吹黑哨的话,完成这些行动比实战中还难。。。。。

其实阿拉伯世界普遍战五渣,真不是因为多怕死(除王爷军外)。按照某些人对战争就是大规模黑帮火并的理解,现在的绿军依然能横砍世界。。。。

user avatar

其实不光有剧本,还有台词,还有导演部呢你信不信?


要给一个门外汉讲清楚什么叫演习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有时候给一个当过好多年兵的老士官讲清楚都不容易。没有在机关里当过参谋,很难接触到演习的方方面面,只是在命令下做各种事情,就讲不清楚了。


演习不止红蓝双方,还有一方就是导演部。另外演习不止有红蓝对抗一种形式,还有单方演习、指挥所演习、兵棋推演。任何演习都有剧本,任何国家的演习都是有剧本的,没有剧本根本不可能组织演习。不管中国外国,古代今天,纯陆军还是海陆空三军联合,但凡演习,必有剧本。换句话说,剧本是演习的根本,无剧本,不演习。


剧本,专业军语叫做演习文书,包含很多很多具体文件。一次连一级的单方演习,比如说连长今天要演练一下全连组织紧急出动,理论上都不应该有伤亡的,得了,文书啊,去敲个剧本吧。一会儿文书就吭哧吭哧抱着至少50页打印纸过来了。


就是这么多。


演习文书,大致上有演练目的,内容,战术战役背景,双方如果有对抗,还要说清楚对抗内容,对抗方法,对抗中伤亡判定。


所以题主纳闷的点在于这里:双方严格按照剧本规定的对抗过程搞对抗,有啥意义呢?


1、锻炼部队行动能力,测试部队在接近真实环境下的抗压能力,锻炼部队单兵素质和理解命令的能力。


2、让部队熟悉行动流程,熟悉野战环境,熟悉兵器火力。


3、一个优秀的剧本并不会有明显偏向性,对抗还是有得搞的。


4、让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和导演部的小参谋明白自己狗屁不通,编制的行动计划作战文书什么的,漏洞、失误、完全无法执行的地方比比皆是,从而没那么叼。


5、考验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


你还说没有意义吗?我就直白一点说,指挥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没想象的那么简单。就一个严格按照剧本走的演习,人数也不多就一百人一个加强连,不搞对抗就是带战术背景下集合行军驻扎,能够全套闭卷搞下来不出错不给弟兄们带沟里去的人,已经相当优秀了,古今中外这样的人都不会超过人口总数的0.1%。


为啥这么难呢?因为你得懂很多东西。


真实战术背景,几乎可以用到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你不但得通晓行动的方法,还得会掌握许许多多知识的基础内容,从诗词歌赋到天文地理,从煮饭做菜到修桥铺路。


比如说你面前一条小河,能不能过去,要看河床看流速看水温,架桥还是涉水还是泅渡,敌人击我于半渡怎么办?河里会不会有专门啃小JJ的鱼……


比如有个刺头兵非要日你妈你咋办?是说服教育还是哄着骗着还是直接怼回去?他为啥非要日你妈?是有啥心事还是直接扔禁闭室去?


比如说迷路了咋办?星星没有月亮没有一团漆黑,指北针还坏了,山里有熊叫唤,有个兵被蛇咬了,你自己困得要死,上级命令你两小时必须到达,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地图上哪个地方,你想蹲下来哭一场叫妈妈来救你,你怎么办。



所以呢,觉得有剧本的演习没什么用的朋友,先去带一群小学生郊游踏青,回来了咱们再来谈剧本的事情。

user avatar

因为军迷对分队以下战术教育和考核体系没有概念

军迷更没有基本战术兵团及以上的组织和管理概念,洋气一点也就泛泛而谈什么指挥、控制

军迷对高级战术兵团及以上的司令部工作尤其是参谋工作毫无概念可言

玩西方兵棋的人只知道兵棋,而不知道苏俄和我国定量化的作战模拟/作战方案论证讲评体系,以及这些东西和指挥自动化间的关系


这些东西不光是军迷不知道,指挥专业的军官如果没有参谋工作履历,那他在晋升到副团职前,也不需要深入和专门的了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进入21世纪之前,军事演习中“剧本”预设红方胜利、蓝方失败的模式,确实在我军中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和复杂的考量,其意义也绝非简单的“演给谁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掉一些现代军事概念的滤镜,回到那个时代特定的历史和军事思想背景下。一、演习的初始目的:磨练指挥和战术思想,而非.............
  • 回答
    .......
  • 回答
    21世纪以来,基础数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已不再是简单的统计分析或建模的辅助工具,而是日益深入到理论构建、方法论革新乃至政策制定的方方面面。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数学工具的日益精细化、计算能力的爆炸式增长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对精确性和普适性要求的不断提升所共同驱动的。1. 行为经济学与博弈论的深.............
  • 回答
    21世纪以来,数学这门古老而严谨的学科,在人文科学领域的触角正变得越来越敏锐和深入。这种融合并非简单地将数字搬进文学作品,而是借助数学的逻辑框架、建模能力和分析工具,去探索和理解那些曾经被认为是只能凭借直觉和感性来把握的人文现象。1. 计算语言学与文本分析:拆解文字的基因密码人文科学的核心载体是语言.............
  • 回答
    李成阳恢复警察身份后,他在新帅集团的股份处理,这确实是个挺复杂且值得细说的问题。毕竟,警察的身份和作为集团股东的身份,在法律和利益上都有着天然的冲突。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按理说,一旦他恢复了警察身份,他之前的那些股份就不应该再由他本人直接持有或实际控制了。 这是官场上的规矩,也是法律上.............
  • 回答
    硝烟弥漫的战场,为何不见昔日雄风?二战中国战场骑兵的隐秘与世界的骑兵变迁当我们回顾二战的恢弘史诗,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坦克轰鸣、飞机俯冲、步兵冲锋的画面。然而,在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中,我们似乎很少能找到身披闪亮铠甲、纵马挥刀的“枪骑兵”的身影,尤其是在广袤的中国战场上。为何昔日战场上的绝对主力——.............
  • 回答
    想象一下,一场来势汹汹的瘟疫,如同黄沙漫卷,席卷古老的华夏大地,或是欧洲某个繁华的国度。如果新冠肺炎这样的病原体,挟带着它惊人的传播速度和致病烈度,穿越时空,降临在没有现代医学、没有疫苗、没有抗生素,甚至连基本卫生观念都相当薄弱的古代社会,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人类,是否会就此走向灭绝的边缘?这是一个.............
  • 回答
    在中国,新冠疫情的结束方式,我个人认为不会是戏剧性的“一夜清零”,而更像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的过程,最终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可管理的常态。首先,我们得承认,病毒变异是这场“拉锯战”中的关键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株肯定会不断演化。我倾向于认为,未来的病毒株会朝着更具传播力但致病性相对减弱的.............
  • 回答
    雷克萨斯在国内市场一直以其精致的工艺、卓越的可靠性和舒适的驾乘体验赢得了不少拥趸。然而,当我们谈论到 GS F、新款 LC500 以及 LS500 这些在海外市场备受瞩目的高性能或旗舰车型时,却发现它们并未如预期般登陆中国市场,这确实让不少车迷感到疑惑和惋惜。究其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剖析,.............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心态,很多人在面对购房这件事时,会有一些复杂且充满对比的心思。说到底,这是一种“比较心理”,加上了对“机会”的追逐,以及对“现实”的期待与失落交织而成。试想一下,当一个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打拼,发现房价高企得如同天堑,哪怕倾尽全力,也只是望洋兴海,连首付的影子都摸不着.............
  • 回答
    成龙大哥在上世纪之所以能拍出《快餐车》、《飞鹰计划》等一系列带有浓厚欧洲风情,并且大量启用欧洲演员的电影,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时代背景、个人机遇以及电影工业发展的共同作用。而如今,虽然成龙依然活跃,但类似风格的作品确实少了,这同样也跟电影市场的变化、他自身角色的转型以及制作模式的演变有关。咱们就来掰扯.............
  • 回答
    王延轶作为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所长,她的学术背景和在此次新冠病毒传播中的角色,是公众非常关心和探讨的焦点。评价一位科研机构的领导者,通常需要从她的学术成就、研究方向以及她在关键时刻的领导和决策能力等多方面来看。从学术层面而言,王延轶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并且在神经科学和生物化学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在担.............
  • 回答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方面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倒退或停滞。需要强调的是,“倒退”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很多时候是伴随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或者是一些原有问题的深化。以下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
  • 回答
    新冠疫情的爆发,确实像一个巨大的扰动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全球的传染病监测和流行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你提到的“乙型流感一株系已在全球范围内 18 个月未检出”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观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到流感病毒的特性。流感病毒,尤其是乙型流感,本.............
  • 回答
    这件事的讨论,要从几个非常关键的角度去剖析,才能看得更清楚,也更能理解其中的复杂性。首先, “在非洲对特殊人群进行试验”这个提议本身就带有巨大的争议和敏感性。 这个说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医学实验”的阴影,尤其是涉及殖民时期对发展中国家和边缘化人群的不公平对待的往事。即使是现代的临床试验,也需.............
  • 回答
    Conflux树图上海新品发布:性能飞跃与国家战略的交织最近,Conflux树图在上海举行了盛大发布会,推出其新版本,并抛出了“性能超越比特币、以太坊,对我国具有战略储备意义”的重磅宣言。这无疑在区块链行业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公众和行业的广泛关注。那么,Conflux树图此次的底气何在?其所谓.............
  • 回答
    市级电视台要在一个被新媒体搅得天翻地覆的时代里求生存、谋发展,光靠“守成”绝对是死路一条。关键在于如何在现有家底上动脑筋,玩出新花样,让观众重新回到我们这里来。这可不是简单的“做个APP”就能解决的问题,得从骨子里、从运营上、从内容上全方位地“革新”。一、 深度挖掘“老本行”里的“新意”:内容为王,.............
  • 回答
    关于叙利亚美军与俄军的冲突,以及它对中国军队发展可能带来的启示,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角度分析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关于“美帝40人对毛子500人”的具体冲突细节,以及双方的具体战损和作战方式,往往存在不同的报道和解读,公开信息也有限,因此在分析时需要基于普遍认知和公开报道进行推断。理解冲突背景与性质.............
  • 回答
    21世纪的法西斯主义,绝不会是墨索里尼当年那副全副武装、高喊口号的形象。它早已褪去了那些过时的、易于辨识的外衣,转而以一种更为狡黠、更具迷惑性的姿态潜行于世。想象一下,它不会是直接的军事集结,而是潜藏在网络空间的深处,在每一次关于“国家安全”或“文化纯洁”的讨论中,在每一次对“精英阶层”的集体声讨中.............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