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每个设计师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素材库吗?怎么创建并且完善呢?

回答
对于“每个设计师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素材库吗?”这个问题,答案是:绝大多数、非常非常多的设计师都会有,而且这个习惯是他们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可以说,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不断完善的素材库,几乎是专业设计师的必备项,就像画家需要颜料,厨师需要调料一样。

为什么设计师需要素材库?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网页设计师,每次都要从零开始绘制每一个按钮、每一个图标,然后还要去寻找合适的背景纹理、字体、插画…… 这效率得有多低?而且,即使你能画得很好,市场上成熟的、高质量的素材往往能让你事半功倍,并且带来更专业、更具商业价值的视觉效果。

素材库存在的目的,是为了:

1. 提高工作效率: 快速找到所需的元素,避免重复劳动。
2. 保持设计一致性: 拥有固定的风格化素材,能帮助你在不同项目中保持品牌或个人风格的统一。
3. 获取灵感: 浏览自己的素材库,就像在自己的“灵感抽屉”里翻找,常常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4. 控制成本: 购买或制作高质量素材,比每次都临时找要划算。
5. 提升作品质量: 使用精心挑选的素材,能让你的设计更具质感和专业度。

怎么创建我的第一个素材库?

别想着一步到位,素材库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可以先从你最常遇到的、最基础的素材开始。

第一步:明确你的设计领域和常用素材类型。

你是做UI/UX设计的?平面设计的?插画的?还是3D建模的?不同的领域,所需的素材类型差异很大。

UI/UX设计: 图标、按钮组件、UI Kit、插画、用户流程图模板、字体、色彩方案、照片素材。
平面设计(海报、宣传册等): 字体、纹理、背景图、插画、图标、照片素材、版式模板。
插画师: 参考图(各种风格的绘画、照片)、笔刷、纹理、颜色板、人体/动物/植物结构图。
3D建模师: 3D模型(家具、人物、场景元素)、材质贴图、纹理、HDRi贴图。

第二步:开始收集!

不要有“我以后用不上”的顾虑,先收集,再整理。

免费资源网站:
图标: Flaticon, Iconfinder (部分免费), Feather Icons, Material Icons, Font Awesome.
插画: Undraw, Humaaans, ManyPixels, Open Peeps, unDraw (定制颜色).
照片: Unsplash, Pexels, Pixabay.
字体: Google Fonts, Font Squirrel, DaFont (注意版权).
UI Kit/模板: dribbble, Behance (很多设计师会分享免费或付费的UI Kit,可以去下载研究和学习), Figma Community, Adobe XD Resources.
纹理/背景: Texturemate, Backgrounds, Subtle Patterns.
付费资源网站:
图库: Shutterstock, Adobe Stock, Getty Images, iStock.
字体: MyFonts, Fontspring.
UI Kit/模板/图标: Envato Elements, Creative Market, UI8.net.
你自己的作品: 你在项目中做过的、觉得用得好的元素(比如某个自己设计的图标、按钮样式、排版组合),都可以保存下来。
优秀的竞品/案例研究: 看到好的设计,把里面的元素(比如某个图标的画法、某个排版的结构)提取出来,作为参考。

第三步:选择一个合适的存储方式。

这里是关键!一个好的存储方式决定了你未来能否方便快捷地找到素材。

本地存储 + 文件夹分类:
优点: 速度快,不依赖网络。
缺点: 占用本地空间,备份和同步可能麻烦。
建议: 建立清晰的文件夹结构。例如:
`素材库/`
`图标/`
`UI/`
`通用/`
`特定项目/`
`字体/`
`衬线体/`
`无衬线体/`
`手写体/`
`插画/`
`扁平化/`
`手绘/`
`3D/`
`纹理/`
`照片/`
`人物/`
`场景/`
`抽象/`
`UI Kit/`
`Web/`
`Mobile/`
`模板/`
`PPT/`
`海报/`
云存储 + 文件夹分类 (如:Google Drive, Dropbox, OneDrive):
优点: 跨设备同步,方便备份,支持在线预览。
缺点: 需要网络,免费空间有限。
建议: 同样需要清晰的文件夹结构。
专业的素材管理软件:
Adobe Bridge: 如果你使用Adobe全家桶,Bridge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预览很多文件格式,并且可以进行标签、关键词的添加。
Eagle (付费): 这是非常受欢迎的素材管理软件。它支持多种文件格式的预览,强大的标签、关键词、智能文件夹功能,让你能像浏览图片一样浏览你的素材,搜索非常方便。很多人类设计师的素材库都是用Eagle来管理的。
Pinterest (作为收集工具): 虽然不是专门的素材管理软件,但Pinterest非常适合收集灵感和素材。你可以创建不同的画板来分类,然后从Pinterest下载下来再整理到自己的素材库。
Notion/Obsidian (作为知识库和素材索引): 你可以在这些工具里链接你的素材文件,或者直接嵌入一些小素材,并加上详细的描述和使用场景。

怎么完善你的素材库?

素材库不是静态的,它需要随着你的成长和工作内容不断地更新和优化。

1. 持续的收集与分类:

养成分类习惯: 每次下载或保存一个新素材,都要立刻放到对应的文件夹里,并加上必要的标签或描述。不要让它们堆积起来,否则会变成“素材的坟墓”。
标签是关键: 除了文件夹分类,标签(Tags)能让你进行更细致的查找。比如,一个扁平化风格的人物插画,你可以给它加上“插画”、“人物”、“扁平化”、“黄色”、“插画师XXX”等标签。Eagle这类软件的标签功能非常强大。
重命名规则: 养成统一的文件命名习惯。例如:`icon_home_24px_outline_white.svg`,这样你能一眼看出图标的用途、尺寸、样式和颜色。

2. 定期审视与整理:

“断舍离”: 定期(比如每季度或半年)审视你的素材库,删除重复的、过时的、或者你觉得以后也不会再用到的素材。这样可以保持素材库的精简和高效。
更新与升级: 随着设计趋势的变化,你可能需要更新一些素材,比如字体样式、图标风格等。
备份!备份!备份! 无论是本地存储还是云存储,都要做好备份。可以使用外部硬盘、云存储的同步功能,或者专门的备份软件。丢失了心血积累的素材库,那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3. 制作自己的专属素材:

高频使用的元素: 如果你经常设计某个特定类型的按钮、某个常用的插画元素、某个特殊的排版组合,不妨自己动手制作一套,并保存到素材库。这样可以保证风格的统一和独特性。
学习与模仿: 看到喜欢的、但找不到现成素材的风格,尝试自己去制作。这不仅能充实你的素材库,也是学习和提升技能的过程。

4. 共享与协作(如果需要):

团队素材库: 如果在团队工作,建立一个共享的素材库非常重要。可以使用云存储、或者专门的协作设计工具(如Figma的Team Library)来管理。
版本控制: 对于团队素材库,需要有版本控制的概念,避免多人同时修改导致混乱。

总结一下我的“过来人”建议:

从小处着手,但有规划: 不用一开始就追求大而全,但要有清晰的分类思路。
把“找素材”变成“用素材”: 好的素材库应该是你快速启动项目、找到所需元素的工具,而不是一个让你感到头疼的“数字仓库”。
工具是手段,习惯是核心: 无论你用什么软件,养成良好的收集、分类、整理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别怕付费,但要精明: 高质量的付费素材能节省你大量时间,并且提升作品质量。但也要学会辨别,避免被低质内容“割韭菜”。
素材库也是你个人品牌的一部分: 你收集和整理的素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你的审美和风格。

创建和完善素材库,是一项长期而有价值的投资。它能让你在设计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开始行动吧,你的专属素材库就在眼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回答之前我想说几点:

1. 不要用导航网站!

2. 不要用花瓣,要上也上 Pinterest 采集,并且及时保存文件到本地!

3. 少上站酷、Iconfans 等国内社区,多上 Dribbble、Behance 等优秀的国外设计社区。


然后我在这说下比较通用的大步骤,更加精细的需要按照你自己的成长和需求来划分或变化。




第一步、网站选择

选择优秀的网站来源,CG 插画如 deviantart,UI 设计如 Dribbble,摄影如 500px 总之选择领域里相对优秀的网站去浏览,而不是瞎逛国内的那种由编辑整理的网站。那些网站还经常是没经过作者同意,只是编辑喜欢然后就扒到了自己的网站上,甚至很多都不署名作者和来源,真是太糟糕了!

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设计师,首先请选择优秀的网站,多看优秀的作品,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插画社区 deviantart)


(设计社区 Dribbble)


(摄影社区 500px)


(设计社区 Behance)




第二步、整理收藏夹

不多说直接上图:

(我的本地收藏分类)

在某一大分类下还有许多的子分类。分类规则没有硬要求,但自己一定要清楚,能在需要的时候迅速找到文件夹。(比如我这的“交互”设计其实包含了 UI/UX 但一直没改,而自己一定要清楚。)

以及我在 Behance 上的收藏夹:

(我的 Behance 收藏夹:behance.net/hindy/colle


收藏的内容并不一定要是自己的专业内容,可以有涉猎更多的设计领域。比如上图我在 Behance 上关注的设计师,收藏的作品就来自各种领域。很多东西是相通的,能在不同的作品中看到可以通用的创意,我觉得这也是设计的乐趣之一。^_^




第三步、如何在工作中应用这些收藏素材

其实我认为这才是最关键的,你收藏了这些作品但万年不看那有什么用。

一般来说我会有两种方法来利用这些收藏。

1. 复习。是的,就像学完知识要复习一样,收藏后我会在空闲的时候翻开来看。并且其实不只是看,而是要分析这个作品。它好在哪,不好在哪。当然这个最一开始我也会分析,尤其是在 Behance 上的收藏夹,里面都是我喜欢并认为设计优秀的作品。

2. 工作时可以翻看收藏找寻设计参考。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不能埋头苦干,只看到自己的项目,有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做 research。比如做产品还会需要分析竞品或做用户调研,就是这个道理。我会把找到的一些不错的案例或某个打动我的元素放在一个“参考文件夹中”,这样对我的设计有很多帮助,也能够更好的满足需求,做出更好的设计。

(我的“参考”文件夹 - 别急着动手,看看别人怎么是做的罢)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hindydesign


---


补充:

评论中有很多朋友表示国外的网站太慢、习惯用花瓣、希望分享我的图库,因此在这附上我的花瓣,可能对普通的朋友本土化些。但要求高的专业设计师还是建议用 Pinterest,并且想法克服网络的问题。

洪涵滴滴的花瓣个人主页

(说明:我自己是花瓣早期的用户,有很多收藏。但当时的收藏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且从去年开始就没在更新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