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联储可能会加息 8 次以抑制通胀,2024 年中期或出现经济衰退,将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回答
美联储“鹰派”加息,美国经济能否“软着陆”?

最近,关于美联储可能采取激进加息策略以遏制通胀的讨论甚嚣尘上,甚至有观点认为,为了控制物价上涨,美联储或将连续加息八次。与此同时,不少经济学家对2024年中期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也日益加剧。如果这些预测成为现实,那么美国经济将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其影响将是深远且复杂的。

激进加息对美国经济的直接影响:

首先, 收紧信贷是美联储加息最直接的后果。 利率的提高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借贷成本的增加。

企业投资受挫: 企业需要贷款来扩大生产、研发新产品或进行资本支出。更高的借贷成本会直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降低其投资意愿。对于那些依赖债务融资的初创企业或高增长公司而言,情况可能更加严峻,它们可能会推迟或取消扩张计划,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消费者支出放缓: 个人贷款(如购房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的利率也将随之上升。这将增加家庭的偿债负担,特别是那些杠杆率较高的家庭。为了应对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和偿债压力,消费者可能会削减非必需品支出,例如旅游、娱乐、餐饮等,从而导致零售和服务业的销售额下滑。
房地产市场降温: 抵押贷款利率的飙升是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最直接打击。更高的月供将使潜在购房者望而却步,导致房屋销量下降,房价上涨势头被遏制,甚至可能出现下跌。这对依赖房市的建筑业、家居装修业以及相关金融服务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美元走强: 美联储的加息通常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寻求更高的回报。这会推高美元汇率。美元走强对美国出口商品构成不利影响,因为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变得更加昂贵,从而可能削弱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进口商品会相对便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通胀压力,但也会对国内生产商造成竞争压力。

经济衰退的连锁反应:

如果激进加息未能有效控制通胀,反而将经济拖入衰退,那么其影响将更为广泛和深远。

失业率上升: 经济衰退通常伴随着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需求萎缩。为了削减成本,企业可能会选择裁员、冻结招聘甚至倒闭。这将导致失业率的显著上升,对社会稳定和个人福祉构成严峻考验。失业人口的增加会进一步削弱消费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需求萎缩、成本上升(原材料、劳动力)以及融资成本的增加,都将直接侵蚀企业利润。盈利能力的下降将限制企业的再投资能力,也可能导致更多企业破产,尤其是在经济周期中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行业。
金融市场动荡: 经济衰退时期,金融市场往往会经历剧烈波动。股市可能大幅下跌,反映出投资者对未来盈利和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债券市场也可能出现调整,特别是高风险债券。信贷市场的紧张也会加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能会收紧贷款标准,进一步阻碍经济活动。
政府财政压力: 经济衰退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减少(企业盈利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同时失业救济金、社会保障等支出却可能增加。这会给政府财政带来更大的压力,可能导致财政赤字扩大,甚至迫使政府削减公共服务开支,或增加政府债务。
全球经济溢出效应: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的放缓或衰退,必然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美国消费者需求的减弱会影响到向美国出口商品的国家,全球贸易量可能下降。美元的波动和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也可能引发全球性的金融风险。

“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美联储的目标是实现“软着陆”,即在控制通胀的同时,避免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在如此高通胀环境下,通过加息实现“软着陆”的难度极大。如果通胀的粘性过强,美联储可能被迫采取更激进的措施,从而增加了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应对策略与未来展望:

面对潜在的挑战,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都需要审慎应对。

政府财政政策的配合: 除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缓解经济下行对弱势群体的冲击,同时避免过度刺激导致通胀卷土重来。
企业战略调整: 企业需要审时度势,调整经营策略,优化成本结构,提高效率,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做好应对市场波动的准备。
个人财务管理: 个人需要更加注重储蓄,谨慎消费,管理好个人债务,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总而言之,如果美联储真的以如此激进的步伐加息,并且经济如期在2024年中期陷入衰退,那么美国经济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调整期。这个过程将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企业家的韧性以及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只有通过精细的政策调控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衰退带来的负面冲击,并为未来的经济复苏奠定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可能是错的,但是我真心不看好美联储的加息。

注意两个时间点,1944年7月布雷顿体系建立,美元与黄金挂钩;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而后我们就能看到美国债务/GDP的这个比值在这两个节点延迟了三四年左右,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1947年左右美国债务/GDP开始急速下降,1974年左右美国债务/GDP开始急速扩张。

一切的一切都跟货币是否有实物对应相关。美国人喜欢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罪恶,如果这个真的成立,那么掌握了世界货币超发权力的美国,在直面内部改革困境和印钱续命之间,猜一猜它会选哪一个?

今天,70年代美国发生了大滞胀,于是美国一方面战略收缩,与中国建交,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加息。请看好,

加息不单纯是经济问题!!!!它本身是一个政治问题!美国能够在75年左右加息,走了两步至关重要的棋,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3年越南撤兵!国际上必须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全面收缩,而后专注于内政,这样加息才能稳。否则外部四面开花,内部还有剧烈变动,加息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而这一次,到目前为止,美国在国际上对俄罗斯,中国,两线作战,外交上一步不退,咄咄逼人,这样的局面下谈加息?哪里能加得上去!大家应该还记得,2019年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就是被特朗普的贸易战给打断的。加息不加息这个事儿是一个考量内政外交的综合结果,绝非是靠着几个经济数据来客观决定的。

我不看好美联储加息的第二个理由是,拜登是一个比较“无能”的领导者。目前他的所有施政都无法顺利实行,他似乎一事无成。无论外交内政感觉他都束手束脚,没有勇气和决心去做出重大改变。所以加息大概率会进行,但是加息的速度恐怕会非常慢。而且极有可能是加一加,减一减。

最后,从历史上来看,加息速度越来越慢,高息周期越来越短,而这个是由美国可以超发货币来应对危机的特权决定的。人性是贪婪的,就算有志之士想要力挽狂澜,也需要协调各方利益,最后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我觉得美国目前最麻烦的是,政府无法做出任何前瞻性的政策。必须要等事情发生了,出现恶果了,吃了大亏了才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做一点微小的调整。

通膨虽然已经怨声载道,可是,今天的美国大概率上还是一个字“拖”。有人说川普是美国的赫鲁晓夫,那么拜登则像极了勋宗。半死不活,一切照旧,对结构性问题视而不见。

因此,我不是很看好美联储控制通膨的决心,也不是很看好它加息的决心。

评论区说的很对,美联储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通膨,而是维护美元信用。它本质上是用加息的动作来显示美元还是有自我约束的货币,美元不会变成废纸。因此加息的样子一定要做,而且要做足!然后再找一个恰当的理由,把水放出去。

比如,贸易战,比如,新冠疫情反复,比如就业率,比如救市……

总而言之,就是从比较长的时间来看,货币政策必然会越来越宽松。

这里引用一下翟东升老师的一个观点,

货币一旦跟实物脱钩,就意味着货币贬值将不可逆,就意味着只靠勤俭节约和储蓄没有办法成为有钱人。

就意味着,资产收益会多于劳动收益,

就意味着,贫富分化会继续下去。

因此,到底是多劳动增加储蓄,还是多负债购买资产。取决于世界的货币政策,也就是美元的货币政策。中国如果不能拜托美元货币体系,就也会被其深刻地影响。

而美联储,在不用尽所有其他办法之前,或者难以维持的情况下,不会在大方向上改变政策。这也就是说,这还是一个借到钱就是赚到钱的时代

好吧,我其实很讨厌这种借到钱就是赚到钱的逻辑。这个事儿到今天我都觉得它不对头,不过,过去二十年被打脸的次数太多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