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看法,这四个人的综合能力排名,可以精简为:宋齐梁陈。
整体看,南朝开国君王综合能力一代不如一代。
对了,我这个排名参考了武力。不考虑武力,萧衍比萧道成强一些,陈霸先和萧道成相差无几。
刘裕第一最强(知乎上已经有大量精彩的叙述和评价,这里不再重复了)
说下萧道成、萧衍和陈霸先
萧道成的上位是建立在刘宋末期的各个有实力和威望的势力在明帝晚年弑杀和后废帝政乱拼光了的前提背景下。刘宋末期最厉害的几个人物当属刘休仁、吴喜、蔡兴宗、刘勔等人,其中刘休仁和吴喜在刘彧临终前夕被赐死,蔡兴宗在后废帝即位不久便逝世,刘勔在刘休范之乱中意外阵亡。这几个人要是有一个还活着,萧道成都出不了头。除了那几个之外,桂阳王刘休范要是在打到新亭时能注意下身边的安保工作,估计也能成功,也就没萧道成什么事了。
如果仔细读《南齐书》会发现萧道成在宋末有"通虏"和准备叛逃的不光彩事迹。
《南齐书.垣崇祖传》:元徽末,太祖忧虑,令崇祖受旨即以家口托皇甫肃,勒数百人将入虏界,更听后旨。
按《南齐书.垣崇祖传》中这条史料透露出,萧道成曾命令垣崇祖将自己的家小都交托给皇甫肃,领着数百人在北魏边界等待命令。他这是准备要叛逃跑路了。
除此之外,《南齐书》还记载了萧道成当时曾有过准备勾引北魏南下的打算。
《南齐书.刘善明传》:苍梧肆暴,太祖忧恐,常令僧副微行伺察声论。使僧副密告善明及东海太守垣崇祖曰:"多人见劝北固广陵,恐一旦动足,非为长算。今秋风行起,卿若能与垣东海微共动虏,则我诸计可立。"善明曰:"宋氏将亡,愚智所辨。故胡虏若动,反为公患。公神武世出,唯当静以待之,因机奋发,功业自定。不可远去根本,自贻猖蹶。"遣部曲健儿数十人随僧副还诣领府,太祖纳之。
这条史料说明萧道成当时居然准备勾引北魏出兵,制造边境祸端。这种不靠谱的馊主意他都能想出来,也是没谁了。幸亏刘善明及时劝阻,否则可能又要重蹈一次宋明帝泰始之祸。
从以上两则史料来看,萧道成和历史上的那些一流的成大事者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不能否定萧道成在宋末,主要是弑杀后废帝之后,清除和消灭异己忠宋势力的过程中,确实展现出了一定过人的军政素养。但是要论实力和能力对比,他一流肯定称不上,但是要说二流中的末流还是勉强有的。
至于萧衍……此人争议太大,不好评价。衍粉和衍黑两极分化很严重,但我总感觉很多粉萧衍的言论快接近粉大队长了。经常看到说萧衍时期南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南朝国力达到鼎盛。但问题是萧衍治下的民生状况和地方吏治实在堪忧,萧衍过分纵容勋贵盘剥之举和内残外仁的风格实难称得上明君。萧衍应该是有心避免宋齐之乱,但是他的很多策略实际上比宋齐君主的方式还要极端。至于萧衍时期的一些制度建设比如用人选官制度方面的革新,不能否定他本人确实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很多制度的完善是自刘宋中期以来的南朝诸帝就一直在贯彻和推进的,包括所谓的十八班,其实刘宋中后期就已经有了雏形,只不过由于那个时期皇位更迭比较快,内斗比较严重,政策执行的延续性和进一步完善性不太好。刚好到了萧衍,由于他个人寿命长,又是开国之君,因此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善和推进。至于侯景作乱前,萧衍统治的四十多年南朝没有发生较大的内部变乱,这固然与他的各种执政努力分不开,但是刘裕和萧道成在位时也没发生宗室内战等内部变乱啊。开国皇帝是宗室身份和权力的神圣性和合法性的核心来源,发生宗室内战的概率本来就很低,往往是到第二代才开始闹事。就简单地看萧衍死前和死后的萧梁皇室相残的那个惨烈程度,可知萧衍的那些所谓的矫宋齐宗室之乱的策略从根本性的层面来说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进一步加剧了问题和矛盾。还有萧衍统治时期的南朝发生的农民起义和民变情况也不容乐观。此外,萧衍统治中期开始,北方变乱不断,南朝迎来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战略窗口期,结果硬是被这位佛系皇帝的各种骚操作给折腾没了。总的来说,萧衍此人小聪明有很多,博学多才,但要说他中后期的大略连刘义隆、刘骏甚至萧赜都比不了,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被全国子民抛弃的结局,身死国破,还把整个南朝的基业和国本彻底耗光了。
至于陈霸先和陈朝政权,不管就统治集团势力来源还是疆域领土来看,就不是典型的南朝了。经过南梁末期的侯景之乱、萧梁宗王内战、北朝发兵和江北沦陷,不仅支持南朝百年基业的士族高门遭到毁灭性的致命打击,更重要的是支持南朝的诸武力集团和势力,包括江东的武人强宗,也基本归于覆灭,这些势力部分归于北朝,部分被消灭。陈朝立国之初,能支持陈朝的就剩下根基尚浅,实力并不强大的江南本土豪族武力了。而陈朝之所以能够立足,恰好是它最终充分吸纳和整合了江南本土豪族武力势力,但是这不是陈霸先一个人完成的,陈朝基业的定鼎,是陈霸先、陈蒨、陈顼三代人努力的结果,其中陈蒨的作用更大。陈霸先死的时候江南还有一堆地方割据势力,陈朝政权的号令不出建康四里之处,其合法性远没有得到江南本土地方势力的承认和信服,陈朝政权面临的内外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江南本土势力基本纳入陈朝政权的统治范围,整合进陈朝统治体系,主要是陈文帝陈蒨时期完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