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对太平天国起义很有看法?

回答
太平天国起义,这支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在中国近代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成为了后人评说和争议的焦点。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牵扯到太多的历史维度,不仅仅是简单的“好”或“坏”可以概括的。

首先,我们得承认,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其根源在于当时中国社会的深重危机。清朝统治腐朽到了极点,政治黑暗,官吏贪污,民不聊生。加上一系列的天灾,如黄河泛滥、旱灾等,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背景下,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名,打着“天下一家”、“天下人都是兄弟”的旗号,唤醒了无数被压迫的农民。他们的口号——“替天行道,除灭贪官”,直击了民众最深切的痛点,这无疑是起义能够迅速席卷全国的重要原因。

然而,正是因为这支起义力量的庞大和其革命性的主张,也让当时的统治阶级,以及后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对它持有强烈的负面看法。

从统治阶级的角度来看,太平天国无疑是“造反”、“叛乱”。 他们的目标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这对于维护现有秩序的统治者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清朝政府倾尽全力镇压,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自然会通过各种宣传和史料记载,将太平军描绘成凶残、暴虐的形象。

而从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争议更是多方面的。

意识形态的冲突: 太平天国虽然打着“拜上帝会”的旗号,但其核心思想和实践,与传统的儒家文化以及后来的民族主义思潮存在着巨大的冲突。洪秀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以及对儒家经典的曲解,让很多士大夫阶层无法接受。他们认为太平天国是“异端邪说”,是对中国文化根基的颠覆。
暴力与破坏: 任何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伴随着巨大的破坏和暴力。太平天国在起义过程中,虽然在某些方面展现了对普通民众的关怀,但其军事行动中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他们在占领城市后的一些行为,如大规模的屠杀、破坏寺庙道观等,被一些人认为是野蛮和残暴的表现,加深了对他们的负面印象。
宗教色彩的争议: “拜上帝会”的宗教色彩,是太平天国区别于以往农民起义的重要特征,也正是这一特征,让它备受争议。洪秀全自称“天王”,是上帝的次子,这种说法在很多人看来是荒谬可笑的,甚至被认为是欺骗和利用宗教来煽动民众。他们认为,这种宗教狂热反而扭曲了起义的初衷,导致了一些不理智和极端的行为。
政策的激进与脱离实际: 太平天国在建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政策,比如《天朝田亩制度》。这份制度旨在实现绝对平均主义,但其理想化和脱离实际的程度,使得很多人认为这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尤其是在战争环境下,这种制度的执行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反而可能加剧了社会矛盾。例如,对女性的严酷管束(虽然有其进步的一面,如禁止缠足,但有些规定也显得过于严苛),以及对商业的压制,都成为了批评的靶子。
内部的分裂与腐败: 任何一个组织,特别是大规模的革命组织,都难以避免内部矛盾和腐败。太平天国后期,也出现了领导层之间的权力斗争,如“天京事变”,这极大地削弱了起义的力量。同时,一些将领在占领富庶地区后,也开始享乐腐化,失去了起义初期的锐气。这使得很多人认为,太平天国最终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原因,更是其自身内部存在严重问题。
民族主义叙事的局限性: 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叙事越来越强调民族主义。从这个角度看,太平天国虽然是反清的,但其领导人本身是汉人,而清朝是满族建立的。然而,太平天国对满清的仇视,更多是基于阶级压迫和宗教信仰,而非纯粹的民族主义。更重要的是,太平天国在反抗英法等外国侵略时,态度并不一致,甚至在后期有过与外国势力合作的倾向,这使得一些强调民族独立和统一的观点,对其评价不高。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肯定太平天国起义价值的人们。

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 无论如何,太平天国起义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一次激烈反抗。它唤醒了被压迫者的阶级意识,展现了人民争取解放的勇气和决心。
进步的社会理想: 《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其中蕴含的平均主义思想,以及对男女平等的初步倡导,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反映了农民对更公平、更美好社会的渴望。
动摇清朝统治: 太平天国起义持续了十多年,给清朝统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迫使清朝统治者进行改革,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笔。

所以,对太平天国起义的“很有看法”,其实就是各种复杂的评价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有人看到的是它对腐朽统治的挑战,看到的是它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也有人看到的是它造成的破坏,看到的的它的宗教狂热和政策失误。

现代史学,尤其是中国的史学界,在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上,已经逐渐趋于理性。我们不再简单地将其视为“正面”或“负面”,而是更加注重对其历史背景、具体政策、内部运作及其多方面影响的深入分析。它是一场复杂的社会运动,其成功与失败,都值得我们深入反思。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才使得关于太平天国的讨论,至今仍未停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不是对太平天国有看法,是对当朝政府有看法。当朝政府出身农民与公权力的对抗,最终取得了政权,因此对于农民起义是批判着赞成的,主要赞成其敢于反抗的精神。因此,对于农民起义,他的敌人是反对的,尤其是对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赞成底层农民起义的,是被统治者,反对太平天国的,是被太平天国反对的统治者。

你的同学大约以为自己是主子吧。

user avatar

当然会有看法,这几天为了回答相关问题,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越来越不懂了欸。。。


你说曾国藩在安庆、南京大屠杀是因为粮饷,可是左宗棠、曾国藩、胡林翼后来疏通漕运,湘军不差钱,反倒是太平天国后期财政更紧张,爱好“打先锋”(劫掠)

你说曾国藩是靖国难、平暴乱,可“曾剃头”的湘军那是烧杀抢掠,奸淫问题比太平天国严重。

你说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可天朝田亩制度很早就束之高阁了,资政新篇也是没什么卵用,真正实行的是在占领区“照旧纳粮交税”,设置乡官负责地方财政,而选拔乡官以士绅为优先,极力争取地主阶级,且乡官贪污贿赂、横行无忌。

你说太平天国是王朝战争吧,早期劫掠过士绅,晚期也因为军事压力,造成经济紧张,极力搜刮,对收不上税的乡官责罚拷掠,以至于大批乡官逃亡,基层财政瓦解,又进一步导致经济紧张、军事失利。

你说太平天国后期军事失利、地盘缩小吧,可军队却空前扩张、臃肿,非战斗力比重极大。

你说李秀成是叛徒吧,可人家抗争到太平天国最后一刻,死守天京、护送幼主。

你说太平天国是妇女解放吧,实际多半是客家人的经验主义,妇女“放足”,妇女参战、参与生产活动。

你说太平天国是客家人起义吧,它又有中国前所未有的制度——打碎家庭、男女隔离。“无军功者无家庭”,家庭已然成为军事机器的奖励品。

你说太平天国男女隔离大锅饭是平均主义吧,可长的漂亮的都被王爷们挑走、当“小秘书”去了,丑的才去工地干活呢。女性科举也是为了选拔小秘书,因为内廷没宦官,也不是不想设置宦官,而是真没有。。。

你说太平天国是反满的汉族主义,可人家领导者是客家人,客家人是个游离于汉族少数民族的边缘群体,不招天地会待见。

你说太平天国领导人是洪秀全,可拜上帝会是冯云山领导的,起义后实际领导人是杨秀清。洪秀全干嘛了?额。。。

你说太平天国是基督教文明产物,可拜上帝会整个就一同人作品,满是神棍附体,对儒家、基督教等学说教派的著作多有删减焚毁。

你说太平天国是传统的迷信色彩的农民起义,可人有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同时加入拜上帝会的不单是客家人中的农民,还有客家人中的地主。


太平天国究竟是什么?

清粉看到了暴动

皇汉看到了排满

左派看到了进步

右派看到了落后

女权主义者看到了放足

和平主义者看到了浩劫

阶级论者看到了底层起义

地域论者看到了客家民变


屁股决定脑袋,你说太平天国是什么呢?

user avatar

我朝舆论还是没学会就事论事。农民活不下去了起义那是一回事,起义农民中上层后来又堕落了是另一回事。类似的还有。金日成当初是抗日英雄比南边李承晚高到不知哪里去是一回事,他后来堕落为家天下的民贼是另一回事。美国当初充满理想主义是一回事,现在它就是个实用主义的霸权国家是另一回事。

看来还是要展开说一下。

有人说洪秀全等不是堕落,是一开始他们就是那种人。这是废话。你会堕落本身就说明你是那种人。农民起义的领导层,几乎都谈不上什么思想境界啦。但是他们能不能艰苦奋斗,能不能身先士卒,不光靠他们的主观意愿,还要被他们从事的事业倒逼。要裹挟众多人口,样子至少是必须做一下的。就是现在的金家,也要发誓给朝鲜人民光明的未来,下下基层接受一下欢呼嘛。洪秀全后期足不出宫,当教主也是不合格的了嘛。他是从建立政教合一的原始共产社会这种本不高(这是马后炮的说)的理想上堕落到一个不入流神棍的水平嘛。

user avatar

知乎xx的经典逻辑——上层鱼肉人民贪污腐败,所以他们比上层干净,下层鞋子边都带着泥巴,所以他们比下层干净,总之就是他们最干净,最符合这个社会的精英标准,最应该定义社会的话语权和裁决权。


不是我说的,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找牛哞哞(我艾特不到了)

user avatar

答案越弄越长,简单弄个目录

1问题本身

2夏普二人评论考

3文翰出使问题考/兼反驳秦晖部分观点

4与某知友的论点商诠

——————————————————————————

1部分正文削除


@王奕辰

我搬运我无罪的逻辑先不提,马克思既然是根据夏福礼和普鲁斯互动的玩意写的,那有必要详细探究下夏福礼和普鲁斯互动之后的出口转内销的东西到底是怎么个样子的




你普你夏是个什么玩意这里面说的很清楚了,利益决定嘴脸的玩意,这也就罢了,某马引用这种为了利益抹黑到底的玩意之后放出来的神奇玩意还被你当成答案引了,现在你表示别怪我啊我就引个答案,怎么说呢,用一句话来类比的话

无中生有的东西啊,你再讲一边,这个,你也有责任的啊

——————————————————————————————————————

To Catcher Black

那啥····你ID里有空格没法@

关于

“典型的如一位天朝官员曾向英使询问:听说“圣母玛利亚有一美丽的妹妹”,你们能否使她嫁给天王?(转引自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香港:简氏猛进书屋1957年版,中册775页)”

这个问题,上面是秦晖的原文

然后我找了找简又文的原书

本身记载上的冲突(面见天王之类的意淫)先不提,常胜军这书目前完整的我找不到····只有节译,那本洋文书Montalto de Jesus, C.A. Historic Shanghai同样找不太到,于是我决定从文翰出使天京本身来考

(以下贴出文翰使团的访问记录约20张图)

以上是整个使团的访问记录····可见无论是米迪乐还是文翰或者是费熙邦亦或是北华捷报的报道都没提到有

“对方却觉得是侮辱的言行——典型的如一位天朝官员曾向英使询问:听说“圣母玛利亚有一美丽的妹妹”,你们能否使她嫁给天王?(转引自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香港:简氏猛进书屋1957年版,中册775页)洋人对此自然大为反感,觉得反不如清朝“明事理”了。”

至于这个不如清朝明事理更是····有点扯淡

上面你也见了,长毛一开始用高高在上的自大语气和洋人扯,被抗议了立马知道悔改

至于清廷当时的外交,最近写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稿正好略有涉猎

1854年广东一把手叶名琛接见英使包令····然后会见结果嘛····

这他喵把人公使当什么了啊!在河边仓库见了啊!这他喵哪算是强过长毛了啊!

至于各种拖字诀我都懒得提了····

最有趣的是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后洋人要求公使驻京的时候

啧啧

讲道理,公使互驻是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进行基本外交往来的必备条件····然后莫名的清国官场就集体炸了,各种愤青炸裂数不胜数

不是在大沽口战败的情况下还打算凌迟对面使节就是把使馆渲染成前线基地····

讲道理,这要叫长毛比清国更让“洋人对此自然大为反感,觉得反不

如清朝“明事理”了”的话····我倒喝三斤热翔啊····

++++++++++++++++++++++++++++++++++++++++++++

关于 @金吾的答案里的部分疑问的探讨

为什么有些人对太平天国起义很有看法? - 知乎用户的回答

1“你说曾国藩在安庆、南京大屠杀是因为粮饷,可是左宗棠、曾国藩、胡林翼后来疏通漕运,湘军不差钱”

湘军差的不是粮而是钱····

打天京用这个吊着发财,没想到打完发的都是官老爷,欠饷该欠还欠,底下丘八自然火了



2“你说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可天朝田亩制度很早就束之高阁了,资政新篇也是没什么卵用,真正实行的是在占领区“照旧纳粮交税”

这个直接贴我在另一个答案里的回答

作者:曹变蛟

链接:如何评价曾国藩? - 曹变蛟的回答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毛那个天朝田亩制度几乎没怎么实施过,那么长毛在传统的征税上怎么做的?做的相比清国如何?屁民支持不支持?屁民有没有落到好?

当然有

长毛对田多的富户加征然后分给无田者

长毛对田多的富户加征然后分给无田者

屁民要求减租也减了

屁民要求减租也减了


至于税率?要是不比地主和给清国的少,屁民至于喊交长毛粮不交地主/官府粮?

要是征的不比清国少屁民至于踊跃交粮甚至于快过平时?

要是征的不比清国少屁民至于踊跃交粮甚至于快过平时?

屁民落没落到好?

屁民落没落到好?“

所以尽管是传统的交粮纳税,但是长毛在制度上做的要好过清国

有事出门,其他回来慢慢贴

————————————————————————————————————

某位号称要严谨治学的 @徐高飞君的答案非常有意思,上来就血泪控诉长毛屠杀自己祖上,对于底下知友要求提供更多细节的呼声置之不理,然后转而开始黑长毛制度从而坐实所谓“反人类”,嘛,黑就黑嘛,不过····

你黑的太惨不忍睹,老夫讲几句公道话给你贴个干货,然后得来回应不是混淆时间的打滚,就是

“你答案太长,我没兴趣看”

“我也写本书然后扫描呢?”

这种言语从一个号称要”严谨治学“的人嘴里说出来,真是大写的魔幻现实主义

然后你不是嫌太长懒得看吗?不是嫌没出处吗?用@直通车拉你你总看得到了吧?




防止战时不法之徒而已,其制度执行之成功对立面的清国也承认

出处,罗尔纲老先生的《太平天国史事考》

更别提之后还取消了,中后期为一地战时之后暂时分别接着就取消

某位严谨治学的不敢提之后的事,抱着解开禁令前的若干事往死了以偏概全,这叫严谨治学,本长毛也是开眼了


顺带补个刀

出处:《太平天国学刊》第三辑《太平天国统治区社会风习素描》

你嘴里“认为夫妻相见为妖”的长毛治下办起婚礼来怎么没尽杀啊?

至于

首先这里面说的行为基本都是帮助清廷对长毛作战了,你拿个长毛对非控制区百姓的敌对行为告示来黑

呵呵哒,拿单方面一个告示黑的有意思哟


毕竟无脑黑不是,屡次拿个单方面的玩意断章取义黑的舒爽否?连贴正反两方面史料或者考据让别人自己评判都做不到

还劝别人多读书,我也是怕了

user avatar

不做安安饿殍,尤效螳螂奋臂。

你们泥腿子就是应该卖儿卖女交租子完皇粮国税,饿死累死那都是应该的,敢造反我曾剃头就替孔圣人杀你们全家屠你们全城。

什么你说你没造反你老老实实交了租子完了皇粮国税?啊不好意思我曾剃头要劳军,还是要杀你们全家屠你们全城,这都怪太平天国啊,他们要是不造反的话我哪里用得着劳军呢。

题主你说对吧?反正你这个同学肯定是姓赵的嘛,就算他现在不姓赵以后也有可能有个姓赵的儿子嘛。什么你说他没这个本事?他没这个本事不妨碍他把老婆送给姓赵的对吧。

user avatar

太平天国我始终觉得有一个重大的意义,被严重的忽略了,那就是汉人的崛起

  汉人政权势力的衰落,甚至可以追溯到安史之乱,国家民族都有衰亡的周期,我们也不例外。安史之乱后,各方寇盗对中国入侵,吐蕃,南诏,回鹘,甚至波斯人都入侵中国兴风做浪,汉人王朝受尽了屈辱。到了宋朝,更不用说,耻辱到了极点。元朝不说,明朝虽然将蒙古赶出去了,但是对北方的蒙古人仍然非常害怕,西域和西藏仍然没有控制住。满清下来,汉人的屈辱更甚,满清的土地越打越大,可是根本不能让汉人去开垦,东北蒙古西域都不是汉人的地方。回族甚至侵犯到了汉族的发祥地陕西。

  满清,归根揭底不会让汉人带兵,不会让汉人掌握大权。这一切被太平天国改变了。太平天国的崛起,彻底打败了满清过万无敌的神话,横扫半壁江山。杨秀清是我几百年的汉家二郎里的第一个打垮满清的英雄,满清军队毫无办法,这样的混乱下,满清不得不启用汉人,汉人再次获得了带兵的权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崛起,获得了权利。

  太平天国的结果是失败了,可是汉人却崛起了,南方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控制了几个省的大权,军权经济权利,满清不得不对汉人有所让步。汉人的杰出人才从此层出不穷。湖南,安徽,两广,等地出现了一大帮人才。同时,满清前期的侵略成果,蒙古开放了走西口,东北开放了闯关东,而后左宗棠和赵尔丰开拓了新疆和康藏,回族在关中几乎是被消灭,大量汉人移民进入,汉族的生存空间大大扩张了。在那之后汉族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北美南美南洋澳洲都是汉族移民的对象。

  从太平天国那个时候开始,满清最终会归于汉人王朝的命运就不可改变了,姑且不说地方上的各种汉族官僚势力,光是海外的各种华人移民就够满清受了。汉人就是那个时候崛起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汉族改变了几百年来对周边少数民族战略劣势屡战屡败的历史。汉人重新控制了东北,蒙古,新疆,西藏,汉族的生存空间大大的扩张,甚至开始海外大移民,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战略态势。从汉唐以后,汉族再次获得了这样的战略优势和地缘优势,从汉唐之后的战略收缩终于停止了。遗憾的就是没有收复交趾朝鲜的汉四郡和外蒙,当然这个,跟外部帝国主义的入侵有关。

  所以后来的辛亥革命一起,举国响应,因为那之前的几十年,汉人已经夺取了很多的地方权利,袁世凯不过是汉人官僚势力里最大的代表而已。

  为了说明太平天国的意义我再对比一下印度,在太平天国的同时,印度也爆发了民族大起义,在这次的起义中也给英国巨大的打击,但是英国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和锡克族少数民族的力量,最后把起义镇压了下去,英国人的权利仍然很大,印度人根本不能进入英国的统治集团。汉人湘军就是当时的锡克人,锡克人并没有获得曾国藩后来那样大的权利。

  所以英国一直牢牢的掌握印度的命运,后来印度的安排完全就是英国人的注意,把缅甸分离,不丹斯里兰卡分离,印巴分治,一个分裂的印度至今困扰着南亚大陆。而满清则不同,汉人掌握的权利越来越大,从地方的汉族官僚到中央的北洋军,都是汉人的势力,最后满清的垮台不能按满清的主意把东北留给满清,新疆西藏内蒙都保住了。汉族完整的继承了满清的版图,地缘态势非常好。就相当于一个统一南亚大陆包含斯里兰卡缅甸的印度,你想想多可怕!如果还是被满清控制的地方,很可能内蒙西藏满洲全部都得分裂出去

  太平天国起义是满清从满人统治集团变成满汉合作统治集团的分水岭,更是汉族衰落到崛起的一个分水岭,这个崛起直到今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太平天国起义,这支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在中国近代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成为了后人评说和争议的焦点。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牵扯到太多的历史维度,不仅仅是简单的“好”或“坏”可以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其根源在于当时中国社会的深重危机。清朝统治腐朽到了极点,政治黑暗,.............
  • 回答
    探讨为何有些人对二战时期的波兰抱持的恨意有时会超过对轴心国的仇恨,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这种现象并非普遍存在,但确实在特定群体和特定叙事中有所体现。其根源往往涉及历史记忆的复杂性、民族主义情绪的操纵、信息不对称以及对历史事件选择性解读等因素。以下将尝试详细阐述可能导致.............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一些矛盾和习惯。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双重标准”。首先,我们来谈谈对“法律”的选择性遵守。这里说的“法律”,通常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定,比如交通规则、税收法规、合同义务等等。 法律的普遍性和强制性感知: 大多数人.............
  • 回答
    生育率下降这个话题,的确挺复杂的,它牵动着很多人的神经。有些人对此感到“爽”,这个说法有点极端,但背后肯定有一些理由,不是简单一句“幸灾乐祸”就能概括的。咱们细细掰扯掰扯,看看是啥让一些人产生了这种情绪,并且尽量说得接地气一点,就像跟邻居聊天一样。首先,我们得承认,生育率下降对社会整体来说,肯定会带.............
  • 回答
    知乎上确实有大量高质量的回答,内容翔实、逻辑严谨,甚至能提供全新的视角。但与此同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人,面对这些优质内容,表现出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我不喜欢”这么简单,而是涉及了认知模式、信息茧房、心理防御以及平台生态等多个层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首先,我.............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挺让人琢磨的问题。明明最亲近的人,理应是最亲厚、最值得我们付出好态度的人,可现实中,我们却常常看到一些人对家人反而不如对外人那样客气、耐烦。这背后啊,其实牵扯着不少复杂的心理和现实原因,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首先,“亲近”本身就带来一种“天然的豁免权”。对家人,我们觉得不需要刻意去维持那些.............
  • 回答
    关于陈佩斯和赵本山谁的评价更高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者的标准、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对喜剧的理解。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确实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资深观众和评论者,对陈佩斯的评价会比赵本山更高。这背后,我认为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一、喜剧.............
  • 回答
    在华夏大地上,自古以来,“孝道”二字便根植于心,成为维系家庭关系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不少人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敬意与依恋,表现出言听计从、不愿反抗的态度,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动因和成长经历。首先,深厚的亲情和情感依恋是绕不开的起点。 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父母便是我们生命.............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扯到的东西还挺多的,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聊聊,希望能讲得细致点。首先,得承认,有些人对胸大女性抱有负面看法,甚至带有恶意,这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和性别刻板印象在作祟。 刻板印象的标签化: 从小到大,我们在各种媒体、影视剧、甚至日常交流中,都.............
  • 回答
    音乐,本应是连接心灵的桥梁,然而现实中,我们却时常能看到一些人对特定音乐风格、音乐人甚至听音乐这件事本身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其背后往往交织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和个人因素。首先,我们可以从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理解。在许多社会中,音乐的喜好常常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以.............
  • 回答
    你说到的“有些人对男司机有偏见”这种现象,确实是存在的,而且背后原因挺复杂,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我想好好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白些,也尽量让你感觉像是在和朋友聊天,而不是在看一篇冰冷的报告。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社会普遍观念、刻板印象的影响,这就像是空气一样,.............
  • 回答
    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引发了不少讨论,而其中对他评价两极分化的情况也相当明显。有些人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成功地将复杂的经济学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功不可没。然而,也有不少人对他持批评态度,认为其讲义存在不少问题。要深入了解为何有些人对薛兆丰的评价很低,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分析:1. 理论深.............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一个挺微妙又很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买账国家发布的信息,反而对那些听起来模棱两可、来源不清的“小道消息”情有独钟?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道尽的,背后牵扯的因素可多了去了。首先,咱们得承认,信任这东西,一旦崩塌了,重建起来可就难了。 想象一下,你本来对一个朋.............
  • 回答
    很多人对苏州人的印象不好,这其中可能夹杂着一些误解、刻板印象,也可能是一些真实的经历。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精明”和“小气” 可能是最常被提及的两点,尤其是在外地人看来。这种印象的形成,很多时候和苏州的经济发展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息息相关。 经济发达带来的“精明”: 苏州作为.............
  • 回答
    关于男性妇科医生遭到的排斥,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涉及到许多层面的原因,既有生理上的不适感,也有心理上的顾虑,更包含着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地剥开,看看里面隐藏的究竟是什么。首先,我们得承认,女性生殖系统是一个非常私密且敏感的区域。从生理构造上来说,.............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费解的现象,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百度搜索触手可及,信息爆炸,可有些人却依然乐此不疲地“胡说八道”,而且是那种对自己毫不了解的领域。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绝不是简单一句“懒”就能概括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1. 认知上的“捷径”与“舒适区”: “我以为.............
  • 回答
    有些人对底层男性抱有恶意,这背后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一系列复杂社会、心理和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首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社会阶层固化和经济压力。当一个社会经济差距拉大,底层男性往往面临着就业难、收入低、上升通道狭窄等一系列生存压力。而对于那些处.............
  • 回答
    有些人对婴儿或小孩产生生理性的厌恶和恐惧,这背后其实是相当复杂且多层面的原因在作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喜欢”就能概括的。这其中交织着生物本能、心理体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生物本能的“警报”:首先,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作为一种高度依赖后代存活的物种,对于婴儿的无助和脆弱,本应激发一种保护欲。然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普遍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他们真心待人,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说话也让人如沐春风,但就是好像没有什么亲近的朋友,总是一个人。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是多种心理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我们可以从内在心理层面来分析。 深度社交需求 vs. .............
  • 回答
    中国人对中医存在误解,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现象,背后牵扯到历史、文化、教育、信息传播等方方面面。要说清楚,咱们得一点点捋。一、 历史的烙印与时代变迁首先,中医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流传了几千年,肯定是有它的道理和智慧的。但就像任何一个古老的体系一样,随着时代发展,它也需要不断地被审视和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