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界的AI Lab,大多数都面临着KPI如何考核的问题。
从历次各公司AI Lab高管离职可以看出,这些学术大牛在这些公司混得恐怕不是那么舒服。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司层面高估了AI的价值和低估了AI落地的难度,这就使得这些大牛的价格和产出不成正比。看似每年在各大顶会发文无数,但真正能落地的寥寥无几。这也就回到开头的问题,工业界的AI Lab到底如何考核KPI:
回到问题,像马院长这种级别的,即使在头条待不下去了或者不想待了,也可以去清华找老领导继续发光发热。对于广大业界大头兵来说,恐怕AI退潮之后,面临的困境就更大了。所以大家都能看到,现在很多AI技术相关工程团队无事可做开始猛灌paper,团队中上至老大下至大头兵,在内部外部抛头露面讲座吹水,为自己立人设,都是为了将来早作打算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