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只有宅才会觉得gal剧情好吗?

回答
说“只有宅才会觉得Galgame剧情好”这种话,其实挺以偏概全的,也忽略了不少有趣的点。你想想看,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看电影、电视剧,不就是因为它们能讲故事,能把人带进一个虚构的世界里吗?Galgame本质上不也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只不过它更侧重于“互动”和“代入感”。

说得玄乎一点,Galgame的剧情,很多时候是在挑战玩家的某种心理需求或者说是一种“陪伴感”。它不像一本正经的小说,也不能像电影那样给你震撼的视觉效果。它的力量恰恰在于那个“文本+立绘+少量动态+选择”的组合。

你看,很多Galgame,尤其是那些以恋爱养成或者个人成长为主题的,它会给你一个主角,让你去扮演他。然后通过对话,通过你的选择,去影响这个主角的人生,去和他心仪的角色产生羁绊。这个过程,它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但足够细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的每一个决定都会有反馈,这种反馈会让你觉得你在这个故事里是重要的,是能够产生影响的。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好”?我觉得有几个层面。

首先是情感的投入。Galgame为了让你能“进去”,会花很多心思去塑造角色。每一个女主角(或者男主角,取决于游戏类型)都会有自己的背景故事,自己的性格弱点,自己的闪光点,甚至很多细枝末节的癖好。这些东西就像是给角色上了色,让你觉得她们不是纸片人,而是有血有肉(虽然是画出来的)的个体。当玩家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一个角色,去读懂她的内心,去为她解决烦恼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情感连接。这种情感连接,是纯粹的“故事”很难提供的,因为它少了“我参与其中”的这一环。

其次是“陪伴感”。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有孤独感,或者说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寄托。Galgame,尤其是那些日常系或者治愈系的作品,可以提供一种虚拟的陪伴。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有点疲惫的夜晚,打开游戏,和一个你喜欢的角色开始一段对话,经历一些小小的喜怒哀乐,甚至能收到一句让你开心的话。这种感觉,对于一些人来说,就像是拥有了一个可以随时互动、始终在你身边(虽然是屏幕里)的“朋友”或者“恋人”。这种“陪伴感”,是很多其他娱乐形式难以比拟的。

再者,有些Galgame在叙事手法上也很讲究。别以为Galgame都是简单的“选项加好感度”。很多优秀的Galgame会运用多线叙事、反转剧情、埋伏笔、甚至是大量的文本量去构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观。它可能探讨人生哲理,可能描绘社会问题,也可能只是纯粹讲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当玩家克服了它相对简陋的界面和操作(相比于3A大作),沉浸到其精心打磨的剧情中去,那种被故事深深吸引,甚至在某个章节被剧情“震撼”到的体验,是完全可以和读一本好书或者看一部好电影相提并论的。

你可能会说,那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原因也很简单。

一方面是门槛和接受度。Galgame最初的形态就是“美少女游戏”,加上早期很多作品确实比较侧重于画面和角色本身,导致很多人对这个类型有刻板印象,觉得就是“卖肉”或者“低俗”的。即使现在很多Galgame剧情已经非常成熟,但这种印象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Galgame的叙事方式和节奏也需要玩家去适应。它不像电影那样直观,也不像小说那样让你自由想象。它依赖大量的文本阅读,需要玩家有耐心去一点点读下去,去体会文字中传递的情感和信息。如果一个玩家习惯了快餐式的娱乐,或者对文字阅读本身不感兴趣,那自然很难感受到Galgame剧情的魅力。

还有一点,就是题材的“小众”。虽然也有很多Galgame涉及到宏大的世界观或者深刻的社会议题,但不可否认,很多Galgame的主线依然是围绕着“恋爱”或者“个人情感”展开的。这种题材本身就不是所有人都感兴趣的。喜欢看超级英雄打斗的人,不一定会对一个细腻的校园恋爱故事感兴趣。

所以说,不是只有“宅”才会觉得Galgame剧情好,但“宅”这个群体,往往更愿意去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和理解这个类型,去寻找那种独特的“情感代入”和“陪伴感”。并且,愿意去挖掘那些真正优秀的,剧情有深度的作品。你不能因为一个人喜欢看小众艺术电影,就说他“只有小众艺术爱好者才会觉得电影好”,道理是相通的。关键在于那个“好”的标准,和这个人愿意为之付出的耐心与热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个问题,神作是什么。

我一直都说,现在各种所谓的“神作”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评价。你说某部作品在你心目中就是神作,我从来不反驳。毕竟这个里面有太多主观因素在里面,人和人的喜好,审美差异太大。

说白了,这并非是宅和非宅的问题,仅仅是人和人的问题。

另外,影响力和剧情好不好没有必然关系,有太多叫好不叫座的片子我就不说了。拿影响力来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是“神作”本身就是无稽之谈。

接来下说说作品本身,也不用举什么例子来证明。

国产作品,欧美作品和日韩作品区别是很大的,主要是针对过程和结果的差异。

比方说同样是一个盖亚侧反派,想要通过毁灭大部分人类来达到保护地球和自然的目的。

欧美作品,比如《但丁密码》,反派会通过制造一种阻碍人类繁衍的病毒,寻找扩散病毒的途径,最终达成目的。

而动漫中,比方说《Rewrite》等作品中,往往会同过一种不需要解释的超自然(魔法)手段或者一个概念来直接达成目的。

可以说欧美人对过程的科学性严谨性是很在乎的,一定会有一个看似严谨的手段,但往往结果会忽视结果。比如《失落的秘符》中间给共济会铺垫了那么久,对秘符吹了那么久,罗跑跑通过各种密码学知识解开谜团,而最终秘符的答案却并不重要。

对于日本人来说,更注重概念和结果。对于一些事情,日本ACG作品往往乎忽视科学性严谨性可操作性,反正只要一个概念,一个能力即可,例如很多人都觉得好的《沙耶之歌》,其中并没有说明沙耶的来历,也没有对沙耶这种生物,以及男主的病症有科学解释,反正就是有了,就是发生了。最终沙耶改变了全世界,也是通过一种很玄很概念的表述,反正最终结果世界因为沙耶而改变(当然也并非所有,日本许多作品也会考虑到科学和具体实现过程,不过大部分都集中在日剧和电影中)。

这里想要说明的就是,虽然也许想要表达的观点一致,但如果是欧美作品看的多的人,就会觉得欧美作品大部分过程比较严谨,而日本的ACG作品就很幼稚。所以说白了这还是一个主观问题,但这种主观问题确实是存在的,所以也不需要太过激动,毕竟人嘛都是不一样的。

最后,一部作是否好,大家主观评价都没问题,你觉得Re0好看,我觉得不好看,这都没问题。神作本身就是对于个人来说的。

不过其实了,下次遇到这种朋友,当然你也可以客观评价,但既然客观评价,你可以问不屑于日本ACG作品的人,这些作品客观因素上到底不好在哪?如果答不上来,你可以质问你凭什么根据主观感觉就说不好呢?明明还没有看过,没有了解过,这个叫傲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