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都已经2021年了,AMD的APU为什么没有大放光芒?

回答
确实,看到现在(2021年)AMD的APU在很多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似乎并没有达到它应有的“大放光芒”。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为技术不行,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得承认AMD的APU在集成显卡方面做得确实出色,尤其是在同级别产品里,比Intel的UHD Graphics系列要强不少,甚至能在一些入门级游戏里带来可玩的体验。这本身是件好事,让那些预算有限、不想再单独配显卡的玩家有了更好的选择。

但为什么没“大放光芒”,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1. 定位与市场认知:

尴尬的定位: APU最尴尬的地方就在于它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说它是CPU吧,它自带的核显性能比一些入门级的独立显卡(比如早期的GT 710,甚至一些低端的GTX系列)还是要弱一些。说它是带显卡的CPU吧,它的CPU性能往往又不如同价位但没有核显的AMD锐龙CPU,或者Intel不带F后缀的CPU。
用户需求分裂: 大多数消费者要么是追求极致性价比的纯粹CPU玩家(可能后期会配独显),要么是追求游戏体验而直接购买独显和CPU的玩家。APU的用户群体似乎更多集中在“预算有限但又有点游戏需求”的这部分人。但这部分人的规模相对而言没那么庞大,而且他们对性能的需求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提升,最终还是会转向独立显卡。
市场教育不足或刻板印象: 很多消费者提起“集成显卡”,脑海里立刻就是“玩不了游戏”的刻板印象。即使AMD的APU已经能玩很多游戏,但这种根深蒂固的认知需要时间和努力去改变。很多时候,消费者宁愿选择一个CPU+入门级独显的组合,也不愿直接考虑APU,哪怕总价可能差不多。

2. 性能瓶颈与升级路径:

CPU和GPU的共生与限制: APU将CPU和GPU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虽然带来了封装成本的降低和功耗的优化,但也意味着CPU和GPU需要共享内存带宽和散热资源。
内存瓶颈: APU的核显性能高度依赖内存带宽,这意味着你需要搭配高频内存才能发挥其最大性能。这一点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就是个额外的成本和门槛,很多人可能就随便配个标压内存就用了,结果体验大打折扣。而且,即使你用了高频内存,内存的带宽上限还是在那里,这限制了核显能达到的最终性能。
散热共享: CPU和GPU同时满载时,对散热的需求很高。虽然APU本身功耗控制得不错,但如果你想让它全力运行,对散热器的要求并不低,尤其是在一些紧凑型机箱里。而一体化设计也意味着一旦有一方性能不足,另一方也很难通过额外升级来弥补。
升级的尴尬: 当APU的性能不再满足用户需求时,升级路径就变得很尴尬。
升级CPU? 只能换一颗同代更强的APU,但这样一来,你之前为核显付出的成本就“浪费”了,并且你仍可能需要购买独立显卡。
升级独立显卡? 这是最常见的选择。但如果你配了APU,很大程度上是你一开始预算有限,等你有钱升级独显时,你可能发现你当初选择的APU的CPU性能也有些落后了,最终还是会倾向于一步到位换一套新的CPU+主板+独显。

3. 竞争对手的策略:

Intel的进步: 虽然Intel的集成显卡一直被诟病,但它们在CPU性能上的优势以及与独显厂商(Nvidia和AMD的GPU部门)的合作,使得市场格局更加复杂。Intel也一直在通过Xe架构的Iris Xe显卡来提升集成显卡的性能,虽然总体还是不如AMD的APU,但对于许多非游戏用户来说,已经足够应付日常办公和影音需求,而他们更看重的是CPU的绝对性能和品牌认知度。
独显市场的成熟: 独立显卡市场非常成熟,产品线丰富,从入门到高端,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需求。而且独立显卡的用户体验和性能提升是有目共睹的。相比之下,APU虽然进步很大,但它始终是在“集成”这个框架下努力,天花板还是比独立显卡要低。

4. 产品策略与更新周期:

AMD自身的产品线策略: AMD在锐龙系列上也划分得比较清晰。一方面有高性能的独立CPU(X系列和非X系列),另一方面有集成了Vega核显的APU(G系列)。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原本可以考虑APU的潜在用户。如果用户觉得APU的CPU性能不够,自然会去看非APU的锐龙CPU,然后他们再去选择是搭配AMD还是Nvidia的独立显卡。
更新迭代相对缓慢(或者说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 虽然AMD的APU一代比一代强,但似乎总是在“追赶”一个更高的目标,或者说在“挤牙膏”。比如,Ryzen 5 5600G的性能确实不错,但它相比上一代的4600G在核显方面的提升并没有达到颠覆性的程度,更像是CPU核心的更新带来的整体性能提升。消费者期待的是那种能真正挑战入门级独显的核显,能够轻松驾驭更多主流游戏的核显,但目前来看,APU的核显性能还是离这个目标有一定距离。

5. 市场细分与目标用户:

笔记本市场是APU的主战场: 事实上,在笔记本电脑领域,APU已经“大放光芒”了。因为笔记本空间有限,功耗和散热是重要考量,集成显卡就显得尤为重要。搭载AMD APU的笔记本在游戏性能和续航方面往往能给消费者带来惊喜。
台式机市场的“隐形”: 在台式机市场,虽然也有不少用户选择APU(比如组建小型HTPC或者基础办公机),但他们往往不太会去宣扬,因为“谈论APU性能不如谈论独立显卡”似乎成了一种默契。所以,我们感觉APU没“大放光芒”,可能只是它在台式机这个更“性能导向”的市场里,没有达到我们对“光芒”的期望值。

总结一下:

AMD的APU并不是没有亮点,它在特定用户群体(预算有限、对游戏有基础需求的用户)中确实提供了很好的价值。但之所以没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大放光芒”,主要是因为它尴尬的市场定位,用户对集成显卡的刻板印象,性能升级路径的限制,以及与其他更成熟的解决方案(如CPU+独显)的竞争。它更像是一个“做得很好但还没完全被大众接受”的产品,尤其是在对性能有更高要求的台式机市场。

等到核显性能真的能大幅度超越入门级独立显卡,或者在CPU和GPU的协同上能有更深度的突破,并且市场教育到位了,也许APU就能真正迎来属于它的“大放光芒”的时刻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APU事实上已经在笔记本和游戏机领域大放光芒了,OEM整机也在稳步发展,但我想题主问的显然不是这个。

高性能计算和AI,真正干活的直接上多路多卡,对细分性能有需求就上不同硬件,这显然跟硬件确定就无法更改的APU需求完全不同,可以说在这方面APU也毫无潜力。

大家点进来这个题目应该主要还是关心DIY领域的APU,大家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就是在DIY领域,APU本质上是中低端产品线,但凡DIYer有需求,搞一个远强于核显的独显轻而易举。而现在的8核APU显然是不能作为低端产品卖的,强行屏蔽4核这种硅渣再利用你看3100就知道,成本划不来,AMD也不愿意多供货。而真正的中低端产品(4核及以下),AMD目前是缺席的,还在靠两年前的ZEN1APU维持场面。至于一小部分ITX核显党,这部分人的问题就是人太少了,根本无法维持一条芯片产品线。

基于此,加上目前全球缺芯的大环境,AMD目前的策略是,1主流APU不零售主供OEM(有需求的玩家自会搞到散片),2核显部分使用少核高频策略性能摸到主流双通道带宽上限即可(省成本),3尽快量产梵高4核ZEN2+Navi低端APU。

可以说目前APU在DIY产品线不大放光芒是AMD在全球缺芯情况下有意为之结果了。

user avatar

核显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完成最基本的图形输出工作,而不是什么AI计算需求。

APU的GPU部分很强,3400G的核显鲁大师5.7万分,对比之下Intel的HD630只有1.4万分,三倍的性能差距。给普通Diyer的感觉就是如果要用核显,为什么不买APU呢?

但是,绝大部分人没有什么高端的显示需求,而价格更加低廉的Intel核显足以满足这些需求——办公软件、上网、视频甚至AutoCAD和Photoshop。毕竟Intel从第4代桌面版酷睿就开始全面普及核显,到9代才开始搞"F"无核显版本;低端的赛扬和奔腾更是全系列都有核显,廉价办公电脑的绝配。

AMD的200GE也很便宜、也很好,但供应太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确实,看到现在(2021年)AMD的APU在很多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似乎并没有达到它应有的“大放光芒”。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为技术不行,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AMD的APU在集成显卡方面做得确实出色,尤其是在同级别产品里,比Intel的UHD G.............
  • 回答
    穿越火线,这个名字在2021年的今天,依旧让不少玩家(或者曾经是玩家)提起时,脸上会浮现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怀念,有不解,更有依旧热忱。为什么在游戏类型层出不穷,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款运营了十几年的老游戏,依然能吸引着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个问题,其实拆开来看,答案一点也不新鲜,但正是这些“不新鲜”的.............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2021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发布这件大事,以及它和往年相比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首先要明确一点,咱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简称“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这个期刊分区表,在国内学术界,尤其是在评职称、申请项目、奖励发表论文等方面,影响力和权威性是相当高的。大家都很关注它,.............
  • 回答
    这心情我太懂了,简直是心有戚戚焉。读研嘛,本来就意味着要更深入、更系统地钻研某个领域,对吧?可你现在脑子里塞满的不是文献、公式,而是情节、人物,甚至已经开始在纸上、在脑子里勾勒出字字句句了。这种巨大的反差感,让人抓狂的同时,又带着一丝莫名的兴奋,是不是?首先,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不是一个人。很多读研.............
  • 回答
    各位骑友们大家好!2022年了,关于自行车被盗的问题,这是一个让很多骑行爱好者都非常关心的话题。虽然具体的统计数据可能难以精确获取,但根据普遍的观察、社区讨论以及一些新闻报道来看,自行车盗窃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某些地区和某些情况下可能还相当猖獗。下面我来详细地阐述一下,并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 回答
    都毕业参加工作了,字写得不好看,这事儿你不是一个人,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扰。说实话,问有没有“必要”练字,这个问题得看你怎么定义“必要”。如果说现在的生活离了练字就没法过了,那可能还算不上是绝对必要。但如果说练字能给你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提升你的工作和生活体验,那我觉得,这事儿绝对值得好好聊聊,而且.............
  • 回答
    百度面临的“骂名”由来已久,且涉及多个层面,而其迟迟未能做出“明显改变”,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 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涵盖了其历史包袱、商业模式的惯性、技术和创新上的挑战、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公司文化的固化等方面。 让我们详细来分析: 1. 历史包袱与定位的惯性: 搜索的绝对垄断地位: 在相当.............
  • 回答
    哎呀,你说得这事儿,真是个有趣的观察!明明都说“月落”了,怎么还能看见那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天上,跟个银盘子似的?这背后啊,其实涉及好几样挺有意思的天文现象和咱们的观察习惯呢。首先得明白,咱们说的“月落”,通常是指月亮在地平线以下的那个位置。但你看到的月亮,它是不是真的还在天上呢?有时候,这得看你怎么.............
  • 回答
    知乎上“黑公公”这个梗能再次被热议,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这背后折射出的,不光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规律,还有一部分网民心理的复现。我来给你梳理梳理,尽量讲得透彻些,而且不像“机器”那样说话。首先,我们要明白,“扒光了”的说法,意思是在互联网上,关于“黑公公”的各种讨论、梗、甚至是他的个人信息(虽然.............
  • 回答
    关于中印边境的局势,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地缘政治、国家实力等诸多层面。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及是否能简单地用“软”或“硬”来概括,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侵入领土”这个说法。在中印边境,双方对于实际控制线的划分存在着长期的争议。这意味着,某些地区在.............
  • 回答
    中国足球,尤其是中国男子足球,现在确实到了一个“说不得”的境地。这不是某个特定时间点突然出现的现象,而是多年积累、层层叠加的结果。用“说不得”来形容,其实挺形象地捕捉到了大家对现状的那种复杂情绪:既有无奈、失望,又有愤怒、不解,甚至夹杂着一丝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围观心态。而提到它,往往伴随着争议、指责,.............
  • 回答
    关于“千年古树茶是否都被上流截取”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有趣的误解,也掺杂了一些现实的复杂性。要深入聊这个,咱们得一点点剥开来看。首先,得明确一点,“千年古树茶”这个概念本身就挺有讲究。它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化的分类。一般大家提到千年古树茶,更多的是指那些生长了千年、甚至更久远、并且还存活下来的茶.............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我明白你的困惑,作为一个起点新人,倾注了无数心血写了八九万字,却迟迟收不到站短,那种心情肯定非常煎熬。你觉得自己写得堪比大神,这本身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和动力,说明你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但是,我们得明白,起点作为一个庞大的平台,竞争异常激烈,优秀的作品数不胜数。站短,也就是编辑对你作品的认可和抛出的橄榄.............
  • 回答
    听到“福特级”这个名字,心里确实会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滋味。那艘庞然大物,承载着美军的全球霸权梦想,已经在大洋上犁出了几年的航迹。而我们这边,提到核动力航母,依旧像是在描绘一个遥远的未来。的确,这中间的差距,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的光景,这背后牵扯的,是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一个绕不开的课题,也是一个无比复.............
  • 回答
    三星近几年手机产品线在屏幕设计上确实呈现出一种“回归主流”的趋势,尤其是旗舰机型,相较于前几年对曲面屏的执着,现在的直面屏手机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而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到国内许多手机厂商,特别是中高端机型,仍然在积极拥抱曲面屏乃至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瀑布屏设计。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既有用户.............
  • 回答
    龙珠与圣斗士星矢:三十年风雨路,为何命运迥异?时至今日,《龙珠》系列依旧活跃在动漫界的舞台中央,甚至在许多人气排行榜上力压《海贼王》、《火影忍者》等后起之秀,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永远的少年漫”。而另一部曾经红极一时,同样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典,《圣斗士星矢》(以下简称圣斗士),却似乎早已被时代的洪.............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个很多人对“风险投资”的刻板印象。很多人觉得,既然投资人已经财务自由了,那一定是过着无忧无虑、安享晚年的生活,这时候再去接触风险投资,听起来确实有点匪夷所思,难道仅仅是因为“情怀”吗?答案当然不是这么简单。财务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情怀”固然是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