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大家知道沈阳人民,其实很豁达开朗了吧。
一位病例,天天在外面吃饭,导致了防控难度的几何倍增加,但又有几个沈阳人会责怪他呢?
去年,不遵守防疫规定,将风险扩散到半个沈阳城的“尹脚大王”尹老太太,沈阳人人批判。
但,无数外地网友,因此攻击沈阳人“没同情心”,“网暴老太太”,“甩锅泄愤”之类的,其数量甚至一度超过了理解沈阳人的那一群网友。
是啊,只不过是无数沈阳人因为尹老太太的不守规矩,严重耽误了工作学习、赚钱养家、看病买药……
而不守规定的尹老太太,可是因病失去了生命啊!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别人,最容易了,还爽。
话又说回来,沈阳这次的病例,人送外号:
吃货老大爷
同样溜达的地点很多,还是饭店这种人员流动大的场所,为什么没人骂他?
因为他没违规,所以大家就不会骂他,哪怕他是病例,又如何呢?
相反,还从他的行程轨迹里,挖掘出了小范围美食地图,让沈阳鸡架火了一把。
但鸡架毕竟是物美价廉的美食,外地人来沈阳了也不能光吃便宜东西……
推荐你们去西塔看看,是朝族相对聚居区,位于市中心和平老城区,号称小首尔,可能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朝韩式料理聚集地,以烤肉著称。
再就是西关回民街,这条街可以说是全国最好吃的回民美食街之一,而且开在东北,菜量大,肉品好,价格实惠。
其余的一些美食,比如人生一串,夜宵江湖里面推荐的各种烧烤店,都值得去,不过话说它们多数,也就都是沈阳的平均水平,沈阳好吃的烧烤,太多了。
推荐往铁西的居民区里找烧烤店或者饭店,那边有不少物美价廉的小店。
哎呀忘了说,老边饺子啊,老边饺子必须吃。
还有就是沈阳的火锅,特别推荐满族火锅!
冷哲老师说少了,沈阳本地人来尝试回答一下。
如果论及鸡架的来源,北方大概所有的民间食物都来自于稀缺,包括北京的各种下水,包括辽宁这边的乱炖和鸡架。说人话就是当初吃不起鸡肉,现在吃得起但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了。就像南方现在具备保存新鲜面条的条件了,但碱水面依旧是主流。
沈阳鸡架的烹饪方式大概是五种:烤鸡架、熏鸡架(冷哲老师说的拌鸡架)、炸鸡架和煮鸡架(感谢评论区提醒),对了,还有炒鸡架。
1)烤鸡架
曾经的主流是电烤。有那种电烤箱插着好几十只鸡架在里面转着烤,大多分布于沈阳各种菜市场内。但是因为现在各种烧烤店火爆,加上菜市场整顿等因素,现在的主流是碳烤。就是《人生一串》中用架子夹住在碳火上烤。
我朋友提醒,还有“铁板鸡架”,也是烤的变种。
2)熏鸡架
也常见于沈阳各种菜市场,冷菜。烹饪的方式就是集中熏好,然后放到熟食店里,如果有顾客要买就二次加工,把鸡架撕开,用盐、酱油、糖、香菜、葱等调味料和配料拌匀。
现在沈阳也有那种专门卖老式麻辣烫(四川人请勿怪)——这种老式麻辣烫是相对于哈尔滨出品的自选麻辣烫而言,用各种香料和辣椒炖煮的汤,原料是固定的,不可自选——的小店,里面也有拌鸡架。比较有意思的是,这种店铺往往还有甜水面。(四川人请再勿怪)
3)炸鸡架
常见于各路中小学门口,是学生放学的零食之一,各种炸串店的明星产品。
分两种流派,一种是不带面衣直接炸,一般都是拆开串成串儿,类似于乐山炸串流,上面涂抹上酸甜口的酱;另一种是带面衣甚至是面包糠的,一般都是整个鸡架抹上面衣炸,然后由店主或者自己掰开,比较传统的北方炸串流,一般搭配的调味料是辣椒粉和椒盐。
当然,也有裹面衣串串儿的,也有不裹面衣整个炸的,调味也有穿插,我们沈阳人对于形式一般都不太重视。
4)煮鸡架
这个基本就是沈阳名店“老四季”和众多清鸡汤面独有的了。这些鸡架都是清汤面汤的吊头,为了二次利用,把鸡架作为一种配菜售卖。
因为是吊头,基本肉的精华都在汤里了,所以如果直接吃比较寡淡。所以一般搭配特别特别特别咸、单吃能齁死的榨菜,作为调味与鸡架一起卖。
5)炒鸡架
沈阳黑暗料理界之王——群乐饭店的看家本领。用大量的辣椒、糖,炒出来的鸡架,甜辣口,非常下饭。
主流差不多就这五种烹饪方式。
鸡架这种东西的哲学就是“变废为宝”,还特别练牙口。如何能把本来肉就不多的鸡架啃得干干净净是功夫。
而且如果鸡架吃不干净往往都会被同行的人嘲笑,比如我小时候啃不干净经常被俺娘训斥。
沈阳独特的“内卷”文化(笑)。
这么跟你们讲吧,老好吃了,我回国的时候天天吃。
我最爱吃生烤鸡架,当年每个烧烤店都有,但现在很难找到了,太费工了划不来。
其次是熏拌鸡架,就是熏鸡架撕开凉拌。
再次就是铁板鸡架,上下俩铁板 鸡架在中间夹着夹熟的。
鸡架是不可替代的美味,就好像用同样的配方卤的鸭腿和鸭脖根本不是一回事。
鸡架啊鸡架
不提还好 一提就馋得浑身难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首先鸡架是什么
鸡架是养殖肉鸡经过批量屠宰分割,去掉了鸡胸、鸡腿、翅膀、内脏、鸡爪等等部位后,剩下的骨架。
鸡架肉少骨头多,所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是也。
吃鸡架,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不过和全国各地的中国人民一样,我们劳动人民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从不放过任何一样可以吃的食物,何况还是带肉的。
沈阳鸡架,四川兔头,各地的杂碎,都是这种代表。
其次,鸡架之所以成为沈阳的大众美食,追溯原因,也挺有意思的。
我们现在吃的大规模养殖的肉鸡,绝大多数品种是白羽鸡,也就是当年KFC八个翅膀鸡的原型,这个品种生长速度极快,肉料比极高。
白羽鸡是从国外引进的,全名叫「快大型白羽肉鸡」,在1980-1990之间开始在中国各地养殖,之后快速增长,逐渐成为肉鸡之王。
1984年~1996年我国家禽生产的年增长速度为16.4%,到1998年总产增加到1576万吨。其中肉鸡产量为834万吨,这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肉鸡生产国。
我国肉鸡产业出口状况由于世界家禽迅猛增长的需求刺激,我国家禽养殖业和屠宰业随即迅速地发展起来,其中以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上海、河南等地为主产区。
——我国肉鸡产业出口贸易状况及前景分析.1999年
沈阳,早在1985年就开始建设全国示范肉鸡养殖场,并开始养殖白羽鸡。
直至今日,辽宁仍然是中国肉鸡养殖的大省。
在中国刚开始养殖白羽鸡的时候,国人自己对白羽鸡(冷冻分割肉鸡)的消费量却很少,当年大家普遍吃不起肉,吃鸡主要靠自己养,或者买活鸡自己宰杀,不爱吃分割鸡、冷冻鸡、白羽鸡,冷链建设以及冷冻肉消费习惯都没有养成。
当时,批量养殖的白羽鸡大部分都是做分割后出口到国外创汇,或者卖给肯德基等快餐企业。
而大量鸡架留了下来。
再后来,大厦崩塌,下岗潮来了,沈阳是受下岗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
下岗带来两个影响:第一人们更吃不起肉了,第二许多人涌入了餐饮小吃业。
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现成的原材料
造就了全中国独一无二的「鸡架之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