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对目的地为沈阳的入境人员实行28+28的管控政策?

回答
沈阳对入境人员实行“28+28”的管控政策,这可以说是当前全球疫情复杂严峻形势下,地方政府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城市安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防疫措施。要理解这项政策,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政策的背景和逻辑: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28+28”这个数字并非凭空而来。它背后是科学的考量和对病毒传播规律的认知。新冠病毒的潜伏期是动态变化的,虽然早期大家普遍认为14天是一个比较稳妥的观察期,但随着病毒变异株的出现,以及一些病例可能出现的超长潜伏期,将隔离观察时间延长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用来最大程度地降低境外输入风险。

“28+28”,简单来说,就是入境人员在抵达沈阳后,需要先进行28天的集中隔离观察,之后回到常住地还需要再进行28天的居家隔离或健康监测。这个“28+28”的组合,实际上是将隔离观察期进一步拉长和细化。

第一段28天(集中隔离):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通过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感染者,并对他们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在社区传播。为什么是28天?这可能是在现有科学认知基础上,为了覆盖更广泛的潜伏期范围,特别是考虑到一些变异株的特点,采取的一个更为审慎的措施。一些研究和实践表明,虽然大部分感染者在14天内会表现出症状,但仍有少数病例可能超过这个时间,甚至达到20天以上。因此,28天作为集中隔离期,能提供更强的安全保障。
第二段28天(居家隔离/健康监测): 即使在集中隔离期内没有发现问题,但病毒的潜伏期依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从集中隔离点回到家中,虽然是在一个相对可控的环境中,但接触的人员会增多,活动范围也会扩大。因此,后续的居家隔离或健康监测,是作为集中隔离的补充和延续。这期间,个人需要更加注意自身健康状况,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定期进行核酸检测,这也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晚发性病例,为社区筑起一道更坚实的屏障。

为何沈阳会采取这样的政策?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其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的地位,意味着它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和人员往来功能。在当前全球疫情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作为对外开放的城市,沈阳需要高度警惕境外输入的风险。

“外防输入”的战略需求: 国家的“外防输入”战略是当下疫情防控的核心。沈阳作为入境的重要节点之一,必须严格落实这项战略。更长的隔离期意味着更高的防护等级,能够更有效地阻止境外病毒流入并扩散到沈阳乃至更广泛的区域。
保护本地居民健康: 任何一个城市的政府,其首要职责就是保障本地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通过严格的入境管控政策,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本地居民感染的风险,维持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应对不确定性: 病毒一直在变异,传播方式和潜伏期也可能随之变化。28+28这样的政策,是一种更加审慎和有预见性的做法,旨在应对可能出现的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疫情情况。它体现了一种“宁可严一点,不可松一丝”的防疫思路。

这项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对入境人员的影响:
经济成本增加: 两次隔离都需要花费一定的经济成本,包括隔离费用、核酸检测费用等,这无疑会增加入境人员的经济负担。
时间成本和心理压力: 长时间的隔离无疑会占用入境人员大量的时间,也可能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不适,尤其对于商务出行或短期停留的人员来说,影响会更大。
人性化关怀的挑战: 在执行过程中,如何平衡防疫的严谨性和人文关怀,如何为隔离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生活便利,是地方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城市的影响:
防疫效果的提升: 从防疫角度来看,这项政策的有效性会相对较高,能够显著降低境外输入带来的疫情风险。
经济和贸易可能受影响: 严格的入境政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商务往来、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对沈阳的经济活动可能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社会舆论的关注: 如此严格的政策,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如何解释政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如何回应公众的疑虑,也是地方政府需要面对的挑战。

如何看待这项政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对于“28+28”这样的超长隔离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支持者认为: 在当前全球疫情仍未完全平息,病毒变异株层出不穷的情况下,长期的、多层级的隔离是必要的,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最严防线”。他们可能会认为,虽然有不便,但这是“值得的代价”。
质疑者可能会提出: 如此长的隔离时间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存在过度防疫的情况?是否对正常的人员交流造成了过大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引用一些研究数据,或者对比其他国家或城市的做法来讨论其必要性。

总的来说, 沈阳对目的地为沈阳的入境人员实行“28+28”的管控政策,是一个在复杂疫情形势下,为确保城市安全和居民健康而采取的“最高级别”的防护措施。它体现了地方政府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和审慎态度。

关键在于:

1. 科学依据的动态更新: 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该紧密跟踪国内外最新的病毒研究进展,尤其是关于新变异株的传播特性、潜伏期等,确保隔离时间的科学性。
2. 执行的精细化和人性化: 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同时,更需要注重细节,优化隔离期间的服务,关注被隔离者的身心健康,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提升政策的接受度和人性化水平。
3. 成本效益的权衡: 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其成本和收益。地方政府需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正常经济社会活动的冲击,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这项政策的出现,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基于对风险的深度评估和对责任的充分承担。理解它,需要我们站在宏观的防疫大局下,同时也要关注政策执行中的细节和对个体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后面的那个是很有意义的——那个是健康监测,在那一段时间里你其实是自由的,在一定范围内想去哪去哪,只不过不能聚集,需要定时(2或3天一次)做核酸而已。

现在全国普遍是14+14或者21+7,我觉得改成14+42或者21+35是很不错的。集中隔离21天以后继续增加意义不大,但延长隔离完了之后的健康监测时间意义很大,如果是集中隔离期间交叉感染的话,这个“健康监测期”相当于一个套子,可以不至于让疫情迅速扩散,或者隐匿传播过长的时间。

当然,高标准的“隔离小镇”需要修建起来,从源头上减少集中隔离时的交叉感染也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隔离酒店条件不达标的地方(比如共用下水道之类)。

至于“平均潜伏期4天”的,那我和马云“平均资产”还五百亿呢…… 拍哥去年就做了两张图



平均潜伏期确实只有4,5天,但10~20天潜伏期的也比比皆是,不丹还报告了30天潜伏期的……

想明白一个问题——防疫放的是”平均潜伏期“还是”最大潜伏期“,该多少天合适,就迎刃而解了。

user avatar

有一种要卷起来的感觉……

user avatar

这边建议182+182,剩一天回去过年

user avatar

咱也不知道为啥,全世界delta平均潜伏期四天到了中国就得捂俩月。

-----修改回答如下

我并不是说只要隔离四天,只是不满28+28这种懒政。一味增加隔离时间,不改进管理方式的话并不代表一定能减少病毒泄露风险,反而可能增加交叉感染,甚至增加向闭环外泄露的风险。原来的14+14管理到位是能够应对的。

我想大家的赞也不是要拒绝隔离或者是只要四天,都是和我一样的心情罢了。

user avatar

二更:

首先我只是一位普通的沈阳市市民,请不要嘲笑一个二级不敢冲塔的普通玩家,要冲你们自己冲。 似乎很多人认为我举的例子不太恰当,这不还是诱导我冲塔吗?决策不基于科学的后果历史书上早都讲过了,没过去几年。

其次,这个回答的中心是希望政府科学决策,谨慎行驶决策权力,我一没有提放开,二没有提减少隔离时间,只是觉得这个28➕28决定的过于草率,我竟然也能有主子。真正的爱国难道只容得下赞歌吗?我这个回答,语气也是比较平和的吧,没有阴阳怪气没有煽动,连批评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一些建议。就算是拿你们鉴别公知那一套标准“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的都是公知”,我也算不上吧?我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啊,多多研究病例,从科学的角度研究病毒潜伏期,如果病毒潜伏期是180天,那就隔离200天加30天居家观测,这么说还能被扣帽子吗?

要不我也学着扣帽子,那些个叫好的,是不是捧杀的“加速党”?反串的应该比普通攻击的拿钱多吧?

分割线…………………………………………

抛开防疫这件事,大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上面命令下达的挺好,一到基层执行就变了个样。

个人认为,我们在面对这个疫情的时候,缺乏一套合理化标准,只有问责制度。黑龙江哈尔滨那个当事人,执行了规定的隔离政策,出来后被传染了,还是被人网暴被人辱骂;卫健委执行了规定的隔离天数,一旦出现阳性病例,还是要丢官职受处分。所以一级一级层层加码,到了最后成本都是基层承担。很多人觉得自己没付出什么成本,饭店停业再开业后涨价也是消费者承担成本,小公司倒闭大公司所占市场份额逐渐加大形成垄断也是消费者承担成本,隔离产生生理心理问题也是健康成本,后续治疗也是经济和时间成本。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不能严谨地、科学的研究出一套执行标准呢?就好像现在普遍采取的14+14一样,虽然有人认为潜伏期已经变长了,但是14加14是在之前大量研究和商议的结果。既然如此,执行了14➕14的回国人员再感染也不应该再被网暴,执行了14➕14的地区再有阳性病例也不应该问责官员。如果14➕14的政策已经落后了,那就再研究,研究病例,研究数据,而不是一味加码,搞出来个28➕28。

说句大家不是很爱听的话,疫情这种自然灾害是需要大家一同面对的,虽然国内清零了,但是只要海外国人依然有回国的权利,那么这个就是潜在的威胁。请不要边缘化、妖魔化,即使是不幸出现病例,只要是客观上执行了防疫标准,主观上没有刻意传播,各位就不应该再加以责难。

还有就是真的想奉劝为这项政策叫好的人,不要沉迷于宏大叙事了,多关心下自己的生活,多多思考一下。画圈那一片的人宏大叙事也就算了人家是既得利益者,我们在这掺合个什么劲呢?今天因为疫情就出来了个28➕28,你说你家人朋友没有在国外的,你在国内快乐的一批。那么明天你最爱吃的烤冷面摊就可能因为“创城”被驱逐,你家自己家开的饭店就可能因为其他饭店发生过事故增加运营和维护成本,你工作的企业也可能因为产能过剩不得不裁员。

在考虑如何不被铁拳砸到的同时,也要稍微考虑一下如何尽量减少铁拳出手的次数。如果铁拳出手得足够频繁,那么怎么躲都是躲不过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